天马火若2021-08-31 09:44:56

施施在石穴中休息,到底年轻,疲累很快恢复。她是个勇敢又不安分的姑娘,起来走动,似乎觉得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飘来,很觉奇怪,走到石穴口外探望,范蠡还没有踪影,香味也没有了,进到石穴深处,香味重又出现,而且分明是檀香。

施施鼻子极灵,能分辨略有差异和很淡的的气味,她要找出这别人也许根本闻不出的香味根源。折了一根小树枝,在墙壁上轻刷拂动,渐渐确定香味来自侧后一处较暗的角落。

施施用手摸索,极目观察,不觉大吃一惊,这里有一个多重折叠起皱的缝隙!缝隙很小,岩石颜色一体,光线幽暗,而且岩层前后交叠,若不是香味指引,绝难发现。

 

好奇心大起,施施决定探个明白,石穴干燥,没有虫蚁,虽然有一直怕蛇,但抗拒不了檀香的引诱。把范蠡赠她的脖子上的明珠‘盈月’取下,挂在手持小树枝上,作微弱的照明,右手抽出不离身的‘欺霜’短剑,由于身材极端纤细窈窕,富有弹性柔若无骨,侧身勉强挤进缝隙,艰难前进。

一团漆黑,盈月宝珠有一小团柔和的光辉,施施眼力又好,只是侧身而进,毫不自由,如果真有毒蛇袭来,简直无法逃避。

好在走了几十步,渐渐变宽了,顶上也变高了,尤其令人高兴的是渐渐有点光线,于是把盈月宝珠挂回脖子上,欺霜短剑入鞘,只拿着树枝前进。

檀香味渐渐变浓,达到常人可以辨别的程度。又走了一百多步,突然进入一间天然石窟,顶上透入几束天光,上有钟乳,下有石笋,眼前一片奇景。

 

范蠡看不见施施,魂飞魄散,搜查了一遍石穴,又在上下左右的山坡搜寻,不见踪影。下到地面,一声呼啸,‘积雪’宝马跑来,可见没有骑马离开。

这时嵇诸郢赶到,范蠡面不改色,命令他去监视和保护公孙珞和丹儿。范蠡又回石穴,低声呼唤:‘夷光……施施……’ 心中想,追着了丹儿,丢失了施施,得不偿失么?自己真该死,太粗心了。

突然,听见一个柔美的声音:‘少伯。’接著,施施的倩影,从石岩中走了出来,范蠡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施施喜孜孜地说:‘少伯,这里住着一位神仙高人,我已拜她为师了,以后我每月来一次,学习佛法。’

范蠡自然很担心:‘是位什么样的神仙?’

施施:‘是个尼姑,可是很美的。’

范蠡更不放心:‘我进去拜见一下这位神仙。’目的是要亲自考察一下,是何方神圣或妖魔。

 

施施:‘我也想领你去,可惜你进不去。’指给他看那条狭缝,你闻到檀香味了吗?

范蠡:‘没闻到,但我能进去,曾向少女剑仙师傅学过缩骨术。’

同时取出一小盒药膏,用小指甲挑一点抹施施和自己鼻上,一股药香,直冲脑门。

施施惊道:‘这是干什么?’

范蠡:‘深山野外,凡有异味,都可能是诱饵,用这个来抵抗。这一个小扁盒给你吧,扁鹊老先生给我的。’

施施果然觉得头脑清醒了很多。

 

拉着范蠡,挤过石缝,慢慢前进,豁然开朗,是一个天然石窟,两三处射入天光,与暗影交织,把窟中钟乳和石笋映得千姿百态。

一石莲台上,坐着一人,前面香炉中 袅袅青烟,有檀香之味。

施施指着说:‘那就是我的师傅。’

范蠡过去,合掌为礼:‘参见神仙师太,弟子范蠡有礼。’

施施:‘师傅,这就是我说过的我的……我的少伯。’

 

对于范蠡能够进来,师太有些意外,忙说:‘范将军少礼请坐。’

范蠡坐在一个石墩上,见师太全身黑色僧衣紧裹,只露出面如满月,一只白玉般的左手握着一串念珠, 好像不到四十。

但范蠡觉得很可能比外表年龄大得多,动问:‘请问师太上下?’‘

贫尼蒂缺,这里只是避嚣静坐所在,小庵在山那边,施主不弃,可以一起看看。’

 

她知道久经风雨的范蠡,是不会轻信的,必须一切交代明白。

范蠡:‘正要礼拜瞻仰。’

施施刚才既未问名,也没问住处,几句话就被迷住,拜她为师,现在头脑清醒,自己深觉奇怪。

 

蒂缺师太领两人进入一个小洞穴,曲折上下,相当难走。范蠡觉得她脚下轻快,有武功底子。范蠡拉着施施的手跟在后面。

走了很久,钻出洞去,施施不由欢叫:‘呀,简直是世外仙境!’

有近几千亩广阔的土地,松柏桑麻、桃花万枝,飞瀑流泉、小桥亭阁、百十亩水田菜地,几十户农舍人家。

范蠡很惊讶,三句话不离本行,心想,这里四面绝岩,猿猱难度,真是练兵的好地方,只进出有些困难。

一座朴素宽敞的小庵,靠岩而建,正堂观音大士慈像,香烟缭绕,六个女尼,三四十岁;八九个从十二三岁到十五六,均未落发,容颜均好,却极端庄,黑色僧衣裹得严严实实。

 

蒂缺说:‘这里原属诸侯陈家一夏姓大臣的产业,故名夏村,捐给了小庵,成了庙产,农家都是佃户,交纳租粮作小庵用度,故不出外化缘。农人也出不了谷,外人更进不来,人人一生平安。’

 

范蠡大体打消了顾虑,施施又坚持要再来,听帝缺师太讲经。

范蠡心想,她心灵性慧,许多潜在美质没有开发出来,只要不生出世之念,学点佛法,对提高升华她气质有益。

她聪明活泼,热爱生活,眷念自己,绝对不会‘看破红尘’,就同意她每月来一次,住一夜。

第一次范蠡陪她进谷,施施向蒂缺及女尼学习佛法,打坐养性神游,范蠡则坐在流泉边松树下,批阅公文,夜晚就在石版上躺下略作歇息。

回程中施施精神焕发,如雀鸟向范蠡欢叫,唧唧咋咋不停,好像心灵受到一次洗涤,范蠡也觉甚好。

第二次范蠡没有进去,只在石穴等待,抓紧处理公文公事。

第三次越王有要事,范蠡离不开,派养由光护送。养由是复姓,养由光是越国第一箭手,在阵战中一箭即能射死敌军首将,百发百中,有‘养由一箭’之称,而且办事细心,是范蠡的心腹。

他自然进不去夏谷,就在石穴等待。范蠡公务实在繁忙,以后就由养由光专责了。

 

范蠡感到,施施受佛法熏陶,从里到外,从脚到头,气质有极大提升,原来就是绝色小美女,现在简直美得不可方物,不可逼视,仪态万方,晶莹剔透,天真纯洁如婴儿,新鲜贞净如初绽的花蕾,莲叶上的露珠,智慧聪颖到不可思议。

什么都一看就懂,一教就会,而小女儿的童真却又完全保留。

对范蠡的撒娇撒痴,真挚感情眷恋,却是更深。

范蠡觉得自己永远离不开她了,陷入极端无边的幸福和万劫不复痛苦矛盾纠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