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火若2022-09-02 19:52:38

由于吴王事忙,施施轻功卓越,和丹儿相会,次数越来越多。

施施说:离我们目标越近了。

丹儿说:我越来越害怕。

施:你要做的事不多了。我带了个人来,你同她谈三次,每次半个时辰,你一定要说得准确。

谁?还能是谁。

树林深处站一人,套头黑衣,竟然就是脂凝。

丹儿和她拥抱痛哭。

施施不耐烦:别浪费时间了,找块石头座下说,过去我已跟脂凝说了很多,都是丹儿你告诉的,这回亲口告诉。

单说任一天,从早上说到晚上上床以及之后直到入睡。

于是,丹儿说,脂凝听。

施:有问题就问,要知道错了一点有杀头之祸。

自己走到一边让两人谈。

半个时辰后施施把脂凝带走。

现在吴王亲政,在殿上议事多而繁,总有焦头烂额之感,也不要丹儿在帘后听,因为没有什么可炫耀的。

所以丹儿、施施等在花园见面的时间比较多,宫女也只有越女蓝依依和洪点点,这两人因家国原因,主动投入丹妃一边,当然不知道具体细节。

丹儿、脂凝第二次见面只谈一件事情,就是丹儿和吴王的初夜,施施走开,但要她们谈得更细,这最为关键,具体的行动、语言、态度、神情、感觉等。

第三次见面是看遗漏什么,脂凝问得多,丹儿详细作答。

两人的体重、身高、腰围也每次测量,脂凝的伙食饮水,也完全由少正寅控制,使两人保持一致。丹儿和脂凝都配合得很好,施施对这很满意。

 

每次回到住处,让脂凝重讲复述,并让少正寅来听,他会提出许多问题,有些脂凝答不上来。

施施说,看来还得再会一两次。

少正寅给了她们一种茶叶和中药丸,让他们口气体味变得一样。

因为立公孙珞为王太孙后将出征齐国为先锋,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吴王将要让他拜见丹妃。

施施觉得对二人过于残酷,另一个更从长远深层次的考虑,目标是救出丹儿后,要让她和太孙珞重聚。

如果以祖妃与太孙关系正式见了面,磕头行礼,等于把这关系固定下来,古板的阿珞,很难再次接受新的情侣关系,而宁可自己痛苦半生。

所以施施主张几天之内就进行‘偷天换月’活动,少正寅觉得准备不足,且不说行动细节,撤退路线,动作后如何保存或远逃等等并未厘清,最大的问题是脂凝还没有完全掌握吴王的习惯,以及丹儿的性格特征等等。

施施犹豫,就去问老九,他虽剑术极高,但自知谋略不如少正,故支持少正的意见。

施施对少正说,可以推迟几天,但不能让二人正式见面磕头行礼,少正寅说这比较好办,我负责。

 

对于偷天换月,青莲颇不以为然。

青莲对施施说:先不论这计划有多么危险,成功率不大,而一当失败,不但头颅不保,连累多人,而且可能引发两国兵灾,血流成河。

目前的情况,姬珞已经熬过了最大的痛苦时期,不得不接受既成的事实,那就是阴差阳错和误会巧合,他已与脂凝正式成亲,拜过天地,再把脂凝送给吴王,在伦理道德上是极大的错误。

青莲观察,对于丹儿,她已渐渐适应王妃的地位,吴王对她很宠爱,她也对吴王很好,保持现状,虽不圆满,但也可以平安度日。

施施不听,她爱丹儿,只为丹儿着想,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把丹儿的幸福看得高于一切,说:丹儿才十几岁,吴王那老东西快60岁,哪里谈得上爱情,过几天吴王死了,丹儿怎么办,还守寡?

莲:我说的是平安平静,没说爱情,年龄相差当然很大,不过也未必毫无感情,就不必纠缠于爱情了,如像范将军……

施施大怒:不许胡说,别拿少伯和我的事来比。

其实,如果论年龄,施施十几岁,范蠡近40岁。

过去施施凭感性,从来没想过这事,也没想过范蠡有妻子儿子,根本就没想过结婚这类事,只想在一起就行。

不过,遇到白吟雪后,有些思考隐隐出现,是个软肋,最怕人碰。

个性又强,觉查到感情危机,有偏要逆天而行之意。

白吟雪坚决同意爱情至上,自己千里万里找到梦魂中的施施,那是天赐缘分,忠贞不二,也就同情丹儿和姬珞,比作施施和自己。

从技术上,倒有些顾虑,丹妃见过的人不多,但脂凝在太子府住了一段时间,见过她的人较多,会不会长期是个漏洞。

丹儿能否接受由奶奶变孙媳的巨变,而姬珞几乎是不能接受奶奶变妻子的,只有用爱情来解决,看爱得有多深,有多执着,有多专一,是否超过性命道义。

设身处地,换成自己,天翻地覆,海沽石烂,自己是要和施施在一起的,没有丝毫犹豫。

青莲的道理,自己也是绝对不能接受的,那怕是千古骂名和污点,有何惧哉。

白吟雪觉得,丹儿是只知服从施施,自己没有主见。

阿珞就得看他自己了,可以说偷天换月能否成功是个难题,如果成功,留下的问题确实很大,看他们自己如何解决了。

 

吴王夫差决定亲征齐国,认为原来伍子胥为帅时没有积极进取,才留下个烂摊子,而致吴国威信大受打击,决心:第一,大败齐国,重塑大吴威望,兼为太子复仇。

第二,将在黄池(开封附近)大会诸侯,与诸侯争霸。

第三在句容建立新宫名馆娃宫,满种梧桐,这是吴国最靠北的美景小镇,以最华丽宏伟为标准,让丹妃进驻,这样,大败齐国后就能很快见到丹妃,以慰渴怀,不必远回姑苏台相会,在爱妃面前,畅现自己英雄气概,甚至可在馆娃宫度夏。

说起来,齐国确确实实臣服过吴国,那时吴王夫差兵强马壮,一直想到中原发展,找不到机会。

齐国和较弱的鲁国有些矛盾,为省力气,齐国约南方的吴国一起攻鲁,鲁急忙派人重礼向夫差臣服,并约会一起攻齐,强大的吴国兵临齐国首都临淄城下,齐国朝野害怕,竟然毒死国君,向吴称臣纳贡。

所以若干年后,齐国胆敢起兵攻吴,自然使夫差极为愤怒,要狠狠给个教训。

其实,前面说过,这次齐国攻吴,是范蠡挑起的,转移吴国灭越攻越的意向,的确挽救了越国。

 

这天,吴王下朝回来,与丹儿晚餐,关心地说:爱妃,以后少去花园玩耍。

丹儿吓一跳,以为秘密被发现了。

吴王接着说,花园桃树上,发现3支长箭,估计是楚国箭手项锋射来的,那是我们的世仇,伍子胥死时,就有3箭射穿双眼一胸钉在椅子上。

至此,已有好几位老年亲王被射死。

丹儿吓坏了,两方面原因,于是当晚就觉得身体不适。

传来太医,说没有大碍,安安神即可。

服药后睡下,第二天更无精神。

吴王另传一太医,说得较重,但也无大碍。

一连几天,丹儿精神很差,吴王又必须去办公,两面牵挂,问丹儿需要什么。

丹儿说,只想好好安静躺躺,不被打搅,只留下兰依依、洪点点就行。

吴王遣出其他宫女,自己中午吃饭和休息,也都没有回来共餐打搅。

晚上下朝回来看丹妃,好像好了许多,丹儿说:感谢王上洪恩,妾妃安静躺了一天,觉得好多了。

吴王非常高兴,赏赐了太医。

其实,每次太医开的药,都被蓝依依和洪点点换掉,用的是少正寅开的药,目的是让丹儿生病卧床,见不了阿珞。

那不但残酷,而且怕阿珞古板,磕头认妃后,固定了关系,对阿珞和丹儿团圆造成困难。

而且这空挡,青莲仙子背着脂凝到丹儿寝宫,四面看看,熟悉环境,记住方位,以及解释最后不清楚没记准的问题。

 

吴王并不糊涂,表面不说,但明显感到了国库的压力,不得不决定要精简一些活动,唯有馆娃宫的修建,要加快、加美,而把建嗣大典和先锋出兵大典并在一起,在校场举行,这就减少了对到来诸侯的招待费。

原定的阿珞拜见丹妃,因丹妃病了,不大能起床,只能取消。

这就是少正寅答应过施大王的,他做到了。

但一个新问题来了,原来设想的计划,丹儿爬树,假装摔下受伤晕倒,这时就由施大王用薄被裹好,抱走丹儿,留下脂凝,造一些不关美貌的伤痕,吃一点少正寅开的迷药,适当昏迷。

但现在吴王因楚人项锋长箭之事,不许丹儿来花园玩耍,这计划泡汤了。

施施着急,想把人背上背下地交换,青莲坚决不同意,少正寅不但不同意,而且认为在吴王征齐时,丹儿自己住在馆娃宫时动手最好,绝佳机会。

施施说:脂凝怀孕能拖那么久吗?

少正寅说:这事包在我身上,我能用药减缓胎儿的生长。

 

姬珞被封为王太孙,这就是要接替吴王登上宝座的意思,在别人是求之不得,千恩万谢的。

但姬珞似乎表面应付,没有真正欢乐的表情,这点玉柔看得很清楚,而且知道与她的初恋丹儿有关,内心非常同情。

母亲珠珠王妃自然也知道,但她是受礼教长大的,又与严格遵守周礼的丈夫长期生活,礼教像烙印一样深入心中。

但作为母亲对唯一儿子的爱,那是不灭的天性。

矛盾纠结,唯一的希望,为儿子找到一位极端美丽动人的妻子,以弥补儿子心中的遗憾,这又谈何容易。

姬珞这样真诚的心,破碎后,怎么可能缝合。

情感是对于一个佳人,一个心爱的人,不只是美貌,而是她的点点滴滴一寸一分一呼一吸,一个整体,是绝对无法取代的。

更糟糕的是,吴王要在内宫召见他,以拜望王妃,这好比把他放在火上烤,幸亏这事因施施少正寅等的计谋,避免了这场灾难。

    

这天,校场号角嘹亮,经阿珞训练,吴兵分为四队,衣甲旗号分为红、黄、白、黑,在战鼓声中正步前进,一齐呼喊口号:大吴必胜,大王天威,太孙神武,天下无敌。

在总指挥顶盔贯甲的王子雄指挥下,整齐在四方排列站定,明盔亮甲,如铁铸的一般。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瘢痕。

吴国男人差不多个个剑客,能进军队的更是高手。

一会吴王乘七马宝车到来,后随公孙珞,伯嚭等。

公孙珞是内穿盔甲,外罩大红袍服,脸色很严峻。

校场不许女人进来,珠珠王妃也只能在场外临时建的一座高楼观看。

姑苏台很高,在30层,丹儿反而容易看见自己心中的人。

 

吴王登上点将台,众人随后。

总指挥王子雄双手高举,震天的锣鼓号角欢呼声声像海潮一样,一浪高过一浪。

王子雄双手突然放下,全场鸦雀无声。

吴王坐上宝座,其他文武大臣围绕身后站立,走出一名典礼官,声如洪钟:大吴国建嗣大典开始。

吴王挥一挥手,相国伯嚭走出,双手捧一圣旨,大声:王孙姬珞听旨。

姬珞走出对面跪下。

伯嚭宣读:大吴国王姬夫差宣布,大吴强盛千秋万代,国不可一日无储君,寡人任命,孙儿姬珞为王太孙,姬珞文武双全,品格端方,是为我后继之人,钦此。

姬珞叩首,万众欢呼。

接过圣旨顶着在头上,转身交给侍卫,抵近吴王宝座,跪下三叩首,声音颤抖,不失洪亮:孙儿珞恭祝王祖千秋万岁,孙儿感谢天恩。

吴王严肃地说:任重道远,孙儿好自为之。

王太孙姬珞转身,跪下,接手专门为他雕刻的王太孙玉印。

这时典礼官大声宣布:大王任命征齐先锋官大典开始。

又是一片欢呼声,伯嚭捧旨,王太孙珞下跪,伯嚭宣读:大王旨意,寡人任命王太孙珞为征齐正印先锋,即日领一万精兵出发。

太孙珞接过圣旨、先锋印,立即到后面脱去袍服,铁盔铁甲黑马,接过王子雄的指挥旗。

指挥四组吴兵,排成长蛇阵,威风凛凛,经过点将台,立即出发向交战处进军。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