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晨光2021-06-19 17:11:42

https://chanouyang21.blogspot.com/2021/06/menglongism-haizi-september.html

这篇博客写的是有关海子的诗《九月》,我把它翻译成了英文,见本文的后半部分。海子是朦胧诗后期的标志人物,而海子于1986年写下的《九月》可以说是这一标志的代表作。朦胧诗派之于中文诗,在艺术表现上的成就类似于印象派之于西方美术;不仅如此,海子更是以他的诗赋予了新的层次与深度而超越了前人。

九月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诗人把时间和空间、静态和动态、具象和抽象、物质和精神、生存和死亡,交织在这十句极具优美画面感和震憾感的短诗里。当诗人1986年西游于九月来到大草原时,可能思绪豁然开朗,可能也就在几分钟内,写下了这一绝篇。而当我们读起来,在感到惊艳和震憾的同时,要真正理解诗人的所思所想还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觉得要像一层层剥洋葱,理解五个层次才能真正体会到诗人的内在和他的诗的伟大。这五个层次包括实景物象、幻景物象、实景物象和幻景物象与诗人在物景里构成的关系与感受、实景物象和幻景物象所投射的意象、这些意象与诗人在意景里构成的关系和感受。有了这五层,再把它们放到诗人当时的个人和社会以及历史背景里,才有可能真正完全理解诗人的这首诗。我走过这五层后,加上曾与诗人同处过同一时代,感到用古人的诗句如 “逝者如斯夫”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或者用今人的词汇比如 “痛苦”、 “悲怆”、“彷徨”、“迷茫”等等, 来诠释海子都显得苍白、肤浅、或是误解。下面试着描述我在这首诗里走过的五个层次。

在实景里,诗人呈现了两幅既优美又忧伤的风景画。一幅是在白天,茫茫大草原上隐约可见几处土堆,野花环绕、延展,一遍遍在大草原上望不到边;静静的画面中,有低沉悲伤的马头琴声回荡。另一幅画是在夜晚,在第一幅画同一个地点,一轮明月正于中天,月面宛如镜子反射出清澈的光、回照在茫茫草原上的黑夜里;静静的画面中,又有马头琴声低沉悲伤。

通常的诗人会在这时触景生情,发出一通感叹,然后结束其诗篇。但是,我们的诗人不是这样。他在呈现这两幅实景画的同时,告诉我们在实景画里用肉眼看不见的物象,那土堆里曾经葬着死去的大神们、一望无边的草原以外的远方、这个看不到只能想得到的远方那里有风、还有在那黑夜里骑着马独自离开草原的人。这些看不见的物象存在于诗人的脑海里,它们构成我所称为的幻景。而这幻景是重叠在那实景画面里的,只是你看这画时肉眼是看不见的。你得用你的想象去看到它们,看到它们和实景物象混然一体。

就在这实景和幻景重叠的画面里,我们的诗人告诉我们:他就在这画景里。他看着那遍地野花围绕在死去的大神们周围延展、他存于远方感受着让他心逸的风、他存于大草原却听到低沉的马头琴声里无泪的痛哭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他要把远方和风还给大草原因为它原本曾在这里、可是大草原的木头和马尾重复着他们的痛苦而感受不到远方、他只有让远方死在这里像死去的大神们一样能让大草原由此长出遍地野花、这一切清清楚楚既使千年会有明月为此作证、而他会在黑夜里轻快地离开这大草原。

读到这里我们应该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海子的诗给我们呈现的景象。有历史经历的读者、或者聪明的读者、或者任何读者依着自己的感悟,可以把每一个实景和幻景中的物象转换投射到自己领悟到的一个具体意象,这就完成了理解的第四层次。把这些意象代替对应的物象,再把第三层次呈现的景象重新演译一遍,由此五层的理解读者应该能体会到我们的诗人的真实内在和他的诗的伟大。

这样我们可以回到前面,来回答为什么众多对海子的诠释都显得苍白、肤浅、或是误解。很多人用现代词汇说海子 “痛苦”、 “悲怆”、“彷徨”、“迷茫”,这些人都是瞎子没有看到海子他带着风的性情、心如明月的清醒,他们不了解海子述说的痛苦是草原上木头和马尾的痛苦。有人用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来形容海子,这种形容太苍白没有看到海子不是那种怨妇或袖手旁观的人,不懂得海子记惦草原的痛苦而要把远方和风带回给草原。还有人用夫子的 “逝者如斯夫” 来归纳,这更是肤浅。夫子是说:死了的就死了,但是海子并不这样认为,他在诗里告诉我们一个生命的死会促进无数生命的活,不仅如此真正的生命并不会真正的死亡。

我把海子的《九月》翻成了英文。作为翻译的原则,我努力保持原作者的呈现,而不要把自己对深层的理解直接浮现到表现层面。下面是我的英文翻译,希望海子能认可。

September
By Haizi

Seeing the gods deceased the great steppe with wildflowers surround
Afar farther than far is the faraway wind
Whimpering my morin khuur tearing without a tear
I return the faraway from far back to the land
One called wooden head and one horsetail
Whimpering my morin khuur tearing without a tear
 
Faraway can only in death gather wildflowers surround
And the moon over the land casting the light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himpering my morin khuur tearing without a tear
Alone riding across the steppe land

(Translated by OC大山晨光, 2021-06-12)

Haizi or Hai Zi,海子, (24 March 1964 - 26 March 1989) is one of the greatest Chinese poets in the 20th century. He was the flagship among a group of young Chinese poets in the late Menglongism 朦胧诗派 movement during 1980s. This poem, September 九月, was written in Chinese by Haizi in 1986 when he was travelling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In its original Chinese form, Haizi interweaved time and space, still and disturbance, real and imaginary,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ife and death, into such a short, beautiful, and shocking scenery poem. Hope my English translation has maintained his original thoughts. (OC大山晨光, June 2021)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盈盈一笑间2021-06-20 14:12:24
这文章含金量高,营养贴,学习了。翻译得好!
秦照2021-06-20 17:45:38
海子如果能永远揣着这九月草原的胸怀,那么,该能挺过三年后的六月。
大山晨光2021-06-21 03:04:07
谢谢鼓励
大山晨光2021-06-21 03:10:41
那是三年后的三月;也许是他的计划,他的大神之作已完成,不是挺不挺过出的问题。
闲者__2021-06-21 14:21:57
流星般的璀璨,点燃世间。天妒英才吧。诗文并赏!赞!
大山晨光2021-06-23 04:41:11
读海子的诗,正像望星空璀灿又深远,又像喝一碗浓茶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