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体坛在讨论中国人的营养和运动成绩的关系,颇有感慨,想起来两个小故事,和善良的人们分享: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有一个美国田径代表团访问北京并同中国队搞了一个田径对抗赛。中国队田径高手倾巢而出。但是,美国队几乎是以全面压倒的优势轻松取胜。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男子5000米的比赛。美国的一个光头白人在后期整整超出我们中国长跑好手谢同学一圈儿。咱们是越跑越慢人家是越跑越快。当时国家队的队医田永福就教导来看比赛的冯树勇:“咱们吃窝头,一天就俩馒头的细粮,人家从爷爷辈儿就开始喝牛奶,这能一样吗?”
那一次,中国田径队完败,国家体委开始注重运动员的吃!并且专门在国家体委科研所设立了运动员营养的课题:不能只吃窝头咸菜,也要适当地吃一些猪蹄子,鸡爪子之类的。哈哈,从此,运动员的伙食就好了起来,于是,出现了朱建华,邹振先等田径好手。
还有一次,我们去雅加达比赛。比赛之前,领队给我们每个人一块巧克力。(这个故事以前好像说过,不过,重要的事情说三次,再说一次也无妨。)让我们补补,增加点儿劲儿,比赛的时候跳的高点儿,跑的快点儿。我们王指导嗤之以鼻:“有什么用?我们吃的巧克力在肚子里,人家外国运动员吃的巧克力在腿肚子里。”
那个时候才知道,人家外国人吃巧克力是常态,我们只是在比赛前才偶尔吃巧克力。
差距呀!
不过,我们现在一日三餐都开始吃牛肉了,结果,人家外国运动员一天吃七顿饭,你看纳豆比赛中间还吃香蕉,小德比赛中间还吃大枣呢。唉,我们总是慢半拍!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印度人现在还用手抓咖喱鸡呢,我们已经进入了牛肉时代,哈哈哈。
我觉得,体质除了锻炼,还是吃出来的。
《版权吃所有,翻印饱不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