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同学反复强调要多打比赛。
俺要稍微帮他改改。
要多打点有强度有质量的比赛。
才会是有进步。
何谓有质量。
需要有好的对手。
需要知己知彼。
需要有针对性。
这些都需要学习。
现在媒体很发达。
很多比赛的录像很容易取得。
俺要是个教练。
俺更需要俺的球员多去看看好的球队人家比赛的录像。
从中学习别人的思维。
为什么这球人家这样的站位。
为啥这个球站位不对造成失误。
这些观念上的学成和培养。
比俺那个时代的瞎踢重要得多。
也要看看自己比赛的录像。
看看每个球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
这样以后再踢。
才能有实质性的进步。
这其中暖壶说教练是不是可有可无。
肯定不是的。
好的教练都是上千万价位的。
人家拿钱不会是白拿的。
比赛时的吆喝。
只是他们工作的很小一部分而已。
当然他们在那个时候的临场反应速度是值千金的。
但是他们更多的价值体现。
是在于训练中和准备比赛中。
也就是细节。
俗话说得好。
细节决定成败。
一个好的教练。
不但了解自己的实力。
更需要了解对手的。
甚至具体到他每个对手射门的惯用脚在哪只。
他是不是习惯性的内切还是一味的落底。
具体到国奥输南韩那球。
其实如果教练能在比赛准备时扣得细致点。
把南韩球员的特性给自己防守球员分析得更细致点。
当时只要靠住拿球的韩国球员。
其他的就交给协防的队友和门将。
在多打少的情形下。
那个丢球是应该可以避免的。
可惜防守的球员选择的是最差选项扑了上去。
还没扑到。
丢球就成了大概率事件。
这些东西。
只能在青训时养成良好的位置习惯。
在赛前准备上扣得细致一些。
在比赛时。
教练基本只能听天由命由球员来表现了。
强如世界杯冠军教头里皮。
也耐不住中国球员三番四次的低级失误。
拂袖而去。
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