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在院子里挖树坑挖出黄色的土,又瓷实又硬,不由得想起了新疆的土。心念一转,费劲地取了些还带着雨水的泥土,堆成一小段袖珍矮墙,用铁锨拍实,又夯了几下,想试试看能立多久。第二天,雷雨交加,眼瞅着我的试验墙被无情地雨打风吹去。怪不得在这边见不到土墙,一方水土养一方建筑啊。
在新疆,绝大部分地区都很少下雨,用黄土盖房就再合适不过了,而且还无所顾忌地把房顶盖成平的。夏天的房顶是晾各类干菜、果干的最佳场所,而少数民族老乡则喜欢拿块毡子往房顶上一铺,就天当房、房顶当床地躺在那儿,凉风习习,没有蚊子,安心地在星光与月光中进入梦乡。
黄色的土在五行中位居中央,能生万物。土遇水成泥,不用烧制就自带粘性,这种生土是天然的建筑材料,就地取材,无污染,还能回收再利用,非常亲民。生土筑墙大致有夯土、土坯、土砖、草泥等类型,不管哪一种,隔热与保温性能都超好,完胜任何现代建筑材料。土墙优良的隔热特性在吐鲁番地区尤其实用:那里是炙热的火炉地带,夏天40多摄氏度高温能持续几个月,人在太阳底下被晒蔫了,一进厚厚的土墙屋就立刻凉爽,没有空调也可以美美地睡午觉,不用急也不用慌,反正那一带有四、五个钟头的午休时间。
正因为干燥、雨水少,新疆得以保存下来众多的古代遗址,都是用同样的土筑成的墙,大大小小的分散在全疆各地,有的是当年的城池,有的是曾经的驻军烽火台,也叫烽燧。“烽”指夜里点的火,”燧“则是白天烧的烟,在茫茫旷野中,烽燧之间就靠这样的信号互相连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