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reninus2022-02-28 21:44:57

和熊大站在一边

熊大这次侵乌让中国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一方面,这场战争明显地违反了中国一直主张的尊重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方针,本该谴责,可另一方面,战争又是准联盟熊大发起的,不能批评。不仅不批评,还因为利益想暗中支持,因为熊大对双方共同敌人美国的盟国的打击还让中国成为最大得益方。

首先,美国是中俄的共同的敌人,在中俄眼里,美国现在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和霸权,不仅如此,中俄都深受其害,处处时时受美国牵制和围堵。同病相怜,对俄国的痛,中国可以说是感同身受。虽然这次俄国侵略的不是美国,但也通过打击其支持的乌克兰给它点color see see。任何时候,不管是谁给自己宿敌点颜色看看,都是让人高兴的。

其次,美国和西方对俄国的制裁,中国不仅在贸易上可以受惠,还能让人们都感到中国在战略上的重要性。

第三,俄国在欧洲搞事,转移了美国的视线,这会让美国把战略中心从欧洲向亚洲转移的计划受阻,减弱美国围堵中国的能力,为中国的发展争取更多时间和机会。

最后,这场战争还让不少决策者,国人和华人吃瓜群众在看戏时进入了角色,看着的是俄乌整个行动,想到是未来的台海战争,把自己想成是俄国,乌克兰想成是台湾,美国还是想袖手旁观的美国。

觉得如果那样的话,一旦打起来,中国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拿下台湾,一直盼望的祖国统一不仅能够实现了,还得来毫不费功夫,那样的结局,简直就是美梦将成真了,太过瘾了,做梦也会笑醒的。

这也决定了中国在这个问题上表面上中立实际上和俄国站在一起的立场,具体的表述由外长王毅在和欧盟及英法的外长通话时提出的五点。

大致看了一下,基本上是避重就轻的一般性政策性陈述。无非是重申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强调联合国的作用,呼吁双方克制,尽早回到谈判桌上,只有一点有点意思,委婉地说“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接着不点名地说乌克兰在俄美,东西对抗中,不应该选边站,而是要作为东西沟通的桥梁,还有就是反对单方面制裁,为自己继续和俄国进行正常贸易甚至增加贸易打基础。整个声明不仅回避谴责俄国侵略,还为俄国发声。虽然扭扭捏捏的,但一看就知道是想站在熊大一边。

人是自私的,由人组成的国家也是如此,在熊大入侵乌克兰这件事上,中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做出了表面中立,实际上和熊大站在一起的决定不是不可以理解的。心向熊大战不仅是国内的民意主流,在国外也有不少华人这么做。

只是熊大这次玩的真的有点过火了,在毫无公理的情况下,悍然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侵略,原因就是人家想要和自己的对手好,加入北约。熊大这样玩明显违背了中国一直倡导的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可是中国却不但不谴责俄国,还让乌克兰反思和检讨,给人多少有点不公正的感觉。

中国也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不然每次外交部发言人的问答时也不会那样努力地回避直接回答是否反对俄国入侵乌克兰那么简单的问题。

尽管中国的有关回答和声明努力给人一种中立的印象,还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乌克兰人不傻,很快知道了中方和熊大站在一起的立场。

在历史上乌克兰人从没有像俄国人那样侵犯过中国,在去年还从联合国谴责中国在新疆的人权文件上拿下了自己的名字,可以说算是对得起中国了。不仅如此,乌克兰人一直对中国人很友好,中国也知道这一点,这也是中国使馆在战争开始时让在乌克兰的国人在外出时打着中国国旗的原因。

可在乌克兰人民面临着熊大的入侵,最需要同情和帮助的时候,中国态度暧昧,不但不明确谴责熊大,反而委婉地说乌克兰不该选边站,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说乌克兰罪有应得,挨打是自找的。这当然会让他们不快,结果战争开始没几天就出现了对中国人不友好的事件,这让中国使馆不得不重新发告示让中国人在外出时别让乌克兰人看出自己是中国人的原因。

由此可见,和熊大站一边,并不是那么光彩的事情,至少在乌克兰人眼里不是如此。在其他人眼里,大概也不怎么样。当今的世界里,除了中国,还有谁支持熊大呢?朝鲜,白俄罗斯,伊朗?

Vivian328172022-02-28 22:15:02
给乌克兰COLOR SEE SEE, 也让其他人看见了我们的COLOR.
中间小谢2022-02-28 23:20:47
I came across this comment in 王孟源's blog
SAR2022-02-28 23:40:03
跟个视频。更感兴趣那些非英文的comments,了解俄乌人怎么看,他们应该更知情 了解主流媒体遮掩的那部分
为人父2022-02-28 23:49:28
舆论权和话语权是网络时代最强大的武器。乌克兰新纳粹的暴行很少有人知道,巴勒斯坦的苦难又有谁关注?
庄文雅2022-03-01 01:34:31
中国既没有军援,也没有声援俄罗斯
SAR2022-03-01 02:22:40
就是要逼迫他人选择,可偏不提供反映人们真实意愿的选项,这黑招数叫trap!
未完的歌2022-03-01 03:23:06
BREAKING: Finland's parliament will tomorrow debate prosp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