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则非2022-07-09 23:00:46

很多人喜欢辩。道德经讲“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不辩是因为辩很难解决问题。辩是头脑模式,头脑模式是不能信赖的。辩经常升级为冲突,仇恨,造成不安。

 

当然不是不能辩。有时辩可以帮助澄清问题,但既然是头脑模式就是局限的,容易带着个人情感,被个人局限所局限。

 

辩的前提是有个论点,论点就是一个看法,或者意识的一个角度。既然是角度就不全面。没有角度就没有点,也没有可辩的。角度越大,越辩不清楚。

 

有了论点,就得找证据数据来支持论点。一般认为,证据越充分论点越有说服力。充分只能是在一定角度范畴和前提下的充分。但越充分也就意味着论点会越没有说服力,越描越黑。因为充分必然是试图打破单方面的局限。同样的论据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塞翁失马;也会有兼顾问题造成取舍的矛盾,鱼和熊掌。

 

证据同样有真实性的问题,就算是反应了某种真实,因为个人局限可能会被解读成不同的样子。就算是解读合适,证据也会有地域性,时效性,文化性等等的问题。很难全部兼顾。

 

因此,辩论的结论就不可能是固定的,是或非。只能根据具体问题,具体需求,具体情况触及某些方面的问题。实际中的问题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顾此又顾彼。往往觉得解决了问题,实际上又会造成各种新的问题。而新的问题因为被顾及到的问题掩盖,往往会被忽视直到不能被忽视而止。

 

以为是真理,过后也许就变成假的了。对我是真理,对别人可能就不是,反之亦然。

 

真理有没有,这就上升到宗教哲学的终极了。可能没有人完全知道。

 

(抱歉不辩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