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敏2022-01-24 17:55:22

《土耳其闺蜜行(2)圣索菲亚大教堂 》

若敏

【前生的君士坦丁堡,今世的伊斯坦布尔,厚重的历史与现代的繁华,终于在我的双眼中交汇在一起。只有身处于其中,你才能感受到欧亚文化汇聚地曾有过的繁花似锦。】

旅行的时候,我有个习惯,查好日出的时间,只要有机会,一定会去看日出,看太阳升起的瞬间,感觉阳光会一刹那照进我的心窗,随后,一整天都会变得心情愉快,非常美好!

我设置了闹钟,6点半就起床收拾好一切,赶到了顶楼的餐厅。极目远望,天空有一抹玫瑰色的霞光,渡轮在海峡中穿梭,远处清真寺的塔尖高耸入云,海鸥在海面上起起落落,迎风翱翔。

早餐美味而丰富,一排热菜用法国帅锅 LE CREUSET 珐琅铸铁锅盛放,真够豪气的。每样都选了一点,味道不错。

蔬菜沙拉新鲜,且品种繁多,口感爽脆。

餐桌上不仅有各种奶酪,还有我喜欢吃的各种腌鱼。

土耳其奶茶一定不要错过,配着甜点,回味深长,滋味与颜值齐飞。

在玫红色的霞光陪伴下,品尝一顿美好的早餐,开始了一天的旅程。

伊斯坦布尔位于欧洲和亚洲的交界处。其特殊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三大帝国的首都。从古罗马帝国到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再到奥斯曼帝国。三大帝国都在此兴衰。这样的历史背景,给世界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人文景观,我们十分期待。

第一站是在加拉格大桥旁建于1664年的【MISIR CARSISI】被当地人叫做香料市场(Spice Bazaar),在这里可以买到土耳其最传统的香料和食品。

在土耳其语中香料被称作“Baharat”,市场中,连我们熟知的花椒、大料、茴香等都可以找到。除此之外还有粒大饱满的开心果、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香气扑鼻的烤榛子等等。

各种土耳其果仁软糖最吸引我。很多热情的店主会端出盘子,让游人免费品尝。据导游说,在香料市场购买干果和香料,价格比商场要便宜一些。

我对精致的土耳其茶具和瓷器情有独钟,但也就是拍拍照片而已,不再会做剁手党。

还没有到集合时间,我和室友Nancy在周围逛一逛。有个叼着烟卷的中年男子在喂鸽子,我赶快跑过去与鸽子同框。

路边还有做土耳其美食的雕塑,星月旗也在小小的店铺前飘扬。

可惜的是旁边的清真寺正在翻修,看着图片和文字介绍,不能进去参观。

集合后,导游带着大家穿大街走小巷,直奔今天的重点圣索菲亚大教堂。

伊斯坦布尔最受推荐的旅游景点是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没有之一。

2019年11月我们参观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 】时,这里还是一个博物馆。大教堂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因巨大的穹顶而闻名于世。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经历了4个宗教: 希腊神庙,东正教,拉丁罗马天主教,伊斯兰教的教堂。

索菲亚在希腊语里的意思是神圣智慧。在该教堂伫立的地点曾经存在过两座被暴乱摧毁的教堂,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第三所教堂。在拜占庭雄厚的国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学家米利都的伊西多尔及数学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设计的这所教堂在公元537年便完成了其建造。

奥斯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将大教堂转变为清真寺,还将钟铃、祭坛、圣幛、祭典用的器皿移去,用灰泥覆盖基督教镶嵌画。日后又逐渐加上了一些伊斯兰建筑,如米哈拉布、敏拜尔及外面的四座叫拜楼。

随着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1935年2月1日,这座见证了数个帝国兴盛衰亡的建筑以博物馆的身份重新对世人开放。直到2020年7月2日,时任总统埃尔多安撤销国父凯末尔在1934年签署改为博物馆的政令,恢复其宗教场所的角色 ,又改为清真寺。

如今我们看到的圣索菲亚教堂是公元532年由拜占庭皇帝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修建的第三座教堂,超过一万人参与修建,花了6年时间建成。拜占庭帝国时,皇帝的加冕仪式在这里举行。

按照博物馆进行收费买票入内,导游买好票后,组织我们进入。在正式进入圣索菲亚大教堂之前,可以在西面的庭院内看见之前第二座教堂的残骸。

进入大门之后首先看到的是宽为5.75米的外厅。在外厅的东面即为内厅,它们之间有五扇包裹着青铜的橡木大门可供通行。两者的屋顶都以九道券拱相支撑,以大理石铺设地面。

从内厅之中可以通过九扇门前往大厅,中央的三扇大门是帝王专用的帝国大门,大门之上的拜占庭马赛克描绘了基督和利奥六世。穿过帝国大门后往里走,便可看到大厅。

大厅为74.67米长,69.80米宽,大厅两侧则是用廊柱加以分割的侧厅,这些廊柱增添了大厅的层次感。抬头仰望还可看见伊斯兰统治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多块直径7.5米的金字圆牌,这些圆牌上分别刻写着真主、默罕默德、四位哈里发以及默罕默德两个孙子的名字。

位处后殿的“米哈拉布”,祭坛面向圣城麦加。

圣索菲亚大教堂著名的巨大穹顶给人无比震撼的感受,穹顶上方的圣母玛利亚怀抱耶稣的壁画散发着金色的光芒。人们抬头仰望,感受到平静和安详。

多个世纪以来,教堂的镶嵌画华丽而珍贵。这些壁画描绘了圣母玛利亚、耶稣、圣人、帝王及皇后,还有其他纯粹装饰性的几何镶嵌画。

1204年,君士坦丁堡遭到洗劫,拉丁十字军肆意破坏城内重要拜占庭建筑的贵重物品,包括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黄金镶嵌画。组织入侵君士坦丁堡的恩里科·丹多洛把许多劫掠得来的物品运到威尼斯。

教堂正在修缮,导游除了讲解教堂的历史、建筑特点之外,还重点讲解了几幅马赛克镶嵌画。

【帝国大门马赛克】是九世纪晚期至十世纪早期的作品。镶嵌画上显示的光环是代表利奥六世向基督圣像躬身,镶嵌画上的基督神像坐在饰有珠宝的宝座上祝颂,左手拿着一本打开的书籍。书上写道:“和平与你同在。我是世界的光。”在基督的两肩处各有一个圆雕:左方是握有权杖大天使加百利,右方是圣母玛利亚。画面人物清晰,栩栩如生。

[caption id="attachment_420673" align="alignnone" width="640"] Mosaïques de l'entrée sud-ouest de Sainte-Sophie (Istanbul, Turquie)[/caption]

【西南大门马赛克】位于西南大门的鼓室,944年作品,它在1849年福萨蒂负责复修工作时被发现。镶嵌画上的圣母坐在没有椅背的宝座上,双脚安放在以珍贵小石修饰的台座上,儿童时代的耶稣在她的膝上,他的左手拿着卷轴,给予祝福。站在圣母左方的是身穿礼服的君士坦丁一世,他把城市的模型送给圣母,在他身边的文字提到:“圣人及伟大的皇帝君士坦丁”。查士丁尼一世则站在圣母右方,把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模型呈给圣母。圣母头项两侧的圆雕刻有花押字 “MP”和“ΘY”,那是“Mētēr”及“Theou”的缩写,意指“上帝的母亲”。

还有一幅画在南楼座东侧墙壁上,【女皇佐伊马赛克】出自11世纪。镶嵌画上的基督圣像身穿深蓝色长袍,他坐在金色背景的中央位置,以右手祝颂的同时左手拿着圣经,在他头项的两侧分别写有“IC”及“XC”,意指“耶稣基督”(Iēsous Khristos)。身穿礼服的君士坦丁九世和佐伊女皇分别在耶稣的左右侧。君士坦丁九世呈上钱包,象征着他在教堂的奉献;佐伊女皇手持卷轴,象征着她作出的奉献。君士坦丁九世头上的文字写道:“君士坦丁,上帝基督虔诚的皇帝、罗马帝王、蒙那马裘斯”。佐伊女皇头上的文字写道:“佐伊,非常虔诚的奥斯古塔”。他们原来的头部已被刮去,现时那三个是后来替换上的。

【三圣像马赛克】可能出自1261年,它被用来表示结束了57年罗马天主教的统治,回归正教信仰。画中人物分别是圣母玛丽亚、耶稣、圣徒约翰。

教堂里还有个哭泣柱(Weeping Column),每个人都要把大拇指放进洞里,以其为圆心,其余手指转一圈,祈求健康平安。这里排了很长的队,我们时间有限,就放弃了。

圣索非亚教堂充分体现出了卓越的建筑艺术,从而也成为了后来伊斯兰清真寺的设计模板。

这座教堂承载的历史就是伊斯坦布尔的历史,从皇帝加冕仪式、四种宗教的变幻、天主东正真正的决裂,获胜者对珍宝的掠夺等等,教堂见证了帝国荣耀与衰败之路上的每一件大事,让人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的中国谚语。如今,尽管历经风雨,饱受沧桑,但变化不大,仍然可以一睹当年辉煌而盛大的风采。

拜占庭(Byzantine)这个名字的由来,传说是由一位希腊人Byzas依循神喻,在欧洲与亚洲交界处、陆地与海洋交界的拜占庭找到理想之地并以自己的名字为其命名而来。

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指的是罗马帝国在公元四世纪分裂之后,继承罗马帝国正统政权,且据有东半部领土的帝国。而拜占庭帝国的中心,就是拜占庭,即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今日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拜占庭登上世界历史舞台,一方面由于其位居要津,把守博斯普鲁斯海峡,控制了黑海与地中海间海陆交通要道的枢纽,另一方面则是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12年夺权成功之后,为了向东拓展罗马帝国的影响力,而选定拜占庭做为新罗马的基督城,并于公元330年5月11日正式迁都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建造他的城市是为了夸耀罗马帝国的声势,同时吸引各国来归,于是他使用了各种装饰方式来美化君士坦丁堡:在街道上装饰喷泉和廊柱,又将来自丝路的丝绸、非洲的珠宝、欧洲的雕刻与工艺用品、埃及法老王的方尖碑、世界各地的香料、瓷器等等全搬过来。

前生的君士坦丁堡,今世的伊斯坦布尔,厚重的历史与现代的繁华,终于在我的双眼中交汇在一起。只有身处于其中,你才能感受到欧亚文化汇聚地曾有过的繁花似锦。

下一个景点是【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 Sultan Ahmed Mosque】,也就是【藍色清真寺 The Blue Mosque】。

导游介绍说,【藍色清真寺】 的由來是為了贏過對面的【聖蘇菲亞大教堂 Hagia Sophia】而在1616年所建造的,因此包含了許多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特色以及傳統伊斯蘭建築的元素。

这座清真寺17世纪初由伊斯兰世界著名古典建筑师锡南的得意门生Mehmet Aga设计建造,因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瓷砖装饰,故而得名,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蓝色清真寺属拜占庭(东罗马帝国,以希腊文化为主体文化)风格的圆顶建筑,周围有六根宣礼塔,象征伊斯兰教六大信仰。

导游告知,蓝色清真寺里正在修缮,里面很多地方都围起来,看到进口很长的队伍。我们只能在外面庭院里转了一下。

因为是清真寺,女士們頭上一定需要有頭巾遮住頭髮, 男生們不能穿膝蓋以上的短褲。女生不能穿短裙,服裝的要求請大家要注意,也是對宗教的尊重。

做礼拜以前,要清洗干净,这里有很多可以洗漱的地方,供教徒使用。进清真寺需要脱鞋。

接着,我们随着导游去了下一个景点,君士坦丁堡赛马场(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是一个罗马竞技场,曾是拜占庭帝国京城君士坦丁堡的体育和社交中心。今天,这里是伊斯坦布尔老城中心的苏丹艾哈迈德广场(Sultanahmet Meydan?)。在土耳其语中有时也称为“马广场”(Atmeydan?)。就在蓝色清真寺旁边。这里有好几件著名的文物。

【蛇柱】公元前479年纪念希腊在特尔斐古城对波斯胜利的蛇柱,来自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普拉提亚三脚祭坛,被君士坦丁大帝移到了赛马场,顶端曾是由三个蛇头支撑的金碗,据称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抢走了金碗,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进城市来到广场, 砸断了一个蛇头的下颚,如今只剩下一截断柱。

【图特摩斯三世方尖碑】

狄奥多西大帝在公元390年从埃及购买了一块粉红色花岗岩雕刻的方尖碑,竖立在赛道内侧。这块方尖碑是从大约公元前1490年,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期间,就竖立在卢克索的卡纳克神庙。狄奥多西大帝将其切割成三块,运回君士坦丁堡。这块方尖碑已存在近3500年,其状态还是非常良好。

白色大理石石建造的基座四面都刻有浮雕,描绘了狄奥多西的四个场景:观看赛马,给获胜者奖赏,主持竖碑仪式,接受他国朝贡。

【墙柱】在10世纪,皇帝君士坦丁七世在赛马场的另一端,兴建了另一座方尖碑。最初它覆盖着镀金铜牌,但在第四次十字军期间被拉丁军队洗劫并将其熔化。这个纪念碑的石质核心幸存了下来,被称为墙柱。

【德国喷泉(“德皇威廉喷泉”)】位于赛马场区域的北部入口,就在蓝色清真寺前,它是一个新拜占庭式风格的八角形拱顶喷泉,由德国政府兴建于1900年,纪念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于1898年访问伊斯坦布尔。

自由活动的时候,想去蓝色清真寺里看看,但是正好是祷告时间,只允许穆斯林进去,我们只好离开。没能进去。留下一点遗憾,下次再去。

在广场上巧遇一群小学生,他们围住我们进行问卷调查,他们的英文都不错,老师在附近,随后,小学生与我们合影。

伊斯坦布尔是一座有很多故事的城市,在昌盛和衰落之间交替,影响历史的宗教、瘟疫、战火、权谋、海盗、商贸等汇集于此。

如今,我们在圣索菲亚大教堂里,在赛马场,看到历史和曾经的辉煌。

(感谢Nancy、玲、青、兰等的摄影,部分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Redfernbus2022-01-25 17:20:22
当天服装的颜色选得好。 人在景中,相辅相成。
若敏2022-01-26 10:20:05
谢谢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