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tone2010-08-12 20:59:33
美国之行不久, 12岁的卡梅伦开始了自己的初中阶段,和他祖父、父亲、外公一样,他要进入伊顿,成为一名伊顿生。说起来很有趣,伊顿大门一直向类似卡梅伦所在的寄宿学校毕业生敞开,学习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但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伊顿也慢慢提高了自己对学生成绩的要求。1979年,13岁的 卡梅伦赶上了末班车,很轻松地进入伊顿。



  卡梅伦在伊顿的日子,越来越多被人提及。作为政治题材来说,最有吸引力的是卡梅伦在伊顿的大麻风波。这个风波,与卡梅伦在小学时代偷白菜摘草莓的“劣迹”不同,完全可以终结一个政客的政治生涯,尤其是他还还把家庭价值观、学校改革和打击青少年犯罪作为自己主打政策。



  需要说明的是,在英国成年人吸食大麻不是犯罪,但是种植和交易大麻却是犯罪。英国常有这样子诡异的法律,常常让人哭笑不得。但是对于未成年来人说,特别是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吸食大麻绝对是被法律禁止的。



  2007年2月,卡梅伦的大麻风波一度让他的政治生涯出现麻烦。2月11日,那是一个星期天,他在牛津郡的住宅门口,挤满了记者,卡梅伦刚从教堂做礼拜回来,他面对镜头了做了措词严厉的声明。



  事情起因很简单。那是在1982年的5月底,伊顿公学有学生参与了吸食和贩卖大麻,事态的严重程度甚至引起了警方的注意。据当时的一个学生回忆,有学生到伊顿公学所在的镇上去找毒品贩子购买大麻。但是他不记得当时是否有人把毒品带到学校来交易。



  所有涉嫌购买大麻的学生,被挨个叫到校长那里,每个人必须招供出几个自己知道的参与者姓名。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气氛,与今天很不同,特别是在学校里面,老师的权威还是相当高,他们对待学生的态度,在今天也许会被视为对人权的侵犯。在严厉的询问之下,卡梅伦的一个朋友告诉校方,卡梅伦也曾经吸食大麻。卡梅伦到校长那里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由于他没有参与贩卖大麻,因此他只被学校罚款、关禁闭,有意思的是,惩罚方式很传统的:罚抄500行拉丁文。



  大麻风波也许是卡梅伦生命中遭遇的第一次人生挫折。但是,伊顿公学的老师对卡梅伦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大麻风波。英国大学引以为荣的导师制,其实是在伊顿、哈罗这些公学时期已经开始。所谓的公学(public school),是历史上英国国王为王公贵族子弟设立的公立学校。



  在伊顿,学生在参加A-level考试期间,需要选择一名导师,辅导自己通过这种申请英国大学的考试。A-level考试相当于中国的高中会考,通常,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要考试的5门学科,然后参加考试。参加A-level考试获得的A等成绩越多,申请顶尖大学越有利。伊顿的导师,一般和学生每周见两次,有趣的是,谈话以聊天为主,让学生谈谈自己学业之外的活动。



  卡梅伦在伊顿的导师叫蒂姆·杨(Tim Young),也是老伊顿生,以学术严谨著称,但是他很快发现卡梅伦对于学术的兴趣不大。按照中国的标准,卡梅伦是一个标准的文科生,他选择了历史、艺术史和经济。卡梅伦的文科天分很快显示出来,到了第二年夏天学期结束的时候,他拿到了一个政治学的奖励。很快,他选择了西班牙内战作为自己的学期课题,他又拿了一个奖励。卡梅伦在学习上逐渐进入了一个后发的阶段。在两次奖励的鼓励下,他选择了北爱冲突作为自己的学期课题,这时候他17岁,他当时的任课老师安德鲁·盖里(Andrew Gailey)就是现在英国王子威廉和哈里的家庭教师。不久,盖里接替杨成为卡梅伦的导师。



  卡梅伦在学习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他在政治上并没有显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素质和行为。80年代初期,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在政治上如日中天,少年卡梅伦在伊顿并没有表达过太多的政治观点。但是,来自他的一些朋友的回忆,却与人们一般了解的有些出入,很多人认为卡梅伦私下里流露过自己在政治上的雄心。显然,这些来自不同人的回忆,很难揭开卡梅伦当年的真实想法。



  但是,卡梅伦导师的话带来了另外一番启示,“伊顿是一场备战,而不是结束。”伊顿的导师盖里说,如果卡梅伦将来从政,他一点都不奇怪。另外一个朋友的看法,却肯定了卡梅伦的潜力,“我想说的是,他看起来未必是铁定从政的人,但他是那种一定会成功的人。”



  很多研究卡梅伦的人,对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在政治上缺乏鲜明的观点,略微感到失望。卡梅伦这种温和的立场,也许给他更多地了解社会,建立不同人生经历的机会。比如,他参加伊顿公学所在社区的服务,为当地的老人端茶送水;他是一个天生的保守党人,却关注工党的观点,热衷在校刊上发表自己的评论。



  最有趣的是,卡梅伦在当时并没有显示出自己先声夺人的光芒,恰恰相反,他是任何组织中的普通一员,非常低调。比如他参加了伊顿的政治协会,却无法进入协会的执委会。这个协会常常能够邀请到当时英国著名的政客来演讲,执委会成员有机会与他们一起吃饭。这样的机会,对于十七八岁的卡梅伦来说,总是很遥远。



  但是他的导师很快注意到卡梅伦有一个相当出众的秉赋:在社交上的自信。有趣的是,这种禀赋在伊顿和哈罗这样精英云集的高中,常常不是很普遍的素质。伊顿公学留给卡梅伦的政治资本并不多,但是他显露出了在政治上的关键素质:情商和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和他的父辈一样,卡梅伦选择了牛津作为自己的下一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牛津的某一部分,就是为卡梅伦这样的人预备的。英国的大学没有类似中国的高考,面试是关键的一环。卡梅伦申请牛津的面试进行得非常顺利。



  节选自《保守党回来了:卡梅伦和他的联合政府》,作者 宋雄伟,曾飚,罗铮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
天涯觅路2010-08-12 21:34:36
想不到卡梅伦还有大麻史。年轻人嘛,总是有经不住诱惑的时候。谢谢分享!
talktone2010-08-12 21:47:08
传记中还有更吃惊的披露,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