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城
- [uk]
这是一场期待了两个月的周末小憩。一家五口人,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来到布里斯托的Temple Meads火车站,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到了伦敦,在Earl’s Court, 我们倒错了车,在等车的时候,我看到了伦敦的天变蓝,阳光打在地铁站布满电线的老墙上,父亲正对着在push chair里面酣睡的小曾笠在笑。
我们第一站是V&A(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这是我最喜欢的博物馆。
直奔中世纪
大约两年前,我大概到伦敦找工作,中午时候累极了,没有地方歇脚,于是在South Kensington站下来。这是伦敦的法国区,我在这里办过去法国的签证,对周围环境感觉很好。那天从地铁站出来的时候,我看到了V& A,从来没有了解过这个博物馆,带着好奇,走了进去。
V&A的书店一下子吸引了我,因为企鹅图书的《Penguin by Design: A Cover Story 1935-2005》正在展示。我做过当出版家的梦,而企鹅就是自己梦里常常浮现的情境。在布里斯托的夏天,我常常花了很多时间散步,居然找到了企鹅图书创始人Allen Lane生活过的地方,而他就读的高中Bristol Grammar School就在布里斯托大学校园内。
企鹅图书的标志
那本展览的书,收集了企鹅图书经典的装帧设计。而摆放这本图书的V&A就是以视觉艺术藏品闻名的博物馆。那天,我极度沮丧:要面试的工作如鸡肋,面试过后不知结果;Earl's Court附近的地铁分支颇多,多次让我坐错;还有,当我闯进V&A的时候,其实也只是为了躲外面的雨。
幸好还有中世纪。博物馆里面空荡荡,因为是工作日的中午。我在里面慢慢地走着,外面是阴天,还有昏黄的室内照明,我穿过雕塑展区,不经意进入了一个更加昏黄的区域。两道接近室顶的凯旋柱,矗立在眼前,而右手边的教堂大门,是博物馆拷贝西班牙圣提哥大教堂Portico da Gloria,是罗马化艺术时期(Romanesque,始于12世纪西欧建筑风格,前承罗马帝国风格,后启哥特艺术)的杰作,讲述了末世审判时候天国的结构,然而气势与力度一下子提醒我后世罗丹的《地狱之门》。
这就是中世纪展厅。关于中世纪,是我知识上的空白。在来英国之前,我看过一部电影《第七封印》,讲述一名从十字军东征归来的骑士,与死神之间的赌局。其中,一段画面描述的是黑死病阴影下的中世纪农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死亡,如此艺术展现,对我而言,具有难以言传的魅力。我有一位朋友的嗜好是去参观墓地,每每说起,也能够唤起那种严肃的静谧,交织着夏天英格兰午后喜悦,秋风下夕阳落下前落寞,将不列颠呼啸的北风调成一种甘冽的清醒。而眼前的中世纪也如此。
龙的不同
父母对我带他们到这里,异常地高兴。在中世纪区,母亲看到了《圣经》中的故事被如此丰富的展现,当文字的基督突然立体地站在她的面前时,她不停让我给她拍照,拍下耶稣被捕、背负十字架、钉十字架和复活的浮雕。
而对古董小有喜好的父亲,对圣乔治屠杀的那条龙,分外感兴趣。不停对母亲说,你看,西方的龙,和中国的龙完全是两回事,长得和狗一样。由于母亲虔诚的基督教信仰,在家里排斥一切带着龙凤标记的东西,这点使得父亲在买一些小玩意的时候,特别小心。
看到中世纪的龙,看到骑在毛驴上的耶稣,还有更多的器物绘画,父母对V&A的喜爱,溢于言表。而我在找两年前自己来过的那个餐厅,旁边曾经有一个客厅,叫Poynter Room,是19世纪末期英国装饰家的杰作。在那个客厅里,是英国青花瓷砖装饰的壁炉和墙,讲述了四季循环。如果你是一个《指环王》迷的话,我可以告诉你,当精灵公主为阿拉贡死后,自己永生于世的那种孤独感到恐怖的时候,那段画面的质地就是我这个客厅的样子。
不幸的是,这个客厅已经变成了餐厅的一部分,看着高昂的价格,我们只买了一壶可以续水的茶,一家五口坐到了花园里面,户外的阳光慢慢变弱,我们分享着从布里斯托带来的食物:昨天晚上做好的蛋炒饭、花生米和水果,还有超市的蛋糕。
南方和中古
还有因为V&A,是它能唤起我那次躲雨的温暖记忆,包括了里面昏暗带着沉醉的氛围的中世纪。如果你熟悉英国很多老Pub,你突然在雨天的周末闯入,喝一品脱ale,如果有份热乎乎的fish and chips,然后再喝一品脱,这近似我在V&A感受到的中世纪。这种感觉如此酣沉,以至于我怀疑过去所知道的“中世纪”,是受到了学校和历史学家恶意的作弄。
比如绘画,毫无疑问,如果你看过关于文艺复兴的历史,中世纪的宗教绘画会遭到的诟病。在绘画技法上,透视法还没有被应用,人物景物都是平的。比如圣母像平板苍白,圣子耶稣的童年像充斥着成人的神情。然而,当抛开文字的断言,我亲眼看到真实的图像,我觉得那苍白之中流露着是短暂的希望,永恒的绝望,成人化的圣子象征着世俗无休止的劳累,直至死亡。文字的机关稍微转换,感觉也是不一样,关键是自己看到的感受。
我不知道为什么过去所接触的知识,对中世纪如此充满恶意。仅仅因为Medieval 听起来有点evil的声音痕迹在里面吗?
当英语中的medieval被用于中国历史的时候,对我这样一个中国南方人来说,是一个充满无限诗意的意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我们中世纪的开始。
“我在北方的书记中想象过你的音容
四处是亭台的摆设和越女的清唱
漫长的中古 南方的衰微
一只杜鹃委婉地走在清晨。
—— 戈麦 《南方》”
过去在北京,我感到寂寞,中国的中世纪和南方是一个自己能够退居的世界。现在英国,当对着大红灯笼、大秧歌式的京剧、“恭喜发财”、唐人街假牌坊感到恶心的时候,惟有中世纪,才是让我沉默安心的底线,告诉自己中国的真相。
现在还有V&A,激发了我对欧洲中世纪的热情。这种热情,大约三年前开始,在那次之后,我一直想去看V&A的中世纪馆。对于V&A的想念,导致了这场旅行,对我而言,是对过去知识的反动和摆脱。对于曾笠,我想让他从小能够看到一些比文字和传说更加具体的东西,显然这有点心切。
我不承认中世纪是一个野蛮落后的时代,真正日趋野蛮荒芜的也许是我们自己,就像这几天我住在伦敦金融城的一个小旅馆,周末入夜之后,四周围就好像《第七封印》中那个“中世纪”的村庄。
http://www.bbc.co.uk/china/studyintheuk/studentsdiary/story/2008/10/081027_zengbiao_vanda.shtml
中世纪在我印象中, 有残忍的宗教审判, 席卷欧洲的黑死病,
V&A不错,记得N年前去的时候正展出徐悲鸿的画,里面的
黑死病不是宗教的错,中国的中世纪也有很残酷愚昧的事情
中世纪黑死病导致欧洲3分之一的人口死亡,随后又发生大饥荒
照你这么说, 中国的历史不应该称作唐宋元明清,而应称为
请你重新复习初中历史课本,看一看有没有中世纪元明清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