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bles12342014-01-12 18:36:06


《三联生活周刊》最新一期杂志的封面,是《薄瓜瓜在英国——阳光少年背后的因果链》。这是一篇长达31页数万字的报道。故事君看完全文,取其精华,改写如下短文,基本干货,如果你没有足够时间,那31页的长报道,基本不用再看了,看看下面这2000多字,就够了。【原报道全文见附文】

这篇文章写了薄瓜瓜身边的几位关键人的交叉故事。在改写过程中,我也看了此前的一些报道,包括南方人物周刊的那篇薄瓜瓜的故事,诸如他在大学时如何参加交际的细节,以及同学和老师对他的评价云云,在此一并省略,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百度。

2000年,薄瓜瓜不满13岁,进入英国哈罗公学。这是英国著名的男生寄宿贵族学校,也是世界级名校。每一年只招收800名新生。丘吉尔、拜伦、约旦国王侯赛因等世界级名人,都毕业于此。从伦敦出发,坐地铁换火车,不过半小时车程,就能到达学校所在的哈罗小镇。

这里安静,人迹罕至。处处有低调的奢华。

刚到这里的少年,按照他自己的话说:“特别想妈妈”,但学校规定,新生不得用电话,一个月后才能每周打10分钟电话,并且,老师跟家长们说好,头一个月,中断与孩子的一切联系,在那一个月里,少年一周内发了80封电子邮件给母亲,但母亲遵守校规,一封未回。

当时学校正放映电影《雪人》,电影里讲述的是父子之情,父亲死后,变成雪人,回来看儿子。少年说,看到这个情节,他特别想哭,就赶紧跑到厕所里去了。

少年出生于1987年12月17日,在北京。据说他的爷爷薄一波曾给他取名为旷逸,而姥爷谷景生则送给他一个小名:瓜瓜。这后来居然成了他的大名。

瓜瓜小时,一直由外公外婆照料。很少见到父母,他曾说,从小就习惯拿一个小本儿,随便乱写,好像跟本儿说话,像一个朋友那样,他说它听。

瓜瓜9岁时,曾写过一首小诗,时晚民子遇,独院无父存,要知答明归,坐真忘盼儿。

1960年出生的法国建筑师德维尔,1987年到上海,结识了未来的妻子关杰,她是红色革命家关向应的侄女。1992年,德维尔和妻子到大连,落户。1994年在厦门一个研讨会上,他结识了谷开来,他随后和谷开来的关系很近,在后来谷开来的庭审证词里提到,2000年,她和瓜瓜去英国留学,正是德维尔陪同。而德维尔也曾对媒体说,他和薄家事友谊关系,瓜瓜叫他叔叔。

在英国,谷开来想买房子,身为建筑师的德维尔,承担起物色房产的任务。

谷开来出生于1958年,原名谷丽,是家中五姊妹最小的一个。文革中父亲受到冲击,小学还没有毕业的谷丽,不得不上房当泥瓦匠,还到副食店卖过肉,有个“一刀准”的外号。

1973年,她参军,两年后复原到北京西城棉纺厂当工人,1978年,她参加了高考。有文章曾说,她因为没有学过数学,几乎交了白卷,但她的文学答卷才情过人,竟然一下子考上了北大法律系。

这一年,原北京市二轻局五金机修厂的工人薄熙来,也考上了北大历史系,此时,薄熙来与北京市前市委书记李雪峰的女儿李丹宇结婚,并生下一个儿子,取名薄望知,(后来改名为李望知)。1981年,李望知4岁,薄提出离婚,一直拖到1984年,由法院判决离婚。

谷开来曾多次表示,他和薄相识于1985年之后,避而不谈他们是否在北大求学时就已经相识。而这一直是李丹宇怀疑之处,心结不解。

1984年,薄熙来到辽宁大连金县当县委副书记,此时谷丽改名为谷开来。当时金县有个风景名胜“金石滩”,也是他们一起起的名字,“金石为开,继往开来……”

1987年,他们生下一子,即薄瓜瓜。

1988年,薄出任大连市宣传部长,次年当选副市长。

谷开来律师做的风生水起,她的名片上的中文名下面,写着英文名:“Horus.l.kai”, Horus有太阳神之意,灵感来源于她某次坐飞机,看到的一本机上读物《Horus Magazine》。

这段时间,谷开来律师出版了两本书:《胜诉在美国》和《我为马俊仁当律师》。风光之时,流言蜚语也渐起。

1999年,大连的开来律师事务所关闭。

尼尔·海伍德出生于1970年,伦敦。父亲是股票经纪人,母亲是电视直销职员,曾外祖父曾是英国驻天津总领事,这让他有“失落的贵族”之称。他早于瓜瓜很多年,就是哈罗公学的毕业生。

2004年,薄到北京,出任商务部长。谷开来留在北京陪丈夫,这一年8月,她曾用英语给朋友写邮件说:“你可能很难想到,我正在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几个月后,她写下了更为伤感的话:“我真的总在怀念伯恩茅斯的生活,那里很自由,并能让我获得进步。”

也是在这一年,海伍德也搬到了北京,仍旧以做商业顾问和咨询为主。

薄瓜瓜从哈罗公学毕业后,进入牛津大学。热衷社交,参与各种社团活动,这些也被媒体广泛报道过。他曾休学一年,此时是2009年,他回到国内,在北大做了一次公开讲座,引起媒体广泛关注。也是在这一年,他的父亲薄熙来,已经是重庆市委书记,开始了唱红打黑行动。当时重庆门户网站曾发表了一篇名为《薄瓜瓜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论文章,将薄瓜瓜的求学经历上升到“制造中国声音”的高度。当时文章援引了“英国BBC特邀评论员”的话,此人正是尼尔·海伍德。

如果说德维尔、海伍德、徐明等构成了一道事实上的“谷开来圈子”,那么最后加入者王立军,则有点终结者的意味。

王立军的加入,起于谷开来的一个怀疑,她曾在薄一波的葬礼上昏倒,后来被送进医院后,医生意外发现,她长期服用的虫草胶囊中混合了铅和汞,她怀疑有人下毒,第一怀疑目标就是薄熙来和前妻李丹宇的儿子李望知。

谷开来带着怀疑,最初到北京警方报案,但没有立案。2007年底,听到她抱怨的徐明,为她介绍了“破案高手”、时任铁岭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

2007年12月6日,王立军成立了“12·6专案组”,迅速将谷开来的司机和一个工作人员抓了,据说两人被关了5年,直到后来海伍德案发后,他们才被释放。

2008年,王立军调任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此后三年,一路做到副省级的重庆市副市长。

后来薄熙来曾找到前妻李丹宇的哥哥李小雪,指着一堆报告质问,李望知是否有意毒杀谷?李小雪坚称,这是无谓猜测,薄才释怀,他后来在法庭上也说:“我知道错怪了望知。”

后来因为房产交易的纠纷,海伍德与谷开来闹翻,据说几次威胁她并索要巨额赔偿,2011年下半年,谷开来决心干掉这个麻烦的、可能威胁她儿子的英国男人。

有人曾问过薄瓜瓜,如果你妈妈掉进海里,你爸爸也掉进海里,你救谁?他说,那我也跳进海里,我要和爸爸妈妈在一块儿。而现在,他一个人在美国上学。
wsnyy2014-01-14 03:14:36
薄瓜留在米国,显然更加符合薄家的利益。他们应该有应付事变的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