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摄2009-04-12 20:37:45
2009年3月下旬,应Les Grands Ballets Canadiens De Montreal(简称大芭蕾)的邀请,沈伟再次来到蒙特利尔参加他为大芭蕾写的现代舞剧Re-2的排练和首演仪式。

我有幸在大芭蕾正式演出前一天的彩排时,在本市艺术中心Place des Arts的Maisonneuve剧院见到了沈伟,并从头到尾拍摄了Re-2 的剧照。由于设备有限和缺乏舞台摄影的经验,手忙脚乱之余留下了许多遗憾。但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经历, 特把它整理出来献给大家。

Re-2 剧照: 边走边摄 文字来源: 我的朋友胡宪

一. 沈伟与《画卷》

可能会有人不记得或者不认识沈伟,但不会有人不记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一卷惊世骇俗的写意山水现代舞《画卷》让世界认识了五千年中华。15位舞蹈演员用身体做“笔”,用刚柔并济的现代舞,在巨幅画卷上挥毫泼墨,用黑蓝两色颜料,演绎山水和云彩。云彩在与画布接触两分钟后消失,舞蹈完毕时画布上呈现的是一幅完整的中国山水画,是京奥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精神的完美体现。

Tinypic

沈伟,这个来自岳阳湘阴的现代编舞巨匠,美籍华裔舞蹈家,应张艺谋之约成为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组的策划和编导,是他,带着自己的作品---现代舞《画卷》走进了鸟巢!

Tinypic

在沈伟加入张艺谋的创意团队之前,开幕式设计经历了许多挫折,很多创意都被否决了。2007年4月沈伟首次来到奥运会的创作中心,提出在舞蹈的过程中留下舞蹈痕迹的创意让张艺谋十分激动,经过讨论,两人都觉得把绘画贯穿演出的效果极具特色,正如沈伟在开幕式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时这种做法在全世界都没有人做,包括现在也没有。”

但是一边作画一边跳舞对舞蹈演员的要求特别高。回到纽约之后,沈伟就在自己的舞蹈团中进行了三个星期的实验,最终得到了张艺谋的肯定。随后,沈伟从总政歌舞团等地的40余名最好的舞蹈演员里挑选出15名演员开始了紧张的排练。但是,很难一边跳舞,一边画出一个具体的东西,这个要求特别难。看似洒脱的舞蹈作画,每一个动作与每一笔画都需要配合得丝丝入扣,其中难度可以想象。沈伟说,“我们天天训练,就是希望它每一步都不能失误,我们用了很多块布在做实验。那个太阳故意画的不是圆的,因为是山水画,如果是一个圆圈就不太对。就像毛笔上的锋毫,舞者必须不停地舞动,身体要仿佛无骨一般柔软,所有的演员都要在地上滚,所以全身都是青的。”

Tinypic

奥运开幕式从开始至结束,沈伟一直和张艺谋站在一起。当奥运圣火在鸟巢上空熊熊燃起的那一刻,正如张艺谋给他的团队打出100分一样,沈伟也毫不犹豫地给自己打出了100分。

虽然是奥运会让沈伟在一夜间名满天下,但事实上,早在京奥会之前沈伟就已经是国际舞蹈界响当当的人物了。 1968年,沈伟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一个湘剧世家,父亲沈青童是县湘剧团的导演、编剧,母亲陈月宾是演员兼剧务。受家庭氛围的熏陶,沈伟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艺术天赋。5岁学中国画,9岁在湖南省艺校学习中国传统戏曲,毕业后任湖南省湘剧院演员,后又学舞蹈,成为广东现代舞团舞蹈演员及编舞。 1995年,沈伟获美国尼古拉斯舞蹈学校奖学金赴美留学。用沈伟自己的话说,“我40年中,26年在中国,14年在纽约。”而在纽约的这14年,让他的现代舞声名远扬。2000年,定居纽约的沈伟推出了《声唏》、《天梯》两部舞作。在《声唏》中,舞台背景是一幅硕大的八大山人画作,配乐中明显有藏传佛教的天籁之声。这样的作品让西方人和东方人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Tinypic

两部作品改变了沈伟的境况,从2001年起他就开始了全球巡演之旅,并建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舞团。 2004年,沈伟荣获的素有“舞蹈界奥斯卡”之称的 “尼金斯基奖”,就是他与世界舞王(包括芭蕾舞)“同台”较量的结果。当年,全球各国都选出了最优秀的编舞家参赛,经过初选,在进入决赛的英、法、美三个国家的四个人当中,最后是沈伟以不容置疑的绝对优势胜出。2007年,他又荣获美国麦克阿瑟奖。这个奖也叫“天才奖”,在当年24位在各个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获奖者中,他是唯一的华人,也是唯一的文艺家。今年,他将再次参加纽约林肯艺术节,从而创造连续五次获邀在这个顶尖艺术殿堂演出的舞团之历史记录。

沈伟被美国和西方媒体称为“当代最伟大的编舞家”,这是不是因为沈伟的东方元素给予了西方世界以视觉上强烈的新奇感和冲击力?与西方久负盛名的那些编舞家相比,沈伟又有哪些突破呢?这是记者采访沈伟的第一个问题。沈伟认为,他能够站到今天的这个高度,不是因为自己的东方背景,而是从纯粹的舞蹈艺术来看,他开创了21世纪一种新的肢体语言。他说:“在美国发展,别人不是看你的背景,而是看你的实力。我是在美国完成的舞蹈教育,因此人们衡量我也不是从某个地域、民族或文化的角度出发,而是把我放在与美国和国际的艺术家相等同的位置上看我是否有独创性。东方元素只是我个人背景的一部分,但不是我今日成就的主要部分,我在舞蹈创作上的突破性发展使世界文化艺术的传统思维产生了一个飞跃,我的舞蹈超越了东方和西方原有的对舞蹈艺术的认知水平,把现代舞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审美高度。这才是我得奖的主要原因。” 谈到与东方一些著名编舞家有哪些不同,沈伟说,最大的区别是代表性,他的舞蹈不代表任何的国家和民族,而是代表着整个人类和时代的文化发展之方向。

激情孕育舞蹈,虽然编舞是沈伟的职业,但是他从来不是刻意地为编舞而编舞,也就是说他所有的舞蹈作品都是激情迸发的结果,而使激情迸发的源泉可能是一曲音乐,可能是一幅图画,可能是一次旅行,也可能是一个梦境。例如沈伟2003年的作品《春之祭》,就是在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同名乐曲的启发下诞生的。

Tinypic



Loveforever13142009-04-13 00:01:07
谢谢分享!
小得2009-04-13 00:05:06
谢谢分享:))
我是梦儿2009-04-13 06:32:45
沈伟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