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二进三2010-06-13 06:16:46
在南美打拼的华侨华人

走马观花巴阿秘系列之十八

  中国人在海外的境遇,总是和中国、中国人的形象、实力分不开。

  在巴西、阿根廷、秘鲁,当地人对中国的印象大体停留在:是个大国,人口多,经济不发达。
  
  中国商品和中国人过去给当地人的印象并不怎么好,商品品质不高,人的诚信也不行,在当地社会中没什么地位,受到或多或少的歧视。

  近年来,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多次到访,展示中国和中国人崭新的形象,当地媒体为此配合做了不少有关中国现状的报道,增进了当地人对中国的了解。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让当地人刮目相看,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也让当地华侨华人增强了自豪感。当然,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的改善,与当地华侨华人自身所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我们这次到巴西、阿根廷,正是要了解当地华侨华人的现状,先后接触了驻当地的使领馆和主要的华侨华人社团及侨领。秘鲁据说有华侨华人200万人,因不是我们此次了解的重点,故未有专门的接触。

  据介绍,大约在1810年前后,统治巴西的葡萄牙殖民当局,曾多次在粤闽一带招募华工去巴西从事苦力。但是真正掀起移民巴西的热潮,发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以港澳台同胞为主。大陆改革开放之后,逐渐有内地各省份的居民移居巴西,其中尤以浙江、福建和广东人居多。

  巴西现有华侨华人20多万人,90%居住在大圣保罗地区,其次是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地区的18万华侨华人中,台湾省籍移民大约有7万,广东省籍移民有6万,其他则主要是浙江和福建省籍。所从事的职业较广,除中餐馆、百货店等传统行业外,华侨华人还涉足进出口贸易、农场种植、养殖加工、超市、石油化工、陶瓷制造等行业。

  中国人移居阿根廷的历史大约百年,主要是来自美洲国家的广东籍人,人数也不多。1972年中阿建交时,在阿华侨华人仅700人。上世纪70年代末,大批台胞移居阿根廷。到80年代,由福建、上海、广东等地移居阿根廷的华侨华人大量增加。目前,阿根廷华侨华人约有6万人。他们主要居住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及其近郊。

  在阿华侨华人从事的行业,和巴西差不多。其中超市业做得比较成气候,华人超市已占据阿根廷超市业“半壁江山”。仅在首都和附近省份就有约3000多家华人超市,全国其他地区也有1200多家华人超市,而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上百家的速度递增。2007年阿根廷华人超市业的营业额已达75亿比索(约合24亿美元),超过了家乐福等国际大型超市连锁企业。

  移民遇到的问题,大体都差不多。移民到南美的中国人,无论是技能、资金等多不厚实,最初只能从卖体力开始,生活在社会底层,自然都会面临受歧视的问题。

  在圣保罗和布宜,和我们见面的几位侨领,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从社团的角度,谈得最多的,就是如何争取华侨华人在所在国的地位问题。

  阿根廷华侨华人联合总会主席陈瑞平,在福建福清出生长大,从部队退伍后,在国内跑过一段时间生意,后应在阿根廷的乡亲和友人邀请,来到阿根廷。

  陈瑞平在阿根廷经营的企业包括连锁超市、星级酒店及酒业有限公司等。近年来,陈瑞平还把投资领域延伸到了他的故乡福建,创办了福建安第斯门多萨酒业有限公司,在海内外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据他介绍,由于语言限制,华侨华人在阿根廷能经营的行业大体集中在三大类:超市、中餐馆和洗衣店。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华人移民数量日益增加,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阿根廷新移民中出现了一些以经济不景气、找不到工作为借口进行敲诈勒索的非法之徒,华人成为被勒索的主要对象。和陈瑞平见面的时候,他对自己曾被当地黑社会绑票,遭到毒打和勒索,一直耿耿于怀,幸亏他在部队受过专业训练,凭自己过人的身体素质和机智,总算化险为夷。

  为维护侨界安定,1996年1月,在陈瑞平建议下,“三福华侨企业商会”正式成立,陈瑞平当选首届会长。在他的带领下,当地很多企业主无条件、无报酬地参加商会工作,加入到保护侨民利益的行列。

  考虑到三福企业商会已具相当规模,并且近几年又来了许多新侨,陈瑞平便倡议组成福清同乡会,凡福清籍侨民均可参加,以便增加乡亲们的交流,相互提携,共同发展。随着三福企业商会和福清同乡会人数日益增多,乡亲们感觉到没有一个固定的聚会地点很不方便。很快,福清同乡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市中心购置了一栋独立的三层楼房,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称福清会馆,又叫五岳大酒店,既是福清人的家,事实上也成了阿根廷华侨华人的家,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

  同是福清人的阿根廷华人超市公会主席陈大明,两次设宴款待我们,细致而周到。陈大明1994年来阿根廷,凭着一股创业热忱,赤手空拳开始打拼,于抵阿一年后开了第一家超市。他告诉我们,华人超市以其迅速增长的势头,已经受到阿根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华人超市业刚起步那几年并不顺利,超市业侨胞受歧视、刁难的不少,遭偷抢的事时有发生。为维护华人超市业者的合法权益,互通商业信息,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社会,2004年4月27日,在阿华侨华人超市业者成立了阿根廷华人超市业公会,推举陈大明任主席。超市业侨胞遇到困难的时候,特别是要与警察、税务等部门打交道时,有公会出面斡旋和谈判,可以避免诸多不必要的麻烦,公会为此设有两条紧急专线电话,为超市业侨胞24小时提供服务。

  阿根廷发生金融危机后,通货膨胀比较严重。华人超市公会与阿政府率先达成协议,最先执行主要商品降价限价政策。为此,当时的阿根廷总统基什内尔在总统府接见华人超市公会代表,并签订物价协议。这一协议的签订,迫使其他大型零售集团都与政府签订了相似的协议,阿根廷物价因此得到了平抑。

  自2005年至2008年间,阿根廷前任总统基什内尔与现任总统克里斯蒂娜先后7次接见陈大明等华人超市公会领导,鼓励华人业主在这个领域继续发展。

  有了这样的局面,华侨华人的腰杆稍微硬了一点。我曾私下问陈大明先生,在阿根廷挣钱和国内相比怎么样。他说,还是这边容易些,比如花40万美元投资一个中等超市,大约一年多一两个月,就能收回本钱。

  在巴西圣保罗,从浙江青田辗转到巴西、现任巴西华人协会会长的吴耀宙先生,曾邀请我们参加他们举办的一个酒会,欢迎中国画家到圣保罗举办画展。出席的有巴西当地人,还有美国、加拿大人。画展的组织者大约也是经纪人代表画家致辞,一口京腔,一张嘴却很高调:他先说中国现在如何了得,面对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人拯救不了,只有我们中国才能做到,美国人也得求我们中国等等。谈到来南美办画展,他说过去中国的画不值钱,在国际上没影响,现在中国发达了,经济上去了,我们的画也被国际上重视,也可以出来办画展了云云。

  这些话,连我们几个局外人都觉得很不中听。好在在场的圣保罗总领事致辞时,很委婉地补了台,大意是中国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发达,我们不充老大,还是要老老实实、扎扎实实把经济搞上去,把国家治理好等等。陪同我们的中国导游悄悄告诉我,幸亏现场翻译没有把经纪人的话全部翻译出来,否则太丢人了。

  我没有就此询问吴耀宙先生的感受。但他告诉我,随着广大华侨华人经济地位的改善,巴西华侨华人中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个族群要有自己的政治地位,积极投身主流社会、参政议政,是最重要的手段。2008年就有4位华裔候选人参加大圣保罗地区市议员选举,虽然选举的最后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毕竟是个良好的开端。

  在圣保罗,巴西知名华人家族企业H—BUSTER算是经营很成功的了。该公司董事长何行给我们介绍完情况,坚持要请我们去他的企业参观。

  H—BUSTER总部就坐落在离圣保罗市往南30公里的圣若泽工业区,它是巴西主要的汽车音响生产企业之一,旗下有分厂三家,员工上千人,其扬声器的市场份额占到50%以上,CD机占到30%,车载DVD机也正在逐渐占领市场,2007年的销售额达到1.5亿美元。

  何家祖籍福建,何行的父亲何德光是巴西德高望重的著名侨领,当年中国驻圣保罗总领馆开馆之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就由何德光亲手升起。1979年,何德光将何行的大儿子何畏和二儿子何易从中国内蒙古带到巴西,兄弟俩在巴西完成了高中和大学学业。后来,何行的三儿子何如在上海念完大学后与妻子相偕来到巴西,同两个哥哥一起胼手胝足创业。

  10多年前,巴西生产的汽车80%出厂时不装音响,但巴西人对汽车音响非常讲究,已有的市场,主要被日韩欧美品牌占领。1997年,何家注册了H—BUSTER品牌,并委托中国厂商贴牌生产,再进口到巴西销售,因为产品价廉物美,销售策略灵活,短短几年,H—BUSTER品牌就声誉鹊起,现在已是巴西知名品牌。

  何行是何家最后一个到巴西的,1995年作为山西铁路系统的退休工程师,架不住孩子们的解劝,和太太一起来到巴西,为家族事业掌舵。何行给我们谈得最多的是,如何依托中国,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言谈之中,他流露,和巴西社会各界包括政商界上层已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帮助。据说,巴西总统曾私下对他表示,如有事找我,只要我在国内,提前一周告知,我一定安排见面——即使巴西本地的精英,能有此待遇的,恐怕也不多。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袁建平给我们的感觉,是踌躇满志。这可以理解,毕竟早在2003年,袁建平就被阿政府授子“杰出移民勋章”,这可是旅阿华人第一次获此殊荣。

  袁建平的面色是蜜色的,很健康,但这种肤色,常常会被误当外国人。和袁建平第一次见面,他直接定到餐厅,一起吃巴西烤肉,边吃边聊。

  袁建平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毕业于集美财经学校。作为阿根廷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他的头衔还有一大堆:中南美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阿根廷华人进出口商会名誉会长、阿根廷廷生贸易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

  袁建平受过良好的教育,又有精明的头脑,而且克服了语言障碍,已能熟练运用西班牙语,特别是他在中国和平统一事业及中阿贸易方面的突出贡献,受到中阿两国政府的关注和重视。1999年10月1日,他应邀回国参加50周年国庆大典。2001年江泽民主席访问阿根廷,在阿总统欢迎江泽民的国宴上,袁建平夫妇是唯一作为阿方邀请出席的华人夫妇。

  2000年,当时的阿根廷总统德拉鲁阿访华,他是随行者中唯一的中国人。访华之后,他又随德拉鲁阿总统访问西班牙,之后又顺理成章地跟随下一任总统内斯托尔·卡洛斯·基什内尔到中国访问。

  侨领们打拼出的天地,确实给当地华侨华人以鼓舞和信心。

  巴西华人协会会长吴耀宙说的一句话,给我很深的印象:中国因为综合国力的强盛,对华侨华人的期望也不再是更多地要求支持国家和家乡的经济建设,而是希望海外华人在国外勤奋创业后,安居乐业,融入主流社会,积极参政,自立自强,并要回馈当地社会,为居住国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转变。要知道,在国外打拼的华侨华人,确实相当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