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的文化史
屋顶华丽的装饰便是名贵的镜片
在每个早晨,在你睁开惺忪的睡眼与自己的打招呼的时候,你见到了镜子;在你离开家,预备要出门上班的时候,你再次来到镜子,观照了一会自己。镜子,从古到今,它一直有这样一个用处,用以见到自己的真面。在日常生活里,它像梳子一样,是借之打理自己的工具。在镜子里,人们看到了自己,这是一种陌生而熟悉的感觉。镜子是一种映照,同时也是一种放大,两面镜子对放在一起,就是无穷。
镜子的历史几乎就是人类的历史。
中国人的第一面镜子,据说是和上古时代一个著名的丑女嫫母有关,这真是一个残忍的寓言。传说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第四妻室。黄帝还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轩辕内传》这本书上就说:“帝会王母,铸镜十二,随用而用。”
动物学家发现,具有“照镜子”的行为虽然每天都在地球上无数次地发生,但只有人类“照镜子”才有意义,因为人类能够认识到镜中人就是自己,而这样的能力,只有灵长类动物或许还应包括大象和海豚才具备。其他的动物在镜子里看到的只有敌人或者朋友。
因此,当人类还没有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时候,镜子的存在并无意义。镜子不但为我们提供了自己的影象,同时给予我们哲学上的参照。由于镜子的存在,人们对自己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它使我们变得更加内向,甚至,镜子帮助我们解决如下的问题: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想象什么,我们怎样思维,我们渴望得到什么。在整场人生戏剧中,镜子似乎都是人们用来自我认识或者自欺欺人的工具。我们既用这个能反射的平面来揭示真相,也用它来掩盖事实。镜子的用处已经融入到了宗教、民俗、文学、艺术、魔术和科学之中。
古镜在中国有许多传说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对镜子着了迷。古代埃及人、印度人、中国人、玛雅人、印加人和阿兹特克人就用具有魔力的金属或石头镜子来陪葬死者,以守住灵魂,驱逐邪恶,或者让死者在前往黄泉路之前,再检查一下自己的头发。
为了解阴间死者的命运,以及他们对于生者的观念、预测和向往,玛雅人发明了一种称为巫术的技术。玛雅国王们认为,当他们在磨光的黑曜石镜子中看自己时,他们可以与祖先交流。
而中国人更是相信,镜子是会损伤人类元气的。一种禁忌认为,镜子可以摄人魂魄,另一种禁忌则认为,镜子会吸引宇宙空间里的幽灵,从而伤害到人。而这两种禁忌都表示,对于镜子的观照时间不宜过长。前一种禁忌表明,照镜子越多,人会老得更快,因为照镜子时,魂魄就会被镜子摄去;而后一种禁忌则表示,不能在镜子前静止太久,因为当你呆着不动的时间,镜子里的幽灵就会察觉不到有你的存在,从而对人制造伤害,所以,照镜子的时候不小心睡着了,那更是可怕的事情。
无疑,人们对于镜子之所以有如此繁多的禁忌,来自于巫术的认识观点。在著名的人类学著作《金枝》里,弗雷泽提出了巫术的两个基本原理:接触律和相似律。前者建立在“接触”或“触染”的基础上,即“物体一经互相接触,在中断实体接触后还会继续远距离的互相作用”。后者则是建立在“相似性”即“同类相生”或“果必同因”的基础上。弗雷泽把“接触律”和“相似律”这两类巫术都归于“交感巫术”这个总的名称之下,“因为两者都认为物体通过某种神秘的交感可以远距离地相互作用,通过一种我们看不见的‘以太’把一物体的推动力传输给另一物体”。
由阳光和烛光等投射的影子联想到镜子中的影像,就觉得镜子中的影像也是自己的魂魄。中国文学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以及许多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中都有“魔镜摄魂”的情节描写。民间认为照镜子不宜过多,照镜子越多,老得越快。这样反复地照来照去,魂魄是要劳神受损的,人体也会因之而受到损害。
镜子显然同时符合符合“接触律”和“相似律”,“照镜子”是一次接触的过程,而镜子里产生人的影象则符合相似原理。在科学不发呆的古代,人们生活在一个泛巫术的世界观中,当镜子的这些功能和现象得不到解释的时候,便会加之于巫术的认识。
实际上,欧洲中世纪,镜子也经常作为巫师的道具出现在人们面前:占卜术士用镜子来占卜未来;镜子被当做通向极乐世界或者地狱的门户;魔术师用镜子创造幻影来取悦上至国王下至百姓。镜子这样一个日常生活的工具,其魔力从没有丢失:因为圆形的镜子既能映射太阳又能成为太阳的小型模仿品,因此,早期的金属映像器具与太阳神有着联系。当尘世间的镜子被用做化妆的时候,预示着数千年人们为了美而照镜子的时代的到来。
然而相对与东方的中国而言,西方人很早就开始对镜子进行“祛魅”。据传说,当罗马人围攻叙拉古城时,阿基米得制造了凸透镜将太阳光集中反射烧毁了罗马的战船。对这项伟绩能否成功的争论最终导致了现代太阳能烤炉和发电机的发明。凹透镜被用在了早期的灯塔上,望远镜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看法。今天,巨大的镜片能使我们看到更遥远的太空,轻而薄的光学仪器将使我们探索更加遥远的空间。有人展望发射巨大的镜片绕地球轨道运转来控制地球的气候。
穆拉诺岛上的玻璃依然名声鼎盛
玻璃镜子的发明要比金属镜子晚许多年。虽然人类文明中很早就出现过玻璃,但玻璃的工业化则要更晚很多。13世纪初,威尼斯的玻璃制造业者组成了一个行会。1291年,城市当局强迫将危险的锅炉搬迁到附近的穆拉诺岛上。在岛上,如发生火灾将不会殃及城市建筑,而且更重要的是,玻璃制造业者可免受间谍的侵害,也不可随意离开小岛。在这样的管理制度之下,玻璃制造业出现了世世代代的名家:巴比尼、贝罗维埃罗、布里亚蒂、博托里尼、拉蒙塔、戴尔加洛。
约1450年,穆拉诺岛上的玻璃制造专家安杰洛•贝罗维埃罗(Angelo Beroviero)使用含有丰富的氧化钾和磁铁的海草灰制作了一种极其清亮的玻璃,并将其取名为“水晶玻璃”,因为它很像最洁净的水晶石。1507年,安德里亚和多米尼克•丹索罗•戴尔加洛(Domenico dnzolo del Gallo)向威尼斯十人议会申请获得某种银箔专利。方法是将锡敲打成平均薄厚的薄片,在上面糅进汞,形成发光的汞合金,然后用纸盖住。一位工人用一只手在上面盖上一张纸,然后用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将纸抽出。在玻璃上镇有一定的重量可保证玻璃表面光滑闪亮、没有气泡,上面再涂上一层起保护作用的清漆。威尼斯当局给戴尔加洛兄弟颁发了20年的专利许可。这便是价格昂贵的穆拉诺镜子,对之疯狂的采购风持续了两个世纪之久。16世纪初,一面镶有精美银框的威尼斯镜子价格为8000英镑,几乎是当时拉斐尔绘画作品的三倍。热爱奢侈品和意大利艺术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对镜子的抢购风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532年,他订购了一面镶嵌有黄金和宝石的穆拉诺镜子,第二年订购了13面镜子,1538年又订购了11面镜子。
玻璃镜子的制造在中世纪以秘密行会的形式进行管理,使得意大利的玻璃镜子取得了垄断的地位。这样的格局,直到17世纪法国工业间谍活动才被打破了,之后,玻璃镜子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随着成本低廉的工业化生产和现代反射材料的使用,使最贫穷的家庭也拥有了镜子。玻璃镜子不再是稀罕珍贵的东西,建筑师和家庭装修师创造性地使用镜子。有人说,在20世纪时,光怪陆离的镜子把美国变成了一个贪图享乐、虚荣自负、追逐名流的社会。心理学家、广告人、警察和窥淫癖者用单向的镜子看我们。
1547年,当酷爱玻璃镜子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驾崩时,他的儿子亨利二世对镜子的热衷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为他的妻子,意大利籍的凯瑟琳•德•梅第奇不断地购买威尼斯镜子。当1559年亨利国王死后,孀居的梅第奇为纪念他专门建造了一间镜室,在壁炉上方挂着这位已故君主的肖像,而镜室里镶嵌的119面威尼斯镜子反射着他的华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