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6602011-05-31 09:19:24
台湾环岛经典八日游纪行(4.26-5.3) 2011-05-24 16:28:21

(注:由于没有掌握文学城的贴图方法,试了多次没有成功,所以大量的照片无法附上。有需要观看照片者,请看本人的另外一个博客网站,其中附有大量图片。)

网址:

http://hwq2008727.blog.163.com

------------------------------------------------------------------------------------------------

2011年4月26日, 带着对宝岛台湾模糊的认识与殷切的盼望, 我们一行26人参加了国旅的 "台湾环岛经典八日游"。藉两岸直航之便, 仅仅几小时就抵达了台北。果然如人所云, 台北是一个不怎么漂亮的城市, 与美国的费城不相伯仲, 建筑物灰蒙蒙的, 就象一个没有洗过脸的农耕者。接团的是台湾导游郑先生, 正是中年的他, 说话得体, 风趣有礼, 颇获众人好评。

士林官邸花园与国父纪念馆

抵达台北的当天下午, 大巴将我们送到了第一站----士林官邸花园。士林官邸, 原属日据时代总督府园艺所用地,光复后由台湾省政府农林厅农业试验所接收,并成立士林园艺试验分所,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台湾省政府在此兴建外宾招待所七幢。国民政府迁移台湾前夕,由当时的省主席陈诚亲自勘选总统官邸地点,因为此地环境清幽,三面环山,山清水秀且交通便利,所以选定这里作为总统官邸。官邸从民国三十八年动工兴建,于三十九年初完工落成。蒋介石来台后,先居于草山(阳明山)行馆,士林官邸落成后的1950年五月,蒋介石正式迁居士林官邸,直至民国六十四年(1975年)病逝,在此官邸度过了整整26年的时光。因此,这里是蒋介石最具代表性的故居,并曾在此接待各国政要。由于总统居住在此,士林官邸、园艺管理所及附近地区,很早就被国防部划入大直要塞的军事管制区内,并严禁各种新建或改建,就连改变地形、地貌的各项工程亦在管制之列。现在除正在整修的官邸正馆尚未对外开放外,其余都可供游人参观。

这是一个深深隐藏于茂密的绿色植被之中的花园, 当年由于安全的原因, 其房屋的取址与构建十分隐蔽。据说若有侦察机从空中俯瞰的话, 也绝难发现在这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 竟会隐藏着一个如此戒备森严的, 足有四百多警卫官兵守护的官邸。入口处的岗哨屋, 小而弥坚, 其下方有方孔以用于射击外来之敌。全园奇花异草, 不计其数; 幽林曲径, 精致优美; 格调高雅, 风格独特; 漫步其中, 顿觉心旷神怡, 神清气爽,处处佳景,美不胜收。置身此园,即使世上有天大的事发生,当也尽可全然忘之。若称其为世外桃源,想来也不为过。官邸由外而内共分为外花园、内花园、正房几个区域;外花园中有温室盆栽区及玫瑰园,据说是宋美龄当年最喜爱的花园;内花园是中式庭园和西式庭园的合称,西式庭院里的苗圃、花艺、雕塑、水池都洋溢着浓浓的西方风情;中式庭园里的拱桥、曲池、流水等东方庭园造景,则令人彷佛置身古代中国。中西两种风格同时聚合在一个地方,并没有显得突兀和怪异,却有种别样的美。从这里可以看出蒋介石和宋美龄各自的喜好和风格,一个完全西化的知性女子和一个仍然残留着封建思想的军阀官僚的结合,却犹如这花园般令人惊异地和谐。正房旁有“凯歌堂”,兴建于1950年,外观为红瓦, 内中小而简洁,是当年蒋氏夫妇做礼拜的教堂。官邸出口处有一座咖啡馆,很多人都坐在咖啡馆门口的露天吧区内休憩闲谈,远远地就可以看见咖啡馆的招牌,那是一张很大的黑白照片,照片上身穿婚纱的宋美龄和西装革履的蒋介石含笑相依,这是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的世纪婚礼上的照片。那场“世纪婚礼”震惊了当时的旧中国,也使整个世界为之侧目,历史学家们把这一婚姻形容为权力与财富的结合,象征着旧中国从此进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统治的时期。

离出口处不远,陈列着宋美龄的座驾,标志着特权阶层的车牌“EG0123”赫然在目,不免使人联想起位于北京“宋庆龄故居”的座驾陈列,两者的布局竟是如此出奇地相似!真是:遥想宋氏当年,窈窕英姿堪羡。江山易手叹无限,奈何换了人间。 小妹囿居士林,二姊汝在哪边?同有专车供怀缅,此生却难相见。 南京惊魂甫定,骊山阴云依稀。思念唯向梦中寻,几回相拥而泣。也曾梦中互唤,也曾园中嬉戏。何时团圆如从前,哀哉各奔东西。

 

 

 

意犹未尽之中,大巴又将我们带到了国父纪念馆。台北国父纪念馆介于忠孝东路、仁爱路、光复南路与逸仙路之间,为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国父纪念馆于“民国”53(1964年)年筹建,落成于“民国”61年5月。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赞扬孙中山 ( 名文,字逸仙,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之一,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文被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共产党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也有人称他为“现代中国之父”,而民间普遍称他为“中国国父”。
国父纪念馆的平面是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高度30.4米,平面分成前后两大部分,前为中山雕像纪念堂,后为表演厅。正面入口处的屋檐向上翻起,据考察,这种奇特的屋顶造型可追溯至唐宋。设计者王大闳当年在借鉴传统建筑的同时,也赋予了不同的新意:他以简洁有力的线条勾勒屋脊,巧妙的将屋顶形成三度曲面,从造型上看,整个建筑接近完美。他以线条取代块面,注重柱子、门窗、屋檐的线条美感,色调朴实且耐看,具有淡薄而宁静致远的气质,整个建筑散发着一种东方古典的含蓄美。站在纪念馆前的广场上,可以清楚地远眺台北101的雄姿。孙中山的铜坐像,座落在大厅正中,两边有两位持枪的卫兵站立,只见那铮亮的钢盔,华美的军服,闪亮的钢枪,肃立的站姿,不免令人心生疑惑:这是真人还是雕塑?不多时,每个正点演示一次的卫兵交接仪式开始了,蜂拥而至的游客们纷纷屏声敛气,静静地观看着卫兵们庄严而肃穆的操练。枪托频频有节奏地砸击地面,发出极大的响声,只见那光滑平整的砖石地面,早已是处处破损,伤痕累累。翻开中国的近代史,偌大的中国,能在身后享此殊荣的,大抵也仅此一人了。言念及此,不免有感而发。真是:国父馆前感慨深,中华开国第一人。伟大何需呼万岁,贤良向不留肉身。 卫兵交接一何诚,三民主义一何真。有装长以斯公名,无谤未闻与锋争。

野柳地质公园 (原野柳风景区) 与故宫博物院

次日, 我们来到了台北县万里乡的野柳特定风景区。 野柳地质公园位於新北市万里区沿海地区,因受风化的作用,是北海岸相当著名的地质及奇石的风景名胜地,属于北海岸及观音山国家风景区。风景区內的地形大致上為一個凸出於海面的岬角,長約1700公尺,如同一只大海龟,因此又名『野柳龟』,再历经长时间的海蚀风化和地壳运动,形成了海蚀洞沟、蜂窩石、烛状石、豆腐石、蕈狀岩、壶穴、溶蚀盘等等特殊的地质景观,为北海岸旅遊又增添了许多迷人的色彩。公园中可欣赏的海蚀地形可分为三大种类,第一种為蕈狀石林,例如著名的女王头、蜂窩石等等,第二种為风化窗和薑狀石,是较為特別的海蚀地形,例如仙女鞋、地球石,而第三种為壶穴和烛台石,都是野柳滨海处才有的地质风貌。此外,野柳地质公园还常可看到許多生痕化石,如『星狀生痕化石』、『疣壁蛇形管痕』、『海草痕』以及『逃生构造』等等。信步走去,只见其著名景点“女王头”处,人们在有秩序地排着长队,那里完全看不到你抢位我插队的现象。虽说有专人在维持秩序,但是此地人们的良好素养,由此可见一斑。

在故宫博物院停留的时间不多,由于时间关系,很多文物来不及细细观赏,见到了那硕大无比的毛公鼎,也见到了那著名的“翠玉白菜”,不过那棵白菜大抵也就半个成人手掌的大小而已;那有趣的肉形石要是能吃的话,以我等这血盆大口而言,可能也就两口罢了。那些书画,陶器瓷器等等置身于陈列柜中,仿佛在默默地述说着中华历史的百年沧桑。

当晚传来了阿里山小火车翻覆死伤多人的不幸消息,自然在众人的心中留下了些许阴影。

中台禅寺与日月潭

行程的第三天, 我们来到了南投县的中台禅寺。

由惟觉老和尚所创建主持的中台禅寺,座落在埔里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之中,远远望去,就可以看到笔直高聳的金色宝塔,在阳光下闪闪烁烁。中台禅寺出自名建筑师李祖原的设计規划,佔地二万六千多坪,耗時七年完工,融合中西方建筑文化特色,巍峨聳立,非常壮观,整个新建筑乍看之下彷彿金字塔形态, 尤其融合佛法、艺术、科学、学术、教育、生活的建筑设计,呈現卓越的独特性、完整性及兼具人文关怀与环境結合的特色, 不仅提供了大众修行的场所,更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留下历史的见证, 连续荣获「二00二台湾建筑奖」、「二00三国际灯光设计」卓越奖。到中台禅寺,除了宝塔主建筑引人注目之外,寺內祖師伽蓝殿的晶雕玻璃、四大天王与柱身合一,万佛殿中的药師七佛塔等等,都是精雕細琢、深具禅意的佛教艺术作品, 小小的宝岛台湾, 居然建造出规模如此之大而又现代化的寺庙, 不免令人啧啧称奇, 叹为观止。

寺庙的一,二层可以拍照,往上即不允许了。正殿的四角是四尊巨大无比的多面金刚像柱,据说该石材是取自于大陆,在大陆雕琢成形后,再分数段运至台湾,然后重新拼接成如今的巨柱,工程之大,令人咋舌。偏殿中的一尊佛像,怎么看怎么象关公,然而却偏偏写着"伽篮菩萨",接待我们的年轻女禅师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中国的佛教中, 常以关公(三国时蜀汉大将关羽)为伽蓝神。相传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者大师,有一次曾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於入定中听见空中传来:「还我头来!还我头来!」的叫声,原来是关羽的头被敌人砍下来,始终愤恨不平,到处寻找自己的头。智者大师反问:「你过五关斩六将,杀了那么多人,他们的头谁来还呢?」并为其讲说佛法。当下关羽心生惭愧,而向智者大师求授三皈五戒,成为正式的佛门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从此以後,这位千余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伽篮菩萨就与韦驮菩萨并称为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 ,伽篮菩萨为右护法,韦驮菩萨为左护法。关帝的五官及表情刻划均以豪气奔放为准则,眉眼都表现出雄赳赳的英气,浓烈的黑色系和深红的脸部底色造成强烈的对比,也反映了关公宁死不屈的强硬。其面部的立体性,嘴部的黑色长须系后代加上,风格写实,而关帝头饰为黑帽上加以系结之垂带。我们所见到的伽篮菩萨像穿圆领宽大之深绿袍,胸前加挂一盔甲,展现出华贵富丽之气。除了腹前和膝部有飞龙纹外,还有散布袍身的云纹,及袖边、衣摆的花瓣纹,以红和橙色装饰,加有一层外袍。关帝的脚上则穿着用简单线条点缀的黑鞋,脚尖略向上点,手持青龙偃月刀的这种特定形式的穿著定型于十二世纪。

惟觉老和尚亲手创写的十六字已经成为了寺里的一景----“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看着不免令人肃然起敬。由于导游的特殊关系,女禅师还引领我们一干人参观了对外并不开放的高层万佛殿中的药師七佛塔,其精美的雕刻与浩大的工程,令人大开眼界。
辛夷6602011-05-31 09:29:30
回复:有兴趣者可看另外一个网址的附图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