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史家2020-06-30 18:52:38

平杰(P ) & 广曜(G)

 

P. 最近看到《"墨″测高深》在美国Amazon线上销售,令我想起2012年的这个大展。一个展览是否有意义,主要看它提出了什么?拓展了什么?填补了什么?深化了什么?

这个展览的意义在于提出了“空间水墨”这个新概念。即: 水墨不等于水墨画,水墨也不等于水加墨,水墨既是媒材,又是独特的审美观念。这也是东方艺术独有的现象。空间水墨不是用水墨材料做装置,而是任何材料任何方式在三维空间中生成的具有"水墨″精神的作品。把水墨精神的审美形式体现在空间中,水墨发展到今天的地步,空间的传达是否是它的最后边界?

G.  “墨”测高深展第一次系统地把水墨现象放在三维空间中来观看,请注意我说的是“水墨现象”而不是水墨画。这种全景观式的空间推演,大大地扩充了作为文人画传统的水墨语汇和语境。展览中出现的各种新材料与语义的有效贯通,证明水墨画作为一种古老的特别画种具有自我延续和更新重置(reset)的机能,更重要的是,这个展览还呈现出新的维度,我叫它为第四维度,就是水墨新的时代精神。这才是你说的边界,最后的底线。

P. 后来的纽约大都会"水墨艺术″展把水墨的外衍更加放大,几乎包罗了所有中国当代艺术。我在纽约听到,"水墨艺术″成为一个大概念,包括了所有与中国文化符号沾上边的当代艺术。但这种泛水墨概念恰恰使水墨精神消解掉了,扼杀掉了。把水墨艺术变成标签式的物品。“墨测高深”

一开始就不提倡这种标签式作品,强调媒材的多元性与时代性。注重观念的更新、材料的转换与空间的呈现,我们座标的水墨精神是具有中国哲学境界的融入当代艺术趋势的新精神。 在材料和形式可以无所不包的当代艺术趋势中,精神座标更是凸现人的存在的一个重要标志。事实上,水墨走向空间,在1980年代巳经出现,今天它包容的内涵和媒材更深更广。

G. 文化部把“墨”测高深作为年度优秀展推荐是有依据的。图画进入三维空间是世界趋势,水墨画当然不会缺席,问题是随着多媒体和材料的介入,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的诉求,而是水墨画的当代转型和其传统精神的时代承接已经无法回避这样的现实:平面个人笔迹必然走向空间隐喻,这就是我前面说的水墨现象。从1985年我在北大的水墨行为展示开始,发生了一系列类似的水墨事件。(附图: 北大,棋,闻鸡起舞)这些场景化的事件和之后的装置作品反过来会影响纸本水墨,我想两者是同向平行的。你疑虑水墨现象因为个人笔墨的退场,是否会对中国传统图画中以个人笔墨为绝对准则的型态发起挑战,这个问题是语言的直接还是间接表达的事情。应当这样看,笔墨是经由媒介质料的入场以另一种形式展现出来,而且会持久地引入新的可能。

P. 水墨能够走向空间,一个重要原因是水墨不仅是一个媒材概念,它还是一种东方思想系统中的文化精神。 “墨”测高深的艺术家们都自觉地或直觉地呈现了这个精神维度。他们用不同材料不同方式取代笔墨,在装置作品中展示出强烈的水墨精神风貌。当我们再来回顾这个展览,发现这些作品不约而同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对"时间”的关怀。

申凡的“山水-9210”,居然把股市曲线与钢筋水泥合为一体,每个部件就是一个时间刻度,整个装置就是跌跎起伏的时间线。

蒋正根/庄亚伦的“稻田里的故事”,在水稻田上架起屏幕,上演了隐匿在生物作用下的“稻田水墨”,无论是草履虫,还是水稻,都是真实的(在地时间)生物活动,整个作品,就是生物的时间线。

广曜的“点像数化网络空间推图”,是当今社会的全息图景,时间不是线性而是网状的铺张,点是所有链接物的代码,不管是虚拟空间或实体空间。

管怀宾的航拍影像“回流”,壮观的钱江大潮,大自然的时间节奏。“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对时间驻足,感悟生命价值。

张健君的“过程的瞬间:吟石戏水”集观念、行为、影像、装置于一体,虚拟水,真实水,书写水,不断显现,不断消失。时间就是永逝的瞬间。

陈友桐的“物的墨”,宣纸上堆起的微生物小丘,等待现场一个月的繁洐变幻,时间就是它留下的斑迹。

芭芭拉的“风·雅·墨”,流水(动)、墨池、枯树,水是自然,墨为文化,二者交融,源远流长。

王天德的“数码—碑”,苏州老宅古砖墙与古碑(实物),宣纸原作。古与今的时间琏接。

高入云的“水幕”,循环滚动的水幕般动线,如瀑布般飞流直下、周而复始。

周阳的“流”,如钟乳石,滴浆造型,"滴″的流程,视频中“嘀嗒嘀嗒”着时间节拍。

桑火尧的“幽园中的那些传说” ,故园、残卷、碎片。枯枝,旧梦,蓦回首,斜阳依旧。

香港226小组,两位古今武士以悬吊形式在墨池上方对空舞剑,以动漫行为作超时空表演。

郑国谷、陈再炎、孙庆麟的“松园”,罩上石蜡的松树、餐桌,记录了过往的沉醉与喧哗?。

如果缺失这些三维空间的时间轴,也就失去作品的内在力量。水墨精神不是流派,不是语言形式,也不是偶然现象。它随着社会的发展,材料多元与空间认知,隐含在缤纷多姿的空间作品中,是艺术家自身寻找精神维度的自然诠释。

G. 也许正是这样,使不少人感到平面上的笔墨已经不足以表达了,不得不另辟蹊径,获得更大的自由度,甚至不惜走向三维空间。一些人放弃平面笔墨经营在三维空间中一展身手,未必一定成功,要看作品有否内在力量,给观众的感受是否到位和发生共鸣来判断,不是所有在空间中的实物堆积就是好的,空洞肤浅的材料堆积比比皆是。空间水墨艺术实验经过上世纪众多艺术家的投石问路,在今天看来,这条路已经打通:拆除纸上运笔和空间感悟的边界,扩大水墨语言的时空广度和深度,把各种具有水墨倾向的关怀放在同一个平台上互相竞技,重新审视各种媒介之间的对话;而这种纷杂多变的热闹场景,它们之间的互相吸引和排斥,它们对观众眼球的力争,它们面对时代挑战的不同应变,正是水墨艺术精神承前启后深远广阔的内核所在。

P. 水墨精神能够超越时代,在当代空间作品中还能感知,正是在于它的宇宙观,它的三位一体的感知形式,当人的认知发生变化,其时空的内涵也随之更新。在中国哲学中,时间、空间、人是一体的,关注时间,就是显示空间与人的存在。“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见《释文》《尸子》)这是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宇是空间,宙是时间。空间水墨的时间性是与作品有关联的实时记录,时间具有“在地性”。

 

G. 宇宙中的物体正在互相远离而去,这个现象虽然在人类的现代时段才被观察到,相信五千年前的状况未必不同,而我们的祖先却把宇宙中的一切看成是互相关联的整体。在此前提下所萌发的整体网络系统世界观,是中国思想中最具智慧的内核,也是我们东方人特有的,在与世界上其它文明相处时不可被替代的精神基因。而且,从太极易卦到河图洛书,都呈现出我们对这种宇宙观进行模拟的热诚,这就是推图。同时也证实了推图为中国思想表达方式的独特品相。确信人不是宇宙空间存在的唯一目的,实为中华文明虽几经磨难但仍然不失其聚变活力,不断开拓的天赐。如果人类有一天被迫离开这个已经居住了数万年的地球向宇宙中的其它星球迁移(往往是因为人类自身的行为所致),无疑中国人仍将带着这个依然鲜活的“卜”在那里生存下来。思想推图传统在当今全球信息化时代,又承载着对此作出社会学意义的推演功效;即个体终端与全体网络系统的关链在空间中的推演。这就要求它穿透宇宙生成学与社会学之间的隔阂,打通图象观看(平面)和空间真实体验(立体)之间的边界,达到新思想系统层面的全息通觀世界实相原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Katrina20052020-07-02 03:44:32
    故弄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