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文学城之前还真不知道富养一说,只知道“教养、家教”。其实“富”这个字,我的理解和经济上的富有并不是一回事,说成“细养”可能更恰当。
有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家教极严,对子女的言行举止要求甚高,而且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给子女创造一些提高个人修养的条件,比如学习琴棋书画舞蹈音乐,为的是让子女有良好体面的仪容形态和言谈举止,并学会与人相处。富养出来的人一定是道德良好、懂得人情世故、有尊严的人,而且是从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透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高贵(原谅我又用了一个小资常用的俗词,不然就没词了),这些细节还真是只有父母家人才会用心教你,老师学校他人是懒得理你的。当然懂事之后应该能从书本或周围的环境中自我学习、不断提高,但是这种学习的能力和愿望一定是良好的早期家教培养出来的。
当然以上说的这些,还是需要一些经济基础的,至少一家人最基本的生活是有保证的,如果家庭一贫如洗,要求富养就有点不知所谓了,谁也不能要求一个生存没有保证的人有尊严,而且我觉得凡是真正富养出来的人,一定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决不会歧视那些真的因为出身贫穷而被剥夺了许多机会的人。
如果真的要鄙视,我看是那些虽然富有但是道德低下、对子女疏于管教的人,这些人本身素质就低,有点钱就更忘乎所以,对子女要么放任溺爱,要么教得滥七八糟、歪门邪道。滥用金钱、让子女挥霍,决不是我们讨论的富养本意。
其实一个人,穷可以穷凶极恶,富可以为富不仁。人品和修养的高下,和财富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与生俱来的财富能够成为一个人朝着美好方向去塑造自己的高起点,那才是一种理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