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城
- [australia]
推与放,精英与平民
在澳坛一路潜来也有十年了,以前的小朋友们也从少男少女们跨入了为人父母的行列,也开始为他们自家的小朋友操劳操心的阶段,那我这个老妇也该改名老老妇了。最近看到你们都在讨论小小朋友们的教育问题,我这个老老妇忍不住以过来人谈谈我的看法。
以我自己在中澳两边大学工作的经验,澳洲的基础科教育实在有待提高,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它完全是一个随心所欲的过程,没有一点压力,学好学不好全在学生自己。既然没有压力,那学生的程度肯定是参差不齐,差距非常的大,而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又必须兼顾所有程度的学生,教学的深浅自然是可想而知了。十年级前学习基本没有压力,只要按照老师课堂上讲述的步骤去算得数字,分数也低不到哪里去,可是要真正去追究解题的理解能力,很多内容都理解不透彻,囫囵吞枣,可这就为十一和十二年级的学习埋下了隐患,很多学生就会跟不上,倍感压力,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到十一和十二年级功课会突然压下来的原因。但澳洲的学生是幸福的,即便他们的成绩不理想,也不会被老师和学校歧视,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业,得以毕业,而且有很多的途径继续高等教育,所以澳洲的中小学教育得以继续烂下去。
需要说明的是,澳洲的基础教育虽然差强人意,但并不排除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是勤奋的,如果学生自己具有从老师由浅入深的教学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自我深入,自我巩固,就会轻松地过关斩将,茁壮成长。
昨天有人说她的孩子完全不用推,学习优秀,可她忘记了她的孩子是在中国上完了小学教育来澳洲的。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全世界可以说是最扎实的,中国的父母也是最“幸福”的(因为这个说法肯定有不同的认同,所以我加个引号),因为在中国,老师和学校首先就会对学生的成绩非常在意,而不像澳洲,老师绝对不会为学习成绩的好坏对学生施加压力,学习的好坏完全靠家长自己标准。在中国完成了小学的初级教育,完全就已经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那在澳洲的中学绝对是轻松自如了,所以说这不是不推,是别人已经帮她推过了。
现在说说什么是推,所谓的推,我自己认为是帮孩子培养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有了这个好习惯,那你当然不用推,反而是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会竞争;可如果你和我一样没这个运气,而且还有这个能力来推他们一下,我倒是提倡从小抓起,小时候养成好习惯,将来你会为自己的复出而欣慰的。
推与放,精英学校与非精英学校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完全没有必要有一个“是”与“非”的答案,而且这和家长的性格及小孩子的性格有密不可分的关连,成功的结局永远都一样,而不成功的结果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性,特定的例子永远存在。例如我有一个朋友,他们夫妻俩都是真正的“蓝领“阶层,英语也就能看懂个路标,当然是没有办法推自家的女儿学习的,可人家的女儿从小学到大学一路精英过来(不过也是小学在中国上过),连上大学选专业都是为父母考虑,选了法律专业,密集选科,比正常的年限少学一年毕业,说是要早工作,让父母早早安享晚年。再比较我自己的女儿,从小学五年纪开始,她学的所有科目我自己全都过目一遍,通过作业找出弱点,再重点辅导,一路磕磕碰碰,吵吵闹闹,总算考入好的公立学校。你以为我是推妈啊,真冤枉,我也想当甩手老妈,我也想我女儿象我朋友的女儿一样懂事,可我没那福气,我家小魔头从小就有多动症迹象,虽非真有病,但是绝对是歪才,聪明都用到歪门邪道上,最终儿童医院的检查结果是理解力和记忆力超常,但精力集中力只达平均值的30%,所以课堂上她是无法集中精力全部接受老师教授的内容,我这个二十四孝老妈还必须重新再不断灌输给她。现在她能考进排名第一的公校,我自认为和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别和我说你对学校的排名不在意,我就不相信如果你的孩子能进好学校而你有定力不让他去,反而去一个末流的学校。
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就是一句,澳洲的教育体系和我们从小习惯的中国体系完全不同,这里的孩子想要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必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至于这个方法的建立那就靠你做家长的时刻关注,该出手时便出手,不需要时就把你的爪子藏好了。当然也不排除你的孩子天生就是一个千手观音,那就感谢上苍。
感觉你是比尔盖茨,你老公是爱因斯坦,但怎么都成了玉筷子呢。
废话,你的小学中学大学都在国内上,当然不能苟同啦~~
顶阿!老妇重出江湖的的时候,我孩子都上小学了,赫赫~~
是性格,也是幸运啊.中坛有位才女说过,老公的用途是:
看你们的出身和对孩子们教育的心得,很自卑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