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东西西2011-09-09 01:41:57

当下的中国,腐败猖獗,令人冷齿。面对官场腐败的风行,一些人义愤填膺,希望能借助文革的卷土重来,把腐败打掉,这在动机上是可以理解的。我不是左派,不希望文革死灰复燃,但我对腐败的痛恨程度,一点也不会亚于左派朋友。看起来,无论左派右派,中国绝大多数人都对腐败难以容忍,他们之间的分歧,不是要不要反腐败,而是如何反腐的问题。

我对文革式反腐不感冒,还是源于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古今中外,莫能例外,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一种制度安排,不管你绕多少弯子,讲多少大道理,只要不能把所有权力关进笼子,反腐最终一定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即使特权者凭借高压手段暂时把腐败遏制住了,以后腐败一定会更加疯狂反弹和回潮。而文革的制度安排,恰恰不具备把所有权力都锁住的特征。文革的权力实际上是这样安排的:给极少数人以特权,由他们来决定其他人权力的大小。在这个前提下,其他的所有人的权利(不是权力),包括大难临头时的自我解释辩护权,都实质上被剥夺了。在某种意义上,文革实际上就是那些没有或丧失了特权、并且能被绝对特权者随意定性和调度的人,相互间的的一场恶斗。

文革的主旨也不是反腐,说毛发动文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反腐败,毛如果在天有灵,想必也会雷霆震怒。四清时期,刘少奇指派他夫人去农村搞四清,还搞出了一个桃园经验,毛知道后就很不高兴。王光美去农村干什么?去查农村那些基层干部的财务账,查来查去的,发现基层出现了严重的贪污、多吃多占的现象,她实际上就是在那里反腐败。可毛对此并不感兴趣,反而指责刘少奇通过老婆扭曲四清运动的正确方向,并因此怀疑刘有故意跟毛对着干之嫌。毛厌恶桃园经验,不是他不愿反腐,而是在他看来,还有比这种反腐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走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毛看到刘主导的四清闭口不提道路问题,对四清失去了兴趣,对刘也一定下了搬倒他的最后决心,他就迅速终止了四清运动,转而开始发动文革。毛在文革晚期,也提到走资派“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什么意思?就是说走资派只会拿着贪腐问题做文章,却对道路问题装聋作哑。

与道路问题相比,反腐只是第二位的问题,这在文革中造成了很多诡异的现象。在这种或明或暗的逻辑下,一个官员只要政治上站对了边,跟对了人,即使有些腐败问题,尤其是生活上不检点,往往能网开一面。这方面的案例实在太多,我来说点问题比较严重的。文革后期,有些出身不好的女知青要想招工回城,就去找大队公社书记、找知青办招工办的负责人活动,其中就有被奸污的(算不算强奸另说)。可不少这类事情往往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原因是奸污者政治上大都很红,而出身不好的女知青政治上有污点,站在政治正确第一的立场上,这种结局在当时并不出人意外。如果这些事有人存疑,那我们就说说大名鼎鼎的江青王洪文们吧。江青王洪文腐不腐败?按现在的标准看,他们那些破事的确不算回事。可腐化堕落是相对的,是比较而言的。江青要全国人民看样板戏,她自己坐在小电影院看美国爱情片;在全国大多数人温饱都成问题的情况下,她却要空军用军机帮她从南方往北京运海鲜,这就跟杨贵妃动用一大群马匹往长安运送鲜荔枝有得一比了。王洪文更是如此,许多不同的人写的回忆录都相互印证了,王到中央后,生活上不仅享有合法特权,而且也是个标准的堕落分子。但江青王洪文是文革正确路线的代表,是当时政治上的“健康力量”,他们的生活腐化问题就不是问题。

至少在官方文件上,毛发动文革是为了防止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可有些人却直接把这一目的与反腐等同起来。

这反映了某些中国左派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就是把腐化堕落看成了资产阶级的特征。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就是奢侈无度,挥霍铺张,就是色情加赌博等等,现在仍有很多人相信这种神话。可惜这不是事实。早期的资本家,那些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中坚力量,恐怕更多的是为了积累资本而高度自律,节俭、勤奋的一群。就是到了如今,比尔·盖茨、乔布斯这些大资本家,也远比央企那些公有制代表更勤俭节约,生活上更检点。有些左派朋友不去注意这些基本事实和逻辑,却一味在资本主义与腐败之间划等号,划完之后,又把那些提倡发展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官员,与这些人自己想当资本家,自己想搞腐败直接划等号,这就引申出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来。

比如,有些人认为,现在的官场之所以腐败,是因为当年那些被毛打倒的“走资派”,文革后重新掌了权,现在还在掌权,所以中国越来越腐败。说实话,这种说法让我莫名其妙。文革的“走资派”,当时年轻的三四十岁,大一点的五六十岁,现在文革已过去近四十年,这些人都七老八十的了,有些人已经早进坟墓了,怎么可能还在台上掌权?他们难道是一群人精?

如果你们说的“走资派还在走”,指的是这些人虽然离休离世了,但却安排了自己的孝子贤孙们接班,包括让自己的子女们掌了权,就更会导致一系列荒唐的结论。“走资派”的子孙们是谁?不就是你们左派朋友热烈歌颂的红二代吗?况且,这些红二代中当今最红的人,父辈还是直到毛已经去世,文革结束后才最后解放的“走资派”。如果“走资派”的子孙们接班掌权就是“走资派仍在走”,怎么解释你们对最红的红二代的热烈拥护?如果“走资派”把权力交给自己人也没关系,不至于导致“走资派仍在走”,又凭什么说“走资派”的香火仍在延续,直到现在“走资派”的人还在掌权?

如果上面的所有意思都不是意思,所谓的“走资派仍在走”,无非是指现在的权力者继承了“走资派”的路线,这事左右派就找到了交集,可以展开理性辩论和商榷。这里,左右派的分歧仅在于:什么叫继承了原来的路线?左派认为,这是指文革后的当权者搞起了私有化,市场经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民主派则认为,官方路线的一成不变,实质是集权体制的“绝不”改变,权力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制度安排一成不变。进一步的分歧是:中国现在的腐败乃至贫富悬殊,到底是私有化和市场经济这条“走资派”路线造成的,还是集权体制“绝不改变”这条一以贯之的“路线”造成的呢?

在这件事上,我希望有些左派朋友能拿出勇气来,勇敢面对基本事实。这类事实也随手可拈:欧美国家搞的是不是市场资本主义?如果是,它们那里的腐败现象严不严重,至少是否比中国更严重?如果美欧等国搞的是市场资本主义,却比中国更廉洁,你们又凭什么说市场资本主义才是腐败的根源?如果我们谈的是腐败的根源,而不是诱因和现象,难道我们就不能老老实实承认,腐败只跟权力的不受限制有关,其他都不是实质问题。

中国的腐败现象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中国现在的腐败,哪里才是高发区?是私人经济领域吗?根本不是。这个领域即使出现了腐败现象,也主要表现为私人工商业者被迫向官员行贿,还是跟公权力有关。

腐败的大宗高发区集中在公权力经济部门,集中在国有土地出让、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集中在铁道部、国企项目、设备、资源、产品的交易这些领域。中国现在蹲在监狱里的部长书记市长们,他们的锒铛入狱,无一不跟公权力对土地、资源、建设项目的垄断有关。

即使贫富悬殊问题,也不是市场资本主义的专利。市场经济肯定会造成贫富差别,但要说到贫富悬殊这种严重违背公正原则的现象,搞管制计划经济的集权国家同样存在。区别只是在于,市场资本主义国家如果存在贫富悬殊,它呈现的结构是倒A型的,而集权国家的结构是T型的。也就是说,搞管制计划经济的的集权专制国家,财富更为集中,更加密集地集中到了人数更少的人手上。朝鲜就是一个典型的这种国家。朝鲜的金日成将军,加上他的极少数的亲属和心腹,坐奔驰宝马豪华车,住多套别墅,分享特供物资,金将军个人还收藏了上万瓶的世界名酒,可其他人就基本上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着。普通朝鲜人的一年所得,恐怕也抵不上金将军收藏的一瓶酒。

我承认,如果以货币现象衡量,同样没有摆脱集权专制弊端、而是把这种弊端推向了更极端方向的文革中国,的确是比较廉洁的。现在有些右派朋友,因为厌恶文革,就不承认文革中国的这种腐败不普遍,程度也不严重,这是不对的。而文革的这种货币式廉洁,也仅仅限于以货币衡量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事情就不是这么回事了。现在我们要问的只是:文革的货币式廉洁,是文革这场政治运动的“功劳”吗?如果不搞文革,在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下,这种廉洁就会遭到瓦解吗?

这件事其实很好澄清,我们只需问问,文革时期货币式腐败不严重,文革前的17年,这种腐败就很严重吗?同样不严重。到现在为止,我也没有看到过任何一份文献能充分证明,文革时的普通官员很廉洁,而文革前的官员就很腐败。文革的确短暂改变过一些东西,你们可以说文革前的普通官员更官僚一些,架子拉得更大一些,但除此之外,你们能找到文革前货币式腐败更厉害的有力证据吗?既然货币式腐败文革前后没多大区别,怎么能说文革是反腐的利器呢?如果文革对反腐没有什么特殊贡献,腐败有文革避开了的原因,这种原因又是什么?

这件事也很好判断:无论文革前后,中国社会有两个基本特征是一致的,这就是政治上的集权专政,经济上的管制计划经济。而这27年官员的相对廉洁表现,主要奥秘就藏在管制计划经济之中。计划经济有何特点?与市场经济相比,它的资源调度乃至货物交换,主要是通过计划调拨完成的,货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消费领域。计划经济下大宗交换都通过划拨完成,货币尤其是现金货币没有出场,经手此事的权力者就很难找到下手的机会。这一点,看看中国土地易手制度的变化,就非常清楚了。现在中国的土地流转,至少在表面上,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交易计价结算,伴随着大量的货币(数字与纸币)流动,这就使得土地的转移,无论是通过协议形式完成的,还是采用了招拍挂的方式,都使权力者有了巨大的寻租空间,腐败也大量发生在这个领域。而计划经济下的土地易手,几乎100%通过行政划拨,不仅货币交换没有伴随其中,土地连价格都没有。土地不是商品,通过土地交易寻租,就失去了操作平台。

我要追问的是,为何中国的官员竟是这副德性,只要搞起了市场经济,他们就会把贪婪之手伸出来?同样是实施市场经济,为何有些国家的廉洁度就非常之高呢?看来,不管一些理论家说了多少废话,还是无法回避前面一再提到的那个简单道理----权力必须进笼子,不受制约的权力等于恶。中国无论文革前后,政治上始终是高度集权的。

权力缺乏制衡,市场经济来了,体制条件和寻租机会齐备了,腐败就进入了高发期。

问题是,这与文革有关吗?在拔除权力不受制衡这一腐败根源的问题上,文革有任何实质性贡献吗?我看没有鸟贡献。如此看来,在权力垄断之弊端不除掉的背景下,中国要想保持货币式廉洁,就只有始终搞管制计划经济这一条路了。可计划经济是一条什么路?是一条人们缺衣少食、物质匮乏的路,一条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的经济发展之路,一条不可能长期持续的路。这已为中外数十个国家的长达数十年的实验反复证明,难道我们还要拿民族和民众的命运开玩笑,再搞一次这种无谓的实验吗?如果中国的官员要做到廉洁,就必须拿民众来陪绑,只能让他们在困乏的经济经济体制内生活,如果我们真只能做这种荒唐的选择,这岂不是说中华民族的智力有问题?

另一方面,腐败是无孔不入的,只要权利没进笼子,堵住了货币式腐败,它就会在其他领域顽强表现出来,文革时期也不例外。我指的主要是在文革中照样没被触动、甚至没当回事的特权式合法性腐败。合法性腐败,现在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三公消费”;在文革及此前的十七年,则主要表现为各种特供制度,为特权者提供的公私不分的各种物品和服务,公有制名下的公器私用等等。合法性腐败,特权者几乎无人能例外,也包括毛。毛在世时,为他建了那么多别墅,这些别墅大多都在风景优美的风水宝地,我前几年旅游时就参观过多处。别跟我说这些别墅都不在毛的名下,产权姓公,权利归私正是合法性腐败的特点。毛的别墅名义上是国家的,可除了他能使用,还有谁能用?直到现在,这些别墅要么被封存,要么就变成了毛的纪念馆,这跟私器有何区别?

提到合法性腐败,我还想到一件事。现在有些人提到文革时,老是说那时的领导人如何朴素,一件衣服穿了多少年等等。央视的百家讲坛,也讲过朱棣皇帝艰苦朴素的故事,说他喜欢穿旧衣服。我对此写了一篇文章:皇帝穿破衣服不过是在作秀。皇帝真想为朝廷省点钱,就该去遏制合法性腐败,把自己的后宫佳丽裁掉一大半,这样节省下来的钱,不仅可以保证皇帝新衣不断,而且还能为库府增加不少银子。

在反腐问题上,如果非要说文革与此前的17年有何不同,那也只是----腐败变成了一个政治路线问题,马列毛还是资本主义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政治上失势了,腐败问题就会很严重,甚至无限上纲、无限放大,惩罚和打击也会更严厉或残酷。此外,还会发动群众参与这些事,选择性地对那些政治失意者的腐败问题进行揭发、检举、批斗、控诉和监视。

文革对腐败的处罚很严厉,可这些东东很新鲜吗?一点也不新鲜,严惩腐败可说是中国皇朝时代的一贯做法。明王朝朱元璋时代,对腐败的惩处力度更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也达到了惨无人道的地步。而且与文革只讲政治不讲法制的做法不同,朱元璋很注意用律法来惩治腐败。为此他亲自主编了《大明律》,其中的律条五花八门,大都是些严酷得到了极限的条文,用来恐吓贪官的“剥皮萱草”之作,在反人性上更是登峰造极。朱皇帝还很注意进行反腐教育,他把自己亲自办的一些贪官案子,以诏告的形式汇集成一本《大诰》,广发天下,用以警示和教育那些潜在的贪官们。

“发动群众”参与反腐,朱皇帝也有别出心裁的发明,律令中的一些连坐法,对知情不报者的严厉惩处,就不仅是动员式反腐,而是逼迫人们检举揭发了。为了增强反腐斗争的广泛性、参与性,朱皇帝还让文人们编了些“民谣”(或曰打油诗)每到五更时分,便让专职人员吹起号角,大声唱出这些反腐“红歌”,以便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这些“民谣”无非是告诫干部(官员)要廉洁自律,要忠于国家(朝廷)等,它们就是现代宣传品的古典版本。

这些措施有用吗?有昙花一现的短暂作用,朱元璋一死,就人亡政息,如同毛的人亡政息,“剥皮萱草”销声匿迹,腐败也随着明王朝的延续越演越烈。这不是什么朱家的基因问题,不是说朱家皇帝的基因决定了,这个皇朝的帝王注定会一代不如一代。放眼中国几千年,哪个朝廷不是如此?在腐败问题上,一代不如一代,腐败越演越烈,是专制集权体制的宿命。

更值得思考的是,这种体制下的反腐,注定会变成选择性反腐,使官员的“政治正确”与否,成为是否会因为腐败而受罚的重要筹码。在集权专政体制下,决定官员命运的力量不在下面,而在头顶上,顶头上司才是官员的命根子。官员跟对了上司,站对了“路线”,他们就找到了保护伞,他们的贪腐事实也很容易化解。反之,一点点小事也可能无限放大,甚至被指鹿为马。明王朝的反腐没有避开这种“俗套”,它的历代宦官式大贪都贪得顺顺利利,都是在皇帝易位、新帝改变了老皇帝的“政治路线”之后,这才大难临头的。文革也是如此,刘少奇、林彪、四人帮集团在台子上时,个个都是一尘不染的圣人,一但政治上失势,无不是腐化堕落分子。

这造成了一种非常可怕的后果:任何家伙在官场上混过一短时间,就会彻底“看破红尘”,知道什么廉洁自律啦,为民服务啦等等都是鬼话,官场上有价值的东东只有一个,那就是权力。而在权力由更大的权力者授予的体制中,保住权力的要诀就是眼睛朝上,跟对人,站好队,拍好马屁。构筑好了这样的保护伞和利益圈子,权力就能保住,腐败也总能逢凶化吉。有了这些心得,当贪污受贿的机会铺天而来时,贪官们的盛宴就开始了。

 

东东西西2011-09-09 01:51:57
中国需要的是权利制衡,不是纪委。有了权力制衡的话,不管有没有共产党
charge2011-09-09 04:29:16
方向筒子,我认为权利制衡是民主的结果,而不是民主的源泉。
adacat2011-09-09 04:32:56
说的好,我顶一下
东东西西2011-09-09 05:07:41
我不认同你的观点; 这就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总体来说,GCD
adacat2011-09-09 05:12:09
小叉的意思是:有了民主,老百姓真正懂得捍卫自己的权力,权力自然就制衡了。
东东西西2011-09-09 05:58:31
我的意思是:有了权力制衡,不管有没有民主,老百姓自然懂得捍卫自己的权力,。
东东西西2011-09-09 06:02:55
TG的借口就在这儿:中国还要发展经济,所以不要民主;民主会产生动乱,会
adacat2011-09-09 06:05:09
偶没看懂你说的和小叉说的有啥相抵触的。
东东西西2011-09-09 06:07:24
没啥,就是鸡和蛋的问题。但是不能成为TG说的现在不要民主的借口
adacat2011-09-09 06:07:32
历史上,权力制衡一直都在。只不过,都是有权有势的人互相制衡,
adacat2011-09-09 06:13:12
k.偶好好跟你说话,你也说我损你。以后偶啥也不说,上来就抱,抱完再亲一下,你看行不?
东东西西2011-09-09 06:20:52
中国的那几百个家庭之间的所谓的“权利制衡”,TMD GCD
SeanXD2011-09-09 08:23:41
印度的民主体制最制衡,结果是腐败遍地有,一座桥建20年。。。
Seanxd2011-09-09 11:16:47
邓爷爷说过:民主不能大,自由不能化。这个世界没有大民主。
kookaburra2011-09-10 02:31:01
工党现行的腐败没人反,何苦操心文革
东东西西2011-09-10 08:11:26
有警察和法院去管,谁都不用操心
kookaburra2011-09-11 02:03:13
警察和法院都没管,再说,为啥执政党的事国民不用操心?
东东西西2011-09-11 07:27:50
你可以向法院递一个状子告工党贪污腐化,不用给法院付钱的,很简单
kookaburra2011-09-11 08:50:42
你向法院递一个状子告文革贪污腐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