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2014-06-19 11:06:23

三个男人的战争

 

3.  甘旗卡的午餐

          2013.7.27. 早晨6点,两台车,四个家庭。在没有完整预案、没做充分功课、下一个目标还不知道在哪、即使知道,意见也不统一的车队,仓促上路了。

       中午12时许,抵达距吉林市520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镇。先订好了住宿,然后找饭店吃饭。甘旗卡镇只有一条主街,我们顺着街道一家一家找,一家一家看,一次一次征求意见,一次一次被否决。

“这家行不?”

“不行,你没看见那桌子有多埋汰呀?”

“这家怎么样?”

“除了蒙古字外,他家有蒙古特色菜吗?”

“没有”,

“没有扯啥呀,找一家有特色的!”

磨叽了半个钟头,最终无奈地选定座落在镇子边上、大街尽头的一家饭店。一行人在楼上包厢里落座,打开菜谱,有模有样地点菜了。

和阿杜说的一样,这家饭店除了汉字下面的一行蒙文外,你很难再找出其他蒙古元素。但不管怎样,何大侠选的地儿,怎么说也得吃出点特色。

“给你们点一个山菜蘸酱,”何大侠肠胃不好,自己从不吃生食。

“再来一个烤羊排,到了内蒙羊排应该不会有假,吃个特色,谁说只有烤全羊才是蒙古特色。”阿杜说。

“烤羊排可挺贵啊”财务部长何大侠提醒道, 可惜没人搭茬。

尽管要精打细算,何大侠还是特意为我点了一瓶冰震啤酒,心中感激,我知道三人帮在一起从不喝酒。差不多吃完饭了,烤羊排终于上桌了,颜色黑黑的,一看就没食欲。我捡了一块,硬硬的,根本咬不动。众女士面面相觑,谁也没吃。

2点了,终于热闹地吃完了饭(吃饭时三人帮也吵),好像是明天去什么地方还没确定。不可理喻,今天的旅行还没开始,就为吃午饭耽搁将近两个钟头。看来他们的吵不需理由,所有的大事小事、有事没事都要吵,能不能解决,先吵了再说。何大侠将剩下的羊排细心地打包,一行人向25公里外的大清沟驰去。

 

4. 大清沟地下森林

在科尔沁草原西部沙漠地带,突然凹处一条长达24公里的百米深大沟。沟底处千万条淙淙泉水汇成一条长长的溪流,清澈透明。沟的两岸草木丛生,常青树与落叶树并存,乔木与灌木掺杂,鲜花与绿草相间,溪流与明沙相依。这就是科尔沁沙地的绿色明珠、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午3时许,我们抵达大清沟正门,买好门票进入远眺景区。天阴沉沉的,远眺不出什么名堂。给老伴、大嫂照了几张相,然后沿台阶走进沟深近100米,沟顶相距200- 300米,沟底宽100- 150米的大青沟地下原始森林步道。

40分钟的森林步道,都是用木板铺成的栈桥小路。所谓的景观:“夫妻树”、“鹿回头”、“五兄弟树”、“嘎达梅林小路”,人工痕迹多于自然天成,而且命名多少有些牵强。但你若想象这是在茫茫大漠沙丘上突然凹下去的“大清沟”,是沙漠平面下的地下森林,是同一纬度上唯一保存下来的原始森林植物群落。再与沟上浩瀚无垠的沙坨景观对照,你就不能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老伴恍恍惚惚、似睡似醒,机械地、踉踉跄跄地向前走,问她感觉如何,她说想睡觉。竟然有这种人,大老远赶来看景,她确犯迷糊要睡觉。她说,不喜欢全是人工修建的风景,也不喜欢从头到尾都是木头铺成的路。

出了森林步道再干什么呢,景区没有任何文字资料给你,甚至连一个示意看板也没有,让人很茫然。在新西兰出门旅游,走到任何地方,AA(机动车联合会)的全国网络,旅游信息中心遍布各地的分支,以及景点都会给你准备大量免费的彩印资料和地图,并有专人给你解答问题提出建议。可在国内旅行,遍布各地的是售票处,而且他们只管收费,别的一概不管。

整个景区分为三个部分,即大青沟远眺景区、三岔口漂流探险景区和小青湖度假村景区。我们完成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可时间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

“去漂流不?”

“别扯了,都几点了。”

“去骑马、射箭不?”

“没看见恁多人在排队呀?”

可以做的项目就这么多,都被否定了,怎么办呢?大伙儿,主要是几个爷们正在提一个建议,否一个建议时,大嫂兴致勃勃地把周围“蒙古街”上大大小小的商铺、蒙古包逛了个遍,还带回一袋奶糖分给大家吃。 

拐进大清沟时,曾看见路边的指示牌上有去沙漠的标识。于是我提议:“咱们去沙漠吧”。

也许我是客人的缘故,没有人反对我的意见。于是乎,我们就启程去那个事前谁也不知道的沙漠。

没走多远就下了主路,行驶在坑套着坑的乡间小道。我们已经完全失去目标,GPS也没有显示,只能靠打听路人的原始方式向前走。

“这位大哥,沙漠怎么走?”

“出村口再往前走十里地,往右一拐就到了”

“那地方好玩不?”

“你们觉者好玩,我们都躲着它走”

 

4. 塔敏查甘沙漠

         下午4时许,我们来到距大清沟约50公里的塔敏查干沙漠,进入景点前,路边有一小房子卖票,每人30元。我明白了什么叫“圈钱”,就在这荒郊野外的坑土路边,用几块砖头砌间小屋,来往车辆都要留下买路钱。收完钱,那漂亮的小妞,又极为负责地挨个车清查人头,才放我们过关。

塔敏查干,蒙语为魔鬼地狱之意。塔敏查干沙漠呈东西走向,在库伦北部坨甸区的南沿,海拔250 - 300米之间,占地280平方公里,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沙漠带,号称八百里瀚海

所谓景点,就是在大沙丘入口处栏出一块地方,当地农民把自家的骆驼、马牵来,让游客乘骑,再整几台沙漠越野吉普、沙滩排球、滑沙几个项目,就算旅游景点了,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收钱了。

马和骆驼都是私人的,似乎平时待遇并不好,形象很差,瘦骨嶙峋、萎靡不振,马鞍破旧,或者说没有马鞍,只是农民用旧毯子毡布随便包起来的,油腻腻、脏兮兮。马主人和骆驼主人的装扮更不敢恭维,女人着装破旧,男人索性赤膊。这和在新西兰骑马很不一样。

在新西兰农场骑马,主人会先问你喜欢高大威武的还是小个子温顺的。有的农场主会每人发一件统一款式的牛仔披风,一定会有防震头盔,有的还会发一双马靴。出发前给每个人调整马镫,反复讲解骑马要领。主人的着装帅气而专业,骑马走在前面,兴高采烈地讲解一路风景和队伍中每匹马的个性。回来后会告诉你去拿一颗他们准备好的胡萝卜慰劳一下刚刚骑过的马,这时马和人都会很高兴。

老伴和大嫂看好两匹干净点的马,可是没挨到他们出场,管理员不同意。大嫂发现骆驼没人骑,就决定骑骆驼。每人先交60元钱,骆驼主人交给管理员一半,大嫂和老伴,骑上骆驼出发了。没想到在这里骑骆驼或骑马,都是由主人牵着走。

牵骆驼的蒙古汉子打着赤膊,戴顶廉价牛仔帽。说好走1500米,与马走的路程一样,但终点在哪里是由他随机决定的。没走多远,他们就打回折。

“为什么回去了?马队还往前走哪?”

“骑马的人加钱了,你要和马队一样向前走,再交20块钱!”

赤膊汉子边说边做了个不耐烦的手势。骑了一圈骆驼回来,景区的管理人员下班了,这时马主人们乘机围了上来,纷纷要求你骑马。老伴和大嫂几位女士上了马,我和三人帮再等下一批。

走不多远碰上了往回返的女士们,原来见她们都是女士,马主人又走了不到一半就返回了。没想到半道碰上我们四位先生,看看蒙不过去只好又跟着一起走。为我牵马的女人不断地劝我:

“往那边多走走吧大兄弟,再加十块钱就行,那边可好看哩。”

“你们城里人多好哇,我们的日子可苦哪,你就可怜可怜我们加点钱吧。”

我没让她多走,9个人的队伍是统一行动的。我摸摸身上有几个零钱就给了她。

       我给她小费时,为老伴牵马的女人看见了,就没完没了的跟老伴要钱。老伴身上没有钱,也没注意我这边的事,便用英文问我,接着就抱怨起来:嫌他们不诚实,看你可欺就连蒙带骗,就这一会儿,她就被骗两次了。看到男人蒙不了就没完没了哭穷,靠装可怜换钱。就是不能做正常人,反正就是让你玩的难受。

        我劝老伴,别和她计较。她们也不容易,因为沙漠旅游的季节性很强,每天还要忍受管理者的压迫。再说他毕竟是为你服务,想多要点钱,比那些不劳而获,伸手抢钱的角色要好得多。他(她)们都是生活在附近的蒙古族村民,上苍赐予他们荒芜的沙漠,与“魔鬼”为邻,他们能过什么样的日子?今天开发了旅游项目,让他们有了新的生财之道,争取好一点的生活也是人之常情。看他们那吸收过多紫外线而赤红的面庞,一天下来挣几百块人民币,有什么不应该的,给点小费也是理所当然。

        玩的最开心的当属大嫂,从她骑上骆驼时起,就没有合上嘴,手臂挥舞,既像做操又像跳舞。期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出现什么不愉快,和她都没关系,只管把手机音量放到最大,随着里面的音乐,不停地唱着,不停地摆着。

        老伴也很开心,从上了骆驼,她的困意顿消,这也是几天来最高兴的一段时光。受骗带来的不快,主要是因为在国外呆久了没有这方面概念,不太习惯,下次再碰上类似情况,就习以为常了。

 

5. 荞麦面馆

     再回到甘旗卡镇时,天色已黑。回旅店洗漱完毕,一行人出去吃饭,何大侠不再和他人商量,英明武断地找了一家荞麦面馆。

荞麦面是内蒙古的特色美食,含有营养价值高、平衡性良好的植物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体内不易转化成脂肪,所以不宜导致肥胖。荞麦中含有的食物纤维是小麦和大米的八倍之多,具有良好的预防便秘作用,经常食用对预防大肠癌和肥胖症有益。
 
进面馆后发现地上一片狼藉,请服务员扫一下,讲了几次没人理睬。但是面的分量很足,一碗面足够两人吃,故只点了四碗面和几个小菜。可上来的面却不敢恭维,筷子粗的面条硬的如橡皮,咬不动嚼不烂。吃下去不消化、不吸收,当然不会转化为脂肪,自然就减肥了。

何大侠从包里拿出中午打包的烤羊排,一个人仔仔细细地啃了起来。

吃饭的时候,很自然要讨论明天怎么走,但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激烈歌会。大哥和何大侠的嗓门大得令人吃惊,隔壁吃饭的都以为我们在吵架,但饭店的服务员很淡定,一副见惯了的样子。毫不夸张地说,在新西兰公众场所,这种噪音肯定有好事者报警,警察早就干预了。可他们究竟在吵什么,我们都如坠云雾一般。

“阿古拉草原,就在去珠日河的路上,为什么不去呢?”

“我查了,距离304国道50多公里,怎么去”

“拉倒把,没有那么远。”

何大侠顺便把一块刚刚啃干净的,弯弯的、白白的肋骨放在桌上。大哥用筷子敲打着那根骨头:

“这是国道”用筷子顺着骨头划了一下,“阿古拉就在这又用筷子点了点骨头边的酒瓶盖,“我查过了,也就十几公里”。

如果有仪器测一下,大哥的音量肯定超过ISO组织规定的最大噪音上限。大哥吵得时候,脸是红的;脖子是红的;连头皮都是红红的,而且脖子上会聚起一个明显、性感的小包。

蒙古人最爱打架,听到小店内这么热闹,凑过来看了一眼,发现这几个吼叫的先生并没有打架的意思,他们觉着无聊就散去了。

我着实感到追求真理的不易,诸葛亮舌战群儒、气死周瑜,也不过如此。不由得替大哥担心起来,去哪里事小,气坏身体可不得了。环顾四周,大嫂和其他人都若无其事地吃着。只有老伴以夸张的表情、诧异地看着大哥的筷子,看着他依然用那点过骨头的筷子去夹菜、去夹那黑黑硬硬的荞麦面。

其实老伴吃东西并不太挑剔,但她的毛病是对卫生状况很挑剔。而且,上来她认为卫生条件不合格的食物,她有一看就饱的特异功能。出门以来,她基本上是看得多,吃得少。

“我也看过了,紧挨着304国道”阿杜插进来,为准确起见,他也用筷子在那根骨头上点了几下。发表完意见,悠然去夹菜、吃那黑荞麦面。

何大侠用筷子从新把那根骨头摆了一下,以正方位:“拉倒吧,你在地图上看着近,其实老远了”。说话时一定要在音量上压过对方,但吼完以后,若无其事地夹菜、吃那筋道的荞麦面。

“你啥时候查的,明明是十几公里,你咋查出个50公里呢,没人搭理你!”

大哥好像发现了筷子和骨头的关系,吼完这一轮后,就势把筷子也摔在桌上,自然也增加了辩求真理的力度。

“你在哪儿查滴,50多公里变成十几公里,净瞎掰!”。何大侠吼完站起身,出门了。摆出一副世人皆混我独清的架势。

“吵吵啥呀,明儿个拐一下不就完了吗?”。阿杜成了最明白的了。

第二天我们从304国道拐上了这条岔路,路牌标示到阿古拉草原28公里。两人所报数据都对不上号,鬼知道他们怎么查的。

我们向前走了不到两公里就返回来了,因为那坑套坑的路实在是没法走,按这个速度,天黑前到不了阿古拉。

 

       2013.10.29. 於奥克兰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