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2014-06-22 03:06:08


1.
来自世界末日的梦

2014.4.19.阴,有时雨。每星期一次的步道行如期进行,今天要走的是另一个“世界末日”未完成的梦。

奥克兰西区的观景路(SCENIC DRIVE)是当年英国殖民者为运送贝壳杉到港口而修建的,杉树的商业性砍伐结束后,这条路就成了观赏西部山区风景的主要干线。路上布满了通向森林、溪流及瀑布的步道入口。2012年世界末日那一天,我们就是沿着这条路上的步道走了一天,好多计划中的任务当天未能完成,观赏仙女瀑布(FAIRY FALL)是其中之一。

好友LUCY一直期待能与我们一起走一次步道,为此老伴特意陪她去买了专业登山鞋。加之游侠客群里的呼声,又适逢学校的第一个假期,我们就选了这个短距离的步道,果然参加的人数空前。

800在我家门前集合的有7人,900在步道口等待的有4人,ANGELA一队两台车8个人走丢了,930才赶到集合地。

呼呼隆隆近20口,热热闹闹一大队人马冒着细雨进了森林。人多气势大,但相互间交流反而少了。走着走着就拉开了距离,很自然地分成了几个小组。我们几个走得稍快一路在前,有LUCYALLEN、上次一起走坝上的YING、今天第一次参加活动的ANNA及龚律师。今天的路线是个“日”字型,走边框一圈约5.6公里,加上中间那一横小径往返,估计全程约8公里。

 

2.仙女瀑布

     浓密的枝叶挡住雨水,把细雨聚成一个个胖胖的水滴,当枝叶托不住时,便摔在林子里,间或这晶莹剔透的胖家伙钻进脖子,一股凉气袭来,顿感无比惬意。

     这片林子很深、很潮湿,地上长满了喜潮的阔叶灌木,林中的裸石、树干、树枝上长满了青苔,加之两天前刚刚过去一场(周四)暴风雨,脚下的路十分泥泞,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霉味。我的登山杖借给了第一次走步道的ANNA,走下坡时没了支撑,时时感到有滑倒的危险,幸好经验加小心保持了平衡,一路有惊无险。

我们的车泊在400米的山巅,瀑布在300多米深的渊谷,所以路一开始就是下行。走陡滑的下坡,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遇到树根交错,就把脚尽量地放进树窝;遇到草都不长的黄泥,尽量踩着路边侧着身挪细碎步;遇到木档板台阶,不要踩湿滑的边框;遇到木楼梯,踩着防滑网走。总之要中心适当后移,免得摔跤、溜坡。

仙女瀑布,顾名思义就是秀气,她的水势不大,就是一条峡谷小溪自悬崖泻下。大概分为三层:我们先在瀑布的顶点跨过小溪,沿着“Z”字型木楼梯下行五六米,在一棵两人才可环抱的大杉树处有一个一平米左右的木制缓台,在这里透过灌木、银厥的间隙,看到第一阶两米多宽的瀑布自天上洒下,由于视线不畅的关系,你看不到瀑布的头,恰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幻觉;第一阶瀑布在一个岩石窝里得到喘息、蓄积,又洒向第二个台阶,这一阶不是很宽所以能量较集中,气势颇大,由于角度的关系,在缓台上看不到瀑布的底,其磅礴之势,恰有“奔流到海不复还”之大气;再往下走几米,站到横跨瀑布的木桥上,向上直面两阶风格迥异的瀑布,似性格不同的两位仙女,姐姐秀气细腻,把秀发尽可能地散开,一根根梳理;妹妹豪爽大气,一抹秀发一股脑拢在一起,抛下天际。向下鸟瞰,溪水分成几米宽,顺着岩壁细雨薄雾般泻下10几米高的悬崖。

沿着山梯走下来可以靠近瀑布,抬眼望去,一层雨幕挂在悬崖,再以仙女梳发形容第三阶就有点牵强了,这分明是高挑的仙女着飘逸的披风,薄薄的细纱镶嵌着数不清的银珠亮钻,风情万种的翘臀硬是把披沙顶起一截,再拖地一段,由岩石把细纱分出一个“人”字型两撇,把一个仙女的艳丽背影,装饰的妖娆抚媚。

仙女梳妆完毕,穿上披风,我们也不能久留。再往下游需要四次淌过小溪。第一次:在瀑布前,小溪浅浅地铺在岩石上,队伍中有人跳跃着蹿过去,有小童脱鞋趟在水里,我们穿防水鞋的可以从容走过。第二次过小溪就没那么简单,踩着光滑的石头,跨两步才可以过去。第三次更不容易,一颗碗口粗的树干拦在小溪边,低头钻过去,踩着石头到溪中央,这时需跨一大步才能到对岸,可陡峭的岸边根本无立足之地。我显身手的时候到了,先过去(也不太容易)站在对岸半米高的台阶上,把跨过来站不稳的人一把拽上去。

    第四次有惊无险地趟了过去。开始上坡回程了,似乎今天的节目也到此结束,回去只需爬海拔300多米的陡坡就可以了。

 

3.刺激的小岔路GOODFELLOW TRACK

潮湿的林子,泥泞的陡坡,每迈出一步都需付出艰辛。YING有点吃不消了,可她在坚持,走泥泞的路时,有时为择路而迈大步或跳着走。我在身后劝她,安全第一,鞋子脏了可以刷,失去重心摔了不值得;ANNA最怕掉队,所以总是走在前面,但很明显力不从心,稍有机会便蹲在地上喘息;龚律师是只林子里的老鹰,他的第一次登山经历,竟然是我费尽艰苦才登上去的艾格蒙特山,今天的路对他来说应该是碟小菜。一路上,他津津乐道地讲着昨天抱着两岁的,领着4岁的孩子走坝上步道,恰好是我们上周六走过的。他的愿望是爬遍新西兰境内的所有高山。成功登上瑙鲁霍伊顶峰后,我也曾萌生过同样想法,但访问了几个行家,他们的回答让我怯步:专业训练、专业工具、专业向导!好多山峰是非专业人士莫属!我们该找机会切磋一下,找到合适的良策。

今天在林子里有一段老路叫OLD COACH RD,我们在中部雪山脚下曾专门拜访过它,走过它最精彩的VILDUCT,知道这是条百年前的新西兰公路干线,可我不明白它为什么修在如此偏僻的地方。也许是运送物资的需要(这个区域盛产木材),也许当时这里很繁华。当再次遇到老路时出现了四岔口,我们判断:小路可能是我们要走的“日”字的那一横,大路应该回泊车场。ANNA无力坚持,龚律师很绅士地决定陪她回去。分手后没走多远看到路标发现他们走错了,走到路尽头看不到停车场,他们会不知所措的。我们喊了几声没有回音,估计他们已经走远。我只好跑回去追他们,终于把他们拉回了“正路”。

没想到后续人马也会遇到择路的问题,当我们走上小岔路GOODFELLOW TRACK后,接到ANGELA打来电话,询问走哪一条路,幸运的是恰好有信号。本以为这个小步道路况简单,现在才意识到有点轻敌了。

走上岔路不远,眼前突然闪出一片开阔地,视野一下子被引出好远。天空塔、奥克兰大桥、RANGITOTOWAIHEKE都清晰可见,只是刚刚下过雨透明不够,想必照片景深也不够理想。

1130左右,我们在开阔地吃午饭,因为这里不仅是绝佳的观景台,还有长条凳子供大家休息。看LUCY吃东西,就明白了所谓“大山不是垒的,大小姐不是装的”道理。小面饼、鸡蛋、水果、干果样样必备,吃起来慢条斯理、井然有序。到最后大家都吃完了没事看她一个人吃,她还奇怪:“你们怎么吃得那么快?”无奈只好减少了好几道程序匆匆结束她的午餐。

刚才是一路上坡已接近峰顶,现在又是一路向下又到谷底。百余米的海拔高度,以很短的距离下去,坡有多陡?窄窄的山路仅一人宽,且一边是山崖,一边是峡谷,路有多险?我们两次涉过小溪,昏暗潮湿,不借助闪关灯(或三脚架),相机无法正常工作,沟有多深?

走完“日”字,我们原路返回,ALLEN考虑LUCY的身体状况决定顺路向前,沿比较省力的路出去。YING坚定不移地随我们再走一次艰难历程,就此兵分两路。

下午130,我们和LUCY同时出了步道口。老伴说今天的负重不够,不过瘾;YING说下次还跟你们走;LUCY说,她已经可以随我们走米佛峡湾的四天步道了。我没表态,只是和她拉钩盟誓:下次可以考虑带你玩。

 

 

2014.4.20. 於奥克兰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rreegg02014-06-22 04:57:30
奥克兰步道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