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超蓝2010-11-08 23:17:36

合唱团的人可真多。还分声部呢,比如说男生部、女生部、高声部、低声部。我选择了唱高声部,因为我发现大部分时候,高声部都是一首歌的主旋律,容易唱。低声部呢,大部分时候是和声,配合着高声部唱,很容易被别人带着唱跑了调。

那时候合唱团最喜欢唱的就是革命歌曲,什么“黄河大合唱”、“红军不怕远征难”之类的豪迈激昂的歌曲,很合我们那帮时不时想要大吼大叫的热血青年的胃口。所以,在上完晚自习的洗漱时间,我们的女生宿舍和对面的男生宿舍里都会传出高亢的歌声,唱得就像当年的革命战士一样激情澎湃。


另外,我还发现J也参加了合唱团。我想,这个深沉的人也会参加集体活动,也来唱和他气质一点不配的革命歌曲,看来还不算太孤僻哦。


大二的时候,我曾经当过班上的团支部书记。我喜欢看报刊杂志,上大学后,为了及时方便地阅读,我自己订了《世界知识画报》、《小说月报》、《上海译文报》。有一次,我在《上海译文报》上看到篇报道,说国外很流行一种新的娱乐,叫“卡拉OK”,被人们称为勇敢者的舞台,就是有伴奏的情况下,勇敢的人自己上台表演唱歌,展示自己。


我觉得很有意思,就向辅导员申请元旦前夜我们班组织一个“卡拉OK”的晚会,辅导员同意了,并且批准我们使用小教室到午夜。这个小教室很特别,在门卫室的旁边,一个门朝系的大楼里开,一个门朝系的大楼外开,是对系里影响最小,使用起来最方便的一间教室。


那天晚上,我从系上借来了电子琴,找个高年级一个擅长弹奏的同学来伴奏,布置好了话筒音箱,在黑板上写上晚会的主题,画上彩色的花边图片做背景。


晚会开始了,同学们还有些不好意思上去唱歌,我怂恿了一个通俗歌曲唱得很棒的女生上去亮亮嗓子。叮叮咚咚的琴声响起,优美的歌声缓缓加入,那些爱跳舞的舞棍们可就坐不住了,纷纷邀请女生们旋转起来,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一曲中了,喜欢唱歌的同学开始上去抢话筒点歌唱,喜欢跳舞的悄悄溜到下一曲想请的舞伴旁边,以防舞伴被人抢走。


欢声笑语飘出了教室,引来许多路过的同学加入。教室里越来越挤,我悄悄约了寝室里的几个女生出去。我们跑到被我们戏称为总统府的院办公楼前面的空地上,冲着空旷的夜空大声地唱歌,我和梅拉起手,欢快地滑动,跳起了我俩最喜欢的华尔兹。


很快就到午夜,灰姑娘必须脱下水晶鞋了。我们跑回小教室,那里已经闹翻了天,门卫室的大爷正徒劳地往外赶那些意犹未尽的同学。哪里有人肯听啊,大家兀自忘我地唱着跳着,根本没有散场的意思。我赶紧让乐手停下来,然后宣布说晚会结束了,因为只被允许到12点,要是大家不配合的话,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再借教室来玩了。


同学们不满地唏嘘着,但还是停下了舞步。我招呼本年级的同学帮着收拾小教室,把桌椅板凳拖回了位,然后一大帮同学就一起走回宿舍去。这时候,已经过了关宿舍们的时间,女生们怎么进去呢?还是男生们有办法,几个男生踩着门道墙壁的小空洞爬上了二楼的平台,然后下面的男生托着女生,上面的男生拉着女生,很顺利地就把女孩子们运送回了宿舍楼。


真是一个快乐的辞旧迎新之夜。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青衫之交》 8
  • 《青衫之交》 7
  • 《青衫之交》 6
  • 《青衫之交》 5
  • 《青衫之交》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