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puzhang2014-01-06 13:01:14



我的大学时光,不够华丽,却也多彩,时常忆起大学的点点滴滴,甚至想的入神的时候,嘴角还会挂一丝微笑….

借助互联网上搜索到的和我的大学时光相关的人和事,帮我再次回味我的大学!

为什么转这段?因为97级系花的宿舍我去过,当时几个美女都在!其中一个是我的老乡!

花,华也。不必考虑能不能充饥、入药或者救济国计民生,不用怕人说华而不实。系花嘛,只要长得比较漂亮也就可以了,不用顾虑她是牡丹、玫瑰或者罂粟(相信不会有罂粟吧:)。当然,在我们中文系温暖的大花园里,不可能每年只培育出一朵花的,不过我遇见的,恰恰是这一朵而已。

  • 96级系花(呵呵不记得名字了,演朱丽叶的那个): 我进校的时候,师姐已经是神凤见尾不见首的神仙级人物了,大四了嘛,整天陪着她的罗密欧过二人世界。因为我们排话剧的时候实在需要一个有莎剧表演经验(或许说“经历”更为恰当)的人来指导一下,于是乎这位当年的朱丽叶也就理所当然地出现在我们视线里:我相信没有网络之前的大学是一个安静的大学,没有网络的大学时代是一个长发飘飘、白衣胜雪的纯洁时代,师姐并不是十分惹眼地美丽,更多的给人一种文学青年的气质,这是在以后的大学生里再也没有见到的气质。像我这种县级高中毕业的学生没有多少机会接触莎士比亚,或许是因为我缺乏文学修养的原因,所以我至今难以忘怀师姐身上散发出的浓浓的文学气息,所以96级这位不知姓名的系花,于我,寄托着一个不复存在的文学青年时代的栀子花的香气。
  • 97级系花金蕾蕾:认识她其实很早,知道她却很晚了。我大一的时候住九号楼,当年就号楼整个西半边都是男生住,偏偏一楼最西面的宿舍住了四个女生,便是传说中的金蕾蕾、李淼、宋蕊和康丽了,几个同学正好住她们楼上,偶尔会搞一些摩擦,后来竟然不打不成交,颇是结识了一番。阿拉大一的时候比较腼腆本份一些,很少和女生打交道,但是耳边总是听到金蕾蕾这个名字。直到她们毕业的时候,几个年级一起筹备“送老”晚会,打算把楼上楼下的故事搬上舞台的时候,才见到真人,记得当天在文科楼一楼号称“学生会”的小屋子里,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冲进来,我从来没有想到大四的“老女人”里面还有如此年轻靓丽的。总是就是面相娇好、笑容可掬、身材挺拔、活力十足,后来的几年里我们一伙儿人经常在一块儿玩儿,她是在本校读研的。不过后来的几年里也让我逐渐认识了美女的天敌,真是公道世间唯白发,“美人”头上不曾饶。我毕业的时候她已经难见当年风姿,据说毕业以后已经嫁掉了,至今怀念那灿烂的笑容和经常请我们吃饭的好习惯:)
  • 98级系花李玲,跟她在一起的时间也不短了,总觉得她没什么特异之处,就是漂亮,为人很老实,心情很平静,也是我认识的师姐里面第一个学习很好但是不考研的人,毕业后安安分分回母校教书去了。个人比较喜欢王翰颖,原因在于我从内心深处比较认同那种小小的、留着简约的发型、人比较安静一点、比较有知识的那种吧,她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子,虽然我与她只有一面之缘。
  • 99级系花韩珺,她是某个宿舍的老大,相信99级3班不曾逃课的同学仍然会记得她们四个人上课总会迟到一两分钟,四个风格各异但又同样惹眼的女孩子鱼贯而入的情景,韩珺无疑是99级最有美人气质的几个女生之一,在这个农村大学始终固守着城市女孩生活方式的人其实还是挺多的,她们身上更多体现出一种成熟女性的美,多多少少有一点和身边的环境格格不入,于是乎这样的多多少少有一点不讨人喜欢,但是她却是一个十分随和的人,济南籍的同学一般来讲脾气还不错,加上她一颦一笑中闪现的明星气质,至少在中文系是无人能及的。
  • 00级系花丁丽,丁丽属于个性比较张扬、思考问题比较自我、单兵作战能力比较强加上颇有一丝人来疯气质的女孩。她们年级还有一些女孩子比如有一个叫做禚颖的,个儿很高,每次见到她我都躲着走,也很不错。一直没有提到转升本班,因为基本不认识,但从咱们千娇百媚的灯笼来看,放弃了转升本这一重要阵地,损失是很惨重滴啊。
  • 01级系花李佳,李佳是个小孩子,我怀疑她心目中甚至不会有系花的概念,她更关心的大概会是新衣服、东门的小吃或者其他什么好玩儿的东西,一起合作这么久,也没觉得有什么突出的个性,只是稍微有一点执拗。01级个性鲜明的女孩子很多,比如于文莉啊耿亚静啊王晓敏等等,但是说到漂亮,大概没有人能和她比了。
  • 02级系花于晓敏,中文系有史以来声明最盛的女生……应该是刘骏,但若说到未见其人已经名声大噪,估计骏姐也没有这般风光,这个人就是温柔,连我这种高她三级的老人都老早听到她的名字,00级“老干部”康鲁生同志竟然为了一睹芳容一马当先去接新生了(根据惯例届新生都是上一届的事,前一届一般不插手的),但是我认识温柔却是在毕业之后了,在东门匆匆一面之缘,没有看真切。其实年级高并不是一件好事,关于对这个年级的评价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权威性了,因为根本不了解情况嘛。至于这个于晓敏,是在迎新晚会上认识的,作为新生的她跟郝娴贞“胡志刚”等老同志站在一起风格清新自然丝毫不见生涩,红苹果般的脸色配上一对小虎牙,真是无比的可爱。或许业吹对她比较了解,我的印象止于此。大概是他们年级或者上一个年级有一个叫做郭晓君之类的女孩子,唱过一首梁静茹的《勇气》,颇有几分《恋人未满》时期selina的气质,至今记得。


后来的我就连听也没听过了,那些没有离校的家伙们也从来没有提起过,不知道为什么

好了,该做的都做完了,这篇贴子算是一篇“悼词”,宣告我在论坛时的怀旧风格结束,世界总要往前看啊,就学校来说,这些人都已经成为过去,包括我,再见了朋友们,祝你们好运:)

为什么转这段?这是学校校志中很重要的一段,我也曾参与其中一届,并获得全国一等奖,值得纪念!难忘的一页!

[大学生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自

  • 1992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曲阜师范大学自
  • 1995年起参加竞赛,当年获国家二等奖一项,山东省一等奖一项,列山东省参赛学校第三位。
  • 1996年由范希会老师、王宜举老师指导,物理系学生郭军、吕高焕、王淑梅组成的曲师大代表队荣获国家级一等奖,是山东省高校获得的两项国家级一等奖之一,同时获山东省一等奖一项,列山东省参赛学校第二位。
  • 1997年,由范希会老师指导, 张伟、 郑斌、闫爱民三位同学组成的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代表队荣获199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这也是本次比赛中省高校和全国师范院校唯一一等奖。由徐大川老师指导,王金光、傅尊伟、孟辉三位同学组成的数学系代表队获国家二等奖,总成绩列山东省参赛学校第一位。

回味我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