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愚人2021-12-10 12:24:58

90后天大往事第三十二章 我为什么不考研

那段时间大家几乎连面也见不上了。

只有庄则豪轻松,家里已经替他找好了工作,他毕业要回广东。他在北方上大学,已经是家里的奇葩了。他自己说,要不是他一不留神,学习成绩好,家里根本不支持他上大学。家里什么都不缺,文凭有唛用? 跑到北方浪费时间做唛呀?所以这段时间他最潇洒,找了个广东籍的师妹谈恋爱,每天送花、看电影、陪着上自习、吃饭、用粤语吵架。

老五报了春季的GRE,加班加点,专心备考。

马勇天天跑系里。他明显想留校。原因很简单,家里两个弟妹还小,他妈妈没办法再负担他读研的费用,他必须自食其力了。本科生那时候是可以留校的。研究生以上学历留校可以任教,本科生可以做辅导员。留校,他就可以有工资,并且有机会在职读研、攻博。他是学生会主席,为留校做了很好的铺垫。

老六呢,保研失利后,迅速加入了老三他们的考研大军,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老六对材料系心灰意冷,他要报考我们学校管理系。

北洋大学管理系是最早开设MBA课程的,也已经是国内比较热门的系。当时国企管理水平低下,民企刚刚起步,增效是很多企业当务之急,很多老师都能在企业拉到管理提升项目,学生们投靠一位能干的导师(称老板),到处做课题。除了拿国家的研究生津贴,老板每个月还能发点补贴,少则一、两百,多则三五百,硕士上得既切合实际需要又实惠。管理系成为北洋研究生录取率最低的系,录取比例大约是十五比一。

我那段时间跑北京讲课。

那时候还是国家分配和个人择业双向选择,通俗讲就是“包分配”。从大四上学期末,系里橱窗经常会贴出各个单位的用人计划,大部分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比较清贫,大家不愿意去,都想去外企。我大四时对生产现场管理很有兴趣,看了很多运营管理、生产成本控制的书,觉得自己能在这方面做出成绩,打算找一个生产型的企业工作,当然外企优先了。虽然我已经开始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但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想先把兼职做完再说。另外,我还是比较自信的,觉得只要有这样的企业到系里招人,我肯定有竞争力,找个垫底的单位还不成问题,所以没有后顾之忧。

我是铁了心不考研了。

虽然我不怕考试,但是我实在看不出,那几本书为什么值得我花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去反复记、读、做题。我认为任何一本我读过的课外书都比那些教材值得读。一本柏杨、几页荣格、几句尼采,对文化、人性、高贵的精神的思考,远远胜过无数次机械和貌似缜密的推理、解析。那种毫无信念和激情的重复,只会让我抑郁或者发狂。有人不发狂,我觉得那是因为他不知道还可以想其它的东西,如果他知道,他不可能不发狂。圣人要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许一闻窗外事,窗内的价值体系就会崩塌。

辅导员也曾经推心置腹地告诉我们,大学里学的都是书本上的东西,到社会上还要重新学习,大学里学的是一套,到社会上是另一套。那我更加不以为然:既然社会上有一套,大学为什么要教另外一套呢?就是为了让大家水土不服吗?还是觉得年轻人有的是时间,浪费几年没所谓?还是为了让人有个比较,到社会上明辨是非呢?怎么说都没道理。

其实,考研与否,个人的发展之路有区别,才是考研的重点。

我的想法,有个明显的误区,就是目光局限于考试本身了,没有看到考试背后的逻辑。那就是,在中国,所有的考试,不是以让考生掌握知识和生存的技能为终极目的,而是以调剂社会资源的分配为目的。

小升初、中考、高考、考研、考博、考证、考公务员……为什么要有那么多考试?为什么要考你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的微积分、高阶求导、线性代数、乃至分形混沌?

不是因为有人想让你熟练应用它们,而是因为它可以作为一个工具、标杆,用于筛选出部分人,使用有限的社会资源。你能找出来其他更公平、更容易量化的工具对上亿人进行筛选和利益分配吗?

所以,如果我认为高考和高等教育没用,我大可以学自认为有用的东西。但是,这样做就意味着我自动退出了这场资源分配的竞争。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