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2006-10-10 21:18:20
  Cursors文件夹
    这是鼠标指针文件夹,用来存放除系统默认之外的鼠标指针。一些美化系统桌面的程序在美化鼠标时也是将自己的鼠标指针存放在这个文件夹中的。可以将文件夹中的鼠标指针删除,对Windows系统默认的鼠标指针不会有影响。
  
  Debug文件夹
  
    这是系统调试文件夹,用来存放系统运行过程中调试模块的日志文件,以便管理员根据这些日志文件来发现计算机所存在的问题。其中“UserMode”文件夹下存放的是当前用户的调试日志文件。
  
  Downloaded Program Files文件夹
  
    这是下载程序文件夹,用来存放扩展IE浏览器功能的文件。例如能让IE播放FLASH动画的控件,Java虚拟机控件等等。
  
  Help文件夹
    这是帮助文件夹,用来存放系统自带的帮助文件和一些应用程序的帮助文件。这些文件当然是可以删除的(但其中的Tours文件夹不能被完全删除)。你可以从“开始”处点击“帮助和支持”来启动帮助系统,它其实就是调用了这个文件夹中的一些文件。
  
  ime文件夹
    这是输入法文件夹,用来存放系统默认安装的输入法文件。Windows操作系统已经内嵌了东亚国家的输入法,如日语,韩文等,从理论上可以将用不到的一些其他语言输入法删除掉,但不建议这样做,因为这样有可能会导致输入法系统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严重影响简体中文输入法的正常使用。
   CHSIME:简体中文输入法;
    CHTIME:繁体中文输入法;
    IMEJP:日文输入法;
    IMEJP98:日文98输入法;
    IMJP8_1:微软IME标准2002的8.1版本输入法;
    IMKR6_1:朝鲜语(IME2002)6.1版本输入法;
    SHARE:东亚语系共享文件夹。
  
  PCHealth文件夹
   这里用来存放协调、配置和管理计算机正常运行的文件。如我们常用的“msconfig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就位于这个文件夹下的“HelpCtrBinaries”下,再如机浏览的缓存就在“OfflineCache”文件下。这里的文件对于操作系统来说非常重要,不建议删除。
  
  repair文件夹
    这是系统修复文件夹,用来存放修复系统时的配置文件。当系统无法进入桌面,我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会首先选择修复系统,这个文件里所存放的就是系统的基本配置文件。
  
  Resources文件夹
    这是系统资源文件夹,用来存放系统SHELL资源文件,就是我们在桌面上所看到的主题。可以删除一些无用的主题文件。
  
  addins文件夹
    这是系统附加文件夹,用来存放系统附加功能的文件。
  
  AppPatch文件夹
    这是应用程序修补备份文件夹,用来存放应用程序的修补文件。
  
  Config文件夹
    这是系统配置文件夹,用来存放系统的一些临时配置的文件。
  
  Connection Wizard文件夹
    看名字就知道这是连接向导文件夹,用来存放“Internet连接向导”的相关文件。
  
  security文件夹
    这是系统安全文件夹,用来存放系统重要的数据文件。
  
  srchasst文件夹
    这是搜索助手文件夹,用来存放系统搜索助手文件,与msagent文件夹类似。
  
  system文件夹
    这是系统文件夹,用来存放系统虚拟设备文件,这些文件从逻辑上为系统在启动时建立一套完整的虚拟设备,尤其是当你的硬件驱动还没有安装的时候。
  
  Driver Cache文件夹
    这是驱动缓存文件夹,用来存放系统已知硬件的驱动文件。Windows操作系统默认安装后,这里会有一个“i386”文件夹,其中有一个名为“driver.cab”的文件,即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已知硬件的驱动库文件。
  
    网络上许多文章都说这个驱动库文件可以删除以节约空间,但删除后就会发现有许多不方便使用的情况出现,例如使用USB设备也需要安装驱动。所以建议不删除此文件。
  
  Fonts文件夹
    这是字体文件夹,用来存放系统将会用到的字体文件。用户自己新安装的字体也会被存放在这个文件夹下的。
  
    其中英文的字体类型比较多,而简体中文字体文件只包括仿宋体、黑体、楷体、宋体和新宋体四个类型,即计算机编码中的gb2312。可以将其中一些不常使用的英文字体删除。
  
  inf文件夹
    这个文件夹是用来存放INF文件的。INF是一种具有特定格式的纯文本文件,最常见的应用是为硬件设备提供驱动程序服务。建议不删除这些文件。
  
  Installer文件夹
    这里用来存放MSI文件或者程序安装所需要的临时文件。MSI文件是Windows 系统的安装包,右击文件在右键菜单中可以选择安装或者卸载程序。有的程序在卸载时必须使用到MSI文件,所以不建议删除此文件夹内的文件。
  
  java文件夹
    这里用来存放Java运行的组件及其程序文件。最好不要删除此文件夹中的文件。
  
  Media文件夹
    这是媒体文件夹,用来存放系统默认的声音文件(WAV格式),如系统登录时的声音等。如果喜欢无声的系统,可以将这里的声音文件删除。
  
  msagent文件夹
    这是微软助手文件夹,用来存放一些动态的卡通形象,协助你更好地使用系统。就像Office中的助手一样,如果觉得没有必要,可以直接删除。
  
  msapps文件夹
    这是微软应用程序文件夹。
  
  mui文件夹
    这是多语言包文件夹,用来存放多国语言文件。MUI就是多国语言接口的意思,来实现系统对更多语言的支持。简体中文系统中这个文件夹默认是空的,但不建议删除此文件夹。
  
  Prefetch文件夹
    这是预读取文件夹,用来存放系统已访问过的文件的预读信息(此信息是系统在访问时自动生成的新信息),以加快文件的访问速度,其扩展名为“PF”。可以将此文件夹中的文件删除。
  
  pss文件夹
    这里是用来备份系统启动配置文件的,一般对“Boot.ini”、“System.ini”和“Win.ini”三个文件进行备份,扩展名为“backup”。如果系统原有的这三个文件发生意外的话,就可以从这里进行改名恢复。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这里的重要性,所以不建议删除。
  
  Registration文件夹
    这是注册文件夹,用来存放用于系统COM+或者其他组件注册的相关文件。不建议删除这里的文件。
  
  Offline Web Pages文件夹
    这是机浏览文件的存放位置。当某个站点被设成允许机使用时,就会在该文件夹中生成对应的文件。可以删除这里的文件,不过相应站点的机浏览功能就会失效。
  
  system32文件夹
    这是32位系统文件夹,用来存放系统重要文件的,同时一些应用程序在安装时也会将其相应的支持文件复制到这个文件夹里来,因此强烈反对删除此文件夹下文件或此文件夹的做法。由于此文件夹下的文件和此文件夹众多,我们不可能一一探讨,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件夹和文件就可以了。
    ① CatRoot:用来存放计算机启动测试信息的目录,包括了计算机启动时检测的硬软件信息。
    ② Com:用来存放组件服务文件,运行其的“comexp.msc”就会打开组件服务控制台。
     ③ DllCache:用来存放系统缓存文件,当系统本来的文件被替换时,文件保护机制会复制这个文件夹下的备份系统文件去覆盖非系统文件。你可以用“SFC SCANNOW”命令格式扫描一下系统文件,然后就可以将其下的所有文件全部删除了。
    ④ Drivers:用来存放硬件驱动文件。如果删除其中的文件,会导致硬件失去驱动而无效。
    ⑤ IME:用来存放系统输入法文件,类似上去的IME文件夹。
    ⑥oobe:用来存放系统的激活信息。
    ⑦Restore:用来存放系统还原文件。双击运行“rstrui.exe”文件,就会调用系统还原功能。
  
    ⑧Setup:用来存放系统安装文件。
    ⑨spool:用来存放系统打印文件。包括了打印的色彩、打印预存等。
    ⑩wbem:用来存放WMI测试程序,用于查看和更改公共信息模型类、实例和方法等。属于系统重要文件,不能删除。
  
  MSC类文件(服务控制台类文件):
  
    certmgr.msc 证书服务 ciadv.msc 索引服务
    compmgmt.msc 计算机管理 devmgmt.msc 设备管理器
    dfrg.msc 磁盘碎片整理 diskmgmt.msc 磁盘管理
    eventvwr.msc 事件查看器 fsmgmt.msc 共享文件夹
    gpedit.msc 组策略 lusrmgr.msc 本地用户和组
    ntmsmgr.msc 可移动存储 ntmsoprq.msc 可移动存储管理员操作请求
    perfmon.msc 计算机性能 rsop.msc 组策略的结果集
    secpol.msc 本地安全设置 services.msc 服务
    wmimgmt.msc Windows管理体系结构(WMI)
  
  可执行类文件(由于文件太多,只列举部分文件):
  
    accwiz.exe 辅助功能向导 cleanmgr.exe 磁盘清理工具
    clipbrd.exe 剪切簿查看器 cmd.exe 命令行
    drwtsn32.exe Windows调试器 dxdiag.exe DirectX诊断工具
    eventvwr.exe 事件查看器 freecell.exe 空当接龙(游戏)
    magnify.exe 放大镜 mmc.exe 控制台
    mplay32.exe 媒体播放器 msg.exe 消息管理
    mshearts.exe 红心大战(游戏) mspaint.exe 画图
    notepad.exe 记事本 nslookup.exe IP地址查看器
    ntbackup.exe 备份还原 odbcad32.exe ODBC数据源管理器
    osk.exe 屏幕键盘 osuninst.exe 系统卸载工具
    packager.exe 对象包装程序 progman.exe 程序管理器
    rasphone.exe 网络连接 regedt32.exe 注册表编辑器
    shrpubw.exe 创建共享文件夹 sndrec32.exe 录音机
    sigverif.exe 文件签名验证 shutdown.exe 系统关闭工具
    spider.exe 蜘蛛(游戏) syskey.exe 系统加密工具
    syncapp.exe 我的公文包 sysedit.exe 系统配置编辑器
    taskmgr.exe 任务管理器 tourstart.exe Windows漫游
    utilman.exe 辅助工具管理器 verifier.exe 驱动验证管理器
    wiaacmgr.exe 扫描仪及照相向导 winchat.exe 聊天
    winhlp32.exe 系统帮助 winmine.exe 扫雷(游戏)
    w.exe Windows脚本宿主设置 write.exe 写字板
    wupdmgr.exe Windows在线升级 sfc.exe 系统文件扫描器

一键(Onekey)恢复系统V2.0
  原理:IBM+GHOST+QBWIN 1、支持多个分区备份,自动读取硬盘的分区数,支持NTFS等。 2、可以设置两种模式:“简单模式”,“高级模式”。简单模式,不需要密码,按下恢复键后通过进度条进入恢复状态,如果备份分件不存在就提示进入高级模式;同时在进度条的时候按HOME键进入高级模式登陆画面,按ESC则退出。高级模式进入手动恢复备份模式,同时也可以备份COMS。 3、通过系统模式可以更改密码。 4、可以通过分区设置任意改变备份分区的大小、显示、隐藏。
  
  第一步:把下载的onekey.rar解压,得到名为OneKey.ISO的ISO光盘镜像文件,使用Nero等刻录软件将该镜像文件刻录到光盘上。
  第二步:用刻录后的光盘启动系统,可以看到OneKey安装界面。首先,将一键恢复安装到系统中,并且划分出一个专用的备份分区,这些工作都是由OneKey自动完成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备份分区大小为”后面输入要备份分区的大小数值,该值一般应设置为要备份分区已用空间的三分之二。如果要备份多个分区则需要更大的空间,一般至少需要2GB,这里输入数值“2048”(2GB),然后单击“安装”按钮
  光盘版下载地址:http://www.xcwl.com/onekey/onekey.rar
  华军软件园下载地址:http://www.onlinedown.net/soft/35180.htm
  太平洋下载:http://dl.pconline.com.cn/html/1 ... &pn=0&.html
  官方网站:http://www.xcwl.com/ONEKEY


网络经典命令行
  1.最基本,最常用的,测试物理网络的
  ping 192.168.10.88 -t ,参数-t是等待用户去中断测试
  
  2.查看DNS、IP、Mac等
  A.Win98:winipcfg
  B.Win2000以上:Ipconfig/all
  
  C.NSLOOKUP:如查看河北的DNS
  C:\>nslookup
  Default Server: ns.hesjptt.net.cn
  Address: 202.99.160.68
  >server 202.99.41.2 则将DNS改为了41.2
  > pop.pcpop.com
  Server: ns.hesjptt.net.cn
  Address: 202.99.160.68
  
  Non-authoritative answer:
  Name: pop.pcpop.com
  Address: 202.99.160.212
  
  3.网络信使
  Net send 计算机名/IP|* (广播) 传送内容,注意不能跨网段
  net stop messenger 停止信使服务,也可以在面板-服务修改
  net start messenger 开始信使服务
  
  4.探测对方对方计算机名,所在的组、域及当前用户名
  ping -a IP -t ,只显示NetBios名
  nbtstat -a 192.168.10.146 比较全的
  
  5.netstat -a 显示出你的计算机当前所开放的所有端口
  netstat -s -e 比较详细的显示你的网络资料,包括TCP、UDP、ICMP 和 IP的统计等
  
  6.探测arp绑定(动态和静态)列表,显示所有连接了我的计算机,显示对方IP和MAC地址
  arp -a
  
  7.在代理服务器端
  捆绑IP和MAC地址,解决局域网内盗用IP:
  ARP -s 192.168.10.59 00-50-ff-6c-08-75
  解除网卡的IP与MAC地址的绑定:
  arp -d 网卡IP
  
  8.在网络邻居上隐藏你的计算机
  net config server /hidden:yes
  net config server /hidden:no 则为开启
  
  9.几个net命令
  A.显示当前工作组服务器列表 net view,当不带选项使用本命令时,它就会显示当前域或网络上的计算机上的列表。
  比如:查看这个IP上的共享资源,就可以
  C:\>net view 192.168.10.8
  在 192.168.10.8 的共享资源
  资源共享名 类型 用途 注释
  --------------------------------------
  网站服务 Disk
  命令成功完成。
  
  B.查看计算机上的用户帐号列表 net user
  C.查看网络链接 net use
  例如:net use z: \\192.168.10.8\movie 将这个IP的movie共享目录映射为本地的Z盘
  
  D.记录链接 net session
  例如:
  C:\>net session
  计算机 用户名 客户类型 打开空闲时间
  -------------------------------------------------------------------------------
  \\192.168.10.110 ROME Windows 2000 2195 0 00:03:12
  
  \\192.168.10.51 ROME Windows 2000 2195 0 00:00:39
  命令成功完成。
  
  10.路由跟踪命令
  A.tracert pop.pcpop.com
  B.pathping pop.pcpop.com 除了显示路由外,还提供325S的分析,计算丢失包的%
  
  11.关于共享安全的几个命令
  A.查看你机器的共享资源 net share
  B.手工删除共享
  net share c$ /d
  net share d$ /d
  net share ipc$ /d
  net share admin$ /d
  注意$后有空格。
  C.增加一个共享:
  c:\net share mymovie=e:\downloads\movie /users:1
  mymovie 共享成功。
  同时限制链接用户数为1人。
  
  12.在DOS行下设置静态IP
  A.设置静态IP
  CMD
  
  >int
  interface>ip
  interface ip>set add "本地链接" static IP地址 mask gateway
  B.查看IP设置
  interface ip>show address



DM万用版使用详解
    
    一、关于“万用版”
      DM是由ONTRACK公司公司开发的一款老牌的硬盘管理工具,在实际使用中主要用于硬盘的初始化,如低级格式化、分区、高级格式化和系统安装等。由于功能强劲、安装速度极快而受到用户的喜爱。但因为各种品牌的硬盘都有其特殊的内部格式,针对不同硬盘开发的DM软件并不能通用,这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DM万用版彻底解除了这种限制,它可以使IBM的DM软件用于任何厂家的硬盘,这对于喜爱该软件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DM万用版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就是原来的IBM-DM软件,另一部分则是专门针对该软件开发的一个伙伴程序(DM Partner)DM.COM。也就是说,DM万用版其实就是带有伙伴程序的DM,又称之为DM&(Disk Manager&artner),如果您有IBM-DM软件(必须是9.43版),只需将该伙伴程序DM.COM拷入就行了。
    
    二、主要功能
      1、提供简易和高级两种安装模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要求。其简易模式适合初级用户使用,高级模式主要针对高级用户而设计。
      2、完全支持FAT32文件系统,可以在一个分区上格式化大于2GB的驱动器,当使用高级安装模式时,允许更改硬盘簇的大小。
      3、突破8.4GB限制,在安装大于8.4GB的IDE/ATA驱动器时,既可以使用多个FAT12/16分区,也可以使用单一可引导的FAT32文件系统分区。
      4、提供的硬盘诊断功能可以使您查找硬盘子系统中相互关联的问题。
      5、兼容多种操作系统,包括DOS、OS/2、Windows 3.x/95/98和Windows NT。
      6、支持IDE电源管理。
      7、对IDE/ATA驱动器的多扇区读写支持,加速数据传送。
      8、快速格式化IDE/ATA/SCSI驱动器。绝大多数情况下完全安装驱动器不超过1分钟。
      9、支持增强型IDE/Fast ATA的高速数据传送。
      10、提供的低级格式化程序比许多BIOS附的Low Level Format程序先进得多,甚至可以让某些0磁道出了问题的硬盘起死回生
    
    三、安装和运行
      1、安装
      用户可以从http://www.newhua.com.cn下载该软 ... .EXE(只需在Windows 9x中双击执行该文件即可),提示插入软盘时按要求插入,完成后,再将DM.COM拷入软盘中即完成安装。
      2、运行
      虽然DM可以在硬盘中运行,但实际使用时,因主要进行硬盘初始化操作,所以还是以软盘运行更为常见。此外,应当准备一张启动盘,或者干脆将DM安装盘做成启动盘。
      软件提供简易和高级两种操作模式。
      如果想按简易模式启动,请输入:DM(回车)
      如果想按高级模式启动,请输入:DM /M(回车)
      如果想要得到软件的其它命令行开关,请输入DM /?(回车)
      各开关说明如下:
      /B 显示系统BIOS信息,如果显示有问题的话。
      /C 对彩色显示器强迫使用单色显示。
      /D=X 驱动器搜索限制(X=1-16)。
      /F 禁止快速格式化。
      /G 禁止打开图形显示模式。
      /H 调用在线帮助。
      /L=X 装入动态驱动覆盖选项(X=0-2)。
      /M 手动操作模式(仅针对高级用户!)。
      /N 使用BIOS标准格式(非DOS兼容格式)。
      /O 忽略所有扩展INT13H硬盘BIOS调用。
      /P- 禁止Fast ATA硬件检测。
      /S 禁止第二控制器支持。
      /T,/T- INT 13H扩展支持。
      /V=X 动态驱动覆盖标志选项(详细)(X=0-2)。
      /U 强迫使用ATA/IDE能用传输模式。
      /X 不装入XBIOS。
      /Y,/Y- 请求/禁止动态驱动配置。
      3、注意
      重新分区和格式化将会擦去硬盘中的所有数据!低级格式化会对硬盘选成伤害,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对硬盘做低级格式化。如有必要,请备份重要数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简易模式(自动模式)
      先用启动盘启动计算机,完成后,执行:DM(回车)
      按两次回车键,进入软件主菜单,如图1所示:〖注:图略〗
      主菜单共有6个选项,当光带移至某个选项时,右侧会显示对应的快速说明,用户便于用户使用。
      1、Easy Disk Installation(简易磁盘安装)
      使用简易磁盘安装,DM将自动安装硬盘全部容量为一个分区。且不可手工更改。整个操作过程非常简单,只需按提示回答几个问题即可。
      选Easy Disk Installation,按回车键,DM会自动找到已经安装的硬盘,并显示一个硬盘列表,如果正确的话选Yes,否则,选No。这里,选Yes,按两次回车键,接下来出现的对话框提示您是否使用FAT32文件系统(注意:该对话框只有使用支持FAT32分区的启动盘启动计算机时才能出现,如果用DOS 6.x盘启动系统,则不出现这个提示:但如果硬盘容量超过8.4GB,则会出现一个操作系统选择对话框,要求您选择安装的操作系统如果您选择安装DOS 6.x,还会提示安装支持文件Ontrackd.sys,您必须选择Yes,以便以访问该硬盘的所有容量。在以下的高级安装中情况相同,不再重复)。接下来出现的对话框提示您DM已经在当前硬盘中检测到一个分区,如果继续的话,硬盘中的数据将会丢失,按Alt+C继续,其它键取消。按Alt+C后,出现的对话框显示了当前硬盘的有关信息,并再次提醒您如果继续,将删除硬盘中的所有数据,选Yes继续,DM将会对硬盘快速格式化;稍后,提示插入引导盘,插入后,按任一键,DM开始拷贝系统;完成后,出现的对话框提示您硬盘已经成功安装,按任一键继续;接下来出现的对话框提示您,如果您打算安装DOS和Windows 3.1x,并想安装Ontrack的增强32位访问驱动的话,请在DOS和Windows 3.1x安装完成后,再次运行DM,从Maintenance Option选项中选Windows 3.1x Driver Options选项,再执行Install Drivers即可。按任一键继续,出现Disk Manager Status对话框,表示硬盘安装成功完成,请移去磁盘,按Reset或Ctrl+Alt+Del重新启动,依提示操作即可。至此,硬盘安装完成。
      2、Advanced Disk Installation(高级硬盘安装)
      这里的高级安装,并不是指下面将要讲到的高级模式。在高级安装中,用户可以自己定义硬盘分区的大小,比简易安装更为灵活。
      在主菜单中选择Advanced Disk Installaion,按回车键,选择硬盘,再选Yes,接着出现的对话框提示您是否使用FAT32文件系统对话框,选定后,再按两次回车键,出现如图2〖注:图略〗所示对话框:
      该对话框提供了3种分区选择,其中,Option(A)和Option(B)是DM根据当前硬盘预定义的分区大小,如要自己定义分区的大小,请选Option(C)。这里,选Option(C),将光带称至Option(C) Define your own选项,按回车键,出现的对话框显示了当前硬盘的最大分区容量,可以更改,每输入一个值按回车键。完成后出现如图3〖注:图略〗所示对话框:
      在该对话框中,可以看到各分区的类型、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等信息。还可以删除、重新创建或更改分区的大小。比如要删除扩展分区,将光带移至该分区上,按Del键,出现提示时,按Alt+D键删除。如要重新创建分区,按N键,将删除所有已经创建的分区;如插入一个分区,将光带移到空白位置,按Ins键,此时硬盘必须有未分区空间,如要更改扩展分区中的逻辑分区,按Tab键返回;没有问题的话,将光带移至Save and Continue(保存和继续)按回车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再按Alt+C;接下来的对话框,提示您是否使用快速格式化,如果硬盘工件良好,最好选Yes,这将减少安装时间,否则选No,对硬盘进行全面校验;选好后,当出现提示删除硬盘数据对话框时,再选Yes开始处理,当提示插入系统盘时,按要求插入,再按回车键开始格式化各分区和拷贝系统;完成后,重新启动,安装即告完成。
      Upgrade Disk Manager(更新DM)
      自动更新DM和所有Ontrack公司的支持驱动程序。选定好,按回车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Yes开始更新,完成后,退出DM使更新生效。
      4、Maintenance Options(维护选项)
      选定后,按回车键,出现Maintenance Menu(维护菜单),该维护菜单共有9个选项,各选项说明如下:
      Create Ontrack Boot Diskette 创建Ontrack引导盘,当硬盘启动失败,利用此引导盘启动计算机后可以识别大硬盘,共有2个选项:Make this diskette an Ontrack Boot Diskette(复制DDO文件到软盘中,该软盘必须是引导盘)和Copy this diskette(如果原来已有Ontrack引导盘,可以使用该选项直接复制)。
      Dynamic Drive Overlay Options 动态驱动覆盖选项,此动态驱动程序可以使老式机器识别大硬盘,以下简称为DDO,共有2个选项:Update Dynamic Drive Overlay(更新DDO)和Remote Dynamic Drive Overlay(从指定驱动器中删除DDO)。
      Master Boot Options 主引导记录选项,用来更新系统主引导记录和当主引导记录被病毒或其它程序破坏时恢复,共有2个选项:Write MBR Root Code(更新主引导记录)和Restore MBR with Backup Copy(从备份中恢复主引导记录)。
      Windows 3.1x Driver Options Windows 3.1x驱动选项,安装和删除增强32位磁盘访问驱动程序,必须在安装了Windows 3.1x后才能安装该驱动,共有2个选项:Install Drivers(安装增强32位磁盘访问驱动ONTRACKW.386)和Remove Drivers(删除增强32位磁盘访问驱动ONTRACKW.386)。
      ONTRACKD.SYS Driver Options 安装、更新和删除ONTRACKD.SYS驱动程序,以便使DOS和Windows 3.1x能访问8.4GB以上硬盘,共有2个选项:Install ONTRACKD.SYS Driver(安装和更新ONTRACKD.SYS驱动)和Remove ONTRACKD.SYS Driver(从系统中卸掉ONTRACKD.SYS驱动)。
      Hard Disk Diagnostics 硬盘诊断,包括单个驱动器的测试和主/从驱动器的测试,共有3个选项:Individual Drive Tests(单个驱动器测试)、Master/Slave Drive Tests(测试主/从驱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情况)和Change to Through Test Mode(改变测试模式,有快速和完整性两种,快速测试只需1分钟时间,而完整性测试需要1个小时,可根据硬盘的工作情况选择)。
      Display Drive Information 显示硬盘详细信息。
      Convert Drive Format 转换驱动器格式为Ontrack驱动器格式。
      Return to previous menu 返回上一级菜单。
      5、View/Print Online Manaual 查看/打印在线帮助。
      6、Exit Disk Manager 退出DM。
    
    五、高级模式
      执行:DM /M(回车)
      启动后,按两次回车键,出现如图4〖注:图略〗所示对话框:
      该对话框共有7个选项,当光带移至某个选项时,右侧显示对应的快速说明,方便用户使用。
      1、Edit/View Partitions(编辑/查看磁盘分区)
      该选项用来查看磁盘已有的分区信息、创建新分区和编辑已经存在的分区。选定后,按回车键,出现一个磁盘列表对话框,选定一个磁盘后,按回车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是否使用FAT32分区,选定后,接下来出现的对话框与简易模式高级硬盘安装中的图3〖注:图略〗完全相同。用户可以在此删除已有分区、创建新分区和更改分区大小。不同的是,如果硬盘中有多个不同类型的分区,还可以在此更改引导分区,只需将光带移至该分区上,按功能键B即可,当然扩展分区不能设置成引导分区。另外,当创建新分区时,比如按N键或Ins键后,此时,会出现一个Select Partition Type(选择分区类型)对话框,如果您是用支持FAT32的Windows 95/98盘启动的机器,则有4种情况可选:DOS-FAT32、DOS-FAT12/16、EXTENDED、OTHER;如果用DOS盘启动机器,则只有后3个选项,此时不能创建FAT32分区。当选OTHER时,要求输入分区类型,如输入2则创建XENIX分区,99为UNIX分区,100为NETWARE/286分区。分区创建完成后,将光带移到Save and Continue按回车键,保存并返回主菜单。
      2、Format/Check Partitions(格式化/检查磁盘分区)
      该选项用来格式化分区或检查分区错误,对已经创建好的分区,应当在此进行格式化。按回车键后,选择一个磁盘,按回车键,出现Select a Format Option(选择格式化分区选项),共有3个选项:
      Format All Partitions(格式化所有DOS分区)
      选定后,按回车键,出现格式化将擦取磁盘中所有数据提示对话框时,选Yes;接着出现的对话框,询问是否使用快速格式化,这里,选Yes;接下来的对话框,用于更改分区簇的大小,在Select Cluster Size(选择簇大小)框中,带有“*”标记的默认值,可以通过光标键选择其它值;选定后,按回车键,销后,会提示插入系统盘,按要求插入后,开始格式化分区和复制系统文件;写成后,按Esc键返回。至此,硬盘安装完成,可以退出DM,重新启动计算机,试试效果。
      Format a Single Partition(格式化单个DOS分区)
      该选项可以选定格式化某个分区,操作过程与格式化所有分区相同,只是会提示您输入分区卷标。
      Check a Single Partition(检查任何已格式化的DOS分区)
      该选项用来对已格式化的分区进行完整性校验。
      3、Maintenance Options(维护选项)
      与简易模式中的维护选项基本相同,只是在维护菜单中多了一个Utilities(实用工具)选项,用来进行硬盘填零操作和低级格式化。将光带移到Utilities,按回车键,选择一个磁盘,再按回车键,出现一个Select Utility Option(选用实用工具选项)对话框,该对话框有2个选项:
      Zero Fill Drive 对硬盘的一个扇区写零,这将擦去硬盘中的所有数据。
      Low Level Format 硬盘低级格式化,选定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按Alt+C键即可开始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操作。
      4、CMOS Options(CMOS选项)
      用来自动或手动更改CMOS磁盘类型。选定后,按回车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要更改的磁盘;按回车键,在出现的Enter CMOS drive type对话框中输入CMOS硬盘类型,输入后,按回车键返回;将光带移到Update CMOS and Continue按回车键,提示更新时,按Reset或Ctrl+Alt+Del重新启动。注意,如CMOS硬盘类型更改不当,将会造成计算机启动失败。可能的话,应尽量在系统BIOS中进行设置。
      5、View/Print Online Manaual(查看/打印在线帮助)
      6、ALT-A Go to Automatic Mode(按ALT-A进入自动模式,即简易模式)
      7、Exit Disk Manager(退出DM)
    
    六、其它功能
      1、简易模式与高级模式的快速切换
      我们知道,DM有两种操作模式,一种是为初级用户准备的简易模式,另一种则是高级模式,通常两种操作模式可以在启动时利用命令行开关来指定。而对于高级用户来说,可能会希望能在简易模式和高级模式之间随时切换,如果每次都重复用命令行方式就很不方便。热键Alt-M能够使您在简易模式主菜单下随时进入高级模式,而在高级模式主菜单下进入则可以通过热键Alt-A返回到简易模式,十分方便。
      2、高级系统选项的热键
      DM中有一个系统选项菜单,其菜单项目如下:
      Disk Overview 硬盘驱动器概要,能够给出驱动器型号、每个中断能读写的最多扇区数、硬盘内部的缓冲区大小、每个分区的起止地址的柱面号、磁盘头号、扇区号、控制器类型和传输模式。
      System Setup Menu 系统设置菜单,有下面3个选项:CMOS setup and configration(CMOS硬盘参数设置)、Replace BIOS Parameters(替换BIOS中的硬盘参数)和Use BIOS Parameters(使用BIOS中的硬盘参数)。
      Machine Information 计算机信息。
      XBIOS Information XBIOS信息。
      Chipset Information 磁盘控制器芯片组信息。
      Image System Area to File 将硬盘系统映像备份到文件,包括主分区表、分区引导记录、FAT表和目录等。
      上面这些信息对高级用户都是非常有用的,但它们并不在主菜单上出现,也无法在命令行上调出。用户可以在主菜单下,利用热键Alt-T调出上述高级系统选项。
    
    七、有关说明
      1、如果DM未找到已经安装的硬盘,有可能是硬盘安装不当造成的,请检查硬盘电缆线,CMOS参数设置和硬盘跳线是否正确。在某些老式机器如486中安装大硬盘时,可能有些BIOS无法设置正确的磁盘类型,如Phoenix BIOS,此时,只要正确地输入硬盘的磁头数和扇区数即可顺利安装。
      2、如要创建FAT32分区,必须用支持FAT32文件系统的Windows 95/98盘启动计算机,且分区大小不能低于540MB;如用DOS盘启动则不能创建FAT32分区,且不会出现类似的提示。无论何种安装模式情况都是一样的。
      3、当硬盘容量大小8.4GB且安装的操作系统是DOS/Windows 3.1x/Windows 95/95OSR1时,由于这些操作系统不能直接访问8.4GB以上的硬盘,所以DM会提示安装支持程序Ontrack.sys以便操作系统能访问硬盘的所有容量。
      4、对于一些老式硬盘,如ST506等,当进行硬盘低级格式化时,可以修改间隔因子,而IDE硬盘则不支持该功能。
      5、为便于叙述,本文的操作是建立在支持FAT32文件系统的Windows 95/98启动盘和8.4GB硬盘基础上,由于硬盘容量(指8.4GB以下和以上)和安装的操作系统的不同(如是否支持FAT32文件系统),DM出现的提示对话框可能会有所差异,请注意。




DM分区软件使用详解
  
  
  硬盘分区是我们日常维护中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知识,随着大容量硬盘的出现,Fdisk的缺点逐渐显示在我们面前。在分区时,Fdisk已经不能对容量在120G以上的硬盘进行分区操作,而且在对大容量硬盘进行分区操作时,Fdisk的速度让我们难以忍受。
  
  DM分区软件的出现,解决了这一操作难题,DM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分区速度快,运行多种分区格式。DM虽然问世很久了,并且有很多人在使用,由于分区对新来来说,毕竟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而且DM满脸英文面孔,又增加了学习这个软件的难度。
  
  目前世面上Windows 98无忧启动盘中,已经附带了DM分区软件。如果没有此软件,可以到网上下载,下载后,将软件放在启动盘中,启动机器后,运行DM就进入了DM分区软件的主菜单。
  
  选择菜单可以使用键盘上的四个方向键(↑→↓←),或者直接点一下开头的键。如图一中,我们要进入Easy Disk Installation菜单,可以直接接一下E。
 
  一、Easy Disk installatin:硬盘自动分区选项,此项为DM提供的硬盘自动分区选项。选择此选项后,DM会根据你的硬盘容量,自动进行分区操作。此功能适用于初学者,由于自动分区无法按照我们的要求对硬盘进行分区,因此一般很少使用该功能。
  
  二、Advanced Options:高级选项,此选项为DM提供的手动分区高级选项。选择此功能菜单,然后会出现一个二级子菜单。
  
  二级子菜单共有三个选项,这三个选项的功能分别是:Advanced Disk Installation的功能是硬盘分区高级选项;Maintenance Options的功能是维护选项;Upgrade Disk Manager的功能是根据你硬盘的物理参数修改升级DM中的硬盘驱动程序ONTRACKD.SYS,以及当你的硬盘(仅限于IBM)容量大于8.4G且主板BIOS不能识别时把驱动程序装入硬盘使系统能识别8.4G以上的硬盘。
 
  三、分区操作实例:
  
  1、选择Advanced Disk Installation选项,DM会自动搜索计算机中的所有硬盘,如果你的计算机只有一个硬盘,直接接回车后,系统会提示使用哪种分区格式,NTFS、FAT32还是FAT格式的分区,我们根据需要选择一种分区格式就可以了。确认使用哪种分区格式后,系统还会要求确认。
  
  2、进行分区大小选择
  
  由于我们要自己设置每个分区的大小,因此前两个自动分区的选项不予考虑,直接选择Option(C)Define your own手动对硬盘进行分区。
  
  这些大家估计都会操作。。下面的图就不发了。发图太麻烦了。。
  一次只能发一张。。
  
  我们首先输入主分区的容量大小,然后依次输入每个逻辑分区的容量大小就可以了。这里需要注意,与Fdisk不同的是没有建立扩展分区这一选项。
  
  4、保存分区信息:
  
  完成上面的分区操作后,就可以选择Save and Continue选项,保存上面的分区信息,系统仍旧会提示确认。如果对哪一个分区容量不满意,可以按Del键删除分区后,重新建立分区。
  
  5、格式化分区:
  
  保存分区信息后,按Alt+C继续操作,系统会提示是否对硬盘的各分区进行快速格式化,我们选择Y对各分区进行快速格式化,系统仍旧会提示确认格式化操作。
  
  6、完成分区操作:
  
  所有的操作完成后,系统会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所有分区操作,在重新启动计算机会生效。这里需要注意,格式化完成后,如果不出现重新启动计算机的提示,请不要重新启动计算机,否则可能会引起分区操作无效。
  
  四、DM的高级功能
  
  你只需要在主窗口中按“Alt+M”进入其高级菜单。你会发现里面多出了一些选项,
  
  Edit/View Partitions(编辑/查看磁盘分区)、Format/Check Partitions(格式化/检查磁盘分区)、Maintenance Options(维护选项)、CMOS Options(CMOS选项)、View/Print Online Manaual(查看/打印在线帮助)、Exit Disk Manager(退出DM)。
  
  在这些高级功能中,我们需要了解维护选项和CMOS选项的部分功能。
  
  1、Maintenance Options(维护选项):
  
  在维护选项中,我们可以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进入Maintenance Options(维护选项)后,选择Utilities(实用工具)后,系统会提示选择硬盘。选择硬盘后,出现一个Select Utility Option(选用实用工具选项)对话框,该对话框有2个选项:
  
  Zero Fill Drive  对硬盘的一个扇区写零,这将擦去硬盘中的所有数据。
  
  Low Level Format 硬盘低级格式化,选定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按Alt+C键即可开始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操作。
  
  2、CMOS Options(CMOS选项)
  
  用来自动或手动更改CMOS硬盘类型。这个选项只能修改CMOS中的硬盘类型,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功能,破坏CMOS信息,达到破坏BIOS密码的操作。因为CMOS信息被破坏后,部分版本的CMOS密码就会被破坏,但不适合于所有版本的CMOS。
  
  DM其他高级功能,留给大家自己去发现。
  
 

  驾驭分区魔术师 PQMagic
  以下的注意事项,全是用数据的“鲜血”换来的,大伙一定要熟记于胸:
    1.PM只能运行于纯DOS环境,如在Windows95/98中运行,则不能修改分区数据。(PQMAGEC6.0/7.0已经可以在WIN9X下分区,)
    2.不能在已压缩过的硬盘或分区上运行PM。
    3.执行PM之前,必须禁止BIOS中的病毒警告功能。
    4.运行PM之前,不要加载磁盘缓冲程序。
    5.用PM对分区的大小进行调整前,一定要先进行磁盘碎片整理,否则极有可能造成数据丢失。
    6.使用PM时,不要对被操作的分区进行写操作。
    7.用PM修改某个分区前,最好备份该分区中的重要数据,否则操作失败,数据也可能玩完。
    8.最好不要隐藏PM程序所在的分区。
    9.当PM正在对某个分区进行修改时,千万不要非正常关机,否则该分区中的数据将丢失。
    10.在操作中,如PM出现错误提示,应立即退出PM,转入DOS环境,备份其中的重要数据后再进行磁盘扫描。
  
    一、建立新分区(在E区中分建F分区)
  
    1.运行PM,选中E区,然后点击“Resize”按钮。
    2.将光标移到横条右侧,然后按住鼠标左键向左拖拽,以确定原分区(E区)和自由空间的大小。另外,用和按钮也可对分区大小进行调整。满意后点击“OK”按钮(注:如果此时有数据位于自由空间部分,则该部分数据将全部丢失)。
    3.接下来,就是PM对分区进行分割操作,结束后,单击“OK”按钮,即可看到被分割出来的自由硬盘空间。
    4.选中刚分割出来的自由空间,然后点击“Create ”按钮。
    5.在“卷标”输入框中填入新分区的卷标并点击“OK”按钮,然后PM将进行新分区建立操作,结束后单击“OK”按钮。
  
    下图光标所指的就是刚建立的新分区,不过此时还没有分配盘符。单击“Exit”按钮,重新启动计算机,系统将自动赋予新分区盘符为F(因为硬盘中原来已经有3个分区C、D、E存在)。
  
    二、分区的合并(将F区并入D区)
  
    在分区的合并操作中,一般会用到PM的Move(移动)和分区的合并(Resize)功能,在介绍具体的操作步骤之前,有两点要请大伙注意:
  
    (1)PM的分区Move(移动)功能,其实是对自由硬盘空间进行移动,因此要执行PM的分区移动功能,必须保证此时硬盘中有自由的空间存在,而且自由空间必须与要移动的分区相邻。
    (2)分区的合并,并不是指两个已经存在的分区之间的合并,而是指一个存在的分区兼并紧位于该分区后面的那部分自由硬盘空间,因此,分区的合并必须保证硬盘中有自由空间,并且该自由空间紧位于合并分区的后面。
  
    1.选中F区,然后点击“Option”菜单中的“Delete”命令。
    2.在“Partition deletion”框中输入F区的卷标:FREE,然后按“OK”按钮确认,PM就将删除F区使之成为自由硬盘空间(注:此时F区的所有数据都将丢失)。
    3.选中自由分区前的E分区,然后点击“Move”按钮。
    4.当光标变为形状时,按住鼠标左键向右拖拽(也可用按钮进行右移),将E区移到自由空间的右边,然后点击“OK”按钮。
    5.接下来PM就开始对分区进行一连串的数据移动操作(注:在进行此操作时,千万不要非正常退出,如断电、热启动等,否则将造成分区数据受损并且不能恢复),操作结束后按“OK”按钮确认,此时可看到自由空间位于D区后面。
    6.选中D区,然后点击“Resize”按钮。
    7.在“Resize Partition”窗口中,当光标变为形状时,按住鼠标左键向右拖拽,直至将自由空间完全覆盖,然后点击“OK”按钮。
    8.接下来就是PM的事了,事后只须点击“OK”确认,扩大后的D区就出来了。算算,合并后的D区容量是不是原D区与F区之和?
  
    三、分区的复制(复制E区)
  
    笔者知道现在有一个叫Ghost的软件,能够复制分区和分区中的数据,其实PM同样有此功能,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罢了。与分区的复制类似,分区的合并同样须要保证硬盘中有自由空间存在,而且自由空间必须大于或等于被复制的分区的大小。
  
    1.先创建一自由空间,此自由空间一定要大于或等于要复制的E区,然后点击“Copy”按钮。
    2.选中要复制的E区,然后点击“OK”按钮(注:不能复制的分区将变为灰色)。
    3.经过一阵Copy操作(结束后按“OK”按钮确认),一个与E区一模一样的新分区就被复制出来了(连分区中的数据也完全相同)。
    4.点击“Exit”退出PM,重新启动计算机,新的分区将自动命名为F分区。
  
    四、隐藏分区(隐藏E区)
  
    PM提供了隐藏分区的功能,该功能的实质是将DOS分区转变为非DOS分区。在使用这一功能之前,有一点必须注意:最好不要隐藏PM所在的DOS分区,否则恢复起来很麻烦。
  
    1.选中E区,然后打开“Advanced”(高级)菜单,执行其中的“Hide   Partition”(隐藏分区)命令。
    2.在隐藏分区确认(Hide Partition)窗口中点击“OK”按钮,E区就将被隐藏。
    3.按“Exit”按钮退出PM并重新启动后,无论在DOS或Windows环境,E区均不能被发现。
  
    五、取消隐藏分区(恢复E区)
  
       使用PM提供的取消隐藏分区功能的前提是:硬盘中必须有隐藏分区存在。
  
    1.选中被隐藏的E区,然后执行“Advanced”(高级)菜单中的“Unhide   Partition”(取消隐藏分区)命令。
    2.在接下来的取消隐藏分区(Unhide Partition)确认窗口中单击“OK”按钮,E区的隐藏属性就会被取消。
  
    六、设置启动分区
  
    PM提供的启动分区设置功能只面向从基本DOS分区中划分出来的新分区,对扩展DOS分区并不适用。如果硬盘中只有一个基本DOS分区,则该功能无效。
  
    特别提示:读者在进行该操作之前,一定要准备一张系统盘(最好是一张Windows98系统盘),并且应保证PM没有安装在C盘中。
  
    1.先从C区中分割出一块自由空间,将其建立为一个新分区。由于该分区属于基本DOS分区,而操作系统不允许两个以上的基本DOS分区存在,故此新分区处于隐藏状态。
    2.选中新划分出来的分区,运行“Advanced”(高级)菜单中的“Set   Active”(设置活动分区)命令。
    3.在活动分区设置窗口中,PM会警告当前的活动分区C区将被隐藏,点击“OK”按钮进行下一步操作。
    4.在这一步中,C区已被隐藏,新的基本DOS分区为引导分区,点击“Exit”按钮退出PM。然后用系统盘启动计算机并向新引导分区中传输系统文件即可。
  
    七、恢复原C区的引导属性
  
    笔者最初没打算介绍这部分操作,认为这和前面的设置活动分区没什么区别,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为了让更多的人少走弯路,笔者又何必惜此笔墨呢?
  
    1.选中原来的C区(图中的隐藏分区),然后执行“Set Active”命令,接着单击确认窗口中的“OK”按钮。
    2.这时PM将提示操作系统不支持多个可视主分区技术,并警告若继续,则可能造成数据丢失。故这一步应单击“NO”按钮。接下来就会看到原C区已处于激活状态,不过分区类型仍为隐藏类型(非DOS分区)
    3.接着选中当前的活动分区(图中的C区),按照前面介绍的隐藏分区的方法将该分区隐藏。
    4.再次选中原C区,按照前面的方法取消该分区的隐藏属性。
    5.退出PM,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找回原C区。
  
    八、更改文件分配表类型(将E区的文件分配表FAT32转化为FAT16)
  
    没用PM之前,一直坚信微软所说的:文件分配表只能从FAT16转化为FAT32,不能将FAT32转化为FAT16。现在才明白此言差矣。PM提供的文件分配表类型更改功能,不仅能将FAT16转化为FAT32,而且还能进行逆转换。不过有两点必须注意:(1)使用FAT32的分区不能小于512MB(PM中显示为500MB);(2)使用FAT16的分区不能大于2GB。
  
    1.选中E区(此时该分区的文件分配表类型为FAT32),执行“Advanced”(高级)菜单中的“Advanced   FAT Properties”(文件分配表属性)命令。
    2.在“Advanced FAT Properties”窗口的“Partition Type”(分区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FAT,然后点击“OK”按钮。
    3.接下来就是FAT的转化操作,结束后点击“OK”按钮,E区的文件分配表就转化成FAT16。
  
    另外,PM还提供了分区错误检测、分区信息查看等功能,由于操作比较简单,而且也没有什么破坏性,故请朋友们自已试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AWARD BIOS
  AWARD BIOS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BIOS。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下AWARD BIOS中的有关设置选项的含义和设置方法,在AWARD BIOS的主菜单中主要有以下几个菜单项:
  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定):
  这个选项可以设置系统日期、时间、IDE设备、软驱A与B、显示系统的类型、错误处理方法等。
  (1)在IDE设备设置中,用户可以在Type(类型)和Mode(模式)项设为Auto,使每次启动系统时BIOS自动检测硬盘。也可以在主菜单中的IDE HDD Auto Detection操作来设置。用户还可以使用User选项,手动设定硬盘的参数。必须输入柱面数(Cyls),磁头数(Heads),写预补偿(Precomp),磁头着陆区(Landz),每柱面扇区数(Sectorxs),工作模式(Mode)等几种参数。硬盘大小在上述参数设定后自动产生。
  (2)显示类型可选EGA/VGA(EGA、VGA、SEGA、SVGA、PGA显示适配卡选用)、CGA40(CGA显示卡,40列方式)、CGA80(CGA显示卡,80列方式)、MONO(单色显示方式,包括高分辨率单显卡)等四种,以现在我们使用的计算机来看,绝大多数都属于EGA/VGA显示类型。
  (3)暂停的出错状态选项有:All Errors(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系统启动均暂停并且给出出错提示)、No Errors(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都不使系统启动暂停)、All But Keyboard(BIOS检测到除了磁盘之外的错误后使系统启动暂停,磁盘错误暂停)、All But Disk/Key(BIOS检测到除了键盘或磁盘之外的错误后使系统启动暂停。
  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设定)
  该项用来设置系统配置选项清单,其中有些选项由主板本身设计确定,有些选项用户可以进行修改设定,以改善系统的性能。常见选项说明如下:
  (1)Virus Warning(病毒警告):这项功能在外部数据写入硬盘引导区或分配表的时候,会提出警告。为了避免系统冲突,一般将此功能关闭,置为Disable(关闭)。
  (2)CPU Internal Cache(CPU Level 1 catch):缺省为Enable(开启),它允许系统使用CPU内部的第一级Cache。486以上档次的CPU内部一般都带有Cache,除非当该项设为开启时系统工作不正常,此项一般不要轻易改动。该项若置为Disable,将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
  (3)External Cache(CPU Level 1 catch):缺省设为Enable,它用来控制主板上的第二级(L2)Cache。根据主板上是否带有Cache,选择该项的设置。
  (4)BIOS Update:开启此功能则允许BIOS升级,如关闭则无法写入BIOS。
  (5)Quick Power On Self Test:缺省设置为Enable,该项主要功能为加速系统上电自测过程,它将跳过一些自测试。使引导过程加快。
  (6)Hard Disk Boot From(HDD Sequence SCSI/IDE First):选择由主盘、从盘或SCSI硬盘启动。
  (7)Boot Sequence:选择机器开电时的启动顺序。有些BIOS将SCSI硬盘也列在其中,此外比较新的主板还提供了LS 120和ZIP等设备的启动支持,一般BIOS,都有以下四种启动顺序:C,A(系统将按硬盘,软驱顺序寻找启动盘);A,C(系统将按软驱,硬盘顺序寻找启动盘);CDROM,C,A(系统按CDROM,硬盘,软驱顺序寻找启动盘);C,CDROM,A(系统按硬盘,CDROM,软驱顺序寻找启动盘)。
  (8)Swap Floppy Drive:(交换软盘驱动器)缺省设定为Disable。当它Disable时,BIOS把软驱连线扭接端子所接的软盘驱动器当作第一驱动器。当它开启时,BIOS将把软驱连线对接端子所接的软盘驱动器当作第一驱动器,即在DOS下A盘当作B盘用,B盘当作A盘用。
  (9)Boot Up Floppy Seek:当Enable时,机器启动时BIOS将对软驱进行寻道操作。
  (10)Floppy Disk Access Contol:当该项选在R/W状态时,软驱可以读和写,其它状态只能读。
  (11)Boot Up Numlock Strtus:该选项用来设置小键盘的缺省状态。当设置为ON时,系统启动后,小键盘的缺省为数字状态;设为OFF时,系统启动后,小键盘的状态为箭头状态。
  (12)Boot Up System Speed:该选项用来确定系统启动时的速度为HIGH还是LOW。
  (13)Typematic Rate Setting:该项可选Enable和Disable。当置为Enable时,如果按下键盘上的某个键不放,机器按你重复按下该键对待;当置为Disable时,如果按下键盘上的某个键不放,机器按键入该键一次对待。
  (14)Typematic Rate:如果Typematic Rate Setting选项置为Enable,那么可以用此选项设定当你按下键盘上的某个键一秒钟,那么相当于按该键6次。该项可选6、8、10、12、15、20、24、30。
  (15)Typematic Delay:如果Typematic Rate Setting选项置为Enable,那么可以用此选项设定按下某一个键时,延迟多长时间后开始视为重复键入该键。该项可选250、500、750、1000,单位为毫秒。
  (16)Security Option:选择System时,每次开机启动时都会提示你输入密码,选择Setup时,仅在进入BIOS设置时会提示你输入密码。
  (17)PS/2 Mouse Function Control:当该项设为Enable,机器提供对于PS/2类型鼠标的支持,AUTO可以在系统启动是自动侦测PS/2 Mouse,分配IRQ。
  (18)Assign PCI IRQ For VGA:选Enable时,机器将自动设定PCI显示卡的IRQ到系统的DRAM中,以提高显示速度和改善系统的性能。
  (19)PCI/VGA Palett Snoop:该项用来设置PCI/VGA卡能否与MPEG ISA/VESA VGA卡一起用。当PCI/VGA卡与MPEG ISA/VESA VGA卡一起用或使用其他非标准VGA时,该项应设为Enable。
  (20)OS Select For DRAM>64MB:如果使用OS/2操作系统,使用64MB以上的内存。该项选为OS2。
   BIOS 设置详解
  AWARD BIOS
  AWARD BIOS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BIOS。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下AWARD BIOS中的有关设置选项的含义和设置方法,在AWARD BIOS的主菜单中主要有以下几个菜单项:
  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定):
  这个选项可以设置系统日期、时间、IDE设备、软驱A与B、显示系统的类型、错误处理方法等。
  (1)在IDE设备设置中,用户可以在Type(类型)和Mode(模式)项设为Auto,使每次启动系统时BIOS自动检测硬盘。也可以在主菜单中的IDE HDD Auto Detection操作来设置。用户还可以使用User选项,手动设定硬盘的参数。必须输入柱面数(Cyls),磁头数(Heads),写预补偿(Precomp),磁头着陆区(Landz),每柱面扇区数(Sectorxs),工作模式(Mode)等几种参数。硬盘大小在上述参数设定后自动产生。
  (2)显示类型可选EGA/VGA(EGA、VGA、SEGA、SVGA、PGA显示适配卡选用)、CGA40(CGA显示卡,40列方式)、CGA80(CGA显示卡,80列方式)、MONO(单色显示方式,包括高分辨率单显卡)等四种,以现在我们使用的计算机来看,绝大多数都属于EGA/VGA显示类型。
  (3)暂停的出错状态选项有:All Errors(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系统启动均暂停并且给出出错提示)、No Errors(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都不使系统启动暂停)、All But Keyboard(BIOS检测到除了磁盘之外的错误后使系统启动暂停,磁盘错误暂停)、All But Disk/Key(BIOS检测到除了键盘或磁盘之外的错误后使系统启动暂停。
  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设定)
  该项用来设置系统配置选项清单,其中有些选项由主板本身设计确定,有些选项用户可以进行修改设定,以改善系统的性能。常见选项说明如下:
  (1)Virus Warning(病毒警告):这项功能在外部数据写入硬盘引导区或分配表的时候,会提出警告。为了避免系统冲突,一般将此功能关闭,置为Disable(关闭)。
  (2)CPU Internal Cache(CPU Level 1 catch):缺省为Enable(开启),它允许系统使用CPU内部的第一级Cache。486以上档次的CPU内部一般都带有Cache,除非当该项设为开启时系统工作不正常,此项一般不要轻易改动。该项若置为Disable,将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
  (3)External Cache(CPU Level 1 catch):缺省设为Enable,它用来控制主板上的第二级(L2)Cache。根据主板上是否带有Cache,选择该项的设置。
  (4)BIOS Update:开启此功能则允许BIOS升级,如关闭则无法写入BIOS。
  (5)Quick Power On Self Test:缺省设置为Enable,该项主要功能为加速系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