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症候群与灰色离婚革命 作者: 许惠敏
朱丽莎(化名)去年九月把最小的儿子送进大学,同时也丢了老公! 丽莎另一半失业已六年,平日靠积蓄作股票兼接送孩子课后活动。巢空了,维繫婚姻的因素也不存在,过去这一年多来,丽莎在美国如常工作为自己攒退休金、为孩子筹学费,另一半则回台陪年迈老母,两人已决定结束名存实亡的婚姻。
52岁的黛比杰金斯一直以为会一辈子坚守婚约 ,直到两个女儿上了大学,她发现与另一半早貌合神离,没有共同话题、兴趣,由她提出离婚。空巢让她正视早存在的「空婚」 (empty marriage)问题,她婚后一直忙着照顾家人、女儿们,忙了大半辈子,黛比决定不妥协于不快乐的婚姻,以后要为自己而活。
时代变迁,「一辈子守一个婚约」对战后婴儿潮的这一代而言,俨然已成神话,安然度过七年之痒的夫妻,中年危机加上「空巢」成为婚姻的又一重难渡关山,像丽莎和黛比这样的空巢失婚族不是特例,而是越趋普遍的现象。
空了巢的婚姻,夫妻不只缺共同话题,对婚姻长久潜伏的弊病不再隐忍,没了子女作屏障,夫妻有的长期冷战,有的从小吵到大闹,旧仇新怨齐上,不小心就走上离婚之途。
根据俄亥俄州立鲍灵格林大学华裔社会学者林一芬与同系教授苏珊布朗 (Susan Brown)去年进行的一份研究报告「灰色离婚革命」 (Gray Divorce Revolution)发现,从1990至2010年的二十年间,美国50岁以上的离婚率,增加一倍。这项根据人口普查结果分析的调查发现,1990年一年有20万名50岁以上的美国人结束婚姻,到了2010年,有60万名50岁以上美国人结束婚姻。
虽然社会学者探讨现象而不追究成因或寻求解套,林一芬称,相关研究证明,空巢对婚姻的确造成莫大威胁,尤其是过去把家庭重心摆在子女、忽略经营彼此关係的夫妻。
林一芬称,她的这份调查不限族裔,但不论华洋,过去婚姻讲白头偕老,现在个人本位主义挂帅、追求快乐,再加上社会对离婚的接受度更大,都是「灰色离婚」的背景。
美国退休者协会 (AARP)2011年一项针对40岁至79岁离婚者的调查报告结果,与林一芬、布朗的「灰色离婚革命」发现,不谋而合! AARP 的研究发现,熟龄男女选择和配偶一拍两散的最大肇因,不是外遇,而是「受不了长期来自配偶的言语、肢体、情绪伤害」;此外,熟龄男女决定离与不离的关键考量,第一是子女,第二是婚姻裡妻子的经济能力。这项调查也发现,想离而不离、拖延长达五年以上者,43%的原因是为了子女。
2010年秋天把独生子送进离家七小时的耶鲁大学,马州华裔移民杨修微一开始很不能适应。「过去像个陀螺,当儿子的私人司机,绕着中文学校、打球、乐团、社区服务打转,儿子离家,突然变得不知所措,每天都想打电话给他,看他今天过得如何,发生了什麽事?」
今年把大女儿送进离家三小时威廉玛丽学院的维州华裔移民单一,常不知不觉就会走进女儿房间,东摸西摸,想着女儿现在在做甚麽? 吃得好、适应得如何? 而一天中最兴奋的,就是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
杨修微和单一都患了「空巢症候群」,这是专属于单一社群的季节性流感,没有特效药,唯一的解药就是「时间」。
已当空巢族两年多的杨修微说,一年多来的心得是, 家长应该有心理准备,早点培养兴趣,扩展交友空间,参加社团活动,有生活规划。她很感谢另一半的贴心,常特意安排外出旅游,也不错过好电影或歌剧,「帮我顺利度过空巢期,他是大功臣!
防范于未然,也是空巢失婚的类似研究出炉后,专家们的建议。纽约长老基督教会医院心理医师索兹博士(Dr. Gail Saltz)提醒家长们未雨绸缪,让「空巢症候群」的伤害减至最低,成功展开人生新的篇章。
归纳「空巢症候群」高危险群家长的特徵如下: 一、有分离焦虑并且畏惧改变;二、全职爸妈;三、正面临退休、失业或更年期;四、担心子女没准备妥当离家的家长。
索兹称,给自己充裕的起飞时间与距离,是避免空巢期「摔机」的要领,可参考的准备工作如下: 一、提早准备空巢,并与子女讨论未来;二、重新认识你的另一半,重燃爱情火花;三、为自己下半辈子列出梦想清单并逐一实现;四、避免重大改变,如搬家或卖房;五、与其他空巢族交流取经、互相取暖;六、提早装备子女,训练子女生活、财务独立的能力。
佛州的台湾移民许瑞珍算是受「空巢症候群」影响轻微的家长,她认为,关键在于「放手」!
今年秋天把老三送进大学,正式空巢! 许瑞珍说,她从四年多前老大升大学时,开始一点点学习「放手」的功课,包括放手让小孩选择、放手让小孩犯错,这功课一路学到了老三,算是告一段落。
许瑞珍说,空巢期突然多出不少时间,没有上班的她还在寻找最好的利用方式,但最近几个月常和另一半做些即兴的事,例如晚餐后带着手电筒到海滩上走走,或去逛逛街。週末醒来,看到窗外阳光明媚,会开车一个小时到好久没去的景点重温旧梦。「过去二十多年一直过的是井井有条、兢兢业业的效率生活,进入空巢期,心里轻鬆多了! 」
http://chinesewritersna.com/review/?page_id=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