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李槟老师
崔婷
第一次认识李槟老师是在他开设的“新诗赏析”的选修课上。老师在给我们讲解中国现当代诗歌经典的同时,也利用一点是短时间请同学们“指正”他的诗作,我很快便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热爱诗歌创作的老师。在一次课间休息时,一个男生在与同学们谈到他时,特别强调:“槟哥才是真正的诗人”。这句话让我和同学们难以反对,觉得他的确有很强的魅力,才会得到学生如此高的评价吧,也从此加深了我对李槟老师的好感。李老师笔名槟郎,槟是名,郎是性别。受到那位男生的影响,我和同学们私下里也会称老师为“槟哥”。
大三的时候,“槟哥”成了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的老师。老师上课的时候从不死板,说起现当代的作家作品流派等等,总是滔滔不绝,谈到老师的偶像鲁迅先生时,老师就更加能谈了。有时候老师也会谈一下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经历。一直记得老师曾经谈到自己年轻时候做监狱管教干部的经历时,总是带有点失落,有一种理想不能实现的感觉,“在那年春夏之交的事变后,我竟然由一名中学教师进了监狱”,这点让老师很愤慨。那次老师说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我都觉得老师像是一个愤青,也可见老师心中是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的。有时候,我也听说他与自己学生交游的事情,他和一个大一学生一起去寻找秦淮河源,在江宁解溪河桥上为一个学生买蛋糕过生日,经常带学生爬学校西边的旅游风景区方山等等,他正是亦师亦友地与同学们交往,和一些同学“零距离接触”。通过这些了解,我感觉李槟老师是一个非常热情又非常有才华的老师,于是就选报了他做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和李槟老师接触最多的便是在大四上学期,老师担任我的论文指导老师以后。记得老师第一次给我发短信,就问到我的星座和血型,我当时心想:“老师可真前卫啊,还问这些年轻人才会问的问题。”这个短信一下子就拉近了老师和我的年龄距离。后来得知,这也是老师的一个交往很深的学生教给老师的,说她的双鱼座与老师的巨蟹座很和谐。老师兴奋地说,你也是个双鱼座,好啊!可见,李槟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往过程是相互影响的,老师是非常愿意敞开心扉和我们接触的。
我和老师交往过程中有几件小事让我对老师越来越欣赏。毕业论文师生搭配名单正式定下来以后,我第一次和老师见面是在他的教研办公室。我和一个男生同时进去找李老师的,由于与老师是第一次在课外的接触,可能是对走下讲台的老师带有陌生感,我没怎么说话。那位男生与老师谈完了,老师赶他先走,说是他的在场使我一直不能开口。男生走了以后,老师还幽默地调侃说:“看你不怎么开口,我把和你一起的同学赶走咯,单独和你聊聊,让你敢说话”。我也只和老师略微聊了几句,说我想写钱钟书的《围城》。老师便打开电脑上中文期刊网,叫我并肩坐在他身边,一同看网络相关资料。
老师平时上课很忙,便利用吃饭时间辅导我们论文,我们一群弟子大都有幸与老师在食堂同坐吃饭,边吃边谈论文。老师请我在北食堂三楼第四食堂吃过一次饭,由我来点,我点了一碗雪菜肉丝炒饭,没想到味道太咸了,老师请我再买别的吃,我没同意。在讨论论文的论点和构架过程中,我无从下手,老师不断提点我,才终于有了思路。现在开题报告终于完成了。和老师的交往越多,我越觉得老师的学识非常丰富,说起文章都很有条理。尤其老师为了更深入的指导我的谈《围城》论文,还特地把《围城》又看了一遍,这让我非常感动。我觉得老师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也愿意花心思在学生的身上。
由于老师这段时间迷上了我们学校的创校老校长,著名教育家和“民主之魂”陶行知先生,在阅读《陶行知全集》的同时也想去拜谒陶墓,便邀请我同去陶行知纪念馆游览。因为我曾经去过陶馆,就乐意充当了老师的导游和摄影师。这次游览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老师虽然第一次到南京劳山下的行知园,已预先读了很多资料,在参观的过程中,能说出关于陶行知墓的许多知识,和纪念馆中很多照片背后的故事。也通过这次游览,我更深入了解了犁宫、晓庄烈士纪念碑,为自己作为晓庄师范的新一代大学生而自豪。老师曾说半年内不再创作,专心读书,可是游览回来后,老师还是写了一篇《参观南京陶行知纪念馆》的游记。文章中说到了是一个女学生陪他去游的,这人正是我,甚至说了吃饭时我抢着买单的事,让我很欣喜。
我知道钱钟书先生也是一边写《谈艺录》一边写《围城》的,一边做学问,一边搞创作。老师也可以如此,不必把创作时间定的太死,灵感来了就可以进行创作的。总而言之,我觉得李槟老师是一个非常关心学生,热爱创作,充满激情和活力的老师。希望我们以后的相处会更加愉快。
2011-12-8
读槟郎感受自我
解佩佩
有时候,常常顾念,心中想说而不得说,想写而不敢写,你不知道那个闪念会给你带来什么。于是把这些时间花在了看电影或者是发呆。任时光老去,无所追惜。诗人总是比我们有更多的触点和勇敢,他们所迸发出的创作灵感可以抵御各种匪夷,不需要别人懂你,哪怕只有自己欣赏自己。这也是诗人独到的气质,向世人展示一个最完整的自己。
多少年后,会不会有一个女孩,像槟郎老师诗中动人地描绘出的,能够抱着《槟郎文集》,在他的空空的诗人槟郎之墓中幸福地沉睡?这一刻,谁也无法预料,因为不朽总是离我们远去,似乎才会值得追寻,真正感悟到它的价值。我会是以一种什么姿态活在这个世界上呢,是不是应该虽然平凡却不乏趣味和执着呢。留一些东西让后人去遐想去感念。这个世界,每张图片,每幅画面需要附着彼时的心境才会完满,这些文字也会伴着我们微笑着淌过苦难的长河。
当然,现实也常会让文字变得无力,于是,人到中年的槟郎会在诗歌里漫想六十岁后出家,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该是怎么的无奈,才会萌生此想法。往往能看清真相的人总是被当做歇斯底里无用的咆哮,所以糊涂也是一种让自己快乐的方式,清醒只会带来更多的伤害和失落。诗人无论你是多么的热爱着生活或是国家,你的付出似乎永远换不回来等价的报酬。歇歇吧,把最后的才情留给那个知晓你的人。每天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不要期望你的文字能让人性发生太大的改善,或是说这个世界也不会再坏。良心呢?理想呢?远比不上房子,车子这些更具体实际的东西。假使有一天,我们烦透了,不再肩负其责任,不再担当起义务,这也是可以的,这也是这个世界回报给我们的最大礼物。她不叫我们相信,不叫我们感念。
如果现实多少有那么一点的不给力,我还是喜欢关于家乡的回忆的。那至少能让我们在回忆的那一刻暂存人情的美好。我很感谢我出生的时代,没有再早也没有再晚。小时候的乡下,使我至今对一切保留着善念。邻居的大姑奶奶总会招手让我去吃好吃的,哪怕一块面又或是一块肉呢,没有血缘联系却觉亲切。将来,我给带我的孩子去哪儿寻找这种温暖与关切呢。于是,关于这所有的一切努力完整的记下来,向他展现遗失的美好。
常觉得能捕捉到奇妙文字的人,必也有一颗敏锐的心。在游乐场玩刺激的项目,我们会叫,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安全措施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保证,却也不能足够安心,原来只有幻灭的那一刻,我们才更真切的知道,活着比什么都好。槟郎老师的课堂就像这些个今天,坐在教室里,平淡无奇,就在明天,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我们是不是会无比的怀念和感伤。曾经,有这样一个老师,出现在我们的大学回忆里,不但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地授课,课下热情地与学生交流,还会推荐学生读自己的诗,被一些同学联想为活到这个时代的海子。年轻的我们的激情却将如何寻觅,也许早已埋葬在青春的坟墓里。有时候孤独是自己带给自己的,如果自己有一个自己的小世界,哪怕没有房子,没有伙伴,没有……,这也就是我的寂寞从不在荒郊野外,而在寂寞的人群里。《第十一种孤独》就是讲我们这一群胆怯而不自知的孩子。明天,我也会试着用真诚而朴实的语言去记录着这个世界,哪怕是只言片语,也总比老无所忆强。明天,我不会在排斥周围的一切,去包容这个不太美好的世界。改变现在的自己,给自己一个完整的交代。
我希望我还是我,以后改变的只是心情却不是心意,人生就是这样美好却不完满。这样的话你会接受吗?我会吧。仅此小记赠予我的大学时代的槟郎老师,希望在诗人的道路里可以永远保持激情和灵感,同时也鼓励自己勇敢的写作,不要懒,也不要害怕。
2011-09-01
我的暑期生活
刘小珍
在快要放暑假的前段时间我就开始计划我的暑期生活,我想的是我要能找到一份助理实习的工作,即使没有工资我也乐意,因为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再利用晚上的时间好好复习准备我会计资格证的考试。还有就是与槟郎老师保持联系。这样,我的暑期生活应该也会很充实吧!
计划赶不上变化,暑期真正开始之后,我才发现刚开始几天我什么都不想干,也许是因为考试周太累,回家之后就想好好休息几天。这样过了十天左右,休息够了,在家也觉得无聊透顶,我便想到了我之前的暑期计划。于是我找人帮我留意有没有助理实习的工作,可是等了两天都说没有,我便放弃了这个想法,想换个别的工作,也可以锻炼自己,体验生活,顺便赚点自己的零花钱。
心动不如行动,第二天我便和一个高中同学踏上了寻找工作的征程。我记得那天很热,我们俩撑了把伞但还是汗如雨下。我们去了超市,肯德基,麦当劳,豆浆店,快餐店等等,人家都是只要长期工,不要暑期工。后来朋友们都说我们傻,可以撒谎说是长期的,不干的时候再直接走人。我们也有过这种想法,可是人家一问,我们都说不了谎,只能如实说,然后就走人。我想,我们都还是不成熟,以后的职场中,我们这种单纯的性格肯定是要吃亏的。显然,我们都是需要锻炼的。
在我都快要放弃的时候,我抱着最后的一点耐心遵从我同学的意见,我们来到了手机城。在以前我是无论如何都没想过我要去干促销,我总觉得我不会讲话,又不会交际,肯定卖不出去东西。这次虽然想锻炼自己,可也只是想找个不用说话的体力活。看着我那个同学那么有激情的和人家交谈,我突然想改变自己,想尝试一下我从来不敢想的工作。幸运的是,终于有希望了,步步高公司需要临促,同意让我们两天后去面试。一想到面试,我是既兴奋又紧张,我长这么大只面试过一次,就是大一面试学生会后勤部的工作,还失败了。那两天里我一直在脑海中编辑我面试时要说的话,还对着镜子练习几遍。终于到了面试那一天,我起了个大早,提前到了公司楼下。等见到了经理之后,我才发现我突然不紧张了,可是失望的是他没有进行正式的面试,只是随便问我们几个问题就让我们培训了,说是培训完了要考试,合格的才能工作。就这样,我们进行了一天半的培训,考了我们培训的内容。其实现在想想,我们在培训企业文化的时候,我是深有感触的。步步高公司最重要的企业文化是诚信,这是我们现代人里最缺乏的也是最需要学习的品质。尤其是步步高公司的董事长放弃高薪工作自己创业的事迹更是让我又羡慕又敬佩,真是我的偶像。考完试之后等了两天,经理打来了电话,说我被录取了,当时我那个兴奋啊,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第一天的时候我以为是去学跳舞,结果到那才知道要直接去卖场。我紧张的不得了,到了卖场分配了工作,我就站柜台了,那里有个比我早来几天的临促,她跟我讲了很多我需要注意的东西以及怎样去拦截顾客,还带我认识了我们的导购。刚开始我喊人的声音很小,放不开,也不是见人就喊,看到旁边的OPPO临促一直在跑来跑去,拦截了不少顾客,我就想这样肯定不行的,我不走都要被赶走了。第二天我开始慢慢改变,也拦到了不少顾客,我很开心,而且那天我们导柜卖了5部步步高手机,导购很开心,还买了水给我们两个临促。可是后来的三天我们柜一部都没有卖出去,中间还被经理留下单独进行现场演练,店长也找我谈过话,我很委屈,我觉得我很努力,可是她们不看过程,只注重结果,可是没办法,我只是个打工的,我只能忍。在手机卖场待了一个星期,我觉得我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胆子也变大了,也交到了几个朋友,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我知道了职场里也是有自己的规则的,我们要想生存下去就要遵循它;良好的交际能力是必须要具备的,人缘好与不好能直接决定你能否在那工作下去;不断的学习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在工作的同时要及时向周围优秀的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卖不出去手机也不能怨天尤人,要从自身找原因,能力强的人从来不会抱怨自己卖不出去手机。
在手机大卖场干了一个星期之后,经理告诉我要把我调到苏宁电器去,那里没有正式导购,只有我一个人。我当时非常不开心,可一想到这样也许更能锻炼自己,而且这是公司的决定,就硬着头皮去了。到了那我才发现,那里人流量少,手机款型不全,没有新款,而且对店员的穿着很有要求。我当时难过死了,公司那么做根本就是在变相侮辱我,就想着干完那一天我就不干了,可是到了晚上我一想想自己坚持了那么久,以后工作也不可能自己不想干就不干,而且在家待着也很无聊,所以就继续上班了。我在那站了三天,一部手机都没卖出去,那个时候我再一次想到了放弃。那天下班之后正好朋友来找我,我就陪她去摆了地摊,帮她吆喝几句,在卖衣服的过程中,我突然又想继续干我的工作了。我感觉到干什么都是不容易,我朋友冒着炎热在卖衣服,亏本处理,而我呢,在有空调的地方,还没有什么压力,也没人管我,闲着也是闲着,我有什么理由这么就放弃呢?然后我就定了心继续去上我的班,那天居然卖出去一部,而且完全是我一个人介绍的机子,真的开心死了,顿时就有了勇气。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又陆续卖了两部,。到了八月份,我想到我的会计都没怎么复习,上班期间一站一天,晚上回去很早就睡了,根本没时间看,开学就要考试,我就去辞了职。拿着自己人生第一笔赚的钱,640块,我内心很是激动,在心里想着怎么花这笔钱,肯定要给爸爸妈妈买礼物,然后再给自己买个小礼物。
八月份的我的生活很平淡,因为妈妈和弟弟要去四川看望外婆,我便要回家陪爸爸看家。因为之前上班的原因,我一直住在亲戚家里。这次回家,我帮忙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这都是我很久没做过的事情。一直和爸爸关系不是太好,这次有了机会和爸爸改善关系,我发现爸爸还是很疼我的,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空闲的时候我就看看我的会计,准备考试,日子也过的飞快,眼看就要开学了。
这个暑假对我一直有影响的就是我的现当代文学老师槟郎老师了。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他的文章,我一直记得这件事,闲暇的时候也会在脑海中想想该怎样写,可是我写作功底不好,始终没写成。虽然对老师了解不是很多,但印象很深刻。上学期,槟郎老师开始带我们的课,我和老师的接触不止限于教学的课堂,还接受他的邀请一起在校南食堂吃了一次饭,两人近距离对坐聊天。放暑假之初,我特地将我在老家的手机号码告诉他,愿在假期里,在徐州家乡的我能与在南京学校的老师保持联系。事实上,我们在假期一直通过短信联系不断。
槟郎老师的幽默风趣,博学多才,关注社会底层人民,公平正义,让我很是敬佩。尤其是作为大学老师,槟郎老师能做到如此关心自己的讲课质量,注重与学生交流谈话,这让我对大学老师的看法有了改观。暑假期间我经常去看槟郎老师的博客,看到老师的诗文创作,学生写老师的文章,我了解到老师坎坷的人生经历,更让我有所触动的是老师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是农村来的,我了解老师那种宁愿和下层寒士交往的心情。不同的是,老师很乐观,对什么事情都是抱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我觉得这是我最需要学习的地方。老师虽然身在异乡却从不忘故乡,时刻挂念着家乡,同时老师也在努力适应现在的生活,把南京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人如果不能改变环境,那就要学着适应环境,这也是我们90后一代所欠缺的意识,我们遇到变化挫折只会怨天尤人,从来不想从自身去改变。槟郎老师的人生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槟郎老师也是个重感情的人。怀念故乡,喜欢跟学生交流,培养感情,为了自己退休以后有怀念的事情等等都体现出来了。老师对待人生的满腔热情也都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了。老师喜欢写年轻女孩,我觉得这是一种有活力的象征。有同学对老师也有不理解,但人活在世上,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让喜欢自己的人更喜欢自己,让不喜欢自己的人试着喜欢自己。老师对我的鼓励让我很感激,我也会铭记在心。一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都要失去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槟郎老师的相处让我觉得原来我也是有优点的,原来我也可以和老师交流的,原来我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差。令我高兴的是槟郎老师下学期还会继续教我们现当代文学,我们还有交流的机会,相信我会从老师身上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这个暑假快结束了,却是我最充实的一个暑假,我通过工作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没忘了我的学习,改善了和家人的关系,还有槟郎老师的宽容和鼓励也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我已经不小了,很快就要踏入社会工作,我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实自己,提高能力,以后找份好工作,孝顺父母,这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也会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它。
2011-8-20
槟郎老师与海子
(09小教)陈绍雯
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擅长读诗的人,但是我却爱读诗。我喜欢诗中的意境,融入其中,感受诗人的点滴情感。情到深处时,便糊涂起来,分不清自己是诗人还是读诗之人了。槟郎老师的诗独具一格。他的诗歌朴实无华真情流露,字里行间中还透着些许他性格中的不羁。
槟郎老师的诗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应属那首《纪念诗人海子》,不是因为我有多崇拜诗人海子,不是因为我有多欣赏海子的诗歌,我确确实实是被槟郎老师的真真切切的情感打动了。海子应该是槟郎老师生命中的最珍贵的知己之一吧。“你的诗全集像砖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海子的作品让槟郎老师压抑,让槟郎老师动容,这一切只能源于他们内心深处本在的共鸣吧。他们类似的经历和槟郎老师对海子精神世界的理解铸就了他对海子的惺惺相惜。
这首诗给人的感觉是复杂的,有无奈,有辛酸,有哀伤,也有希望。它向我们演绎的是槟郎和海子,两个看似毫无关联却又有很多相似之处的生命在尘世间如何交叠又疏离了。1989年3月26日,对一般人来说只是平凡的一天,诗人海子在悄无声息中结束了他的一生,他的生命的最后一丝脉动永远地停止了;槟郎老师却自杀未遂,在上天的眷顾下继续着他的生命,书写他诗歌般的人生。槟郎老师自道他的诗歌是平凡的,我却坚信,融入了最真的生命体验的诗歌是最不平凡的。
一切,在上天的安排下如此奇妙,槟郎和海子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生命交叠了。海子是安庆人,槟郎老师是巢湖人,两人是安徽同乡。海子只比槟郎老师大四岁,他们的童年都生长在中国20世纪60、70年代贫穷多难的偏僻农村。他们后来都热爱写诗,韵文作品数量众多。考上大学进城,毕业后在都市谋生的艰难,使他们不约而巧地同一天自杀……槟郎老师和海子都是背井离乡的游子,他们漂泊于外省都市,为着理想奋斗过,挣扎过,他们都呈现着他们传奇般的人生。
1964年出生于农民家庭的诗人海子,十五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研究所工作。“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研究所”,这些让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学府圣地让每个人都觉得这个年轻的学者,诗人将有一个光明的让人艳羡的前途。世事难料,这位文坛新星却在1989年3月26日这天结束了他的生命。太多的人无法理解,无法理解这位青年诗人生命的匆匆逝去。但是谁又会知道这看似艳羡光明的浮华背后,海子先生又经历了怎样的折磨和抉择。爱情给他的磨难是巨大的,几个女人给予他的爱情在他的生命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海子用他的生命用他的热血书写着他的爱情,勾勒着他心中的女神,他的每首诗都是用生命筑就。外在和自我的世界又是海子所面临的抉择。如俗人一样的活着,还是踟蹰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突然,有一种感觉,海子他是孤独的,他站在高山之巅俯视着众生,看着那芸芸众生,内心的挣扎矛盾后,他早已有着他清晰明净的抉择。
在这一切发生的同时,槟郎老师也正沿着他生命的轴线艰苦前行。同样出生于农民家庭的槟郎老师,和海子一样有着最初的梦想。他来自安徽巢湖的一个村庄,虽然只考上了家乡的一所师专,却是那个山村文革后读书跳龙门的第一人。“我们还是安徽老乡∕故乡流淌着同一段长江水∕但我们的命运出现了分歧∕你北上脱离了故土∕而我只在沿江地带迁徙”。他与海子都幸运地地离开养育他们的乡村,进城读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不知怎的,看到槟郎老师回忆当年的文字,脑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槟郎老师踏上求学之路时那意气风发的英姿。这些只是我的想象罢了,但是我却能强烈地感受到少年槟郎那充满希冀,曙光,希望的心。
世事弄人,槟郎老师与海子一样经历了理想到现实的失落,这与他们作为农家子对寄身的畸态都市的不适有关。他们作为一个单纯的少年,一个充满希冀的求学者,一路走来却经历了重重坎坷。在那个城乡对立、社会等级压迫森严的年代,他们追求诗歌和爱情的人生理想,失败了,幻灭了。对于海子是幻灭于遥远北方的都市,而槟郎老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家乡的巢湖市区的一所国家大型二级企业,作为职工子弟学校的语文教师,而这个企业也是一所十年以上刑期罪犯的监狱。理想,希冀就像重担一样压着他,现实则使劲地想将他拉向地面,他痛苦他无奈,疲惫的他早已禁不起折腾,他困惑他迷茫,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挣脱现实高高地举起希望。他似乎是认命了,1989年3月26日,他与海子一样选择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结束他的痛苦,“你我宿命地选择了写诗∕注定要担当寂寞和忧伤∕以死逃避苦难只能试一次∕20年前的阳春的三月∕我们不约而巧地同一天自杀∕山海关的火车碾你如齑粉∕巢湖的汽车司机及时踩了刹”,命运再次弄人,槟郎和海子在同一天选择了自杀来结束他们的生命,他的命运冥冥中竟如此交叠。但家乡的汽车比异乡的火车有情啊,瞬间,他们又疏离了,海子的灵魂离开了人间去了天国,而槟郎老师奇迹般存活下来。这也许是老天的安排吧,对于众生的去路和结局他早已有了安排,老天怜惜这个青年的生命,他希望用这个未遂的自杀唤醒这个青年的心,槟郎,你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这并不是你的结局。
那一天之后,海子完全成为去了彼岸世界的历史人物,而槟郎老师仍在复活后更执着地探求他的此岸现实人生。“你已经死了,声名鹊起∕而我痛苦地活着,默默无闻”。几个月之后,他以自己的方式投入了一场春夏之交的风波,由此被停职不给教书,空挂了两个月政治学习,最后被发配到基层中队当狱警。“每天出入高墙电网的内外,眼泪和困苦只能默默忍受”,槟郎老师对当年的回忆不免还让人心中泛酸。原本充满希望有理想的青年,被困于那电网高墙,心和思想都被牢牢束缚着压抑着,他的精神世界又被重重一击。一年的中学老师,五年的监狱警察,后来又当了一年的小学老师,这些是槟郎老师在家乡城市的所有的职业生涯,而那时也是他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候。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槟郎老师如涅槃一样重生了!他离开了自己生活了27年的故乡,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他考取了外省的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南京当上了一名大学老师,他被单位公派出国外教,他的诗文在网络上频频地发表。转眼间,离1989年的那天已经整整22年了。相信回想起这过去的22年,槟郎老师可能仍然心有余悸,但我觉得之于他,更多的是对于当年老天眷顾的感激吧。
日升日落,世界万物都在变化着,有很多东西人也无法控制,只能感受到它渐行渐远的足迹。槟郎老师和海子同样迷茫过,绝望过,他们的命运在无声中交叠过,但两个生命却最终越来越远。“北上使你疏离了家乡∕这使我至今对你抱有偏见∕海子老乡,我赞美水稻∕可是养育了乡亲的稻米呀∕你却赞美兰州一带的麦子∕我赞美家乡的油菜花的时候∕你却神驰长城以北的草原∕疏离了家乡便没了根∕无归的漂泊无止境”。槟郎老师比海子更有本土感,现实感。九十年代以后的中国不同于过去了,槟郎师从鲁迅精神,教书之余,正在从事文学写作与文明批评,奋斗在中国自由文化界,勤笔不辍。
海子的一生都在寻求“幸福”的真谛。有人说最终找到了,有人说他从未找到过。我认为谁也不能妄下结论,海子最终到底有没有领悟“幸福”,只有他自己知道。因为我们谁也不知道,他在残存最后一丝气息时,到底是解脱的,还是后悔的。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海子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却是矛盾的,有希望,有绝望。他选择了死亡来结束了这一切的矛盾,却忘记了他的亲人,他的读者。
22年过去了,槟郎老师您应该早已懂得了您所向往的生命价值了吧。您形容您过去的人生是“平庸一生的足迹”,“躺在床上看书,看着窗外的风景,我想我将终老于此吧”。您发出了心中平静的感叹。碧波过后,湖面总会清澈如镜。在经历了那么多后,您也能如看清湖底那样看澈人生了吧,世界万物平平凡凡才是真。在这平凡的生活中,你却能感受到你身边的一切给你的每一分悸动,有欣喜的有悲伤的有无奈的。站在课堂上的您,因为对作品角色的投入,激情四溢;和学生一同游方山的您,腿脚利索,跑起来和孩子一样快;每当读到学生写您的文章,您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因为您知道,这个世界上学生最懂您。暴风雨之后才见彩虹,沧海横流方是真的英雄,而今您也会遇到烦心的事,孩子的教育,房奴,网上对您诗歌的非议等等,但那确确实实是您的生活,相信您乐在其中。而你面向这个苦难世界的文学奋斗,更加踏实有力。
海子的一生如昙花一样,美丽夺目在那一瞬的绚烂之后,枯萎凋谢。我却觉得槟郎老师是仙人掌,在骄阳似火风沙四起的沙漠中生长着,生机勃勃。茫茫沙漠,他的那抹绿色那样的盎然,亮眼,舒心。
2011-8-18
一个来晚的问候
作者:VIVI
时光冉冉岁月如歌,转眼我就升至大四了。回顾过去三年,令我难忘的老师屈指可数,其中就有一位自称槟郎的老师。
初次见他觉得他是一个风趣幽默的小老头。上课时深情并茂地讲到过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偶像时都情不自禁的滔滔不绝。他喜欢上课与同学互动,虽然我个人感觉比较惊悚,但是不得不说确实让同学们都打起精神。他不像其他老师让人疯狂的记笔记,而是充分的利用了书本,我非常欣赏。
慢慢的从他身上我看见了一种文人气节,他爱写诗,虽然网上有很多人对他写的诗指指点点,甚至骂他,然而他却带着文人的包容宽大的胸怀看待这些言论,他笑看人生坎坷,坚持自己的梦想,这才是我真正从他课上所学到的。
作为亲身体验过他课程的众多学子之一,我也为他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我认为,课上互动是很好的,尤其是演话剧,让我们真正了解我们所学的,但是话剧的表演是需要时间和指导的,不妨事先布置好,并分好组,让大家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并做一些鼓励的奖励,调动大家表演的积极性。
最后我想说,写诗是您的爱好甚至是理想,既然如此,就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其实最初我也不是非常欣赏老师的诗,但后来再游燕子矶时回想起老师的《端午的燕子矶》诗又觉得别有风味。
2011-8-14
记诗人槟郎先生
吕凯鸿
以前常常听说大学里的老师个个才华横溢,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是上了大学以后真正给我深刻印象的老师并不多。但是这位我称之为“槟郎先生”的老师深深地记在我的心里。
为什么称之为槟郎呢?那是老师的笔名。与李槟老师的本名有关,又用了跟植物“槟榔”同音的笔名,让我们觉得既是有趣,又是那么的通俗好记,所以在第一次当听到这个名字的来由时,就对这位老师有了兴趣。而关于这样一位老师身上到底有怎么样的个性与故事的传闻都让我为之好奇,便想更多地了解这位老师。
为什么叫他先生呢?这既是对老师的一种尊称,就像我们一直喊的“鲁迅先生”一样,“先生”这两个字包含了我们无尽的崇敬之情。而且随着我对老师越来越多的认识,有的时候真的觉得老师不是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老师像是五四时候的一位热血青年,像是那个年代的一位教书“先生”,他用独特的视角,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挥洒在诗的字里行间。有人会说老师像一位“愤青”,为这个社会的进步呐喊,从而表达内心的爱憎和愤激。但是我觉得老师比“愤青”更加的成熟,理性,智慧。
说到这里只是稍稍地介绍了一下老师这个人,还没有真正的谈起他的诗文来。说起老师的诗文可是很出名的。记得我们有一个专业课的老师在课堂的“闲话”中说过,她说:我们人文学院有一个老师特爱写诗,几乎每周都有新的作品出现。而且他会在他的诗歌课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他的作品。有时候他非常坚决地说要封笔戒诗了,结果停了没几天又忍不住地抛出新作了。说到这里,我们都知道她议论的这位老师就是我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老师槟郎先生,我们正好是他亲传的学生。不错,诗歌已经成了老师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槟郎老师的诗歌题材丰富,我这里只能简单地介绍一些方面。他的一些诗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记忆的。这些诗时而婉转细腻就像《看瓜女》中“风姿绰约的看瓜女”一样,“大摆的裙子旋动”那种对于爱情的羞涩与渴望,又像《蔷薇花篱边的女孩》与诗人两小无猜地采花扑蝶,都描写和赞美了许多农家姑娘的美丽、朴实与善良。这些诗中,而今寄住外省都市的老师也在寄托着一种对于自己过去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安徽巢湖的思念。正因为老师经历过七、八十年代的作为农家娃的岁月,所以他用最真挚的文字来吟唱淳朴深情的乡村之歌。
老师的诗时而也慷慨激昂,那是作为一个人文关怀的知识分子,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诠释着这个社会。这些诗歌继承和弘扬鲁迅先生的社会批判精神,对社会阴暗面猛烈批判,对被压迫劳苦大众深切同情和为之抗争,这类诗社会反响最大。他这类诗歌像杜甫的“诗史”,反映了时代热点问题,像邓玉娇、被车压死的河北大学女生、钱明奇、方竹笋等都进入他的诗歌。在《今天我们死去》中,他为纪念那些在我们这个时代不幸冤屈而死的死者而愤愤不平。他说“今天我们死去, 告别尘世的歹毒狡计”,世界其实并不都是美好的,他有他的黑暗面,而那些为了理想,信仰甘愿牺牲自己生命的人是崇高的,他们的死是“为了活得单纯良善”,是为了寻找属于他们的一片净土,执着地追求人文理想。
有的时候老师也会像那些在五四时期的先驱者和鲁迅那样有他的一些迷茫、徘徊,如《中年的忧伤》、《我爱着悲哀的国土》等。因为可能会觉得诗歌无用武之地,对社会改变作用很小,他自嘲自己是块《无用的石头》,既不能补天也无力与那些天灾人祸抗衡。这首诗写自己就算是两块被女娲遗忘的“顽石”之一。一块掉落人间幻化成一个贾宝玉,惹得曹雪芹为他牵肠挂肚一番,谱写一曲荡气回肠的红楼悲歌。另一块便是诗人自己,无力补天,而今正在红尘历劫,终会返回大荒山无稽崖下。但是学生要说,槟郎老师自有他的价值。他作为大学教师,教书育人,那是一件平凡而伟大的事情,而他的文学创作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有贡献,也感召着人们促进社会进步!我相信多少年以后还是会有很多人想起这位爱写诗,平易近人、课堂上妙语连珠的老师诗人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槟郎老师的诗歌,有人曾讽刺老师的诗是用一段文字分行拆句而做的文字游戏。但是我想问问那些人,如果你们分行拆句,会写出这样朴实感人,跃动诗情的作品吗?或者说你们所谓的诗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诗就是有感而发时的东西,只要能表现写诗人那时的想法,感受,并且让那些欣赏者读懂产生共鸣那就是一首好诗。老师的诗,语言大都通俗朴素,是带着他的感情的,有意蕴,耐人寻味。
槟郎先生有一些诗歌写校园生活,写校附近的清山绿水,如方山、秦淮河、东山,扬子江等,写南京的燕子矶、江心洲等,我们觉得非常亲切。他的近作《江宁解溪河桥上》,写的是我们学校东边的河,记述他为一个女学生买蛋糕庆生的真实的事。那江宁解溪河桥上浓浓的师生情,他为学生过生日共游在解溪河桥上,那些真挚的祝福与感动都随着那解溪河哗哗的流水远去了,但是带不走的是那永远的师生情。那位同学有福了,这片山水有福了。什么时候我也能与老师并肩漫步于方山山顶和扬子江畔!
2011-08-08
与槟郎老师上城
包文文
大学,两年前的我对它充满幻想与期待,却迎来了小小的失望,本以为我的大学将在一点点小平淡的学习中就此度过。但就在这时,槟郎老师神奇般的来到了我的学习生活中,他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改变了我对大学老师的一贯看法,觉得他才是一位真正的为人师者,一位真正的文人。在一学期的接触之后,他在我的大学生活中留下了亮丽的一笔,并将成为我终生的美好回忆。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分两个学期教学,第二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对新老师充满了期待。因为在之前就曾经听人讲起过槟郎老师,不仅写得一手好诗,在上课方式上更是别有新意。时光飞逝,回顾起来他的课,印象特别深的是他在学期最后阶段,会组织学生对话剧作品分角色朗读表演,也组织学生不限题自由讨论。前者使学生对于作品本身的阅读更加深刻,也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我其实一直非常期待它,当时没鼓起勇气站起来表演,那点小冲动还是没有战胜羞涩。不过,在班级的同学表演的时候,我也在幻想自己也是在表演,跟着他们一起在《关汉卿》里感受伟大剧作家关汉卿在创作窦娥冤所受得苦难。至于讨论课,我荣幸地有发言机会,主要谈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意义,得到他的好评。在大学里也经过了两年的岁月,说实话,并不是所有老师的课都能给我很深的感受,但李老师的这些课堂教学特别地印入了我的脑海。
更让我觉得槟郎老师与众不同的是他的文学创作。我觉得诗歌的创作就应该是反映社会现实的,把自己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说出来,然后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以前我接触到的诗歌要么都是华丽的词藻,要么就是歌功颂德,本来也没觉着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当我从网络上读到他的诗以后,我才突然感觉到一种真实。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鸭血粉丝汤”出现在了老师的诗句里,当时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自己也尝试着写点小诗,总是在词藻的华丽上绞尽脑汁,当老师的诗句在我面前展示的时候,我才知道,如果为了作诗而作诗,那么就已失去了诗本身的韵味了,每当写作的时候,都在为自己用什么词藻而去反复推敲,却忘了要做的其实就是记录自己此刻真实的心情。老师的充满现实批判精神和通俗化平民风格的诗,在学校里和网上都有人对他表示不理解甚至是攻击,有人说他是“愤青”,有人说他诗是分行杂文,我非常难以理解如何能够对一个表露自己真性情的诗人如此评价。尽管如此,我看到还是有很多的人站在老师这一边力挺的。在浮躁的多灾的当下社会,我们需要一个批判的声音、一个质朴的声音高声叫起,让有些人们惊醒。
老师另一个让我特别感动的方面是,他会主动与学生交流。进了大学,经常会听到有人跟我说,大学与以前的中学不一样了,老师不会一直跟着你的屁股后面管你这管你那了。而我也真正感受到了这一点,老师都是一下课就拿着书本走人,有的时候学生有问题想问了都找不到人,更不要说是课后交流了。可是,我们的槟郎老师却绝非这样,在课堂上,也会跟我们讲很多社会时事,让我们了解到现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课外他会主动找学生谈心,跟我们就像朋友一样。槟郎老师曾在课堂上谈他创立的师生交流“三种境界说”,师生之间最基础的交往是在课堂教学中,再高个境界可以是在食堂的饭桌上,而更高的境界便是在方山上。方山是学校大门正对着的一座山,这里指师生结伴交流到校外。李老师请过一些同学到校食堂共同吃饭聊天,而我与老师的交往由教室直接到校外,便是两人结伴从江宁到南京主城区去“上城”。
我们先用手机约好在一个周末进城逛书店,当时临近期末,虽然有繁重的复习任务,但这个机会实在非常难得,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决定与老师一同前往。六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六早晨,我们在江宁的一个地铁站会合。其实老早就想去逛逛书店了,但是总是被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所牵绊,这次终于有机会了,而且是与我的槟郎老师一起。总觉得自己的书看得非常的少,岁数在长,也越来越发现自己在与人交流或者是想事情方面都很单面化,在听槟郎老师的课的时候更是感觉到了这一点,老师话一出口就头头是道的,总是觉得神奇的是老师的脑袋怎么可以装得下那么多的东西。在跟老师见面的时候还是有点小紧张的,怕因为自己的知识狭隘而没办法接上老师的话。一开始的时候也出了点小意外,老师跟我说在站台见,我考虑了一阵还是决定出站了,结果错了。
见了面以后老师跟我讲解了一下站台的意思,我顿时感觉很是羞愧,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师的文学情怀,也相信这是一次我思想充实的大好机会。当时我不禁想起了老师的很多诗句,再瞧瞧眼前第一次离得这么近的这个人,感觉既疏远又亲近。老师的人生经历过多少沉浮转折,才能造就出今天的文人气质。老师跟名诗人海子很像,青年时代经历过相似的磨难。我在想,老师你也会像海子那样感到孤独吗?我希望老师不要一直生活在孤独里,我相信肯定有跟老师站在一起的人,那么风采的一个文人怎么会不让人为之动容,我相信在我之前,在我之后肯定也会有很多人被老师的文字所打动。当想到,我正与一个活生生的老师诗人并肩的时候,不禁有些欢喜。
我们到三山街地铁站后,换乘4路车到了朝天宫书市。槟郎老师介绍这是一家营业面积大,书只有三四折便宜的书店。急不可待地刚一进门,我就被眼前的一片书海所震撼到了,到处都是书,我顿时兴奋起来了,坐车的倦意消失殆尽。老师向我简要讲解了一下书市图书的分类排列情况,而后我们就开始了寻找自己中意的书了。我走呀走,感觉就像在文学的殿堂里畅游,好多书,真想把他们都带回家,细细品味。当我发现自己看中的书有好多本的时候,我拿出了一个本子记录下来,以便做出选择。一晃两个小时就过去了,老师说我们该向下一个目的地出发了。我当时很惊讶,时间竟会过得如此快。我们俩都买了许多书,走的时候我就决定,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再来逛逛。
在朝天宫乘48路公交车,我们下一站目的地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个地方也是我早就想来感受一下。那段沉痛的历史,我们是不能忘记的,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应该来真实地了解一下我们的同胞曾经受过怎么样的磨难。之前苦于找不到路,这次有槟郎老师在真好。还没进馆内我们就看见了几尊雕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尊巨大的雕塑,名叫“逃难”,看着雕像,一个母亲的无助和痛苦压在了我的心头。往前走,一个接着一个历史场景还原的雕塑,真的无法想象,当时的同胞们是生活在怎么样的一个水深火热之中。
槟郎老师曾经家住纪念馆附近,但搬家到江宁后,新馆才建好,他也是第一次来。我们先进了新馆。刚进馆,往地下走,一股阴冷之气迎面而来,不禁加重心情的沉重感。我和老师都选择了静静地去感受这份沉痛。虽然做好心理准备,但当我进入了纪念馆展厅,还是被那沉痛的历史所深深震撼了。在这里,陈列着日本对我们30万同胞的残忍杀害的历史事实。那一把把刺血的尖刀,曾经扎过我们无数同胞的身体,那一瞬间血与肉的混杂,痛苦已是无法言说的了。一个个当时场景的还原,更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水深火热”,或许我们真的该庆幸没有生在那样的年代。在纪念馆里有很多图片资料,看得我眼眶湿润。那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和绘画作品,说实话,真的难以想象这一切都是真的。更难以理解到底是怎么样子的一种心情,才会让那些日本人拿起刺刀,做出那么残忍的事情。这些都是真真实实的人呀,与他们一样都是有血肉之躯的人呀。
我和老师也在纪念馆里照相留念,留下这次难忘之行的图像。之前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时候,听班里的一个同学说:她是南京人,但实质上说她也不是南京人,她的祖祖辈辈也都不是南京本地土生土长的人,都是后来迁到南京的,现在南京从祖辈开始就一直生活在南京的人基本上很少了,大都是后来从别的地方迁到南京的。多么强大的一个民族,在那个时候我突然感觉到了它的脆弱,也突然感觉到自己身上的重担。真的要谢谢槟郎老师带我来到这里,我在想,这是每个中国人都该来看看的地方呀!新馆主展厅参观完后,我们又到老馆,看到了沙地上的母亲雕塑,矮墙上的雕塑和遇难同胞名单,经过万人坑又到悼念厅,出来便是象征自由和平的广场,我们也希望这和平会一直延续下去。出了纪念馆,槟郎老师请我在茶亭商业街的一家饭店吃饭,饭后,我们坐7路车到三山街,找到甘熙故居门口转了转,已经是最炎热的下午两三点了,我们便坐地铁回江宁大学城。
与槟郎老师上主城区,一日之行,就这样结束了,这一天给了我太多的感慨和收获。这个学期也有太多不寻常的课堂经历,但最要感谢的就是槟郎老师了,让我有了如此充实的一个学期。他可能把我当做一个他不拒绝交流的一个普通学生而已,他与我交谈的都是师生间的正常的知识话题,只是他对我作为校文学社的负责人方面有点特别兴趣。但这个外表并不美丽的女学生真的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能够遇到这样的一位真正的老师。这个学期,无疑是我大学里最难忘的时间段,这亮丽的一笔我必将记于脑海。
2011-8-4
记特别的槟郎老师
作者:周晔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成家时遇到一个好伴侣。很幸运,我从小到大遇到的老师有许多让我难忘,大部分也保持着联系。一个好老师对于我来说就像一个磁块一样,您,槟郎老师就是这样的,并且是很特别的好老师。
在已逝的美好时光的记忆中回顾,一开始预想槟郎老师,您就是一个大学讲台上常见的非常职业化的教师,后来发现您不仅仅是一个学者,而且是一个对当前时事非常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作家。其实我上课的时候更多的是喜欢老师说自己的东西,所以当老师说关于一些时事看法的时候我就特别关注,也特别认真的去听,我从您这儿知道了很多社会热点新闻,发现了社会的很多不尽如人意需要改造的地方,也和您一样有许多共鸣。比如您经常和我们提到当下拆迁的事情,和我们提到人生信仰的问题,和我们说一些最下层百姓的疾苦。与其说您是个梦幻的学者,不如说您是个愤世嫉俗,充满正义感的文人。
那天您请我在校南食堂一楼吃饭谈天,听您说,网上有一些针对您的不好言语伤害到您,您感到难受。但是您知道吗?其实他们并不了解您,如果真的上过您的课,听过您的精彩言谈,他们定会被折服。现在敢站出来说话的人已经不多了,而您就是我心中那些敢说真话的人。您告诉我,您天生不喜欢与那些当官的人亲近,其实这个社会在一些方面的确很无赖。但是打心底我是佩服您这样做的,因为大部分人的心肯定和您一样,只是他们不会这样做,您敢于打抱不平,敢于为那些可怜的人诉说,敢于把自己心底的力量展现出来。可能老师觉得我在说您不够圆滑,其实能够像您这样淡泊名利的人真的很少,大街上充斥着名牌的诱惑,真真假假,虚荣的行刑队酿造出香飘全球的集体印象之酒,迷惘他人,灌醉自己。
对您的佩服当然不止是人格上的,还有对您的原创文学作品的喜欢。您创作甚多,但主流文坛视若无睹,您曾愤激地说,像生前寂寞的海子一样:“你已经死了,声名鹊起/而我痛苦地活着,默默无闻”。您也许会在几百年后出名,就像您另一首诗中的诗句:“杜甫生前不也入不了文选/我又有了渺茫的期待”。
中国当下主流的文学界比历史上任何朝代更甚,就是这样扼杀了许多真正爱文学的人,把一切都变得官僚主义。其实“认可”对一个再自信的人也是一碗精神食粮,动力之帆,我相信您在不断自我挖掘的时候,也是希望得到肯定的,您也得到了很多关注,所以您正是在自己驱动和大家的期待中不断新增自己的作品。
这段时间我拜读了老师的作品,总觉得老师的文笔中更多有一种悲观的感觉。比如您的一首诗中的诗句:“生与死之间有多远/余剩的路景还有什么稀罕/心已绝望,一味捣乱”。看着这段文字我的心不禁一颤,老师心底复杂的感伤仿佛再多的语言都是无法诠释的,我能想象出这篇诗一定是老师一气呵成的,因为积累了无数的心血和感触,这一个绝望包含了多少心酸惆怅,我不能完全体会,就像一个失恋的人,无论其他人再怎么说都不能走进他的心。大概学者文人是不是都有一种愤世嫉俗或是悲伤的惆怅,但是不难看出老师略有悲观的文笔后却也含着很大的希望。
您爱写诗,在我们眼里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诗人,您写诗或许不像我们想的那样,您自己描述的是:“写出它们都是痛苦的分娩/婴儿落地如释重负/我又有着甜美的喜欢/反响或者寂寞之后便下沉/促使不断地下次写的冲动”。您有时候也为高校刻板琐屑的事务及数字化商业化的科研标准而烦厌,说您来生不想再当如此体制下的教书匠,然而您并不后悔在努力做一个自由的笔者,因为至少您的心灵不被束缚。
您爱写女孩,您的很多篇幅中提到那个女孩,我不知道您心中的完美女孩到底是怎么样的,但至少您塑造的少女形象是纯洁无暇的,还记得有一篇这样写到:“她惊喜地回头/将长辫子拂过我的脸/我攀上篱墙摘花/她仰起笑容指点/ 最美的花般配最美的姑娘/粉红的花朵恰似她的娇颜/两条辫子上饰满了花朵/ 缠在我的手腕上”。有的人可能会说您的映像停留在上个世纪,这个世纪还有哪个姑娘打扮成这样,而且含蓄成这样,但是我尊重您,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完美的一个人的形象,无论他是古代还是现代的。我相信您爱写这样的女孩,是您上个世纪农村少年生活的回忆,乡村女孩也可能有原型,可以反映您心中的高尚纯洁的故乡人情。
我没有听到你说过您的偶像是鲁迅,但是从您的随笔文章可以看出,用今天时髦话说,您是鲁迅忠实粉丝。您自己也在一篇散文随笔里说:“鲁迅的在天之灵引导着我,走异路,投异地,寻找别样的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我不能以故乡和你为归宿”。我对鲁迅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课本以及老师介绍的一些东西,并没有过深入研究,我相信您喜欢他一定是他身上的某些特质吸引您,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您欣赏他,所以您更像他,所以您在我心中更像一名战士,不一样的是会利用网络武器的战士。
本来想干巴巴的写一个关于您的简传,但是苦于了解不是非常多,不敢乱写,深思熟虑,阅读再三之后决定还是写一篇给您的信,一来比较亲切,二来很多话用第二人称似乎更利于抒发,三来就像和您对话,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几十年后您再读仿佛依然我还在旁边似的,嘿嘿……我是一个文采不怎么样的人,但是我只会写我想表达的,欣赏诗歌对于我来说还是有难度的,也害怕曲解老师的意思,因此我半瓶子油只能会多少说多少,有什么说什么,想什么说什么。
槟郎老师,你给我们小教班只教了一个学期的中国当代文学课,我们在课外也只是在食堂有一次吃饭交流,对您的了解并不多,却又是那么深刻难忘。与其说您是个梦幻的学者,不如说您是个愤世嫉俗,充满正义感的文人。您在文字中发现自己,挖掘自己,又似乎埋葬着自己,您是那样多愁善感的老师,不过您是唯一的那个特别的老师!
2011-7-15
永远都是老师
海凤
槟郎老师,我看了文章,又读了你的不少诗,我有很多话要说,可又不知从何说起,真的很矛盾,真的,因为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与我有很大相似性,而又远远比我认识更鲜明,立场更坚定。
我敢肯定你的同事中,尤其是有点官衔的自以为是的人中内心深处很敬畏你,与你交往他们不太自在,原因就是你自身就彰显着有一种浩然正气,有一种大爱,爱人民,爱社会,试想一些献媚之人,一些投机取巧之人,如何在你的生命中自在悠闲呢。还要辩证的看一下,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人,不能完全归咎于他们,社会没有很大的责任吗?试想没有人受贿,哪有人行贿,没有纵容,哪来欺压。
因此李老师我觉得生活在当今社会,我们一定留点心情给自己,多出去呼吸新鲜空气,到草地上晒晒太阳,你会觉得做人很幸福呀!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平庸,自私,正相反,我也期望祖国的祥和,人们的安乐,我从小就向往“大同”社会,可单凭一个人,几个人,极少的一部分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扭转乾坤的。都说有些中国人自私有奴性,只要有口饭吃,他们并优哉游哉,哪想的觉醒,哪想到公平正义,当然,既已成人,我们要活出个性,坦坦荡荡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槟郎老师我感觉你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你心思敏捷,智心慧语,即使在微妙的东西也能在你的笔下生花。你的太多的作品,浓情肆虐,读着读着就情不自禁的游走在你的激情中,真可谓句句有声,字字憾人。有伤感,有悲愤,有不平,有执著……
你是我的老师,即使尚未谋面那又何妨,永远都是老师。常言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我期望你永远平安,幸福。
2011-07-04
海凤你好!
我只是仅仅做过你的毕业论文函授指导教师。
你的一段文字感动了我,你是理解我的,从你的文字中也看到你自己是个热情有思考的女教师。
总是难忘过去你热情地寄书给我,两本书还摆在我的案头上呢。
我们都是教书匠。即使我曾为师,更希望是友,有平等的交流。
槟郎2011-07-05
记一位老师
作者:圭人
槟郎老师
一直都游走在我的心田
晚风拂过的夏夜
吹来了对你的思念
有一次,你曾经公开自己的诗篇
和我们讲着你在方山迷路的那一天
下课后,夹着一支烟,匆匆离别
从不看我一眼,也不曾说过再见
啊,这是南京的六月天
是我学生时代的倒数第二年
2011-06-14
记鲁迅课老师槟郎
郑楠
我算得上槟郎老师真正的学生,虽然我仅仅修过他的一门鲁迅研究课,还是选修课,但对他的印象却很深,很好。
第一次认识槟郎老师是在一篇晓庄人写的“晓庄人文学院十大个性老师”的文章上,第十位就是李老师,说他自名槟郎,崇拜鲁迅,说他愤青,爱叫学生上课念自己的诗。然后就时不时的会从赵国乾老师口中知道一些,比如说李老师特别随性,李老师自言他不喜欢多管事、杂事靠人管理,李老师有时会不自信,他怕官员怕美女怕春风得意的人,李老师人很有才气等等。直到鲁迅研究课,我才得以直观的感受李老师。
槟郎老师崇拜鲁迅,不假。他多次表明愿做一个像鲁迅那样的人的心迹,讲起鲁迅时是推崇和赞扬,同时也会批判一下当下。这一点我很佩服,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很少会再谈起鲁迅,更别说做鲁迅,而敢于这样说这样做的人,一定是个有担当有使命感的人!因为这需要多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感在里面,需要多么对祖国又爱又恨的痛苦矛盾心情在里面。
李老师的诗,文字直白,情感充沛,深入人心。像一块块貌似普通的海棉,轻轻的触碰,却有大量的海水溢出,惊奇着你,湿润着你。李老师喜欢跟他的学生们交流,游玩,觅诗,作诗,析诗。我曾有幸与李老师交流过,在他的办公室里,并坐在电脑前,在那短短的一个小时时间里,听他讲自己的作诗缘由,作诗心得,其诗所影射所内涵……李老师挥斥方遒,我亦是心潮澎湃,让我感受到其诗其人都是那么率真直白,直把一颗心正对着你,再无遮掩。我想起了很多人对李老师的误解,对他的诗的谩笑,其实是他们不懂,没有读进去。文章千古事,我相信李老师的诗自会有它们的知音,而且会越来越多的。
也因为槟郎老师的随性,他偶尔会叫学生上课念自己的诗,但只是偶尔,让我不得尽兴。所读的诗或是因某一实事话题而作,读来讨论讨论;或是记某一次游玩,读来分享彼时的心情;更有时是为了对付那些不认真听课的同学的无奈之举而已。
说他愤青,也不准确,因为李老师本就一颗充满同情的心,长就一双容不得半粒沙子的眼睛,生就一双路见不平,即感即书的手,这让他对不正义之事令人悲愤之事如何能无动于终呢?
诗人是每一个时代里最孤独的人,槟郎老师也是孤独的,但他不甘于孤独,他化心中之爱恨忧愤为诗,慰逝者之灵,警世人之钟。
仅仅十五周的接触,槟郎老师给我留下了一个纯粹,敢写,激情,忧国忧民的文人的形象,他可敬,亦可爱,让我们这些后辈由衷的佩服。就允许我班门弄斧一下,也为李老师写一首诗:咏槟郎——
七尺身躯千丈情,短硬须发硬如峰。
四眼看破当代事,满腔激愤谁与平?
2011-6-10
大学毕业时难忘槟郎
杨志芳
五月,空气里又弥漫着淡淡的樟树的香气,恍若这离别的季节的味道。我在春天里寻找,却在夏天的时候就要怀念。细数在晓庄的日子,其实真的没有多少,09年的秋天我们才到这里,可是11年的这个初夏,我们就要准备离开。
犹记得刚入学的情景,一切重新开始,新的同学,新的环境,较之专科时期更为繁重的课程,我们总是在摸索,因为需要前进。文学课,上的多了,自然不是件十分快乐的事情。我们这样认为。一晃大三下学期,开始接触现当代文学。开学的第一堂课,老师进门,自我介绍,都是走的一般性的流程。然后,这个老师开始给我们介绍自己的博客——“槟郎”,我们都笑了。真有趣,现在还有老师会玩这个。老师很幽默,我们都这样说。槟郎哥,同学间交谈的时候,我们总习惯这样亲切的称呼。是的,按照年纪来说,他是我们的父辈叔辈;按照辈分来说,他是我们的师长;但是,槟郎老师,就像朋友一样的交流,用“哥”这样的称呼反而比较亲切。
槟郎老师上课,会有点与众不同。我说的与众不同,不是说脱离书本的讲解,但却超越了书本的内容。按照上课的流程,一般都会是先点名,然后上课老师开始讲解教学内容到下课,但槟郎老师不会。上课,人差不多是到齐了,老师数一下人数,然后我们就会严正以待,准备好书本要进行被提问了。这个环节相当紧张,因为这不单单只是提问,也是一种点名的形式,老师总是温故而知新,先复习拷问上次课的内容,再讲解本次课的新内容。和其他课枯燥的点名再老师独自讲课形式相比较,这样的环节虽然紧张但却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