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晓阳2017-07-21 22:24:44


巴黎是一座有着多面性的丰富多彩城市,拥有时尚之都、美食之都、和艺术之都等美誉;但很难用一个或几个形容词将之完全形容概括。对于此行的我和先生来说,夜幕下的巴黎是光之城、欢乐之城;夕阳下的巴黎的是悠闲之城、浪漫之城;而白天的巴黎则是繁忙之城、生动之城;总之,巴黎是一座魅力之城。




音乐:《Under Paris Skies》


注:除了第一张和最后一张照片是我先生用相机拍摄,其余照片皆是我这位摄影盲用手机拍摄。


1. 逛街偶遇

此行在巴黎5天,大多数时间是目的不明确的东游西逛,漫步穿行在巴黎的大街小巷。在不止一次逛街问路的经历中,我们感受到巴黎人的热情和友好,其中有4次特别难忘的经历。第一次是在到达巴黎的第一天,因为时差等缘故,先生和我玩得太开心了,直至凌晨1点左右才从香榭丽舍大道上的凯旋门走向旅馆。由于先生建议抄近路,期间有一段我们迷路了;问了3位行人,他们都热情友好地给我们指了方向;但由于线路比较复杂,我们还是没有找到希望走上的那条街。问到第4位行人时,那位男士先是告诉我们如何走,然后,友好地对我们说:“有些复杂,你们对这里不熟悉,并且晚上光线不容易看清楚街名,我带你们一起走吧,恰好与我回家顺路。”先生和我向他致谢后,就与他同行。我们一面走,一面聊天,非常愉快。从交谈中得知这位温文儒雅的男士是在著名的巴黎索邦大学任文学教授;他多年来习惯与妻子在星期六到同一个咖啡馆/酒吧与朋友们聚会,直至凌晨咖啡馆/酒吧关门才离开;但这个星期六晚上他的妻子因身体不适,没有同行。在聊天过程中,他向我们介绍巴黎,其中提到位于我们旅馆所在的第15区和第6区之间的Rue de Vaugirard是巴黎最长的街道,4.3公里。教授说:“虽然Vaugirard不是旅游街,但既然你们的旅馆离它不远,你们可以走走这条长街,观察巴黎人的日常和市井。”将我们带到目的街道后,教授与我的先生握手告别,给我一个拥抱和帖面告别;先生和我再次对他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第二天是星期天,我们睡到自然醒;在旅馆享用了丰富的早餐后,便根据地图寻找到巴黎最长的Vaugirard街漫步。。。。。。

照片1:离我们旅馆很近、与Vaugirard街相交的蒙帕那斯大道(BD de Montparnasse)。



照片2:从蒙帕那斯大道拐入Vaugirard街漫步,街道宽窄不一,沿途两边既有居民住宅,也有街道门铺店、商业楼和办公楼。我特别喜欢的是那些卖鲜花植物的门铺店。



照片3:看到Vaugirard街的一栋建筑入口处有人排队,进进出出比较热闹;我好奇地想了解这是什么建筑、里面发生了什么。问了其中一位排队的人得知这是一栋政府办公建筑,法国选举投票站之一。我好奇地问:“法国总统大选不是早已结束了吗?”那人友好地解释说:“这是选举议员等国家和地方政府成员。”先生和我在法国都没有选举权,我们就没有凑热闹排队了,而是继续逛街:-)))。



照片4:一路走到Vaugirard街与巴斯德大道(BD de Pasteur)交叉口,我们见到街心绿岛上有一个类似于美国跳蚤市场的星期天市场,卖的东西五花八门。我对书和花草感兴趣,可惜那些都是我不认识字的法文书;而先生不同意我买地摊上的薰衣草香袋;所以,我们简单转了一圈后就离开了。不过,还是很开心看到当地居民们的星期天市场。



星期天与先生漫步Vaugirard街后,我对那条街道比较熟悉了。后来,先生白天开会,我自己瞎逛时,从Vaugirard街拐入巴斯德大道;然后,拐入塞弗尔街(Rue de Sèvres)漫步;再继续沿着圣皮雷街(Rue des Saints-Pères)漫步至圣日耳曼大道(Boulevard Saint-Germain)。。。沿途有许多的法国著名品牌店,但此行漫步令我注目的却是以下这些建筑,可能与我的职业和兴趣有关:-)))。

照片5:虽然我不懂法文,但根据与英文类似的拼写,我猜测这个建筑是医院。当时,我心想这座医院当年初建时也许是先进的,但这些陈旧的建筑怎能跟上如今医疗发展的需要;我甚至有些同情在这里看病住院的病人。



照片6:然而,我很快意识到我误解了巴黎的医疗卫生条件,因为与陈旧建筑相邻的是这栋现代高楼大厦。根据玻璃门口文字,这是医院。医院每楼层大窗都挂有绿色植物,好漂亮的就医和住院环境呀。



照片7:猜猜这是什么建筑群?【注:将在游记下集公布答案:-)))】



照片8:我一路走,一路东张西望。无意中向右边一个石库门看了一眼,就看到一个庭院里有一座高大雕像。再仔细一看,石库门口有个牌子写着“CONGREGATION DE LA MISSION LAZARISTES”,我猜测这是一个天主教机构。



照片9:与之邻近的这个建筑群门口写着“ST. JOHN’S UNIVERSITY PARIS CAMPUS”。这个牌子使我想起一位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国内亲友。不知这两所大学的历史是否有关联。



照片10:位于圣皮雷街和圣日耳曼大道交界处的世界著名时尚品牌Sonia Rykiel专卖店。我很喜欢这个店将时尚与文化结合的品味,第一次见到这个店时,我还误以为是图书馆或书店呢:-)))。【小提示:(1)位于圣皮雷街30号(30 Rue des Saints-Pères)是著名的黛堡嘉莱(Debauve & Gallais)巧克力总店,要尽可能到这里品尝巧克力。黛堡嘉莱是法国最古老、最著名的皇室巧克力品牌(传说中,Debauve先生将可可掺进皇后Marie Antoinette的药里,去除药的苦涩,巧克力雏形就此诞生)。(2)位于圣日耳曼大道172号(172 Boulevard Saint-Germain)是久负盛名的花神咖啡馆(Café de Flore),那曾经是雨果、海明威、毕加索、西蒙波娃、萨特等文人墨客知识分子常去的咖啡馆。如感兴趣,可在这个咖啡馆用餐。】




2. 繁忙之城

照片11:好几个上午我离开旅馆外出逛街时看到旅馆附近街道上都很清静空旷,几乎不见行人。第一次刚看到此状况时,我挺纳闷人都到哪里去了。后来,一看手表,已是上午10点左右,大家应该正在上班;并且,先生公司订的旅馆是在商业办公和居民住宅地带,极少有游客。此时街道上的清静空旷反证了人们正在上班工作。



照片12:然而,步行到塞纳河畔则是另一幅繁忙景象:河里不仅有来往行驶的旅游观光船,也有载运货物的商船。



照片13:行驶在卢浮宫附近水面的游船乘载着众多的观光客。



照片14:卢浮宫建筑群门前也是车水马龙,自驾车、公交车、各种观光车等使这里交通堵塞,速度超快的车辆在此也无用武之地(注:卢浮宫闭馆时间之后这里就交通顺畅,清静安宁)。



照片15:从杜勒丽公园顺着阳光拍摄卢浮宫,有许多游客前往参观。



照片16:走近一看,卢浮宫广场中这4位带长枪的士兵特别引人注目。这次巴黎行,我们在著名景点和主要的火车站都见到了荷枪实弹的士兵巡逻,是前两次巴黎行没有见过的。近年来,法国成了恐怖袭击的重灾国家之一。当时,我在心中祈祷和平,愿恐袭不再发生;也在默祷中感谢和祝福保卫生命和文物的所有将士。



照片17:从正对卢浮宫的杜勒丽公园逆光拍摄同在一条纵轴线上的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道、以及凯旋门,游客们是一大片连着一大片,延绵不断,仿佛布满了整条纵轴线。看到蜂拥的人流,我取消到香榭丽舍大道漫步的计划,改道沿着塞纳河畔漫步。



照片18-19:市中心段的塞纳河也很繁忙,河面上行驶着多艘满载游客的游轮。不过,白天上班时间在河岸行走的人数远远少于夕阳黄昏时分沿河漫步的人。





照片20:这位男士很牛,中午时分顶着大太阳沿着河边跑步。



照片21:塞纳河流至两个河心岛分叉后的河边很长一段没有水边步道,只有岸边步道。



照片22:因此,我上岸行走流窜,看到这个建筑群,从法语的拼写猜出这是一个诊断中心,好气派。



照片23:顺路又逛到了巴黎圣母院。每次看到这座大教堂,特别是看到它的双塔钟楼,我就想起阅读过的雨果同名小说《巴黎圣母院》以及根据小说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尤其想到心地善良的驼背敲钟人卡西莫多对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舍身的爱。巴黎圣母院前也非常繁忙,有许多观访游客。




3.莎士比亚书店、雨果故居

第二次法国行时,曾到巴黎探访过位于塞纳河畔的莎士比亚书店(Shakespeare & Company);此行是我第一次探访雨果故居(Maison de Victor Hugo)。

(1)莎士比亚书店

走过巴黎圣母院前的桥,到了塞纳河左岸,沿着河堤往左拐就是著名的莎士比亚书店(地址:37 rue de la B?cherie)。根据相关介绍,此书店开张于1919年11月19号,店主是旅居巴黎的美国人比奇女士(Sylvia Beach),出售英文书籍。比奇女士慷慨为在巴黎的英美文学青年服务,将书店经营为文学沙龙,顾客可以买书、借书、旧书交换,并且定期举办书友聚会,推介文学新人。那些年,这个英文书店吸引了许多来巴黎寻梦的文学青年,包括一大批后来成为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如海明威、乔易斯、斯坦因、菲茨杰拉德、米勒、庞德、福克纳、格什温等人。寻梦的文青们初来巴黎时大都一文不名,有些人不仅买不起书,而且常常连租书费也交不起。每每遇到这样的顾客,比奇女士总要热情地伸出援手给予帮助。据不完全统计,她帮助过4000多名文学寻梦者们,其中包括海明威和乔易斯等。尤其载入文学传奇的是比奇女士帮助和推动了乔易斯完成《尤利西斯》的创作和出版。

二战期间,巴黎被德军占领;比奇女士因为拒绝服务来书店购买《尤利西斯》的一位德国纳粹军官而遭报复。最终,由于受到纳粹的骚扰,她关闭了这个书店。大约10年后,另一位美国人乔治惠特曼(George Whitman)于1951年重新开书店,并将之搬迁到现在的地址。比奇女士将她书店的原名无偿赠给惠特曼。

照片24:书店独特醒目的门面:黄色店名牌、绿色橱窗,、刻着莎士比亚的头像门槛,右边的墙上有著名诗人Walt Whitman 的画像, 并且镌刻着他最著名的诗句之一: “ Passing stranger! You do not know how longingly I look upon you” (“过路的陌生人, 你不知道我是如何热切的望着你”)。看到书店门外小广场上一位男士正在为书店内二楼窗口两位女士拍照片时,我忍不住微笑了;13年前我们全家探访这个书店时,也是这样的拍照留念,因为书店内不允许拍照。



此行,我询问一位店员能否让我拍几张店内照片,与不能来重访的家人分享,让他们知道书店是否有改变;并且我向他保证不会拍任何顾客和店员照片。那位店员说他不能做决定,他将我带到书店负责人那里请示。书店负责人是一位女士,与她交谈得知,如今的店主是第二位店主惠特曼先生的女儿。听了我的拍照请求以及相关理由(与不能来重访的家人分享,并有可能写在游记中与其他人分享),她友好地同意了。向她致谢后,我立即上二楼观看欣赏。

照片25:书店二楼一间较大的房间,有挤满了书的书架,一条长凳,没有书架的墙上挂着一些与此书店有着重要渊缘的作家照片和手迹。顾客可以整天坐在长凳上看书。



照片26:从二楼这个较大房间的窗口可看见隔河的巴黎圣母院。【小提示:这个窗口是拍照留念的好位置。因为书店内禁止拍照,顾客可站在这个窗口,由站在书店门外场地上的家人或朋友向上为顾客拍照留念:-)))。】



照片27:书店二楼另一个房间,在其中一个摆满了书的书架下方放置着一张作家床铺,并配有打字机。根据相关介绍,海明威1921年到巴黎后成了莎士比亚书店的常客,为了减轻他借书或买书的负担,第一位店主比奇女士在书店的二楼放了一张行军床,海明威可以躺在店里看他想看的书,无须花钱借,更无须买。比奇女士的这个书店帮助海明威度过了在巴黎最初的艰难时期。在他的回忆录《流动的圣节》中多次提到这个书店,并对比奇女士表达特别的敬意。像比奇女士一样, 新店主惠特曼也在书店第二层一个房间的书架间放置床铺,成了有需要的作家们临时栖居之地。我猜测如今不会再有人使用此作家床铺。



照片28:从二楼下到一楼,在一个个书架中欣赏此书店出售的书,种类非常丰富。我从这个书架中找到了一本感兴趣购买的书“This is Monet”, 恰好我和先生有计划去吉维尼重访莫奈故居。



照片29:在书店浏览了2个多小时后,步出书店,在塞纳河畔看到了多个这样的旧书摊,但多数是法语书。



照片30:没有在河边书摊停留,我步行跨过苏利桥(Pont de Sully), 沿着亨利四世大道(BD Hunri IV)行走前往雨果故居,途经巴士底广场(Place de la Bastille,法国大革命前巴士底狱所在地), 矗立在广场中央的是纪念七月革命事件的七月柱(July Column)。



(2)雨果故居

站在亨利四世大道与巴士底广场交界处,左转步入圣安东尼奥街(Rue St. Antoine), 然后右转至一条街通向孚日广场(Place des Vosges)。 雨果故居位于广场的东南角(地址:6 Place des Vosges)。

照片31:雨果故居位于这栋楼的三楼,向公众免费开放,但需在进口右手边工作台登记,每人得一张门票。



照片32:雨果自1832年至1848年正值盛年(30岁到45岁)在此居住长达16年;他在这里写下了《玛丽-都铎》、《巴黎圣母院》等作品;他的不朽巨著《悲惨世界》的一大部分也写于此。



照片33:这是一所舒适、宽敞、装饰讲究的住宅。尽管雨果始终关注着社会低层的贫民和受迫害的人们,但他不像许多作家和艺术家在世时穷困潦倒。根据相关介绍,他出生于富裕家庭,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15岁就开始在诗歌文学方面崭露才华,青年时代获得皇家颁发的年金,过着舒适的生活。



照片34:红色客厅是雨果特别喜欢的一个房间,他经常与文人墨客们在这里聚会,是19世纪巴黎著名的文学沙龙。如今这个客厅陈列着多幅他和他家人的画像。



照片35:看我在这个红色客厅停留了较长时间,好像喜欢这个客厅,这个房间的工作人员友好主动地提议为我拍张照片留念。我决定与雨果的头像合影:-)))。



照片36:一个摆满了中国艺术品的房间。不像一些活着时贫穷、去世后作品才受关注的作家,雨果在世时他的作品就很出名,他的家陈列了许多他收集的古董家具。他非常热衷中国文化(注:虽然他是一位地位优越的法国人,但他仗义执笔、非常愤怒抨击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这个客厅的装饰完全是中国风,有他收藏的以瓷器为主中国古董。



照片37:在这个中国风客厅,我惊讶地发现还有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及其它彩绘。



照片38:我很快就发现了墙上的这幅画,一个中国官吏准备吃鱼,右上角有文字SHU-ZAN,据说这是雨果要为情人朱丽叶找的中国丈夫。



照片39:餐厅陈列了一些家具和画(题外话:雨果多才多艺,创作过4,000多幅画)。



照片40:雨果的书房。在这里,他创作了《玛丽-都铎》、《巴黎圣母院》等作品;文学巨著《悲惨世界》的一部分也写于此。



照片41:雨果的卧室。在他亲人的伴陪围绕中,他在这张床上安然离世。【注:这个房间里的所有家具,摆设,都是雨果去世时的实物以及同样的摆设;但雨果不是在这所故居去世的。如今,人们探访的这所巴黎雨果故居聚集了许多他在其它地方生活的物品和收藏,仿佛是他的博物馆。】



4. 繁忙的下班交通

照片42:参观完位于4区的雨果故居后,我徒步返回位于15区的旅馆,正赶上下班高峰期。途经圣皮雷街时,众多的下班车辆几乎使圣皮雷街堵塞成停车场。



照片43:看着路旁锁着的滑轮,我觉得是挺好的交通工具,有可能比开车快:-)))。



照片44:与先生乘车参加会议晚会时,透过车窗玻璃拍摄的巴黎,横跨塞纳河桥上的下班车也是一辆接着一辆;而从这个角度拍摄的巴黎现代化建筑之多超过我以前的想象;这是一座既有传统、又继续发展的生动城市。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弓尒2017-08-06 20:22:59
谢谢分享, Hugo ! -- 你的播放器太老了, 不行,听不到, 更新吧。
广陵晓阳2017-08-08 14:30:54
谢谢鼓励和提醒。我的技术一直是落后的,待会儿我问我家领导能否有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