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文学2009-11-18 19:56:12

铮铮铁骨的老华侨余钊

他不被美雨侵击,50年来仍过着苦行僧式的艰苦朴素生活;他不受西风影

响,50十年来不肯入法籍仍坚守中国籍的华侨身份,他就是旅法的老华侨余钊。

 在巴黎侨领中有个很奇特的人,他不被美雨侵击,50年来仍过着苦行僧式的艰苦朴素生活;他不受西风影响,50十年来不肯入法籍仍坚守中国籍的华侨身份,他就是旅法的老华侨余钊。由于他说得一口别人很难听得懂的浓重的台山话,有人叫他台山伯;又由于他是一个禾杆盖珍珠,钱财不露眼的富人,因此有人更喜欢叫他台山金山伯。

说起台山金山伯余钊的家世,可说是既光荣又沧桑。

余钊的祖父有田公,13岁赴美谋生,一帆风顺,成为大商人。除在美置业外,还在香港开乐贤大酒楼,在三埠东河创永茂盛杉行,为人乐善好施,有孟尝君之别称。有田公曾与国民党左翼领袖廖仲恺交往甚密,资助国民革命军。

余钊父亲余绪光又名礼联,是独生子。1936年赴新加坡创业,在律师楼当秘书,不幸于1942年被入侵新加坡的日军杀害,留下一子一女在台山家乡。

出生于1931年的余钊,怀着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深仇大恨,于1947年辞别家乡只身出香港等候叔叔担保他赴美创业。这期间,他在太古仓一面当学徒,一面在华人书院读书。可是人算不如天算,1951年朝鲜战火爆发,中美交恶,停止中国人赴美申请。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余钊只好改弦换辙,于1957年初由其大姨丈担保他来巴黎定居。

一到巴黎,余钊马上到其大姨丈有股份的香榭丽舍大道“珠江楼”厨房学艺。1959年到“香港楼”做帐房先生,1962年转“金塔饭店”和“银塔饭店”做帐房先生。

1966年是余钊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与他的乡里雷焕屏小姐结为秦晋之好,从此有个温暖的家。1969年又是余钊第二个转折点:夫妻相濡以沫地在巴黎第十四区蒙伯纳斯开设“江南饭店”,一帆风顺,大有斩获。1970年余钊竟然大手笔地花20万法郎买下“江南饭店”整层楼的1/4地方。饭店一直开到2002年他退休时才转让与他人经营。

3

群思2009-11-18 20:17:12
没看懂!吃着法国的,喝着法国的,不入法籍,怎么就是铁骨铮铮了呢?
满儿2009-11-19 04:27:44
哈哈,群思老弟(老哥?)较真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