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西域的风来的正是时候.
在秋高气爽刚临之际.
红袖写着西藏,娓娓讲着青海,山雪叙说着新疆......
确切地说,山雪的<女儿的状元袍>叙说的是一个新疆姑娘长秋成长的故事.
不知怎的,读了开头,就再也放不了.长秋就像邻家姐妹,是那么似曾相识.我想在自己的童年,少年的同伴中,肯定有着长秋.但真正能走进她内心却是在我们已是成年的此时.年少时只觉得自己的事情硕大如天,是无法去懂旁人的心.对长秋而言,如今岁月之河也已把少年的记忆冲刷成一枚圆润的鹅卵石, 除了自己,又有几人在品玩之余能读懂它美丽的道道纹理就是纤纤少女心呢?
长秋的儿时如同一棵柔弱的小草,充满着哀伤.按老生常谈的说法,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可人在经历着苦难时,谁想到这就是财富呢?有一点倒是真的:只有亲历过苦难的人才能对他人的苦难有着真正的理解和悯恤之心.就是这纤纤少女心, 有着这么多,这么深的记忆, 随手掂来就是一个故事.
山雪一定是长大在天山脚下,因为她的故事透着天山千年积雪融化成河的清冽和坚定.
诚然,<女儿的状元袍>要成为一部成熟的文学作品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却已让人感到它非常可贵之处:面对生活的诚实体验和朴素诉说,以及宽容.
让我们静静的期待.
新疆的邻里就是青海了.青海在娓娓的笔下娓娓道来.
一直以来,娓娓的文字厚重中透着优雅.这篇<老友昂磉>除延续着这种风格,还有一种特别的大气和温情.
我想,这是拜青藏高原所赐.
高原的天,辽阔纯净;高原的地,广袤粗犷;高原的人,纯朴豪爽.
娓娓重温往昔,把这青海的风土人情描绘的栩栩如生.赏心悦目.
时光流逝了二十七年,却恍惚已觉走了一个世纪.随着娓娓的笔触,我们回到了八十年代那个遥远的地方.那儿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明媚,那么的真挚,那么的简朴,是我们记忆中的家园.准确的说,是记忆中的精神家园.
喜欢娓娓.显然她是个生活丰富的人.生活丰富似乎不能等同于阅历丰富.一个生活丰富的人,不仅仅在于他在现实生活中经历了多少,更在于他能从经历中激发出很复杂很宽厚的情感,来同情于人性的方方面面,并能和他人产生共鸣.
正如我想,娓娓的笔下昂磉并不会在她这趟青海之行中与她有多么长久多么深刻的故事,但她用最温情最体贴的心让这个西北汉子跃然纸上,使我们自然而然的熟悉了他,喜爱了他____如同老友.
如果青海是个遥远的地方,那西藏不仅遥远,而且神秘.
红袖来了,衣袂飘飘.她扬袖一指:西藏在那里.
<西藏在那里>的每一篇,我要读两三遍.因为,太精彩.甚至,我翻开地图去追寻她的行迹.
文如其人,还是人如其文?读她的文字是需换一种心情来读,或者说是她的文字带给你别样的心情. 没有中规中矩,没有常道常理,没有淑女知性,更没有暮气横秋,......她就是她,活泼鲜艳,生机盎然. 散发着生命最本质自然的气息. 你不得不随着她峰回路转的跌宕起伏的惊心动魄的一起去游历她那心念魂绕的地方,看那里的天,那里的云,那里的瀑布,那里河川........还有那里的黑暗,那里的寂静,那里的苍凉,那里的柔情........嘻笑怒骂惊忧悲怯爱恨情愁到她这儿都恣意挥洒,而在那个佛的天国也有着她最虔诚的侧耳聆听_____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能有多少人的心中还有孜孜以求的"你"? 能有多少人还会跋山涉水,历经千辛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红袖还有多少惊奇?还有多少精彩?还有多少悲喜交加和依依不舍?还有多少也许连她自己也不可确定的际遇和参悟?____这些,或许就是这个美丽的女子以她的故事诠释着生命的迷人和魅力吧.
西藏......,青海.......,新疆........
欣然沐浴着这西域的风.它是如此的令人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