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画展的机缘,最近接触了国内几种不同类型的政府领导。虽然都是泛泛之交,谈不上任何深入的调查研究,不过,倚老卖老一次吧,过去六十年的生活经验,还是可以借鉴一下的。
最吃香的领导(排除了家传的太子党),可能要数70末、80初年代的大学生、留学生那一批了。
比起老干部,他们较有学历、有知识、有主见、有冲劲和有远见,还有些一改以往党性强就没有个性的习惯,常常谈笑风生而不失身份,西装和领带都搭配得有条有理、女干部的时装几乎与时尚同步-----没有一番文化底蕴和不一般的自信,难以做到这点。目前在政府机构出头露面又有较高实际权力的领导,基本是这一类。
---于是,领导阶层还有些文革中扎起的老干部,为数不多,可是,在退休前都还在勤勤恳恳站好最后一班岗--当然,舍不得因为权力地位的福利—也是人之常情。这样的老干部,认清了形势,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跟在新一代知识型、精英型的领导后面,努力做好范畴内的分工,他们不露锋芒的作风,有时,还添了份朴实和亲近。
我看到一位女性领导就是这类的干部。虽然年将退休,依然精力十足,当然,关键在于她有实干的精神,文革时当铁姑娘生产队长、大队书记、公社书记的官僚作风全当笑话------如今,东奔西跑,汗流满面,气喘吁吁—像个新兵。因为她熟悉新、旧领导错综复杂的关系而不辞辛苦的穿梭其中又游刃有余---看来,她可以保持晚节、顺利进入正式退休,享受晚年福利。
在领袖风采这方面,文革起来的领导明显的被比了下去。年龄较大是个因素,关键是学历不够,
只红不专,已失去领导的魅力。然而,基本上,他们都有一颗忠诚的心,俗话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巧得很,一位我年轻时的朋友,说起来,竟与她原是同单位、同级别的领导,也是文革中因为贫农家庭出生红心向党而被捧上领导地位。然而,他不学无术也罢,还偏要高谈阔论,还爱摇头晃脑的写“诗”吟“诗”:啊党—啊祖国—啊太阳—啊月亮。。。我被他“啊”的快晕过去,可是,还不能笑出来。
改革开放了,党并没有遗弃这样的红色种子,还想继续培养他成为新时代的、有真正技能的、可靠的接班人,于是,派他到美国来学习、考察----回去后,他还是啊烟、啊酒、啊女人、啊金钱---于是,党将他搁在一边—请他提早退休了。
这次画展,按道理该通知他,可是,主策划的领导提起他就头疼,他所有的亲戚和朋友也一样甩手拧头,甚至都说不想再见到他,都认真地劝我,别再联系他,也许,他们都是为我好,都怕他来到展览现场:----啊观音!--啊达摩!----啊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