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2016-11-25 20:21:25

 

《金莲仙史》序

茫茫宇宙,星瀚云集。余常思道德之宗,本是万物生命之源,亘古而不变。历经万劫能够长存,浩浩大德也能弥高弥远,若存贮心际也能保得至真至灵,这就是德的玄妙之处。

然而,今日世事浇漓,人生轻薄。见奢华淫说,则似糖似蜜,百般贪食,难舍难弃;若是听到正真义理,则是如仇如隙。因此妄念丛生,如影随形,心中正气也日渐消弭。凡是聪慧之人多是在书香笔墨上求精,而入仕做官之人则是在名利场中奔波不息。由是,国风日衰,民心渐离,社稷安能不败?今日,秉忠直之心、立刚毅之志的人已经非常的稀少;而能在道义上尽心、立身修道的人更是鲜少。

悲乎!偌大的世间,人人爱酒迷花,个个争名夺利,向来是乐极生悲,福祸相依?不行仁德,纵使位在三公九卿,终是一介小人;不修善德,纵使富有天下,也终有堕入潦倒之时。那些罄竹难书、丧尽天良的邪恶之徒,死后堕入无间地狱,永罪永刑也无法赎尽他们的罪恶,惟留臭名遗流万世。

但自有聪明达人能在世风下滑、道德衰微的时日,不争蜗角之名,不夺蝇头之利,不在酒色财气中取乐,而是立身于道、立命于德,从这营营百般的苦海中超脱。

本文就“王重阳度化七朵金莲”之事,为聪慧达人留一席静思方寸之地。

奉旨下凡

宋徽宗政和年间,长安咸阳县大魏村有一位老爷王仁政,担任山西武州令期间,为政颇为清明。年过半百,膝下还无子嗣,便请辞还乡。

王仁政带着妻子谢氏、家仆乘着马车直往家赶。途中路过西岳庙,王仁政在附近安置车伕马匹,投店歇宿。

他对妻子说:“此处是华岳庙,乃是西岳帝君的行宫,向来神灵显赫,凡世人有所祷祈,均为应验。当下,因我没有子嗣,所以辞官还乡。想我祖辈数代累积善名,今世我和你也是平生好善,布施乐道。我常听说《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想必并非虚言!天网恢恢,疏而不泄,如若我平日并无大过大错,想必我王氏今世也未必就会招致断绝子嗣的罪愆。”

王仁政连夜静心写了一张祈嗣的表章,彻夜等待到天明,买来香烛纸钱等祭品,到西岳庙中拈香祷祝,虔敬礼拜,化表呈词后便启程回乡。

西岳大帝掌管天下仙秩、鬼神、百姓赏罚功过之事。帝君阅览王仁政的疏文后,思量王仁政根源深厚,不敢自作主张,于是就把这道疏文带进通明殿,由玉帝决定。

玉帝思量要派哪位神祇下凡,托胎人身与人作子,以便将来弘扬玄风。王升真人出班奏道:“昔日,臣随太上老君遨游下界,看到人心不古,玄风衰弱。欲降于尘寰,将来重振玄纲。”他肯请玉帝敕命他下凡,以累积功勋。

玉帝命玉女精卫进奉一杯玉液琼浆赐给王升,以保他转生之后道心不灭。王升真人拜谢玉帝,执杯畅饮。精卫在旁,见他奉旨下凡,即也起了下凡之念。但见秋波微动,就这细小的窥视被玉帝察觉,当下即命精卫一同下世,使他们将来配成夫妻,直至功成,再登天阙。

王仁政辞官回乡后,转眼冬去春来。在百花盛开之际,一日夜梦,谢氏忽然看到一位羽士头戴黄冠,身披鹤氅,从空中降下,立在她的床榻前,高声说道:“我本是汉朝真仙,现暂居于此,将来可作玄门统领。”这一番话使得夫妇二人同时惊醒,彼此相望,发觉是南柯一梦。

时至北宋政和二年腊月,谢氏忽觉腹痛,临盆之际,急命奴婢去通知老爷。王仁政急排香案,先拜谢天地神明,其次祝告祖先。但见一片红霞映照,奇异香气弥漫屋舍,王老爷心想:“这三九的寒天,如何会有这等霞光瑞彩?想必是此子的瑞兆吧。”

思虑间,只见家仆个个眉开眼笑、欢天喜地抱出一个活宝来。王仁政抱过来一看,只见此子生得眉清目秀,额高鼻隆,心里嘴里一个劲儿的直谢天地宗亲,直叹:真不愧华岳帝君,神灵有感,赐下子嗣,这也是王家数代积德行善的善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