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今盛暑之时,
又当早饭已过,
各处主仆人等,
多半都因日长神倦。”
匠匠瘫在空调房里,
啃着凉西瓜、喝着冰汽水,
追着电视剧,
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除了摇摇蒲扇,
古人都怎么过夏天的?
遂翻书查看,
不禁惊得跳脚:
哈哈!古人城会玩!
古代“葛优瘫”
“无冰不欢”。
早在先秦那会儿,
老祖宗就学会了用天然冰块制冷。
周代还出现了最早的冰窑。
古代冰窑
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
每年冬天12月起,采集天然冰块,放在专门的“冰窑”储存。
“取一桶冰,
凿孔置于地,凉风满屋”。
《天龙八部》中的虚竹和梦姑,
就是在西夏皇宫的冰窑里,
做了不可描述之事。
啧啧,真会挑地儿
汉代的皇室,
有冬夏两用的“空调房”,
冬季房叫“温调殿”,
夏季房叫“清凉殿”。
清凉殿
清凉殿以石头为床,
用玉晶盘装冰块,贮冰于膝前,
四周挂着水晶帘子,
还有仆人扇扇子,
“清室则中夏含霜”,
盛夏时室内便可结霜,清凉无比。
到明清时期,更有了“可移动冷源”,即贮放冰块的柜子,上面镂空,作为冷气出孔,中部空间还可储存食物。
华妃娘娘霸气纳凉
住凉屋也是古人消夏方式之一。
凉屋通常傍水而建,
利用机械原理将水送至屋顶,
然后水流沿着屋檐下淌,
利用冷水循环降温,
颇有点现代“空调房” 的意思。
凉屋模型
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刘贯道《消夏图》
除了各种扇子,
西汉时,
长安一巧匠丁缓为了祛暑,
发明了名叫“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
此物把7个一丈长(3.33米)的大轮,
连在一起,
做成一把巨大的“七轮扇”。
《西京杂记》记载:
一人运之,
满堂寒颤。
辛苦了,丫头!
除了跟我们一样,
爱住“空调房”,
古人们还超爱“冷饮”。
《楚辞·招魂》记载:“挫糟冻饮,酹清凉些”。可见他们早就知道,加了冰块的糯米酒,喝起来才更加醇香、清凉。
到了生活富庶的唐宋,
人们更是花样吃冰。
唐代出现了“冰商”,
也就是商业性的藏冰户,
冬天藏冰,入夏则卖。
宋代还出现了“冷饮专卖店”。
刘松年的《斗茶图》还将卖凉水绘入画中
南宋诗人杨万里诗云:“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武林旧事》也记载,宋朝街市出现了“雪泡豆儿水”、漉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绿豆水、荔枝膏水等各色“冰水”。
“雪泡”,就是饮料里加了冰雪水
北宋汴京的冰店有“冰糖冰雪冰元子”,南宋临安街上主打“雪泡梅花酒”,夜市的冷饮铺甚至要卖到三更才打烊。
元代时候,
雄踞北方草原的蒙古人,
更是把果汁、奶、冰块等混合,
做成“冰酪”,
后由马可波罗传到意大利,
这才有了现代的冰淇淋、刨冰。
原来冰激凌是咱老祖宗发明的
有诗云:
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
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清末,市面流行一种新型饮料“荷兰水”,也就是大家现在常喝的汽水。
清末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中对此有详细介绍:“以碳酸气及酒石酸或枸橼酸加糖及其他种果汁制成者,如柠檬水之类皆是。”
为了放冷饮,
智慧的古人又发明了一种原始的冰箱
——“冰鉴”。
冰鉴,可冷藏水果、冷饮等
这是一种双层木桶,下有基座,上面有盖,中间有夹层,把冰块放到夹层里,盖上盖子,好长时间都不会融化。
除了吃、住,
他们在夏日穿搭上也绝不将就。
魏晋之前,
男人们爱赤膊,
女人们则推崇“开裆裤”。
这种“开裆裤”并不单穿,古人外穿深衣(即上衣下裳连体的一种服装),里面则多穿胫衣,胫衣可看作是裤子的雏形,但它只有裤管,没有裤裆。
小风嗖嗖裆下过,别提那个清爽了!
开裆裤
唐朝美女最爱的
“半臂装”和“袒胸装”,
更是既清新、凉爽,
又时尚、前卫。
想想现在女人还要穿胸罩,羡慕嫉妒恨啊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
宋女子则一般是:
“背子+抹胸”:
就是对襟长衫,
搭配贴身抹胸。
宋·钱选《招凉仕女图》
身着薄罗或薄纱的背子,
任两肩、双臂,
隐现在轻浅的纱罗中。
西蜀花蕊夫人在《宫词》中,咏宫人夏日纳凉时之情形,有言“薄罗衫子透肌肤”。
词人李清照夜在《点绛唇》中写到“薄汗轻衣透”,薄汗而竟能透衣,可见其轻薄凉爽。
《北齐校书图》身披透明纱衣的学士
古人爱穿纱袍、长裤,
看似闷热,其实不然。
当外界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
皮肤会不自觉地吸热。
他们宽大的衣服,
不仅能覆盖皮肤,还非常通风,
形成“小对流”。
快看,姐走路带风
特别酷热难耐的时候,
他们就先贴身穿一件,
用细小单枝竹管串接成网状的竹衣
俗称“隔汗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