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罘2018-02-09 23:29:01

现代汉语里有一个成语叫“甘拜下风”,俗话里称对立双方处于不利地位的一方为“处于下风”。“下风”一词的字面意思足够清晰,但出处及原始意思却不够清晰。还好,《庄子》里有四篇提及下风,我认为,这四处把“下风”的出处及原始意思交待得足够清晰了。

外篇《在宥》里有,“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翻译成白话意为,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从下风口跪着用膝盖走近广成子,再次叩拜,以头触地,然后问话。

外篇《天地》里有,“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翻译成白话意为,禹前去看他(伯成子),他正在野外耕地。禹从下风口快步走近他,恭敬地站立问话。

外篇《天运》里有,“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类自为雌雄,故风化①。”翻译成白话意为,雄虫在上风鸣叫,雌虫在下风应和而受孕生子。同类物种雌雄感应,故受孕生子。

杂篇《漁父》里有,“囊者先生有绪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翻译成白话意为,刚才先生只开了个头就要走,丘鲁钝,不明白您的意思,我甘拜下风,望您不吝赐教,最终让丘受益。

我们可以把《天运》篇里的那段话当作对“风”的字面意义解释。此处的“风”乃风马牛不相及之“风”,是雌雄相诱的意思。这里的“风化”是性交,受孕生子的意思。成语“有伤风化”里的风化,字面概意是风俗教化,其狭意的源头应该就是《天运》里的风化。

注意,动物风化时,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因此,上风代表雄,下风代表雌。顺下风,趋就下风,待于下风,甘拜下风,等等,应该是“雌应于下风”意义的延伸,表示顺从,歉卑,恭敬,尊重等意思。

在道家思想里,居下风的思想随处可见。较典型的有《道德经》二十八章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译成白话意为,知道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甘愿做天下的溪谷。对此,六十一章里有进一步的解说,“大国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也。”译成白话意为,大国处于江河下游,处在天下雌性的位置。试看天下动物的交媾,雌性总以静胜过雄性。所以,要想守静笃,最好居下风。

在中国文化里,居下风这一思想的体现也是随处可见。

在传统文化里,有君子小人之分,还有君子不与小人斗之说。不与小人斗,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君子多半斗不过小人。君子为什么斗不过小人? 因为君子讲究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小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对于君子来说,不用手段不赢,使用手段虽赢犹输,因为用手段本身已经失了君子之本。然而,很多问题涉及原则,又不能不斗,于是有先君子后小人之说。不与小人斗或先君子后小人体现的也是居下风的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口头禅,哪里哪里,过奖过奖,不行不行,差得还远,等等。过去不光表现在口头上,而且还落实在行动上。我们也常听到这样的处世训诫,夹起尾巴做人,不当出头鸟,不当大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等等。如今,对越来越多的人来说,这只是口惠而已,有时连口惠都没有了,受到夸奖后仅说声谢谢。无论如何,在场面上,谦虚谨慎还是被大力倡导的。谦虚谨慎体现的就是居下风的思想。

在武侠作品中,有德的武林高手多是被逼进墙角后才出手的。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武林高手肯定知道个中道理,但有武德者仍坚守后发制人的原则。在核武时代里,以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为口号,以核潜艇,坑道发射,移动发射等手段为后盾的核战略,说白了就是后发制人。后发制人体现的也是居下风的思想。

在现实政治中,从邓时代开始的韬晦养光策略,则是字面意义上的居下风。小邓同志对百姓似乎有起码的怜惜,国力有限,他没有象润之那样满世界散财,也没有象润之那样蛮干。他的韬晦养光实属不得已而采取的策略,因此,它是字面意义上的居下风。如果,在有了足够的实力之后,仍然能坚持韬晦养光,那才称得上是道家意义上的居下风。但是,现如今的形势好象是在争上风,国力尚欠而争风,吃亏的可就是百姓了,润之争风给他们带来的痛楚到如今还隐隐作痛。

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 1561/01/22 - 1626/04/09),见右图,对权位有如下高论,“紧握权柄,勿论权限;宁可暗中操实权,切忌高调争名分”③。培根对权位的讨论有点道家的意思,不高调争名分与居下风有某种程度上的契合。重要的是,培根把道家没有明说的另一层意思清楚地说了出来: 不争名分是为了更好地操实权。道家的居下风不是一味退让,换言之,居下风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以柔克刚。

稍微回顾一下中国现代史,不难发现,培根这一思想,在中国,不乏有某种特色的继承者。其中落落大者当数慈禧太后和小邓同志,二人可谓深得培根这一思想的真传。相比之下,集许多小组长的名号于一身就显得有些稚嫰,那属于高调争名分,能不能操稳实权还有待观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