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灵二十年(贾宝玉20岁,贾惜春17岁)夏。
这年,惜春17岁。 上述王夫人说惜春难配甄宝玉,因为“年纪过小几岁”,自然是托词。 真正的原因是甄家来之前几天,惜春已是执迷不悟,要绞了头发出家,“一天一天的不吃饭,只想绞头发。”邢、王夫人劝了几次,惜春依然执迷不解。
当时贾宝玉20岁,甄宝玉小一岁年纪,为19岁。李家姐妹李纹、李琦称贾宝玉为“宝哥哥”,年龄在贾宝玉与惜春之间,姐姐李纹19~20岁,妹妹李琦年龄18~19岁(参见第14章)。
红楼梦第3回,通灵8年,黛玉初进贾府,贾母命人去“请姑娘們來。今日远客才來,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不一时,“只見三个奶妈並五六个丫鬟撮擁着三个姐妹來了。”惜春落在迎春、探春两个姐姐后面,林黛玉打量她,见她“身量未足,形容尚 小。”当时黛玉7岁,迎春10岁,探春7岁,惜春的年纪5岁,小黛玉探春2岁。
如第14章部分叙述,推算出惜春小黛玉、探春2岁,并非是一件难事,但很重要。
第一,惜春不可能小于探春3岁或者3岁以上。当时贾兰5岁(第4回),小探春2岁年纪。惜春大于贾兰,故至多小探春2岁。红楼梦第18回,元春回贾府省亲,贾兰因年龄“极幼”而没有参加大观园的迎元春活动,而惜春却参加了(两人其实同龄,但这里至少说明惜春稍大于贾兰)。到第55回,王熙凤明确说出惜春年龄大于贾兰——“四姑娘小呢,兰小子更小。”
——(惜春若小探春3岁,惜春当时便是一个4虚岁孩子(当时她亲哥贾珍的儿子贾蓉——惜春的侄儿,已17岁),如果说一个4虚岁小孩自己走路上下学,自己告坐在(贾母)桌上吃饭,有些勉强和难为她,但也非绝无可能;那么下一年的秋天(通灵9年),探春8岁,刘姥姥一进大观园。周瑞家的送走刘姥姥后,受薛姨妈之托,为姑娘们送花(宫里的新鲜样试)。来到惜春处,惜春正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儿玩笑,要“明儿也剃了头同她作姑子去。”见到周瑞家的来,惜春问:“如今各庙月例银子是谁管着?”周瑞家的道:“是余信管着。”惜春听了笑道:“这就是了。她(智能儿)师父一来,余信家的就赶上来,和她师父咕唧了半日,想是就为这事了。”(第7回)——如果说惜春小探春3岁,那惜春当时该5虚岁,这样的观察和信息把握,思维过滤,和表述对话,对于一个5虚岁(实龄3~4岁)小孩太超乎寻常。 再有,宝玉14岁年秋,探春(时13岁)立诗社,李纨自荐为社长,派任迎春、惜春两位为副社长,迎春(16岁)负责出题限韵,惜春负责誊录监场。同年冬天,惜春还接下了贾母派她将大观园景致和人物画下来的活计,可知惜春年龄不至过小。须知当时凤姐女儿大姐儿(巧姐)已是7~8岁,却完全被大观园姐妹冷落在社交圈外,如果惜春小探春3岁,当时便只有10岁,其年龄与巧姐并无太大差距。
第二,惜春的年龄也不太可能只小探春1岁。因为书中也多次提及惜春年龄明显小与其他的姐妹们。通灵8年正月,7岁的林黛玉进贾府当日,初见7岁的探春“削肩细腰,長挑身才,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 盼神飞,文彩精华,見之忘俗”;而当时的惜春则是“身量未足,形容尚 小。”(第3回) 通灵16年秋,凤姐领命抄检大观园。来到探春处时,时15岁的探春不仅大气凛然,“命众丫環秉烛开門而待。”还挥手扇了那蛊惑挑唆是非的王善保家的一耳刮子。而抄检队伍到惜春处时,书中描述“因惜春年少,尚未识事,吓的不知当有什么事。”那晚的抄检中,查到了丫鬟入画私藏的她哥哥从主子贾珍那儿赏得的一些东西,第2天,惜春请来嫂子尤氏,让尤氏把入画带走,凭入画“跪下哭求”和尤氏苦劝,惜春一概不听,“虽然年幼,却天生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任人怎说,她只以为丢了她的体面,咬定牙断乎不肯。”曹雪芹在这里使用了“年少”或者“年幼”词语来描述惜春,显见惜春年纪不会只小探春一岁。
所以,惜春的年龄小于探春2岁,本年(通灵20年)17岁,可以确定,因为无法再小,也无法再大。
这样看来,第115回,王夫人用“惜春年纪过小几岁”来作为推脱与甄宝玉姻缘的理由,也是有少许的惜春年纪小的依据的。甄宝玉与探春同龄,甄母提亲时他19岁,如果惜春18岁,王夫人就无法用(惜春)“年纪过小几岁”来作推脱之词。
那么,既然17岁是可以用来不能结亲的借口,刚好可与甄宝玉“为配”的李琦,年纪必在18~19岁(小贾宝玉1~2岁)。李琦的姐姐李纹年纪在19~20岁(小贾宝玉1岁之内)(李纹、李琦称贾宝玉为“宝哥哥”。参见第14章)。
通灵20年夏季近秋。
某晚,17岁的惜春与嫂子尤氏拌嘴,至夜深,终于狠下心,“把头发都绞掉了,赶到邢夫人、王夫人那里去磕了头, 说是要求容他做尼姑呢,送她一个地方,若不容她,她就死在眼前。” 邢、王夫人及众人苦劝,惜春不听,立意必要出家。王夫人见无法挽回,便准了惜春只带发修行,惜春住处改为她诵经拜佛的静室。黛玉生前的丫鬟紫鹃求准主子王夫人,从此跟了惜春,伏侍终身。
宝玉9岁时春天,在秦可卿房中午睡时,曾梦游放春山還香洞太虛幻境,见到过惜春的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绍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第5回)(时,惜春6岁)。 果不其然,判词没有说错,11年后惜春“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果绝投入空门,从此与青灯古佛相伴终生。
然而,惜春的归入空门,也许让人为“绣户侯门”可怜,也许让作者曹公雪芹感觉她可怜,也许贾府合族和所有与她相关和无相关的旁人(宝玉除外)为她可怜,但惜春自己不会觉得可怜,投入空门的惜春也决不是可怜人。
因为,无论是惜春的灵魂深处慧根、志向意愿、兴趣所在,或者寻找自己的心灵慰籍,有着青灯佛像的空门是最终的归结之处。惜春6岁时即显佛心,说(虽是小孩玩话)要像小尼姑智能儿那样,“剃了头同她作姑子去”(第7回),10岁时有佛意,她作的正月元宵节灯谜是“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佛前海灯)。”(第22回) 13岁时见佛性,坚辞了被人抄检出私藏有哥哥所得赏品的丫鬟入画,自谓“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14岁时具佛思,当年农历9月初,22岁的妙玉晚上打坐时春心扰动,“走魔入火,”惜春闻听后,自想:“我若出了家时,那有邪魔缠扰,一念不生,万缘俱寂。”当时还又占得一偈: “大造本无方,云何是应住。既从空中来,应向空中去。”惜春的这佛心、佛意、佛性、佛思,都是妙玉所没有的。
本年(通灵20年)春,惜春17岁,贾府众人去铁槛寺为贾母伴灵,惜春与凤姐守家,被贼夜盗,惜春心里苦楚,初试佛门,要把自己青丝铰去出家,铰一半时,被彩屏等人劝阻。不日即得到妙玉被劫消息,惜春自此“死定一个出家的念头。”
未久,地藏庵的两个姑子来贾府问安,来到惜春处,双方相互试探。被那姑子一激,惜春说出“你打谅我是什么没主意恋火坑的人么? 早有这样的心,只是想不出道儿来。”惜春说的“想不出道儿”指的是她尚未理清楚如何出家,去哪里出家。但惜春心里,从此已是出了“火抗”,心有佛灯,出家了。姑子走后,“惜春一天一天的不吃饭,只想绞头发。”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这是惜春的人生理解,也是惜春的人生追求,经过数月抗争,通灵20夏,17岁的惜春最终如愿以偿,正式渡入佛海。不管她以后是在家中的拢翠庵从容修行,还是流落在外“缁衣乞食(脂批)”,都是惜春自己的人生选择。这世上有人求官得官,有人求财得财,还有人求爱得爱,惜春则求佛得佛,都算是有福之人。所以,惜春判词上说她“可怜”一词,是不正确的。说到底,惜春的可怜何在?我再问:如果求得“独卧青灯古佛旁”的惜春不是绣户侯门的贵女,而仅是布衣芒屩的平民女子,还有人——或者说还够得上让人——可怜吗?
—— 红楼梦惜春判词中的“可怜”一词,应是作者一个文字失误,但这不应看成是作者的一个境界问题或者价值观问题。因为惜春最终绞发出家修行,作者借宝玉之口赞叹她:“真正难得”。
(从道、佛的教义看去,惜春老父贾敬弃官抛家,一心求道成仙(第2回),也算是“纯人”。所以,惜春向往和追求 “独卧青灯 ”,其实也是有“秉性”上的源头的。)
(通灵20年秋,贾府所涉罪案已被皇上赦免,所抄家产归还。至冬,被发配外地的贾赦、贾珍及送母灵回乡安葬的贾政俱已回到家中,贾珍回明贾政:“宁国府弟,收拾齐全,回明了要搬过去。拢翠庵圈在园內,与四妹妹养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