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三2022-01-05 22:58:36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怎么来的?

有一种说法,是在毛刘在知识冲浪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之后。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少奇认为这个“儿童”,是指贺知章自己家的孩子,以此证明,古人出去做官,不带家眷。所以他鼓励“男儿志在四方”,建设新中国,暂时解决不了家庭安置问题,要能忍受两地分居。

 

此时正要掀起大跃进,而一边在反冒进。

 

毛睡不着觉,一边夸“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一边查看古籍,引经据典,给刘写了一封信。说贺知章回乡时也是个耄耋老人,诗中的“儿童”,应该不是自己家的孩子,应该是村里的孩子。引用贺知章的这首诗,来做两地分居的思想工作,是站不住脚的。

大意如此。

 

鉴于毛的权威,少奇能怎么说呢,坊间流传,他回敬恭维了一句:“一天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

 

有没有感觉到彼此之间,有那么一点微妙。

 

最高领导人之间有分歧,尤其是公开化,哪怕是从一句诗里对“儿童”的不同理解,那都是非常要命的。

 

早在几年前,他们已经对1948年的香港电影《清宫秘史》,有不同的看法,并且公开化了。慈禧和光绪的关系,很微妙。面对洋人和义和团,以及变法维新,到底是慈禧对,还是光绪对,你支持谁?所以一个说这部电影好看,是爱国主义,一个说不好看,是卖国主义。

 

手下人怎么办?

 

走不同的路线,那么一部电影、一首诗,都会有不同看法,且针锋相对而致命。

 

 

 

 

水明善2022-01-05 23:39:43
是这么回事,那种日子,不变态,不成活,呵呵。
核桃小丸子2022-01-05 23:43:30
三哥深刻,所以啊,高端人口是否和谐,直接决定低端人口是相爱还是相杀。
土豆-禾苗2022-01-05 23:47:22
估计从列宁开始吧,直到今天,这类政权仍然是把各类艺术文体创作 作为战斗武器而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陶陶三2022-01-06 00:02:27
油管上有《清宫秘史》,1948年的香港左派电影,值得一看。导演朱石麟,是被自己这部电影气死的。
WXCTEATIME2022-01-06 00:03:41
没听过这个传闻,刘少奇真是这么论证儿童的?若是,也真是让人无语。
陶陶三2022-01-06 00:05:05
这得看“老大回”,是什么时候,是告老还乡,还是中年探亲、:-)
WXCTEATIME2022-01-06 00:08:59
少奇同志不知道贺什么时候回的,陶兄难道也不知道吗?:)
陶陶三2022-01-06 00:10:15
汗~~~,我是假设都不知,然后去做考证的角度来说的。:-)
江上一郎2022-01-06 00:30:03
编剧姚克是鲁迅知交,他淡淡地说:只是政治斗争的手段。。。离开了香港。
江上一郎2022-01-06 00:33:38
很有幸,因为《清》被批判,我才有机会观赏,,,周璇和舒适-----空前绝后!
桂雨12022-01-06 00:49:15
文革时看批判电影,票子很难弄的 :)
江上一郎2022-01-06 00:54:45
不一定,有时组织看,如《怒潮》批彭德怀,主题歌”送别“出来,大家哼起来、唱起来。。。高音喇叭开始叫:毛主席万岁!。。哈哈。
陶陶三2022-01-06 04:09:11
我以前看的,没那么清晰,现在油管上居然有清晰版了。:-)
donau2022-01-06 07:47:14
嗯你罗嗦了这么多终于有一个我也能看的了
donau2022-01-06 11:55:45
好像我原来应该也看过都忘了在哪儿看的了肯定10几年以前看的
陶陶三2022-01-06 14:50:27
是1948年的老电影,不是《满清十大酷刑》哈。电影名字像。:-)
donau2022-01-06 15:15:00
你肯定以为是10大酷刑才去看的吧
陶陶三2022-01-06 15:19:56
十大酷刑我看得早,当时是被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吸引,发现上当,依然坚持看完。后来才看的《清宫秘史》。和你不一样。
donau2022-01-06 15:23:38
陶陶三2022-01-06 15:28:14
donau2022-01-06 15:31:40
那教你一词儿吧
陶陶三2022-01-06 15:36:25
失禁,失禁,我也回报你一个词儿:
雪晶2022-01-06 16:30:01
哈哈哈,看你们打得挺好玩的啊~~~我不是来浇油的啊,当然也没打算灭火~~~LOL
陶陶三2022-01-06 16:38:19
雪哥,会当击水三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