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三2022-05-12 20:04:46

夜话,聊一点大家多少都知道,但藏了一点历史小奥妙的。

因为这几天,我从“二十四孝”里,抽出了四个,取名“中国四大孝子”。二十四太多了,记不住,里面还有一些老头装嫩、坑儿养母这样的鲁迅看不下去的。找出四个鲁迅都喜欢的,结了。

李氏朝鲜,以儒教立国,自然也喜欢玩孝。

看看韩国当今流行的四大面值钞票。

 

 

一千和五千两老头,是师徒。前者叫李滉,号称“朝鲜的朱熹”,和朱熹一样,除了是鸿儒,还特别喜欢陶渊明,在朝鲜修建了一座陶山书院。后者叫李珥,年轻时去陶山书院,拜李滉为师,也成为一代大儒,是李滉儒学思想的传承者和变革者。

想想看,陶山书院,在韩国的影响。和陶渊明的关系。:-)

 

 

最大面值五万元上的女子,是李氏朝鲜历史上一位大贤母、大才女,叫申仁善,正是李珥的母亲。

是不是感觉比咱的毛周刘朱工农兵学商,有学问有气质一点儿?:-)

 

五大钞票上,只有一万元的那位,是李氏朝鲜的君主,相当于“朝鲜的李世民”的世宗大王李裪。从夺取江山来看,他爹更像,从施行仁政来看,他更像。就是李世民打下江山、杀兄逼宫那些事儿,都被他爹朝鲜太宗做完了,所以到他这儿,几乎做的都是好事儿,留下最干净的名声,其中最有名、影响最深远的一件,即训民正音,发明了朝鲜谚文。

朝鲜谚文有什么好处呢?一个是让平民百姓更容易识文断字,更多人可以读书,一个是让朝鲜在文化上,和中国保持相对独立,不要被同化了。

 

两父子,倚重一位重要的女人,闵氏。

骊兴闵氏,是高丽王朝以来的名门望族。朝鲜太宗夺取王位,多有闵王后外戚之功。而世宗大王,正是闵王后生的嫡子。

闵氏,是朝鲜的外来姓氏。可以追溯到高丽王朝明宗时期的太子太傅、宰相闵令谟。闵令谟的曾祖父,叫闵称道,他本是出使高丽的北宋大臣,因为发生了靖康之变,北宋灭亡,难以回国,就在朝鲜骊兴定居下来,受到高丽君主礼遇,成为名门望族。

为什么礼遇呢?

闵称道的祖先,一直可以追溯到孔子的弟子、孔门十哲之一、二十四孝里的“鞭打芦花”(又叫“闵损芦衣”、“芦衣顺母”、“单衣顺母”)的那位闵子骞。

朝鲜以儒治国,儒学昌盛,一读到《论语》“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自然对闵称道的后人骊兴闵氏肃然起敬。

 

骊兴闵氏,一直到大韩帝国还出了两个皇后。大韩帝国二世而亡。李氏朝鲜末代国王、大韩帝国首任皇帝李熙的皇后是闵氏。生的儿子,类似溥仪的末代皇帝李坧的皇后也是闵氏。

厉害吧?

 

 

 

 

核桃小丸子2022-05-12 20:39:21
陶山书院相当于现在的孔子学院吧,负责一带一路完成中国梦的,三哥逮到机会就替淘家做广告:)
陶陶三2022-05-12 21:04:04
不是我做宣传啊,是韩国人的钞票在做,look:
Shubin2022-05-12 21:48:23
匾上那个陶字好像写错了耶,来罘兄呢?此字待考乎?
云霞姐姐2022-05-12 22:00:45
三哥懂得真多!,
土豆-禾苗2022-05-12 22:41:48
“一千元钞票背面的就是陶山书院……我做,就改成陶三书院”,如果是我就搞个 THE BANK OF TAOSAN !!
陶陶三2022-05-12 23:37:52
这个好,印钞票这份工作,我喜欢干。
陶陶三2022-05-12 23:39:48
看得仔细,赞一个!韩国、日本,往往保留了一些我们古时候的一些写法,得研究一下。反正都是个陶字,这次是来自陶潜。:-)
陶陶三2022-05-12 23:41:06
谢云霞。知识让人愉悦,发现一点小奥妙,和女人吃了一块甜美的蛋糕,那种享受差不多。:-)
kirn2022-05-12 23:50:20
我最喜欢韩国钞票,因为面值大,觉得自己很有钱的样子。台币也面值大,我也喜欢
核桃小丸子2022-05-13 00:26:40
看韩剧,随口一说就给一亿,感觉好豪。
陶陶三2022-05-13 00:35:32
是啊,掏出一万元,叫老板来一碗面,感觉很豪~~~
大号蚂蚁2022-05-13 00:53:27
99%未必。这种家谱都是贴金编,越长的越不靠谱。况且当今中国人的血统,尤其北方最多也就明初。而且基本上就是把宋人杀光赶走
陶陶三2022-05-13 01:01:16
闵这个姓氏比较少见,人口不多,我觉得可能性还是挺大的。闵称道,是金灭北宋前夕,到的朝鲜。这个可以有。:-)
木有文化2022-05-13 02:44:58
韩国不是前230就被灭了么?
Shubin2022-05-13 02:59:46
陶山书院位于庆尚北道安东市陶山面土溪里,... 所以陶山面有可能是个地名,里面有链接。
陶陶三2022-05-13 04:04:45
是啊,然后跑韩国去了啊。哈哈。
陶陶三2022-05-13 04:15:28
不是,我们往往容易因果倒置。李滉自号退溪,和陶潜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还自号陶翁、退陶。写的诗,也是陶潜风格。此外,
Shubin2022-05-13 13:17:45
查了一下,韩国的地名,市以下分为面、邑、洞,... 。陶山书院的前身是陶山书堂,其中2个主要房间均以朱熹诗文里典故命名。
陶陶三2022-05-13 14:57:47
是的,他肯定研究过朱熹。朱熹做过南康知军,治所在今江西庐山市,在陶渊明家乡待过,
Shubin2022-05-13 15:45:51
大儒给自己的书堂命名,一般是要师古。韩国申遗的9个书院,基本都是与地名相关。其中之首的绍修书院,原名
陶陶三2022-05-13 16:27:53
大多的确如此。也有例外,比如朱熹重建的白鹿洞书院,本在庐山,并不叫庐山书院,而“白鹿洞”来自“白鹿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