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之丘2022-08-31 16:40:00

所有的音是在人心中产生的;乐是与伦理相通的。

所以单知声而不知音的,是禽兽;知音而不知乐的,是普通百姓。

唯有君子才懂得乐。所以详细审察声以了解音,审察音以了解乐,审察乐以了解政治情况,治理天下的方法也就完备了。

因此不懂得声的不足以与他谈论音,不懂得音的不足以与他谈论乐,懂得乐就近于明礼了。礼乐的精义都能得之于心,称为有德,德就是得的意思。

所以说大乐的隆盛,不在于极尽音声的规模;宴享礼的隆盛,不在于肴馔的丰盛。

周庙太乐中用的瑟,外表是朱红色弦,下有两个通气的小孔,一点儿都不起眼;演奏时一人唱三人和,形式单调简单,然而于乐声之外寓意无穷。

大飨的礼仪中崇尚玄酒,以生鱼为俎实,大羹用味道单一的咸肉汤,不具五味,然而,在实际的滋味之外另有滋味。

所以说先王制定礼乐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口腹耳目的嗜欲,而是要以此教训百姓,使百姓有正确的好恶之心,从而归于人道的正路上来。

原文: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于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非致味也。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核桃小丸子2022-08-31 18:07:28
所以啊,礼崩乐坏很糟糕。
dhyang_wxc2022-08-31 21:52:27
乐有律,礼有节。乐之用,和合众音;礼之用,和为贵。乐经不传,读书人重视乐的不多,不如上层和底层。
梧桐之丘2022-09-01 00:15:37
今天在太太面前摇头晃脑卖弄了一下:“知声不知音兽也,知音不知乐庶也,知音亦知乐君子也”。太太拍拍我,小朋友有长进也!
Shubin2022-09-01 01:16:13
查了一下,玄酒似乎是清水。大羹是肉汁或肉汤,“不和”大概是指不調味。因为“食饗”是祭祀祖先的礼仪,要不忘饮食本源。
梧桐之丘2022-09-01 13:47:38
谢谢注解。炒青菜少放油盐不放其它任何佐料,慢慢就能吃出菜的清香,大肉汤不加佐料,慢慢细品就能品出肉自身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