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ly2016-05-05 03:24:14

11.8        创业生涯-压力真的很大呀!

 

上帖谈到了亚昌两夫妇离开了公司,而且由此而产生了巨大的压力。那压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首先,从领工资到无工资,一下子断了收入,养家糊口怎么办?如果亚昌是单身一人,那好办,一人吃过,全家饱嘛!。现在是一家四口,要吃要住,还要上学,还有房贷,每月要不少开支呀!

其次,自己要做的公司,八字还没有一撇,银行的贷款申请还没有送上,更谈不上是否能申请到贷款。如果申请不到,单靠自己的二万元,又怎么能做起公司呢?

其三,亚昌自己的经验经历甚少,是否有能力开始起步这个公司,並能做成,有钱赚,还是个谜呢。

总之,是渺茫的一片,真是有点可怕呀。

可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没有回头路可走,至少是在还没有开始之前,这就是亚昌那时的想法。为了能够度过这一难关,亚昌和他太太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没法入眠。他们常常都在自问或者互问相似的一组问题,例如:我们到底行吗?公司能成功吗?小孩的教育怎么办?以后生活如何过呀?如果现在不做,以后还有机会吗?现在不做会不会将来后悔一辈子,等等。在那一段时间里,除了担心,还是担心。总在担心会不会“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样难熬的日子,大概经过了几个星期吧,心情才慢慢稳定下来。最后,亚昌还是“要试试”占了上风。

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亚昌当时试图要找一个投资合作伙伴。他想如果能找得到的话,将解决棘手的钱的问题。为此他专门联系了一家在附近的环保检测实验室叫William Testing Laboratories。 这实验室在亚昌居住的州院城五十英里的北面,有车程1小时左右。是一位名叫罗伯特(Robert) 的私有实验室。实验室有十至二十多年的历史,比较小,只有不到十五人的公司。主要业务是环保捡测服务。

亚昌找到了罗伯特,罗伯特向亚昌介绍了一下他的实验室后,就开了个讨论会。在自我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和商业计划后,亚昌把话转到了正题上来:

“罗伯特,谢谢你对我的商业计划的兴趣,希望我们能合作”。

罗伯特不想说什么客套话,他直奔主题问道:

“你为什么会觉得我会和你合作呢”?

“因为我能把农药残留检测的服务带进来,你实验室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业务,而且我们中心实验室的生意很好,主要是靠农药残留的检测”,亚昌回答说。

“那你又是如何能把农药残留的生意做进来呢”,他继续问。

“我当然不敢许诺,但由于我的能力特别是在技术方面,把握性还是很大的”。

在谈话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亚昌以前的经历和在中心实验室公司工作的情况。罗伯特最后问:

“你打算怎么合作法”?

“希望你投资,我来做”,亚昌毫不含糊地说。

“那要多少钱呢”?罗伯特追问。

“需要15万左右吧”,亚昌的这个数是一个估值,因为当时他认为至少要一台气相色谱仪和一台气相质谱仪,再加上自己的工资。

“那我们就考虑用我现有公司的信用向银行帮新公司借20万元来建立这个实验室”,罗伯特似乎很干脆地回答。

这已经是出乎了亚昌的期望,看来有希望了。但是,棘手的问题马上就出现了:

“那么的话,我要占80%,而你占20%,你可以照样领取像原来你工作的实验室的工资水平” 。罗伯特带着几分权威性的提出。

亚昌根本没有准备到是这种分配比例。他当时认为,要就不做,做的话,就要有讲话权的50%稍多一点。特别是在当他知道罗伯特的投入只是利用他的信誉帮新公司借钱20万元,而以后还是由新公司去还的计划后,就更加认为自己的部分太少了。为此谈判无法再进行下去,最后没有签上合作协议。

亚昌回到家后,告诉了太太秀丽,她也和亚昌一样,挺失望的。因为这事,不但没有减轻压力,反而加重了。为此,亚昌又打了一个电话给马州的吴先生请教。 在简单的把情况汇报一下后,亚昌问:

“我作为一个技术入股,按照一般的商业模式,我占多少算是合式”。

吴先生很客气,帮助分析说:

“一般的技术股是10-30%,如果是30%,一般来讲,是有专利技术的。像你的技术,那就不算什么了,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学会。所以像这样的技术股有15%就不少了”。

“那如果公司做成功的话,罗伯特就是白拿80%,因为我们的合作公司将要还那20万的贷款呢” ?亚昌很不理解地问。如果这钱是罗伯特口袋里的钱,就不一样的了。

吴先生也许早就知道像亚昌这样的无经验的创业者会问的问题,解释道:

“是的,如果你只看得到成功的一面,而不看见失败的一面,这样的想法也许是有道理的”。吴先生停了一下,似乎不希望亚昌听到下面的事实时有被拨冷水的感觉。然后接着说:

“但事实上,新生小企业的失败率高于95%。是的,罗伯特是为公司借的钱,但他是要做担保人,才能借到钱的。如果失败,他是要自己去还钱的”。

亚昌不哼声,吴先生担心亚昌还没有理解这点,进一步解释说:

“你想想,要是你的话,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如果讲话都不能算数的话,还会掏钱继续合作吗”?

亚昌听着听着,感到很有道理呀,他原来希望控股的想法是不现实的。然后请教吴先生:

“那我应该怎么办?”

“你应该满足15-20%,你照领工资,如果不成功,可以说声Bye就走人了”。

听了这一课后,亚昌明白了,打算再回过头去和罗伯特商量合作之事。很不幸的是,罗伯特对这一计划已经没有兴趣再谈下去了。
 

这一曲折,给亚昌打击是蛮大的,他为钱发愁好似更上心了。所以他盼望着银行能给他贷款,不然的话,就真的只有自己那两万元来起步了。那时的亚昌,当然也曾经下过决心:如果借不到钱就用那两万元也要做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