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okang2009-07-30 15:50:03
犹太人纪念馆

旅德随笔之四

廖康

这是一间空旷的展室,满地覆盖着厚厚的铁块。在安静肃穆的气氛中,从很远之处就可以听到人们在上面走动时踩出哐啷、哐啷的声响。我也怀着好奇心踏上铁块,正纳闷大家在干什么,低头细看,才发现这些铁块是一张张人脸啊!在我脚下,他们张着大嘴,仿佛在抱怨、在控诉。不知道过去和现在多少人这样有意无意地践踏了别人的尊严?

今年夏天,我和儿子一起参观了柏林的犹太人纪念馆。展品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新奇之处,纪念馆表面看上去也很普通、很传统,但它正是以这种匠心独运的设计、气势恢宏的构造,无言地,然而有力地表达了犹太人的贡献、苦难和希望。开始,我完全没有注意到它和旁边一座现代风格的建筑有什么关系。进去之后,才知道这不过是个门脸。纪念馆的主体正是旁边那建筑,而且其主要部分还在后面。难怪里面那么大,要走那么远,就象犹太人漫长的历史,而且还要下到很深处才开始参观。馆内有三条通道,其实都挺宽,但因长而显得狭窄。一条引入一间套一间的展

室,另一条通道的尽头有个门,通往一塔楼“斗室”。当然,那是相对这座宏大的建筑而言,其实它足以容纳几十人。斗室很高,水泥四壁只有一角小窗,室内没有任何展品,名为“大屠杀的空落”(Holocaust Void),就是让参观者在那里肃立片刻,沉思一番。不知道别人什么感觉,我尝到了监狱的滋味。静静的,外面隐隐传来城市混杂之声,却无法分辨具体是什么声音,似乎没有任何意义,只知道那是自由人的生活。唯有一角蓝天,给人希望,一掬新鲜空气,给人活力。这憋屈的斗室,也许就是囚徒日复一日期待放风之处,对他们来说,那是不可多得的奢侈啊!我在那里多站了一会儿,别人都走了,只剩下我和儿子。我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胃部隐隐作痛,不由自主地用拳头顶住腹部,那是文革中我痛失好友后常有的感觉。我在别处也看过大屠杀展览:六百万人,那些遗物,惨不忍睹的照片……真是令人发指、不寒而栗。而此处没有展品,却给予我更深切的感受、更沉重的悲哀,不只是为犹太人,也为中国人,为人类而悲哀。

第三条通道引人走出纪念馆,来到“流亡和移民园地”(Garden of Exile and Emigration)。这里有四十九个高大的水泥柱子组成的方阵,参观者可以在其间穿行。每墩方柱里都种有橄榄树,枝丫树叶从顶上长出,伸展开来。从底下望上去,沿着冰冷的水泥柱壁,看到绿树和蓝天,让我感到生命和希望。介绍中说,48墩方柱里填充的是柏林的土,代表1948,以色列复国之年,第49墩方柱里填充的是耶路撒冷的土,代表柏林——那么多犹太人从第四世纪起便视为家园的城市。

作为一个普通的参观者,我虽然辨别不出什么格外有价值的史料,但我深深感到,能够在柏林建造犹太人纪念馆,这件事本身的意义就非常重大。纪念馆是利比斯金(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是对原先巴洛克式旧馆大规模的扩建。其结构相当复杂,我在馆内根本无法想象其构架。只有出来后,站在边上高处,才能看清整个纪念馆的形状。他的设计在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后不久夺标,1999年纪念馆竣工。在2001年9月9日正式开馆以前,就有超过35万人参观了这座空荡的建筑,使之成为柏林的旅游热点。很多人甚至建议不要陈列任何展品,这建筑本身就是最好的纪念和表达。开馆后,也有不少严厉批评,说建筑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展览馆的功能,三条通道要重复行走;展室环套复杂,团体活动,尤其是学生,容易走散,等等。我认为瑕不掩瑜,参观如此严肃的展览,也需要些纪律。这座纪念馆是我见过的,形式与主题结合得最好的建筑。

还有些人对犹太人宣讲、展示他们的苦难不以为然,并带着讽刺的口吻说:“犹太人每过几年就要变着花样地讲述一番他们受过的罪。”是的,很多民族都受过不少罪。我们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受过的罪,冤死的人,可能多得多。然而,我们没有不断地诉说,没有想方设法地展示民族的苦难。我们在东京可能建造中国人纪念馆吗?我们提出过这种要求吗?我们可能展出中国人对日本文明的贡献吗?可能反映中国人在日本受到的排挤吗?可能指责日本侵华吗?可能提及南京大屠杀吗?我们对自已的过错也缺乏反思。历史上,我们也曾侵略、欺负过邻邦,却没有象《特洛伊女人》那样的文学作品,反映我们给其他民族造成的苦难,更没有象德国那样允许在自己的首都建造富于自我批评的纪念馆。我们甚至鼓励遗忘,一味地向前看。我们连抗日战争死亡的人数都不清楚,很多人连史无前例的大灾难都不知道,我们连一座文革纪念馆都不许建。我们只会陶醉于祖宗业绩的辉煌,沉湎于“古已有之”的自慰。尽管我们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古训,我们却如此健忘。

2005年8月20日
杠上花2009-08-05 00:09:55
犹太人纪念馆的建筑形式与普通的博物馆完全不同。
今日雨果2009-09-13 03:28:57
"我们对自已的过错也缺乏反思。" 是的,二〇〇九年,中华民族又一次失去了走向现代文明的良机。以前在《华夏文摘》读过先生的文章,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