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xiang2017-01-23 13:45:27

    “业”是学佛人熟悉的一个名词,像常听人道“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或者遇到一个学法一直不得力,就会想著自己业障深重等等。但究竟什么是业?佛教认为一切万法就是万事万物无不基于因果之法,不仅众生出生成为天、人、畜生、饿鬼、地狱,哪一道的有情?拥有怎么样的色身?以及身体健康衰弱、美丽丑陋、寿命长短等的正报;乃至于拥有的财物或者是富足,他的眷属是不是亲睦,以及生存环境是清净的还是垢秽的这些的依报;这种种的苦乐果报都是由业所感生的。所谓善业得乐报,不善业得苦报。民间也常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释迦世尊在《大宝积经》中开示:【阎罗常告彼罪人,无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自来,业报自招无代者。】(《大宝积经》卷96)众生之所以下堕到地狱中,受到极为悲惨的苦痛,都是因为自己过去造作了极为重大的恶业;阎王也不过就是统计这个下堕地狱的罪人一生所造恶业重轻多寡,依著因果律则,判定他所该受的惩罚;一切都是自己行为招感的业报,没有人能故意入罪于他,也没有人能代他受罪;这就是佛教所主张的法界必然的业报法则。

  在这法则中,业不但是众生受生取得色身的因缘,而万事万物也都从业因而生。也就是说,以业为因能招感众生苦乐染净的果报;而且业与果彼此之间相接相续,因果业报接续无穷无止。正如《楞严经》中圣教开示:【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噉,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债汝,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婬,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楞严经》卷4)就是说众生之所以会有无止尽的业果相续,都是因为过去生造作了杀盗淫的业因,导致彼此之间有了淫欲贪爱的系缚;或者相互杀害、劫夺、偷盗,造成了彼此亏欠等因缘,而一生又一生不断受生来报偿这些业。

  《成唯识论》中也说:【生死相续,由惑、业、苦。发业润生烦恼,名惑;能感后有诸业,名业;业所引生众苦,名苦。】(《成唯识论》卷8)是说众生之所以死此生彼、死彼生此,一生又一生不断在三界六道中相续流转,都是由于惑、业、苦这三个法,会引发种种业行而滋润未来世生的烦恼,就称为惑。能感生未来世继续存有于三界世间的种种业力,就称为业。业力所引生的种种苦果,就称为苦。所以业就是指过去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的力量、势力,由业的势力就有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因果报应,以及过去生、现在生、未来生的三世生死轮回相续;所以善业有生乐果的势力,恶业有生苦果的势力,一切苦乐果报,都是因为业力所导致的。业力真是不可思议,所谓:【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46)既然众生在三界中生死相续,业力是确实存在的,那业力存在何处?众生的五阴,也就是色身及能觉能知分别的心,都只有一世,不是从前世来,因为谁也不知自己前世姓啥名谁,当然也不能去到来生,这就很容易明白五阴不是可以执持业力的。那众生究竟如何能有三世轮回?前世业因又如何感应后世的果报?简单地说,造作善恶业行而生起的业力,如何能在此世五阴灭去之后继续存在?又如何从旧的身心系而移转到新的身心系?乃至如何从前一个业系而移转到下一个业系?因为此世身心五阴灭去,下一世的身心五阴尚未生起之际,业力是灭或不灭?如果未灭,下一世身心五阴尚未出生而前世身心五阴已灭,此刻业力存在何处?是存在虚空吗?具体一点来问,当前世身心五阴入胎后永远消灭了,待下一世身心初起可能远在千里之外,乃至远在他方世界,那时业力又如何从前世身心五阴移转到十个月后出生的另一个五阴身心中呢?这十个月的移转过程,是否必须经过虚空暂时代为受持呢?但是每一个有情众生都曾造作过轻重大小不一的许多善业与恶业,当虚空中同时存在著无量无数有情的无量无数业力,又如何能各觅其主?纵使是同一个有情的无量无数业力,又如何能在多因多业排列组合下,依先后次序正确地报偿于后世相应的身心五阴中而不生错乱?况且虚空无法,只是色边色,是依物质的边际无物之处施设虚空这个名词。也就是说,虚空只是一个人创造出来互相沟通的名词,用来显示没有物质的处所。虚空既然是空无唯名的名词,当然不可能受持业的势力,无法保有业的力量。

  其实关于因与果之间的关系,大乘佛法中多以过去世业行所熏种子,作为招感未来世果报之因,称为业种、业种子。例如大乘法《华严经》中有圣教开示:【善男子!若有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为照解一切业种,无所依著。】(《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楞严经》中也有记载:【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楞严经》卷1)以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圣教:【惟愿如来,哀受我等微少供养,永离三涂恶业种子,得受人天福乐果报,开阐大乘甘露法门,速断愚痴,当得解脱。】(《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1)这是大乘法中的经教。而在解脱道的阿含圣教中,不是就没有说到业种,像《中阿含经》卷33 释迦牟尼佛开示:【众生有四种业、四种秽。云何为四?居士子!杀生者,是众生业种、秽种;不与取、邪婬、妄言者,是众生业种、秽种。】 “种子又叫作界,界又叫作功能差别。”《成唯识论》中也说:“种子是阿赖耶识中的亲生自果功能差别。”所以在唯识经论中就说阿赖耶识也叫作种子识,像《解深密经》中 释迦世尊就开示说:第八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解深密经》卷1)然后又以一首偈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解深密经》卷1)由此可知,有感生果报的业力,业的势力、业的力量就是业种;而众生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又名阿陀那识,正有著执持众生业种的体性。这个能执持众生业种的主体,既然称为识,是有识别功能的心,那会不会有选择性地只执持能成就善果的业种?又会不会自行舍弃能成就恶果的业种呢?其实玄奘菩萨已经在《成唯识论》中说:“阿赖耶识,唯是无覆无记性摄。”(《成唯识论》卷3)就是说,众生的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永远是无覆无记的清净性,所以祂永远不在六尘万法上起分别,自然就不会对业种有所取舍,永远依著祂自己的平等性,而如实报偿众生的一切业种。正如《维摩诘经》中 维摩诘大士的开示:“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维摩诘所说经》卷1)也如《大乘入楞伽经》中圣教:【显示阿赖耶,殊胜之藏识;离于能所取,我说为真如。】(《大乘入楞伽经》卷6)众生的阿赖耶识之所以称为真如,正因为祂永远离于能取、所取,没有能取的六识觉知心不断分别所取六尘的体性,因此能无私无我地执藏众生所造一切善恶业的种子,并且如实地在因缘成熟时酬偿善恶业种,感生相应的苦乐果报。

  明白了业种、业力与众生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间的关系,接下来要探讨业报偿的问题。释迦世尊在《大宝积经》中告诫弟子们:【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就是强调业力是无可逃避的,不管善业或恶业在没有失坏灭除以前,有业就会有果报;今生不受报,来生不受报,就是千千万万生,业力照样存在,只要因缘和合还是要受报的。

    业如果以将来所受果报来区别,有善业、恶业及无记业三种。善业得乐报,会感得人道或天道的善果;不善业得苦报,就会感得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的恶果;因为善业与恶业都属于有记业,凡是有记业的身口意行都会在舍报以后,随著业行的大小与因缘而开始受报。如果是无记业的身口意行,则不会影响正报,那就不会改变受报的业道。例如不害众生,也对众生没有做过增益的事情,就像每一个人的饮食谋生、技艺学习、睡眠休息、运动健身、行住坐卧、观察事物、唿吸、大小便利等等这些事,固然会影响此身的健康,还有这些无记业的习气种子仍然会流转到未来世,现行后也会影响未来世的世智辩聪,乃至他的个性,但都不会改变这个有情往生处所及所应受善恶业报的结果,所以是不会被第八识如来藏的因果业行所记录而改变受报的环境,这就是无记业。因此在佛教中讲业的报偿指的就是造作善业所感得的善报,也就是乐果;或者是造作恶业所感得的恶报,也就是苦果而言。但是善恶业的报偿会是怎么样的情形?如是因、如是果,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不是决定的?不改变的?业报有没有改变的可能呢?也就是一般人常会问到的:命运可以转变吗?我们努力学佛修行可以改变命运吗?该如何改变呢?相信都是学佛人极为关心的问题。

    在《优婆塞戒经》中,释迦世尊开示:【是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四者无报。】(《优婆塞戒经》卷7)就是依著所造业受报的时间来区分业有四种。在部派佛教的《成实论》中说:【若此身造业即此身受,是名现报;此世造业,次来世受,是名生报;此世造业,过次世受,是名后报,以过次世故名为后。】(《成实论》卷8)就是区分业为三种:一是这一生造业,现生就感招果报的现报业;二是要等此身死后的下一生,就会受报的生报业;三是造业以后,要隔一生、两生乃至千百生后,才受报的后报业。

  所以造业与受报间的关系,不能只看待一生,像 释迦牟尼佛在阿含部《毘耶娑问经》中开示:【如是施报不离施主,未熟不受;命行不尽,不得施报。譬如树王尼拘陀子,其子微细,种之在地则不可见,至树生时方乃可见。施主施福亦复如是,和合熟时乃得果报。】(《毘耶娑问经》卷1)就是说明:如同尼拘陀树种子种在地上,逐渐转变而渐次消失时,在新的树苗才可渐次现起。行布施的善业,将来的福报也是一样,必须今生五阴消失后,等待因缘成熟,来生五阴现前才受报。

  但《优婆塞戒经》除了现报、生报、后报这三种业之外,又有说无报业,或许有人乍看之下会心生怀疑,那不是跟前引 释迦世尊在《大宝积经》中告诫弟子“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的圣教有所冲突?其实不然,因为《大宝积经》的偈中,已经设定了假设的情况,就是以“假使经过了千百劫长的时间,而过去所造作善行恶行的业力还没有消除”作为前提条件。这不也正是告诉我们:业的势力是可以消除的,而业的势力消除,并不是只有报偿苦乐果报一个途径而已。

  因为佛教中讲因果,正确地说,应该是因缘果报,而不是单纯的如是因、如是果。因缘果报中,只有因不能生果,只有缘也不能生果,必须因缘和合才能生果。“因”是指如来藏中所执藏过去造作的善恶业种及无明种,“缘”则是今生所遇到的善恶业缘。以佛弟子修行成为阿罗汉为例,说阿罗汉以前所造的大恶业,因为在遇到 佛陀以后,发起一念心善而出家修行,由于这个遇佛发心修行的善缘,成就了无漏果,所以舍报时就入无余涅槃,使原本大恶业的报缘不具足而成为无报业,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在《优婆塞戒经》中,释迦世尊接著又开示另外四种业:【一者时定、果报不定,二者报定、时不必定,三者时定、果报亦定,四者时果二俱不定。】(《优婆塞戒经》卷7)就是以受报的时间与所受的果报是否确定,这两个条件交叉成就而有四种业报的差异。就是有的业受报的时间是确定的,而所感招的是什么果报,则还没有确定;有的业要感什么果报是确定的,但是在什么时候受报,现生或来生乃至多生以后的来生则不确定;还有一种业所感的果报及受报的时间都确定,无可转变,这就如同我们前面几集所说的:造作了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黎、破羯磨转法轮僧、杀圣人的逆罪,是五无间业,今生舍报一定要堕落阿鼻无间地狱中受极重的苦报。最后还有一种业,时间与果报都不一定,那就一定可以转变,这一般是指所造的是轻业的情形,因为业的势力较轻微的缘故,就有许多转变的可能。

  经文中又说:【何因缘故名果报定?常作无悔故,专心作故,乐喜作故,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是故是业得果报定;除是之外,悉名不定。】(《优婆塞戒经》卷7)就是说:常常作恶事而心中都不觉得惭愧、懊悔,或者作恶事时,专心一意毫不犹豫,或者作同一类的恶事时,心中总是觉得欢喜,而不断随喜这种恶事,或者发了誓愿,坚定不移地去作,或者作了一件恶事之后,心中满意,时时觉得作得好、作得妙;除了这五种情况下作了恶事,那果报就是确定的以外,其余的恶业果报都是可以转变的,都是属于不定业。

  而这五种导致业报确定的情形,可以说都是在于作者的心念、心意,一个不善的意念生起,身体随之造作,然后无量刹那的意志就这样延续下去,心意都不改变,恶业的果报就不可能转变,当然就成为定业。所以要让恶业的果报转变为不定业,当然就一定不要有这五种导致业报确定的情况存在;如果原本不知道因果报偿的道理,而曾经在这五种情况下造了恶业,那就应该赶紧改变心念,中止原来不善的意念,尽此一生努力行善弥补,并且时时心怀惭愧、忏悔求灭罪。经过这样至心忏悔,三恶道的正报会随著心意与行为的改变而转变,地狱业就不一定是地狱报。同样的,饿鬼道的业及畜生道的业,也会因为心意与行为的改变,使原本不善业中夹杂著善业,未来世的恶业也就跟著转变了。此外《优婆塞戒经》中圣教,还告诉我们更具体的作法就是:【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若遭福田,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优婆塞戒经》卷7)修身是修正我们自己的身行,也就是种种身体作出来的行为,广义的也包括口行,就是种种的言说;修戒是要特别注重戒律,尤其是大乘戒的核心——摄心为戒,让自己不会有违戒的心行生起;而修心则重在改正自己的想法、观念,要抉择善法,然后心得决定不改易;接下来要修慧,既然抉择决定在佛道正法中修行,就要修学解脱慧和佛菩提慧,改变自己对解脱与实相的见解,依著这些见解就能去看清一些因果报应的现象,也就了解修善造恶在未来一定会有果报,也知道某一些业是可以改变的,这样就可以消除一分烦恼,心就会变清净了,然后就能一心一意在道业上精进,就能转变重业为轻业;本来应受的轻业果报,也能在后来变成不必受了;进而如果能够值遇大福田—就是真正的善知识—跟他学习第一义的胜妙正法并且如说修学,去修种种法道,又行种种善行,这样的人就能转变原本要在后世招感重大苦报的罪业,就在今世以轻微的苦报来受偿。这是 释迦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告诉我们,不一定非要受原本果报的教证。

  为什么业能够转变?世尊在《中阿含》的〈盐喻经〉中就以盐作譬喻,解释说:“虽然犯了重大的恶业,只要痛下决心,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纵使未来世,还是要受所造恶业的苦报。但是由于今生努力修行善道,累积了许多善业的福德,乃至增长了道业上的功德,这些福德、功德的善业力,将来当然也会感招乐果,届时受到的苦报,就如同把大量的盐巴投入恒河河水中一样,水还是不会让人觉得咸,也就是受到的苦报被稀释,相对变得轻微,甚至微小到好像没有受一样。反之,虽然只是造作小小的恶业,却不知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将来完全没有善业的乐果可报偿,只有恶业所感招的苦报,那就像虽然只是少量的盐巴,放在小水杯中,杯子里的水还是又咸又苦而没办法喝。”

  从世间法上来说,好比一个人穷苦潦倒三餐不继,虽然只欠别人一点儿钱,但是债主讨债的压力,就会逼得他喘不过气,痛苦到觉得生不如死;反之,如果这个人后来赚了千万倍于负债的钱财,那时候债主来讨债,对他来讲,一点儿负担都没有,轻轻松松就把欠债还清,什么痛苦的感觉也都感受不到。

  《优婆塞戒经》中,世尊另外也有开示:【善男子!一切摸画,无胜于意;意画烦恼,烦恼画业,业则画身。】(《优婆塞戒经》卷7)一切有情所受正报的色身及觉知心的心性这个自我世间,乃至于所受贫富贵贱、人生际遇等依报的外在世界,都是如来藏帮忙画出来的;但是这一切异熟果报,却不是如来藏依自己的想法去画、去修改的,都是根源于有情的意识和意根,意识与意根配合,就把三界中的烦恼给画出来了。因为三界中的烦恼无非就是我见、我执、我所执的烦恼,如果意识、意根有了这三种恶见与执著,而把这些烦恼画出来,那就一定要继续轮回生死;由于意识、意根落在我所的烦恼中,就会去造恶业,有了恶业,如来藏就会依恶业的种子,而画出下一世的三恶道身,还有三恶道的觉知心。反之,如果透过正确的佛道修行,意识断了我见,接著调伏意根对我、我所的执著,这时意识与意根是善、是清净的,画出来的不是烦恼,就不会画出恶业而是善业;如来藏就依善业种子,画出下一辈子的欲界天身,或是有福报的人身。

  这其中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玄奘菩萨翻译世亲菩萨所造的《唯识三十论颂》中,针对为什么有情众生会不断生死相续的提问,世亲菩萨以一首偈颂来回答:【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唯识三十论颂》)依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中的解释:习气就是种子,诸业习气就是善业、恶业或净业的业种子。二取习气是指名言习气和我执习气;名言又分为显境名言和表义名言二种。业种子会感生异熟果报;名言和我执的二取种子,则会引生等流和增上果。因为众生各自的如来藏阿赖耶识中,执藏著过去造作的各种业种子,也含藏了累世累劫以来熏习的名言习气和我执习气的种子,由于善恶业种子而感生的未来世的或乐或苦的异熟果报,就引发名言习气和我执习气,跟著等流到未来世,然后有了未来世的色与心,就是色身和见闻觉知心,就有了命根,而成为一个新的众生。

  所以世亲菩萨才说:“众生都与生俱有诸业习气与二取习气。”又因为有名言和我执的二取习气种子,所以众生的意根和意识觉知心就会等流无始以来熏习的习性与执著,不断现起虚妄分别,分别并执著三界六尘诸法,就会引生种种烦恼,因而又再造作新的善业或恶业,结果纵使旧的业种子异熟果报报尽了,新的业种子又会再感生新的异熟果报。

  就如前面所举《优婆塞戒经》中,释迦世尊开示:“意画烦恼,烦恼画业,业则画身。”众生就因为这样“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当然就必定要生死轮回相续不断。由此可知,众生要免于轮回,当然就不要去造新业,尤其是新的恶业;而要不造新恶业,就必须从改变不善习气和执著的名言习气和我执习气种子下手,也就是要依著 世尊所开示的“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去修行;经过这样修行之后,自己的习性、执著转善、转清净了,未来世除了不再造作新的恶业之外,也会转变过去造作恶业的异熟果报。

  举例来说:某甲过去杀害了某乙,依著因果法则,纵使偿完三恶道的业报而回到人间,也还有性罪的报必须去偿,就是未来世会被对方无意中杀死;过程可能是将来由某甲转生的某丙与某乙转生的某丁,两个人突然大吵一架,然后某丙就被某丁无意间给杀死。然而如果某甲杀害某乙之后,能够警觉未来世业报的可怕,赶紧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忏悔所作,并将累积的福德、功德至心回向某乙;这样不但将来三恶道的苦报减轻了,等到离开三恶道该要报偿性罪的时候,因为经过至心修行的缘故,这时某丙的名言习气与我执习气,也就是习性和执著性,都已大大转变,贪瞋疑的烦恼都已经调伏了许多,而与原来某甲的习气与执著都不相同;这时就不再起心动念与某丁吵架,也就不会发生被某丁无意间杀死的结果,那过去某甲杀害某乙,该受的恶业果报不就转轻甚至不受了吗?

  所以 释迦世尊教导我们,要从持五戒以保人身,加修十善以生天,乃至修三乘菩提的解脱慧与佛菩提慧,以进入四圣法道之列,当然就是要我们逐渐转变恶业果报,而一步一步往成佛之道迈进。

Shixiang摘编自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