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K10252018-12-16 20:39:12

厦门大学郑振满教授研究家族组织、民间文献与文化传承,他做学术报告讲到传统文化时,常常会以一个故事开头——

几年前,郑教授的母亲去世,他回老家奔丧,突然发现自己成为了“局外人”,

所有的一切都由亲戚和村民安排得井井有条,他插不了任何手,也不需要他插手。

他已经不懂得如何在农村操持一个葬礼。

他由此记起儿时母亲常常讲的一句话:“如果你要做坏事,死的时候,你要自己爬到山上去!”

 

这句话对郑振满影响深远,直到他成为一名历史学者,他才悟出这句话背后的乡村秩序:

如果一个人一生做太多坏事,死后就没人帮他善理后事,最后落了个没人抬棺,

不仅抛尸荒野,而且断了来世的路。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殡葬文化绝不是土葬还是火葬的区别,而是上得了山、上不了山的最后审判。

它的背后,是一整套乡村秩序,附丽着信仰、规训、惩罚、价值、教育、传承……

在这样的乡村文化秩序中,一个敢于做坏事的人将被孤立,一个乐于做好事的人又将得到鼓励。

在这样的文化系统中,坏人不太敢做坏事,而普通人更容易变成好人。

 

殡葬改革,决不能简单化为环境改造问题,而是家风、乡风与民风的传承问题。

死亡不是一个生理行为的终止,而是一个哲学问题。

所有哲学都是对死亡的回答,人们通过回答死,而回答生。

对待生死态度呈现了不同传统文化印记。

 

郑教授还比较了湖南老家与闽南关于生死的传统文化。

看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我的观察角度是看这个地方的人们如何对待死人。

他们如何对待鬼神,就会如何对待活人。

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崇拜,祖上与后代建构着一个互利共赢的共同体。

一方面,活着的后代,要给死去的祖先烧香送钱;

另一方面,祖上在天之灵,也要保佑后代升官发财、平安健康。

 

如果一旦没有后嗣,就断了香火,变成孤魂野鬼,成为鬼神界里的弱势群体。

好比现在城市的外来人口没有参加社保,既然没有保障,就会出来闹事,鬼魂一闹事,人间就“闹鬼”。

郑教授的祖籍湖南,他们对待“闹鬼”的方法就是请道士,杀鸡画符驱鬼。

驱鬼的功能就是把鬼赶到别的地方去,要闹事到别的地方去闹。

湖南人是斗争哲学,吃得亏、霸得蛮、耐得烦。与天斗、与地斗、与鬼神斗,其乐无穷。

 

闽南人却不同,他们有普度情怀。每年七月是鬼月,普度活动一般带有以下三个目的:

一是祭奠先祖亡魂;二是荐享无主冤魂;三是超度新死亡鬼。

他们在祭祀自己祖先的时候,也顺带祭祀孤魂野鬼,相当于给外来民工也建立医保社保,

享受城市户口的待遇。

这样一来,鬼神界的弱势群体就不会到处闹事了——这就是闽南人的智慧!

 

福建为什么出陈嘉庚?为什么在慈善榜总是名列前茅?

并不是福建人一开始就更有钱、更善良,而是生活在福建的文化传统,乐善好施的好人自然会层出不穷,

而布施让他们更加富裕,形成了良性循环!

 

这样的传统文化可以称之为“没有国家的生活”,它不是无政府,也不是反政府,

而是在政府权力的边界外形成低耗高效而有秩序的社会。

华侨漂流海外,带不走政府,带不走家园,但可以带走文化,

他们就在不同制度、不同文化的各个国家复制这种社会。

为什么华侨在海外还要建祖庙、盖祠堂、修族谱?

首先是情感寄托,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据此可以建构一个令他们在现实中受用无穷的社会。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殡葬文化不是清理遗骸,把“大体”当垃圾处理那么简单。

棺材,不是一个人死后的最后居所,而是盖棺定论的棺材。

一旦运动式地去刨“棺”了事,挖掘机铲下的传统文化空白,用什么填补?

 

能千年流传的就不是陋习,而是传统。

活下来的才是传统,活不下来的不是展品就是糟粕。

面对千年流转下来的河流,要心存敬畏,不要一时冲动,随意让千年的河流断流。

即使需要与时俱进,也要留一点谦卑,留下时间与空间,让历史的河流慢慢转弯。

 

 

 

 

这两天,微信圈里传来多个江西地方政府强行进入民宅抢夺棺材,甚至冲进葬礼现场,将死人强行拉出棺材火葬的视频。这就是由江西政府主导的所谓移风易俗平坟运动。

 

一篇几天前刷屏的文章描述道:今年夏天,江西多地方出现“抢棺砸棺”的场景:执法队进村入户,强行将村民的棺材抬走,成百上千副棺木,密密麻麻地在空地上堆积如山,挖掘机一锤一锤捣毁,一口口的棺材瞬间化为碎木。
………
很多老人眼睁睁看着陪着自己多年的棺材要成为一堆废木,忧愁愤怒无处诉说,有的老人默默流下眼泪,更多的老人则是大声痛哭。还有老人看着棺材被拖走,他们跳进棺材,要与棺材一起“走”,任人劝说,怎么都不肯爬起来,最后执法队强行把老人拖出来。老人们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这些棺材陪伴他们十多年,风烛残年,快入土了却死无葬身之地,有的老人在抢棺队到来前,悲愤的自杀,以盼自己能入土为安。

一篇题为《砸毁老人寿器,伤天害理莫过于此》的网文这样写道:“我时常觉得疑惑,一些用普通人的价值观衡量笃定是违背底线的事,为什么因一些官员对政绩的追求,在权力的驱使下能堂而皇之地施行。譬如若干年前为了控制人口将几乎足月的胎儿强行引产;最近有江西吉安、宜春等地官员以推行“绿色殡改”为名,将老人们的棺材抢夺,集中销毁。

我估计有人会以“移风易俗”的理由,说一大套火葬有利于节省土地的道理。我认为在江西、湖南这样的山区省,火葬节省土地是个伪命题,大多数坟在山岗上,不占粮田。死者火葬后,后人在陵园里购买墓穴埋葬,难道不占土地?”

作者十年砍柴继续写道:“即便政府推行“绿色殡葬”有理,但棺材是人家的私有财产,和房屋、床、桌椅、家电一样,公权力是不能凭自己的意志去抢夺的  哪怕给钱补偿。因为老人准备了棺材,就认定他们一定要土葬,提前毁掉其棺材便绝了后患。这是什么逻辑呀?”

 一篇题为《禁酒、平坟与“高尚试验”》的网文这样写道: “立于民意荒漠上的平坟运动,以暴力方式得以强力推进,从中不难看出行政权力的自信和谵妄。这种自信或许有着历史依据,也确实暂时取得了辉煌成果。但是,以行政意志凌驾于文明与传统之上,试图一夜之间改变一种悠久的民间习俗,其代价到底有多高昂,目前也许还看不出来,但结局其实是早就注定的。并不是所有目的良好的做法都可以被看作“高尚试验”。挖祖坟,历来被中国人视为对个人尊严和家庭荣誉的严重侵犯。这种行为无论有着怎样的善意初衷,它给民众带来的情感劫难都是难以稀释的。而如果这种运动竟是出于一种必欲得逞而后快的权力错觉,那就更加不可饶恕。”

一篇题为《江西棺材之争背后的风水大师》的网文这样写道:“这段时间,江西新任领导跟死人杠上了,先是收缴老百姓家里给老人准备的棺材,现在已经开始刨坟掘墓,现场焚尸了。很多朋友写来写去分析来分析去都只是基于“正常人类”的思维逻辑,这是不对的,真的,老王告诉你们,这套路在山东,在河南的某些城市里都发生过好多次了,而且都是在最近几年,最牛的是河南某个县长发动“平坟运动”把全县的丘冢都给推了之后,被全县人民自发的、自费的、自觉的、自愿的“平了”他建设在另一个城市的规模宏大的五星级祖坟。

这种看似无厘头的运动,其实总结起来就四个字“升棺发财”,真的有很多人相信这个,在家里供奉一个小棺材,在办公室摆放一个棺材,甚至把办公桌、会议桌设计成一头大一头小的“棺材底板”模样。前段时间有个把火车站民警执勤岗亭设计成棺材模样的照片,不是也曾经风靡网络吗?

别怪他们无脑低智,其实换位思考一下便可知道大家都一样的三不管混日子“无为而治”,凭什么他、她、它就能升官?大家都一样的贪污腐败,凭什么他、她、它就没被抓?用正常思维逻辑无法解释的时候,就只能求苍天问鬼神了。”

顺别提一句,有人知道陕西省为习仲勋建的习家陵园有多宏大,占用国家可耕地面积多少亩吗!

这就叫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