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K10252019-01-20 19:24:51

等你到101岁

 

这是真实故事计划的第 137 个故事

去年,家里人翻出曾祖母的身份证给她报津贴时,才发现曾祖母到五月份就整整一百岁了。在此之前,大家都估摸着她快到一百岁了,但没人能够确定。老太太不知道是装糊涂还是真忘了,每当有人问她高寿,她都哈哈一笑:“过一天是一天,我也不知道自己多大啦。”

姑姑提议,五一大家都回家给老太太过百岁大寿。这个想法刚提出来,就遭到了我爷爷奶奶的反对,理由是老太太不爱张扬又舍不得花钱。

 

我其实也很犹豫,在我们那里,有过大寿会把老人“过死”的说法。“寿”和受罪的“受”谐音,村里就有老人刚过完大寿没多久就去世的例子,别人都说是过大寿把自己受死了。

我不迷信,只是更关心老太太的感受,怕她忌讳。很多做晚辈的买吃的穿的一味表达孝心,往往忽略了老人内心真正的想法。

最后商量的结果是,大家五一放假都到我家聚一聚,看看老太太,但不跟老太太说是回来给她过百岁大寿的。

五一假期临近,老太太的女儿女婿以及外孙外孙女们陆陆续续到了我家,老太太又惊讶又开心。老人家一辈子育有七个孩子,六个女儿和我爷爷一根独苗。她最喜欢我爸爸这个长孙,所以我爸妈结婚后跟爷爷奶奶分完家,她也跟着住到了我家,一直住到现在。

嫁到其他村的五个女儿逢年过节都会带很多东西来看她,而孙子辈的,比如她的外孙们,虽然很多从小都是她带大的,成家立业后,天南海北地散落在很多地方,几乎没有再回来。

老太太的六女儿,也是她最小的孩子,打我记事起就没有来过。邻居夸我长得好看时,常常说我越长越像六姑奶奶。邻居大娘说,六姑奶奶还是大姑娘的时候,是十里八村都难找的大美人,在六姐妹里个子最高,长得又白,经常编好了两条又长又黑的大粗辫子到邻居家照镜子。

没想到,这一回,传说中的六姑奶奶也回来了。

六姑奶奶是在5月1号傍晚到的,是亲戚里来的最晚的。她虽然有50多岁了,脸上还很白净,没什么皱纹,打扮得也很时尚,干净利落。我和我妈都认不出她,我奶奶愣了一下,听到她叫了声嫂子,才反应过来,有些惊讶地说:“六妹妹你回来啦!”她和我们寒暄了几句,便急切地走向了老太太的房间。

老太太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她听不懂普通话,看电视只图个热闹,每天吃完饭就看一会《熊出没》,以为熊大熊二是光头强养的猴子。六姑奶奶进门看到老太太,大声喊了声“妈”,脸上的表情很镇定。

老太太昂起头仔细打量了她一番,还是没认出来,一脸迷茫地问她:“你是谁个呀?”奶奶在旁边插话:“你再想想还有谁能管你叫妈?”六姑奶奶终于控制不住,扑通一声跪在了老太太面前,眼泪哗哗地往下流:“妈,我是小六啊。你都不认得我了吗?”

老太太怔了一会,对着六姑奶奶的脸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像是猛地想了起来,刚点着的香烟随手丢进了脚边的垃圾桶,紧紧握着六姑奶奶的手说:“是的,你是我小六啊!小六你回来了啊?”老太太激动到说不出别的话,一直在重复那句:“小六你也回来了。哎呀好,好,我小六也回来了”。

奶奶在一旁掰着手指算了下,六姑奶奶大概有三十年没回来了。

 

 

 

家里人提到六姑奶奶,总会用一个词形容她:红颜薄命。

六姑奶奶小的时候,家里穷,其他孩子都没有机会上学,老太太靠织蓑衣去集市上换钱供她和我爷爷读书。她脑子很活,读完小学就做豆腐走街串巷去卖,还在冬天做糖葫芦赶集,一点也不害羞。

后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她和隔壁村的一个男同学自由恋爱了,听说那个男的相貌英俊,人也聪明胆大。改革开放初期,在别人还在家里守着一亩半分田,为娶妻生子发愁时,他已经在深圳闯出了一番小事业。

那个年代很少有人自由恋爱,老太太没有反对,让男方家里象征性地找了个媒人来走了个形式,便点头答应了这门婚事。之后他们在家里简单办了一个订婚仪式,那个男人便带着六姑奶奶去了深圳。次年五月,六姑奶奶怀了孕,准备和未婚夫趁假期回家,先把婚礼办了。

结婚的前两天下午,那个男人跟一帮狐朋狗友喝了酒,便约着一起去坝子游泳。他喝多了,加上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一个脱衣服跳进水里。北方五月份的天气也才刚刚回暖,河里的水还有些凉,他跳进去之后朝岸上的几个人招了招手,大家以为他在示意一起跳进来。

等别人嬉笑着慢慢脱掉衣服准备下水,才发现扎进水里的他再也没有露出头。

婆家派人来通知噩耗时,六姑奶奶正和老太太坐在院子里,往准备出嫁带走的花被子上缝象征着早生贵子的大枣、花生和板栗,当场便晕倒在那床被子上。

 

料理完丧事,家里人劝她趁肚子里的孩子月份还小,打掉算了,否则带着个拖油瓶难以找到好人家。六姑奶奶坚决要把孩子生下来,说是给死去的未婚夫留个后代,为这事,还和老太太吵了一架。之后,六姑奶奶悄悄跟着一个远房亲戚去了东北。

后来,老太太找人打听到了小女儿的下落,说她在东北开了小商店,一个人带着孩子。过了一些年,大概日子过得好一些了,六姑奶奶让村里闯东北的年轻人给老太太带回来一麻袋核桃,还有一些钱。

再后来,六姑奶奶嫁给了一个离异的东北男人,又生了一个儿子,还把老太太接到东北住了一段时间。这之后,六姑奶奶嫌丈夫对大儿子不好,离了婚,独自带着两个儿子过活。

日渐衰老的曾祖母再也没有去过东北。此后大概有二十年,母女俩没有见过面。

 

 

六姑奶奶回来的那晚,坚持要和老太太睡在一起。

老太太房间里的床又小又破,老人家一直不肯让我们换一张大一点的新床,房间里的其它家具也是,暮气沉沉,享受着无法被新品取代的特权。她甚至不让我们给她买新衣服,说自己指不定哪天就死了,买什么都是浪费。

我妈觉得六姑奶奶一路奔波,劝她到我家睡,她像老太太一样固执,坚持不去。我妈换了一套说辞,说老太太床小,一个人睡惯了,挤在一起会影响老人休息。六姑奶奶想了想,把自己的被子搬到了老太太的沙发上,睡在了那里。

她太珍惜和老太太在一起的时间了,回来后几乎寸步不离老太太的房间。

老太太也像变了一个人,平日里我妈和我奶奶要给老太太洗澡,老太太死活都不愿意,年纪大了很怕洗出个好歹来。六姑奶奶帮老太太洗澡,洗头,抠耳朵,老太太却顺从地像个孩子,只会憨憨地笑。

我奶奶酸溜溜地说,儿媳妇再好天天守在门前,也比不上几十年不回来的亲闺女呀。

5月2号,家里请了几个厨师办了好几桌宴席,亲戚们在屋里喝酒聊天,小孩子们在屋里叽叽喳喳跑来跑去。六姑奶奶怕人多吵到老太太,去厨房拿了些饭菜端到房间和老太太一起吃,直到把老太太伺候午休了才到客厅和亲戚叙旧。

那几天,六姑奶奶唯一一次出门是跟我们去了水坝,正是那个曾经淹死过她未婚夫的水坝,如今成了我们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风景区。五一劳动节车水马龙挤得满满当当,坝子边上各式各样的小摊贩,卖臭豆腐的,炸鸡柳的应有尽有。水坝比以前扩大了好几圈,水面波光粼粼,一眼望不到边,一些没见过海的人会以为这就是海了。

 

图 | 六姑奶奶未婚夫溺水的地方

我们躲开拥挤的人群,沿着坝子边的沙滩迎着风走,一步一个脚印,谁也没敢提往事。六姑奶奶自己倒主动说起来,说坝子现在变化太大了,她都找不到那死鬼是在哪里淹死的了。之后又说自己没福气,再也没遇到过像死鬼那么机灵的男人了,还讲了很多他们在深圳的往事,讲那个男人怎么跟领导来事儿,拿到生意,帮她安排工作,带她到卡拉ok唱歌等等。

她平静地说了很多,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

转眼,六姑奶奶要回东北了。走的时候,她硬塞给我妈好几百块钱,说这些年多亏了我们照顾老人家。老人家哪天一旦有什么不舒服,务必打电话提前告知她。

平日里,女儿们看完老人要走的时候,老太太从来不出门相送。有次,五姑奶奶走之前跟她说,下个月家里地瓜熟了再过来送地瓜。老太太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把手一挥说:“管你呢,你爱啥时候来就啥时候来。”

可在我家里,老人家总是客客气气的,似乎只有在女儿面前,她才最有安全感,想说什么说什么,有时候竟像是撒娇。

六姑奶奶比别的亲戚多待了一天,走的时候,老太太拄着拐杖出来,特地嘱咐我爸给六姑奶奶放两挂鞭炮。碰巧有个村里的老太婆路过,老太太站在车门旁边,打趣地跟人家说:“你以后别来我家串门了,我家小六要带我去东北了哟。”把六姑奶奶笑出了眼泪。

鞭炮放完了,六姑奶奶跟老太太说:“妈你使劲好好活,等明年五一我再来看你。”也不知道老太太听清了没有,朝她挥了挥手说:“走吧,你们都走吧。”车子发动后她便低头去捡放完烟花的纸壳子,留着卖废品,一边捡,一边自言自语:“下次你再来能看得见我,我怕是看不见你了哦。”

前几天,我回家考驾照,陪老太太看了一会儿动画片。有个问题,老太太问了我三遍:

 

“还要多久过五一啊?”

 

作者王辽辽,现为研究生

编辑 | 王大鹏

柳桥人家2019-01-21 06:08:01
应了那句歌词:爱你在心口难开!不是每个人都能长命百岁的,珍惜和亲人的每一天吧……
YMCK10252019-01-21 18:00:08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