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当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
却发现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朱清时教授近年来发表的“如何用科学语言讲佛法”,尤其是他那句“当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却发现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引发舆论呼啸,责备之声不绝于耳。抱有同情者有之,批评者亦不在少数。批评者说他模糊了科学与玄学的界限;支持者说他进行的是“理性的科学研究”,赞扬他“秉持着以理性思维探知人类未知领域的科学精神”。
科学与玄学是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思维,都是在解读宇宙自然现象的本质。所不同的是,玄学思维没有论证过程,从现象到本质,是在解说与阐释;而科学则是以实证的手段,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要求可重复、可认证。
两种思维实际上是事物的一体两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也是相互印证的过程。玄学思维产生于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的历史时期,人们为了揭示自然而构建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可以成为指导人们生产生活的依据。
玄学思维,玄之又玄,必然与感应功能相互关联,是特殊或者特有的人群所具有的与大自然相互交感的现象,他们感应到了人们所未知的世界,但又无法用精准的语言,或者是现在人能读懂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正如老君所说: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勉强给安上这么一个叫做“道”的名字。至于什么是真正的“道”呢?那是“道可道,非常道”,我们口中说出来的那个“道”就不是老君想要讲给我们的那个“道”。同样,佛祖在三千年前就用他的感应功能看到了宏观的大千世界,在我们这个地球世界以外,还有像恒河沙一样的星体;再看在微观世界上,他说,一粒微尘有八万四千生命。这在当时的科技水平时期,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不可思议。因此佛祖言这是不可说、不可说,但逐步被科学所证明,佛祖所说真实不虚。
玄学需要科学来证明、来论证它的真实存在,构建出科学的理论模型,使我们更能够掌握了解客观世界。
从时空的角度来说,感应功能跑在了科学的前面,为我们描述宇宙万物,这有助于我们认识了世界,指导我们去探索这个世界。但这如果不能被科学所证明,也就难以找到它的应用方法,它的化解方法。就像雷电一样,如果我们只停留在用雷公电母的解说,那我们就无法用科学的避雷针去化解雷电的危害,也就不能把电能用于生产、生活上。玄学需要科学,二者不能对立和矛盾起来,我没有赞成和否定朱清时教授的观点,只是阐明这一事实真相而已。
有朱清时教授的有关物质虚空理论,运用量子力学的理论模型,让我们从科学角度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而从玄学角度来说,我们早已知道它的存在,但需要科学证明。我在十年前参加崂山会议时,就写过这样一篇文章,但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什么影响力。今天把它晒出来看一看,科学家千辛万苦证明的东西,玄学早已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