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KCB2022-09-25 22:45:11

前生王守仁转世为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人生并非只有这一世因果 

死亡与来生, 我们是否有过思考

Original www.ptz.cn 次第花开 2022-09-19 17:47 Posted on 四川

死亡与来生

我们是否有过思考

如果我们的一生到死亡那一刻就彻底结束,不再有未来,这辈子的苦乐则无所谓,毕竟短短几十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何苦为这一瞬间做长远考虑,当下获得安乐即可。

倘若死亡不是终结,未来可期,则有必要思考漫长的来世,我们不能只想着及时行乐,而必须考虑得足够深、足够广、足够远,甚至想到真正超离无休止境的生死轮回。

关于死亡、来生的话题非常大,此处用一短故事来启发我们对死亡及来生的思考。这个故事有多个出处,其中在清朝的同治刻本《南安府大庾县志》中记载了这则王阳明流转生死的公案。

王阳明到南安府后,信步来到一座寺庙,觉得寺中的景物非常熟悉,一草一木似曾相识,仿佛是自己曾经生活之地。

经过一间禅房时,只见房门紧锁,上面贴着封条,尘封已久,甚感奇怪,便向陪同僧人询问缘由。

僧人说,本寺颇有修行的上座在此圆寂前,曾嘱咐将此禅房封闭,不得开启,等将来某天他自己会打开。王阳明感觉自己似乎就是这个人,故坚持要打开禅门。

进入禅房后,看到老和尚肉身不坏地端坐在禅房中,桌面上有几本书已落了灰尘。他拂去灰尘,看到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五十七年王守仁,启吾钥,拂吾尘,若问前生事,开门即是闭门人。”

老和尚对自己未来将转世为王阳明作了授记,而打开自己禅房的亦是自己的转世。王阳明看后若有所悟,且很快离开寺庙,几天后便离世了。

临终之际,他对弟子周积说:“我要走了。”周积听到师父要离开这个世界,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说完即走,享年五十七岁,如他前世留下的预言。

公案说明人生并非只有这一世,此亦非个案。古今中外许多人都能回忆自己的前世。

从身心的角度观察,身体在一期生命结束后即化为灰烬,但心识的共同点是有延续性,不随身体的消亡而消失。而部分人记得前世、部分人不记得,应该跟每个人的业力、因缘、修行境界有关。

当我们面对未来,面对今生的生离死别时,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漫漫长夜自己孤孤单单于轮回中一次次面对生老病死,本身已极其残忍、无力,很难真正靠自力去面对、解决痛苦,获得安乐。因此,考虑有来世、因果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影响。

堪布在《次第花开》中也讲道:“否定因果,人们就会身不由己地迷失在无常的洪流之中,家庭、事业、感情最终要放下,理想、信念、价值观也经不起推敲。不是说这些东西不重要,而是生命的意义应该不止于此。”

https://mp.weixin.qq.com/s/grYNOSXKyL21DYcY8REMlA? 

内容来源:次第花开网站 > 资料

[Image]

 

次第花开
给寻找答案的人 www.ptz.cn
29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People who liked this content also liked
你不像一个人

花菜2022-09-26 00:45:04
是啊,如果能真正意识到此生只是一个片段,人生就应该是另外一种活法了
dudaan2022-09-26 02:14:41
这个太荒诞了,王守仁是本名,王阳明是号,本来就是一个人啊
fuz2022-09-26 16:21:01
从精神层面来讲,不是一个人了。前半生戎马,后半生心学,蜕变,脱胎换骨。那个故事,楼主文里讲错了
dudaan2022-09-26 20:56:21
王守仁龙场悟道是在1506年,平叛是在1519年
fuz2022-09-26 21:15:03
这中间当然有交错
TJKCB2022-09-26 23:39:46
有人知道蔣介石, 中正先生喜歡王阳明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