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鸣2020-09-26 03:47:01

夏朝

《夏本纪》司马迁

 

太史公首先承述了《五帝本纪》尾篇中鲧治水九年未果,帝舜将鲧流放终死羽山,四岳再推荐鲧之子禹继续治水。于是有了禹克勤焦思,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大功告成,治愈了水患。

有意思的是,禹的治水功绩全与有关:划定了九州的土地等级和赋贡标准;修通了到九山的道路;疏浚了九条水道;整修了九个湖泊。还有后面提到的九德。可见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帝舜真的是禅位给了禹吗?与《五帝本纪》中的叙述不同,在《夏本纪》中,禹自恃治水有功,与帝舜说话时,口气不再那么恭卑。主管政务司法的皋陶与禹一唱一和,两人在舜面前,大有逼宫之势。于是先有了皋陶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才有帝舜荐禹于天,为嗣。禹于是即天子之位,国号夏后(王)。

夏朝的第一代帝王到底是禹还是禹的儿子启,并无定论。以史太公的记述,禹已称夏后,应该是夏的第一代帝王。夏朝,约公元前2070 - 约公元前1600年,前后约470年,共传1417王,最后一代夏桀(履癸),被商汤打败,夏朝灭亡。

太史公司马迁对夏的记述应该是非常详尽了,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史学界却发生了一场不小的争论。以顾颉刚,胡适,郭沫若为代表,他们首先提出夏只是传说,因为没有直接的史料和(当时)考古物证,认为夏朝根本就不曾存在过(刚开始,这种否定还包括了殷)。但后来,越来越多的考古挖掘发现,如河南二里头遗址,山西陶寺遗址,湖北石头河遗址,表明1)如果没有王朝集权组织,很难建造这么大的工程,2)挖掘的文物,如二里头的陶器,大致可以定位于夏的中期。还有一个也许有些牵强的理由,司马迁对殷商的记述都已经验证了,那么他对夏的记述的可信度也应该很高。1996年到2000年,作为九五计划的一个重点项目,国家组织多学科专家,搞了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目前,大多数史学家认为夏朝是存在的。历史本来是靠历史学家解读的,何况是那么久远的事情。但直到今天,疑夏的人仍然存在。

 

 

 

 

潜水十年2020-09-26 22:49:00
甲骨文没有“夏”,也没有“东”,商汤记载也没有提到灭夏任何武功,而且商汤提及次数明显不及王亥二兄弟,所以商朝建国者不是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