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年少立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生母万氏(左)嗣母陈氏(右)
周恩来生于江苏淮安,
不满半岁他就被过继给重病的叔父。
叔父去世后,
22岁的嗣母(叔母)陈氏
把她全部的感情和心血全部倾注
在对周恩来的抚养和教育上!
▲少年周恩来
两位母亲默默无闻的爱与教育,
是周恩来童年最宝贵的财富。
然而,1907年,
他9岁时,母亲万氏去世,
第二年7月,
叔母也被肺结核夺去了生命……
回忆起这段艰难的岁月,
他曾说:“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
父亲常外出,
我10岁、11岁即开始当家,
照管家里柴米油盐……”
▲1912年,14岁的少年恩来在奉天(今沈阳)拍下了这张我们熟知的照片。
▲1912年,周恩来在东关模范学校成立两周年时和师生合影。前排中为周恩来。
1913年春,
15岁的周恩来随伯父来到天津,
在南开度过了4年的中学时代!
南开校长张伯苓常对家人说:
“周恩来是南开最好的学生。”
▲1914年,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的周恩来。
1917年6月,
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靠同学、师友的帮助,
筹集到一笔最低限度的赴日路费。
▲1917年9月,周恩来赴日本求学(后排右一)。
周恩来去往日本时
为同学写下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1918年初,周恩来在日本留影。
1919年3月,
周恩来毅然回国
投身于轰轰烈烈的
五四运动中。
▲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的周恩来。
回忆五四运动时,
周恩来说:
这个时期,我的思想
已从赞成革命而走向社会主义。
▲1920年1月,周恩来等人在反帝爱国运动中被北洋军阀政府警察拘捕。图为被捕前的留影(左三)
周恩来怀着对真理的渴望,
搭乘法国波尔多斯号邮轮
赴欧洲勤工俭学,
英国、法国、德国
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的周恩来
▲1922年,周恩来在德国柏林万赛湖。
在欧洲期间,
他给邓颖超寄了100多张明信片!
并在一封印着李卜克纳西和卢森堡
这对革命情侣的明信片上写到:
愿我们两个人,
和他们两个人一样,
将来共同走向断头台。
这就是周恩来与邓颖超的情书,
他们在这样年轻时已经下定决心:
一同献身共产主义事业!
02
革命征程
▲1924年,从欧洲留学回国的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1924年7月,
26岁的周恩来从法国归国,
这张上世纪20年代拍的军装照,
到今天已经惊艳了一个世纪!
周恩来回国第二年,
21岁的邓颖超只身南下广州,
五年未见、只用书信谈恋爱的两人,
在他们见面的当天
——共赴婚约!
▲1925年8月8日两人结婚,这是他们的结婚照
▲1926年8月8日广东汕头,周恩来和邓颖超结婚1周年纪念。
1926年12月,周恩来到上海
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兼
中央军委委员。
▲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的周恩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周恩来又于8月1日,
领导南昌起义。
▲1935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在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瓦窑堡合影
▲1936年,西安事变时的周恩来。
▲1938年,抗战初期的周恩来。
▲1938年,周恩来和郭沫若、叶剑英同彭德怀在武汉火车站留影。
▲1938年夏,周恩来和邓颖超在武汉会见美国著名进步记者和作家、《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
▲抗战时期周恩来在重庆。
▲1939年7月,周恩来在延安坠马,致使右臂粉碎性骨折,这是赴苏联治疗前和刘少奇合影。
▲右臂骨折在延安治疗效果不佳,周恩来和邓颖超赴莫斯科治疗,1940年初他们在莫斯科留影,并把这张照片赠送给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
▲1940年,周恩来归国回到延安后锻炼臂力时的情景。
▲1940年9月,周恩来和邓颖超在被日本飞机轰炸破坏的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楼前留影。
▲1942年,周恩来怀抱荣高棠的儿子荣乐天和叶挺的女儿叶扬眉合影。
1943年6月,
周恩来等人离开重庆回到延安。
他在重庆人民留下了
深刻难忘的印象,
博得了普遍的尊敬和信任。
▲1944年,在延安的周恩来。
▲1945年8月,毛泽东与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右为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
经过14年浴血奋战,
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
最后胜利。
毛泽东、周恩来一行抵达重庆。
当晚8时,蒋介石在林园官邸
举行宴会。
重庆谈判正式开始。
▲1945年12月20日,周恩来在延安欢迎美国特使赫尔利。
▲1946年5月3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到达南京,这是周恩来在南京中共代表团驻地梅园新村十七号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