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剑2021-01-18 00:12:53

                                                                            腊八节 

农历的腊月初八,就是俗称的腊八节,在古代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探究腊八之源,首先应该弄清“腊”是怎样而来。在古代汉语里,“腊”字有三种含义。一是腊者接续也,含有新旧交替的意思:二是腊者与猎同,指田猎获取禽兽;三是腊者乃祭名,在岁终时以猎物来祭祀祖先、祭祀百神。

“腊祭”本是原始先民庆贺农业丰收的报酬天地的仪式,腊的祭祀性质由此可以判定,“腊八节”在我国历史上最早是以腊祭的日子出现的。祭祀是一种礼仪,也是农耕文化的重要节庆。

《礼记》郊特牲第十一记载:“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也。”《礼记》是写周代礼仪的典籍,用“蜡”字。这里的伊耆氏是谁呢?东汉郑玄注云:“ 伊耆氏 ,古天子号也。” 《史记》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补三皇本纪》)。隋唐之交的孔颖达为《礼记》作疏认为伊耆氏就是神农,同时代的陆德明却认为是帝尧,具体人物说法各异,但都是一位远古的部落联盟首领。

伊耆氏以后腊日祭的称呼有所变化,夏代称为“嘉平”, 殷代叫做“清祀”,周代曰“大蜡” ,秦代仍称作“嘉平”,到汉代才正式称为“腊”,一直沿用到如今。“天子大蜡八”是说祭祀的对象有八位,《礼记》“郊特牲第十一”篇中做了具体说明。他们是:教导百姓稼穑的先啬神神农氏;掌管农业谷物的司啬神后稷;管理田地的田神;管田间屋舍,道路的邮表缀神;保护禾苗,捕杀老鼠和野猪的猫虎神;避免虫害的昆虫神;有功于农事的堤防神,以及水沟神。

腊日祭的仪式相当隆重,天子头戴皮弁(武冠)、身穿素缯(白色的薄丝绸)亲自主持,祭祀时祝愿:“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除了这八位神祗外,《礼记》月令第六中又说:“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即腊祭的对象还有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五位家神指的是门神、户神、天窗神、灶神、门内的土地神。虔诚奉上各式祭品,以答谢祖宗与家神们的保估和恩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合家康宁。

腊祭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傩”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湘西黔北等地仍保留有傩戏。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村人并击细腰鼓,戴 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流传下来有谚语:“腊鸣鼓,春草生”,因此,腊祭又有驱疫迎春的意思。

古时腊祭日有个特别的名称:“腊日”,腊日在腊月里,先说腊月。《史记》中也说:“秦时以十二月为腊月,后世因之”,这是我们能够找到的最早也是最明确的关于腊月的文字记载。但是不同朝代十二月在现代农历中什么时候,因各朝代规定正月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周代以建子之月为正月,十二月在现代农历的九月,汉代重新采用夏代的建寅之月为正月,从此固定不变直到今天。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记载:“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可见汉代的腊日是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日期并不固定。

腊日把的佛祖成道日子定在腊八这一天和南北朝以后汉传佛教的兴盛有关。释伽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于得道成佛。后来,佛教界每逢这一天使用各种香米和果物煮粥供佛,还要给和尚烧戒疤,集众诵经,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东晋南北朝汉传佛教出现一个把梵文佛教经典译成中文的高潮,从西域或天竺来的译者为使中国人容易接受,尽可能利用中国原有的故事传说解释佛经。例如竺法护翻译《佛说于兰盆经》时,就根据我国七月十五是鬼节,就把于兰盆节定在七月半。出于同样的想法,借助于古代中国腊祭日有煮粥的习俗,把它和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事结合起来。于是腊祭日和释伽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统一起来。

佛祖得道的日子不应该每年变化,所以南北朝以后,腊祭日就固定在腊月初八,此后相沿成俗。到了唐宋,佛门定为“佛成道日”的腊八日,称为腊八节,诵经纪念。明清时期敬神供佛更是取代了早先的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

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粥散发给穷人,因为是腊八那天散发的,就叫腊八粥。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 反觉江村节物新。”据杭州市《武林街巷志》记载,孝丰路昔有天宁寺,1966年毁,原址在1984年以后为下城区第二住宅建筑公司。当时天宁寺是杭州名刹,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或“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我国流行喝腊八粥这一习俗,大约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宋朝是最盛行的,每逢腊八这一天,宫廷、官府、寺院都要做大量腊八粥,民间也争相效仿,做法也比较讲究,多数是甜的,也有咸的。《武林旧事》记载“十二月八日则寺院及普通人家用胡桃、松子、赤豆、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腊八粥又称“五味粥”和“八宝粥”。

明代时,于“腊八”之前数日,就将红枣捶破泡汤,至初八早晨再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等煮粥,叫“腊八粥”。粥熟后,供在佛圣面前及门窗、圆树、井灶之上,然后全家皆食和馈送亲友。有地位的人家,熬粥用米是皇宫内赏赐的,因而这天也叫“王侯腊”。

到了清代,喝“腊八粥”更为盛行,做法也更加讲究,还要用百果雕刻出人物等等,以显其巧。到了晚清,更是花样繁多,除了熬粥更加精致以外,还用染了色的桃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白糖和红糖、葡萄干等把粥的外观恣意点缀,使其更加华丽。

清末富察敦崇所撰《燕京岁时记》说:“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元,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桃仁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

“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元”的说法有点怪,这四样东西和前面讲的几样并没有滋味相抵触的。现今的腊八粥中莲子、薏米、桂元是常见的,菱角米就是去壳后的菱肉。红枣去皮后入煮吃起来更方便当然好,只是不容易去皮。

可见清代的习俗是从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淘米、洗料,红江豆即赤豆,然后下锅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慢熬,一直熬到次日早晨。腊八粥熬好后,先要敬神祭祖,中午前分送给亲戚朋友,最后家人才一起吃腊八粥。

清代北京的皇家喇嘛庙雍和宫熬粥很出名,皇家还特派大臣前往监制。它是用一个能容纳数石米罕见的大锅熬粥,不容易煮,需要有人持大勺经常搅动以免粘底。能得到雍和宫的腊八粥,也算是皇家给的一种优待。

腊八节民间互送腊八粥的同时,还送“激白菜”,即刚入冬时腌制的白菜。家家户户还在这一天腌制“腊八蒜”,剥出蒜瓣浸入醋中,到年三十吃饺子时食用,醋香蒜碧,别具风味。

    腊八粥还和“赤豆打鬼”的风俗有关。传说上古五帝之一颛顼氏的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为了祛疫迎祥,在腊八粥中一定要有赤豆,其实这正是腊祭逐疫的遗风。

  民间于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还有盼望五谷丰收的意思,吃完丰富的腊八粥,便要忙来年的生产了。农村于腊冬期间,要给田地施一些积肥、泥肥、堆肥等肥料,统称为腊肥,按照现代农业的说法,就是施加基肥,增加地力。若此时老天下雪,则称为腊雪,能有效增加地里的墒情,为来年的丰收奠定基础,所以又叫“瑞雪兆丰年”。

忙碌了一年,此时农活基本结束,空闲时间增多。收获季节结束不久,仓廪充实,猪、羊、鸡、鸭都已养育肥壮待宰。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制作风鸡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进入腊月到了“腊八”就算进年关了。一般年前的准备阶段有二十多天,自“腊八”一直到除夕。这些日子里虽然是农闲时候,人们却是很忙碌的,大家都在忙于筹备过年的事情,即所谓“家无虚丁,巷无浪辈”,街上的行人脚步似乎也加快了。

信笔由墨2021-01-18 04:01:26
熬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