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剑2022-08-31 01:45:56

隋代(581--618)茶的饮用逐渐开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竞相采之,并逐渐由药用演变成社交饮料,但主要还是在社会的上层。虽然隋是一个只存在三十多年的短暂的朝代,由于隋文帝统一了南北,原先人为阻隔交通的南北边界没有了,方便把茶叶运输的到北方。隋文帝自己又因为喝茶恢复了健康,自然对茶十分推崇,这样就使得茶迅速在北方的贵族、官员、士人中间传播。此前,北方虽然也有如《洛阳伽蓝记》中记载的茶事,毕竟还不普及。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人。唐代书法家、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所以字伯施。年少时和哥哥一起求学于顾野王,有文名;书法是向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学习,得其真传,与欧阳询齐名,世称“欧虞”。 虞世南原先是隋炀帝的近臣,官居起居舍人。入唐后为弘文馆学士,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故世称虞永兴)。虞世南在隋代当起居舍人(皇帝秘书)期间,在秘书省后堂将群书中可以引用、查阅的重要事物摘录编纂成一部今存160卷的类书《北堂书钞》。秘书省后堂又叫北堂,因此叫《北堂书钞》。其中的“茶篇”记载的茶事共12则,加上后人的注释,达到30多则。例如引西晋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又如引《刘琨集》刘琨与兄子演书云:“吾患体内愤闷,恒仰真茶,汝可信,信致之。”刘琨(271-318)是西晋著名的爱国将领,这里说他用茶解除心中的苦闷。由于《北堂书钞》早于《茶经》一百多年,因此可把这本书看作是茶文化的重要文献。

王羲之死后,兰亭序由其子孙收藏,后传至七世孙永欣寺的智永和尚,智永圆寂后,又传给弟子辨才,辨才得序后在梁上凿暗槛藏之。唐贞观年间,太宗喜欢书法,酷爱王羲之的字,因为得不到兰亭序而十分遗憾,后听说辨才和尚藏有兰亭序,便召见辨才,可是辨才却说虽见过此序,但不知下落。唐太宗还算是个明君,没有使用暴力,只能放辩才回去,但总不甘心。于是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就推荐监察御史萧翼,说此人有才有谋,由他出面一定能取回兰亭序。萧翼把自己装扮成普通人模样,带上王羲之杂贴几幅,慢慢接近辨才。骗得辨才好感和信任后,在谈论王羲之书法的过程中,辨才拿出了兰亭序,萧翼故意说此字不一定是真货,辨才不再将兰亭序藏在梁上,随便放在几上。一天趁辨才离家后,萧翼借故到辨才家取得兰亭序。唐太宗重赏了萧翼,而辩才和尚因受骗失宝,悔恨交加,不久病死。

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约601-673)根据这件事画了一幅《萧翼赚兰亭图》,流传至今。画面有五位人物,中间坐着一位和尚即辨才,其左侧是另一个和尚,大概是他在永欣寺的副手,对面为萧翼,左下有二人煮茶。画面上,机智而狡猾的萧翼和疑虑为难的辨才和尚,其神态维妙维肖。画面左下有一老仆人蹲在风炉旁,炉上置一锅,锅中水已煮沸,茶末刚刚放入,老仆人手持 “茶夹子”欲搅动“茶汤”,一旁有一童子弯腰,手持茶托盘,小心翼翼地准备“分茶”。矮几上,放置着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这幅画不仅记载了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史实,而且再现了唐代烹茶、饮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和过程。表现萧翼骗取兰亭序的故事。这幅画大概是我国最早的一幅描绘茶事的图画。阎立本选取的是萧翼的意在“有意、机诈和骗诱”和辩才的出于“无心、善良和受骗”两个典型情节,放在一般认为是心情放松的饮茶环境里,突出了画中的主题是在一个“赚”字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唐代(618-907)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代,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所以阎立本才会选择饮茶的画面。
        此图今存两卷,一卷藏于辽宁博物馆(下简称辽博本),另一卷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下简称台湾故宫本)。这里是辽博本,《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07 年 第 3 期有一篇李艳婷的《辽博本《萧翼赚兰亭图》作者考辨》,考据该卷的作者。

阎立本(约 601 ~ 673 ), 中国唐代画家兼工程学家。雍州万年 ( 今陕西省西安临潼县 ) 人,出身贵族。其父阎毗北周时为驸马,因为阎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隋文帝和隋炀帝均爱其才艺。入隋后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兄阎立德亦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驰名隋唐之际。阎立本的绘画艺术,先承家学,后师张僧繇、郑法士。据传他在荆州见到张僧繇壁画,在画下留宿十余日,坐卧观赏,舍不得离去。后人说他师法僧繇,人物、车马、台阁都达到很高水平。阎立本除了擅长绘画外,而且还颇有政治才干,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即在秦王(李世民)府任库直(秦王府出纳),太宗贞观时任主爵郎中(吏部掌管封爵的司局长)、刑部侍郎(司法部副部长)。高宗显庆元年 (656) 阎立德殁,他由将作大匠(工程建设部总工程师)迁升为工部尚书(工程建设部部长),总章元年 (668) 擢升为右相(副总理),封博陵县男。当时姜恪以战功擢任左相,因而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说。咸亨元年( 670 )迁中书令(总理)。咸亨四年卒。

唐代茶事的兴盛是在中唐(一般认为是唐代宗至唐文宗时期)及其以后的事情,初唐乃至盛唐只能说是茶事有较快发展。所以晚唐杨华在《膳夫经手录》中写道:“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广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广德、大历是唐代宗的年号,建中是唐德宗的年号。唐代是诗的朝代,许多著名诗人都与茶有缘,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多首茶诗,但是没有一个初唐诗人有茶诗流传后世,这也就不足奇怪了。

开元天宝年间,无疑是其社会经济最为殷实的一个时期。茶叶是社会消费品,茶叶的消费,是由社会经济所决定的。盛唐时期开始茶事的迅速普及有其社会经济发达的基础。另外,国家的统一,交通的发达,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密切,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就有上文“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的说法。例如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白有一位远在三峡地区玉泉寺为僧的族侄李英(法名中孚),将玉泉寺出产的“仙人掌”茶带到金陵(南京)栖霞寺给他品尝,李白饮后诗兴勃发,挥毫写下了《答族侄僧中孚玉泉仙人掌茶》,其诗如下:“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前面还有一篇长序:“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鸦(一作鸭)。按仙经蝙蝠一名仙鼠。千岁之后,体白如雪,栖则倒悬。盖饮乳水而长生也。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侄位置中孚,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迭,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末觌,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简直是为仙人掌茶做广告。

唐代茶业的发展,还表现在与唐代佛教、道教兴盛的关联上。我国佛、道二教,自汉朝起,经南北朝的发展,到唐朝,也达到了极其兴盛的阶段。唐朝僧道不仅成为茶的主要消费者,也成为茶道、茶艺的重要倡导者。茶叶不仅为众多僧道的所好,也广泛吸收在寺院生活之中。杜荀鹤《题德玄上人院》诗:“刳得心来忙处闲,闲中方寸阔于天。浮生自是无空性,长寿何曾有百年。罢定馨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我虽未似师披衲,此理同师悟了然。”说明饮茶已经成为和尚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刘禹锡有一首《西山兰若试茶歌》,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庙宇中的和尚,在庙后茶树上现摘茶叶,制茶待客的经过,这恐怕也是和尚日常生活的写照。至于佛教坐禅,茶的功用就更大。

成书时间和陆羽的《茶经》差不多的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在卷六开头专门列了一节“饮茶”说明禅宗何时和如何促使茶事向北方传播:“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恃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逐成风俗。起自邹(今山东邹县)、齐(山东临淄)、沧(河北沧州)、棣(山东惠民),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类甚多。”开元时,泰山灵岩寺大兴禅教,到处煮茶,相效成俗,不但促进了北方饮茶的普及,也直接推动了我国整个茶业的发展,茶叶贸易的发达,并使得产茶的区域一直向北扩大到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地区)。

唐代开始,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高水准的结果,就是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正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现在赣东北、浙西和皖南一带,在唐代时,其茶业确实有一个特大的发展。茶已经是大宗贸易物品,白居易名作《琵琶行》中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这样的句子。从诗句中可以知道江西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市)当时就是茶叶的重要产地和集散地,直到今日茶叶经济还是浮梁县的经济重点。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梅尧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虽然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又是最早利用茶叶作为饮料的国家,但是汉语中“茶”字却出现得比较晚。因为在人类发现和利用之前,茶树早已存在,很多很多年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来,又过了很多很多年以后才逐渐见诸于文字记载。中国国土辽阔,民族众多,导致了各地区的先民对茶的认识和对茶称呼的不一致性。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上文说到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最早的辞书《尔雅》中称茶为“槚”。陆羽的《茶经》中转载了今已失传,西汉司马相如所写的汉代教学童识字的书《凡将篇》中列举的二十味中药:“鸟喙,桔梗,芫华,款冬,贝母,木檗,蒌苓,芩草,芍药,肉桂,漏芦,蜚廉,萑菌,荈诧,白敛,白芷,菖蒲,芒硝,莞椒,茱萸。”其中提到的“荈诧”,根据陆羽考证就是茶。西晋杜育那篇著名的《荈赋》中的“荈”就是说的茶,南朝宋朝的山谦之在《吴兴记》中也称为“荈”。 西汉末年,扬雄在《方言》中称“蜀西南人谓茶曰蔎”。在陆羽撰写《茶经》中,对茶的提法不下10余种,其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荼。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曾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 蔎,四曰茗,五曰荈”,下面解释除茶以外其它四个称呼。茶树的老叶叫做“荈”(读音杰)。南朝梁人顾野王《玉篇》:“荈,尺也切,茶叶老者。”茶树的嫩芽叫做茗,茗,古通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萌,草木芽也,从草明声。”“芽,萌也,从草牙声。”茗、萌本义是指草木的嫩芽。茶树的嫩芽当然可称茶茗。后来茗、萌、芽分工,以茗专指茶(茶)嫩芽,所以,五代宋初的徐铉校定《说文解字》时补充说:“茗,茶芽也。从草名声。”茗何时由草木之芽演变而专指茶芽?旧题汉东方朔著,晋张华注《神异记》载:“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晋郭璞《尔雅》“槚,苦茶”注云:“早取为茶,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茶。”唐前饮茶往往是生煮羹饮,因此,年初正、二月采的是上年生的老叶,三、四月采的才是当年的新茶,所以晚采的反而是“茗”。以茗专指茶芽,当在汉晋之时。茗由专指茶芽进一步又泛指茶,是沿用至今的唯一的茶的别称。因此隋代陆德明在《经典释文·尔雅音义》中说:“荈、荼、茗,其实一也。”《说文解字》:“蔎,香草也,从草设声。”段玉裁注云:“香草当作草香。”蔎,本义是指香草或草香。因茶具香味,故用蔎借指茶。但以蔎指茶仅蜀西南这样用,应属方言用法,古籍仅此一见。槚本指楸、梓之类树木,借为茶也会引起误解。所以,《经典释文·尔雅音义下·释木第十四》:“《埤苍》作木字旁的搽。按:今蜀人以作饮,音直加反,茗之类。”造了一个木字旁的“搽”字,以代替原先的槚字。《埤苍》乃三国魏张揖所著文字训诂书,所以木字旁的“搽”字至迟出现在三国初年。初唐苏恭等撰的《唐本草》和盛唐陈藏器撰《本草拾遗》,都用“搽”而未用“茶”。在隋代陆法言《广韵》中“下平声,莫霞麻第九;荼,春藏叶可以为饮,巴南人曰葭荼。”又“茶,俗”。“茶”字由“荼”字减去一画,比“荼”书写简单,所以,“茶”作为“荼”的俗字,首先使用于民间。

《茶经》原注者认为“茶”字首见《开元文字音义》,《茶经》注云:“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开元文字音义》系唐玄宗李隆基所撰,今已失传。尽管《广韵》、《开元文字音义》收有“茶”字,但在正式场合,仍用木字旁的“搽”。到了陆羽写《茶经》(公元758年左右)的时候,将“荼”字减少一划,改写为“茶”,从此,在古今茶学书中,茶字的形、音、义也就固定下来了。例如南宋魏了翁在《邛州先茶记》中就讲到,将“荼”字改写成“茶”字的,乃是受了唐代陆羽《茶经》和卢仝《茶歌》的影响所致。明代杨慎的《丹铅杂录》和清代顾炎武的《唐韵正》也持相同看法。一个新文字刚出现之际,免不了有一个新老交替使用的时期。有鉴于此,清代学者顾炎武考证后认为,茶字的形、音、义的确立,应在中唐以后。他在《唐韵正》中写道:“愚游泰山岱岳,观览后碑题名,见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刻荼药字,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刻荼宴字,皆作荼……其时字体尚未变。至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柳公权书《玄秘塔碑钻》大中九年(公元855年)裴休书《圭峰禅师碑》茶毗字,仅减此一划,则此字变于中唐以下也。”而陆羽在撰写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时,在流传着茶的众多称呼的情况下,统一改写成茶字,这不能不说是陆羽的一个重大贡献。从此,茶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一直沿用至今。

顺便说一下,现在十分流行的苦丁茶,它在中国的历史也很悠久。据《北堂书钞》引东晋裴渊的《南海记》(或写作《广州记》,原书早佚)称:“酉平县(县治在今广东惠阳县西)出皋卢,茗之别名,叶大而涩,南人以为饮。”这是我国皋卢的最早可靠记载,反映在晋朝以前,我国华南一带即已存在采饮皋卢的习俗。在我国文献记载中,最早皋卢和茶是混而为一的,认为华南一带饮用皋卢,或许以为就是长江流域所说的茶。到南北朝时,随着荆湖地区茶叶文化的南传,大家逐渐发现和知道了皋卢与茶叶性状上的差别,从而也慢慢把二者有意识地区别了开来。如《本草拾遗》南朝宋沈怀远的《南越志》(原书也早已散佚):“龙川县出皋卢,叶似茗,味苦涩,土人为饮,南海谓之过罗,或曰物罗。”几乎同时的《桐君录》也说:“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似茗”只不过像茶,并不是茶,而是苦丁茶。苦丁茶和茶不同种、不同属、不同科、甚至不同目。苦丁茶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卫矛目冬青科(Folium llicis Latifoliae),(英)Broadleaf Holly Leaf即冬青属的大叶冬青的叶子。是一种高大乔木,树高可达15米,不像人工栽培的灌木状的茶树。在我国南方东起福建,西至川滇,南达海南都有分布。

中唐的陆羽(733~804)对茶文化作了系统的总结,写出专著《茶经》(成书于758年左右),并因此被尊为茶圣。陆羽的身世十分坎坷,三岁的时候可能是因为长得太丑,又是口吃的缘故,被遗弃在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县)的西湖边,恰逢当地著名寺院龙盖寺的方丈智积禅师路过那里,就带回寺中收养。弃儿渐渐长大,智积禅师教他识字,让他念佛经。弃儿很聪明,没多久就识了不少字。智积禅师希望他将来成为高僧大德,继承自己的衣钵,但弃儿不爱念佛经,只爱读儒家书籍。九岁时,有一次智积禅师要他抄经念佛,陆羽却反问和尚:“释氏弟子,生无兄弟,死无后嗣。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家人能称有孝吗?”并公然声称称:“我只爱读孔圣人的文章,对佛门经典毫无兴趣。”智积禅师听他说这话,非常生气,就用繁重的“贱务”惩罚他,迫他悔悟回头。陆羽被派去“扫寺地,结僧厕,践泥圬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陆羽并不因此气馁屈服,求知欲望反而更加强烈。他无纸学字,就用竹棒在牛背上练习写字。他有一次得了张衡的《南都赋》,就仿效学童一本正经坐着背诵。禅师看见了,就让他去打野草,他却恍恍惚惚地背书,一整天没割草,和尚狠狠地打了他一顿。弃儿很伤心,感叹地说:“我一天天长大了,怎麽可以不读书呢?”积公知道后,恐其浸染外典,失教日旷,又把他禁闭寺中,还派年长者管束。

转眼又过三年,弃儿12岁了,觉得寺中日月难度。乘人不备,逃出龙盖寺。弃儿没姓没名,他根据《易经》为自己起了一卦,发现命相是“蹇之渐” (蹇和渐是《易经》六十四卦中两个卦名,“之”是到的意思)。根据命相的解释自己一生多挫折(蹇),但慢慢会有所成就(渐)。渐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巽上).上卦为巽为木,下卦为艮为山。卦象为木植长于山上,不断生长,也喻人培养自己的德性,进而影响他人,渐,即渐进。本卦爻辞上九说“鸿渐于陆,其羽可为仪,吉利,”是说鸿雁慢慢降落到山头,它的羽毛可用来编织舞具,这是吉利之兆。于是就以陆为姓,名羽,字鸿渐。陆羽离开庙宇以后就加入草台班,以演丑角谋生。由于他识文断字,会编节目,为人诙谐,就成为当地著名演员。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极为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天宝五年(746)竟陵祭神,主事的官员让他负责演出事宜,把他引荐给太守李齐物,李齐物看了陆羽出众的表演,交谈之后认为陆羽是个人才,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陆羽表达了自己渴望能有名师,指导修习儒家经典,李齐物就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著名学者邹夫子那里学习。陆羽虽然貌陋而口吃,但善于谈辩,勇于规过劝善,所以很受欢迎。又非常讲信用,和朋友相约,不管雨雪天气,或是虎狼出没地方,总是按期到达。天宝十一年(752)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竟陵司马。就在这一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回到竟陵。陆羽认识了崔国辅并成为知己朋友,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

天宝十五年(756)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犁牛及文槐书函相赠。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乾元元年(758),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钻研茶事。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陆羽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至今仍是中国著名茶叶产区,该地顾渚山所产的顾渚紫笋和邻县江苏宜兴的阳羡茶是当时最有名的贡茶),隐居乌程。乌程属会稽郡,秦改“菰城”为“乌程”,治所在下菰城(在今湖州城南二十五里的云巢乡窑头村,始建于战国楚考烈王十五年即前248)。就在那个时候与座落于今天的湖州吴兴区妙西镇境内的楂树坞村的妙峰山(当时叫杼山)上的妙喜寺诗僧皎然结为“缁素忘年之交”,之后在妙喜寺最终完稿了世界上第一部茶科学专著《茶经》三卷。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浙江湖州人,是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活动于唐上元至贞元年间(760-804),后来住持妙喜寺。皎然著有《杼山集》十卷,不仅是著名诗僧,并撰有《诗论》、《诗式》,是唐代重要诗歌理论家。曾与颜真卿、陆羽等唱和往还,最后圆寂于妙喜寺。他在当时诗名很大,又是一位茶人,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有:“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是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此诗被简称为“三饮歌”,诗中皎然首标“茶道”,在茶文化史上功并陆羽。

皎然与陆羽友善、诗文唱和,论茶品味,在诗中对茶饮的功效,地方名茶的特点和与陆羽的交游,都有详尽的记载,特别是与陆羽的交往记载,对后来研究陆羽的生平有莫大的帮助。皎然寻访、送别陆羽和聚会的诗作、联句,仅《全唐诗》就载有20首。在唐代诗人中无出其右。如他的《访陆处士羽》诗:“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 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尝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后来有圣旨启用陆羽为太子文学的官,接着改为太常寺太祝,他都没有受职到任。陆羽曾写过一首《六羡歌》,诗曰:“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表明自己不图高官厚禄,不爱荣华富贵,甘于淡泊,追求洒脱,专心致志于饮茶艺术和茶学的研究,这就是陆羽殚精竭虑的内心世界。妙峰山地处西苕溪流域,海拔281米,是当年陆羽研究茶道,从事各种茶事活动的场所。他隐居山间,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冈子,闭门著述《茶经》。经常头披纱巾,身穿短褐,脚着芒鞋,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有时单独徘徊在山野,敲击林木,抚弄流水,每每至天黑兴尽,才大哭而归,当时人们把他看作是古代楚国的狂人接舆。贞元二十年(804),72岁的陆羽在他的第二故乡——湖州城外的“青塘别业”平静地离去。在此之前他的好朋友皎然已经先他而去,按照陆羽生前的遗愿,自己死后葬于皎然塔旁以纪念彼此的“缁素忘年之交”。因此他的朋友把他埋在了皎然的墓塔附近。《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卷有《隐逸·陆羽传》。《全唐文》有《陆羽自传》,是陆羽二十九岁时写的。陆羽的主要著作是《茶经》三卷,内容几乎涉及到他那时为止的有关茶叶的所有事件,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茶叶事业。中唐以来,陆羽被奉为茶神,茶作坊、茶库、茶店、茶馆都有供奉。

皎然塔和陆羽墓的原来位置不详,1995年在妙峰山重建了皎然塔和陆羽墓,并开辟了由“慕羽坊”、“陆羽墓”、“皎然塔”、“三癸亭”等组成的陆羽茶文化景区。陆羽墓墓基为三级平台,占地总面积为436平方米。陆羽墓建在第三级平台上,墓高1.45米,墓堆直径为6米的石砌圆柱形。墓顶为圆锥形,墓前碑文为“大唐太子文学陆羽之墓”。下置祭台,墓后拱型圈墙上镌《茶经》全文。皎然塔是唐朝诗僧皎然之灵塔,整座灵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塔高为2.5米,塔基为八边形倒扣莲花缸,每个侧面均用大理石砌筑。塔身为正八棱柱,正面书“大唐妙喜寺皎然上人之灵塔”,灵塔侧面刻有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孟郊的《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塔顶为青砖八角帽形,顶端置石雕莲花望佛尊。三癸亭,唐大历七年(772),湖州太守颜真卿邀陆羽、皎然等江东文士三十余人在妙喜寺修撰《韵海镜源》,于癸丑之春,完成此书。颜真卿为纪念《韵海镜源》360卷的巨大工程并迎接御史袁高来湖州,在唐大历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在此建亭。当天恰逢癸丑年、癸卯月、癸亥日,所以命名为“三癸亭”。1995年重建,为石木结构,占地16平方米,呈正四边形。台基高0.4米,亭子基座至顶端高6米,四根圆石柱撑起四角飞檐。亭子顶部覆以黑色琉璃瓦,中部呈高耸锥体形,顶端置以串形葫芦塔尖。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按照陆羽的建议,开始在湖州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制“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顾渚紫笋,因其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该茶又产于现今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顾渚山一带,故而得名。另一个重要的贡茶品种是宜兴阳羡茶,宜兴属常州,直到现在还是归常州市管辖。宜兴和长兴虽然分属江浙两省,两地靠得很近,正是陆羽隐居的地方:东、西苕溪发源地。上文所引的晚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还描述了当时饮茶盛行的程度:“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也开始嗜茶成俗。茶不仅成为国内重要贸易物品,也是出口的大宗货源,所以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接纳了时任判度支(财政总监)赵赞的建议,开始征收茶税。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

 

Lancet2022-08-31 16:37:16
剑兄是茶坛的茶圣。您的帖子信息量特大,可否将一贴分为数小贴便于阅读?